長者維修津貼怕資產超額?2025年拎盡8萬蚊津貼4大關鍵:一文看清資格、資產限額及申請方法

香港樓價高企,不少長者雖手持自住物業,但面對日久失修的家居卻苦無現金維修。想申請政府俗稱「長者維修津貼」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又怕因物業價值而超出資產限額?事實上,此計劃最大的特點是自住物業價值不計算在資產限額內。本文將為您一文整合2025年拎盡8萬元津貼的四大關鍵,由申請資格、最新資產限額、資助範圍到詳細申請步驟,助您釐清所有疑問,順利為安樂窩進行修葺。

您是否符合資格?一分鐘快速評估

很多人對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的計算方法和資格要求感到困惑。其實,要初步了解自己是否合資格,並不需要逐一細閱所有條文。我們為您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概念,讓您可以在一分鐘內快速評估自己的情況,看看申請成功的機會有多大。

互動資格測試

這個部分就像一個簡單的小測驗,透過回答幾個關鍵問題,您就能得到一個初步的評估。這個測試的目的,是幫助您快速篩選資訊,判斷自己是否符合基本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

輸入年齡、業權、居住狀況及經濟背景

請您先準備好以下四方面的基本資料:
1. 您的年齡:申請人是否年滿60歲,或者是否正在領取傷殘津貼。
2. 物業業權:您是否為該物業的註冊業主,以及業權的持有方式。
3. 居住狀況:您和您的配偶(如已婚)是否一同居住在該物業內。
4. 經濟背景:您的家庭總入息和資產狀況,這直接關係到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限額的要求。

獲取即時初步評估結果

根據您輸入的資料,系統會即時給出一個初步評估結果,例如「很大機會符合資格」或「可能不符合部分條件」。這個結果並非最終審批,但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參考,能助您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初步評估結果分析

得到初步結果後,我們可以一起看看這代表什麼,以及接下來可以怎樣做。

若符合資格:下一步申請指引

如果評估結果顯示您很大機會符合資格,恭喜您!下一步就是正式準備申請文件,向著成功領取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8萬元的目標邁進。您可以直接跳到文章後段的【申請流程五步曲】,我們有詳細的圖文教學,一步一步指導您完成申請。

若不符資格:其他可選政府資助建議

如果評估結果顯示您可能不符合某些條件,也無須感到失望。政府和相關機構其實還有其他樓宇維修資助計劃,可能更適合您的情況。例如,市區重建局的「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或者房協的「樓宇安全貸款計劃」,它們的申請門檻和資助方式各有不同。您可以繼續了解這些計劃,尋找最適合您的援助方案。

長者維修津貼申請資格:四大核心條件詳解

想知道申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資產要求是否符合標準,其實不難。要掌握整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只需清晰理解以下四大核心條件,便能對自己的情況有一個準確的評估。

一、申請人身份及年齡要求

首先,申請人的基本身份是審批的第一關。

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年滿60歲長者 或 任何年齡的合資格傷殘津貼領取者

在年齡方面,申請人需要符合以下其中一個條件:年滿60歲的長者;或者,如果您是任何年齡,但正在領取由社會福利署發放的傷殘津貼,同樣符合申請資格。

二、物業業權要求

接下來是關於物業業權的部分,這點直接關係到津貼的計算方式。

必須為物業的註冊業主

您必須是申請維修物業的註冊業主,即您的名字已正式記錄在土地註冊處的業權紀錄(俗稱查冊)之上。

聯名物業業權份數對津貼的影響

如果物業是與他人聯名持有,津貼金額會根據您在物業中所佔的業權份數按比例計算。舉例來說,若您佔有一半業權,您可獲批的津貼上限就會是總金額的一半,這會直接影響最終能取得多少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8萬元的資助。

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的特殊情況

對於一些特殊情況,例如您是已故業主的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您也可以業主身份提出申請。不過,一個重要的前提是,相關的法律文件(例如遺囑認證書或遺產管理書)必須在津貼正式批出之前,已經在土地註冊處完成註冊手續。

三、自住物業要求

第三個條件,就是物業必須是您自己居住的地方。

申請人及其配偶必須在物業內居住

申請人以及其配偶(如果已婚)都必須在申請津貼的物業內居住,以證明其「自住」的性質。

可接受的住址證明文件

遞交申請時,需要提供有效的住址證明,例如最近三個月內的水費、電費、煤氣費單或銀行月結單等,以核實居住狀況。

四、經濟狀況要求(符合其一即可)

最後來到大家最關心的經濟狀況要求,這也是決定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限額是否達標的關鍵。您只需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即可。

通過入息及資產限額審查

第一種情況是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您的家庭總入息和總資產淨值,都不能超過該年度所訂立的上限。

正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

第二種情況是您正在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如果您是綜援受助人,一般會被視為符合經濟狀況要求。

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

第三種情況是您正在領取普通或高額長者生活津貼。這同樣可以證明您符合計劃的經濟需要。

2025最新資產及入息限額:豁免及計算方法

談到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審查,很多朋友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資產會否超額。要成功申請高達8萬元的津貼,清楚了解最新的資產及入息限額,以及當中包含的計算方法和豁免項目,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核心原則:自住物業價值不計入資產

在計算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限額時,最核心的一個原則,就是您現正居住的自住物業,它的價值是完全不用計算在內的。換句話說,無論您的物業市值是多少,它都不會影響您申請津貼的資格。這個安排是為了確保擁有自住物業但現金不多的長者,也能夠獲得資助去改善居住環境。

各類合資格人士限額

津貼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會根據申請人的類別和家庭狀況而有所不同。主要分為「年滿60歲長者」和「傷殘津貼領取者」兩大類。

年滿60歲長者(單身及夫婦)限額表

申請人類別 每月總入息限額 資產總值限額
單身長者 HK$10,770 HK$1,218,000
長者夫婦 HK$16,440 HK$1,848,000

傷殘津貼領取者(按家庭人數)限額表

家庭人數 每月入息限額 資產總值限額
1人 HK$13,090 HK$291,000
2人 HK$20,230 HK$394,000
3人 HK$25,100 HK$514,000
4人 HK$31,000 HK$600,000
5人 HK$38,650 HK$666,000
6人 HK$45,440 HK$721,000
7人 HK$49,930 HK$770,000
8人 HK$55,830 HK$805,000
9人 HK$61,570 HK$892,000
10人或以上 HK$67,180 HK$961,000

資產及入息計算須知

了解限額數字後,下一步就是要清楚知道哪些項目會被計算,哪些又可以豁免。正確計算自己的入息和資產,能幫助您更準確地評估自己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

可獲豁免計算的入息項目

在計算每月總入息時,並不是所有收入都會計算在內。以下幾項常見的款項是可以豁免的:
* 僱員的強制性公積金(MPF)供款
* 政府發放的傷殘津貼及高齡津貼(生果金)
* 為自住物業所支付的按揭還款

可獲豁免計算的資產項目(如強積金、保險現金價值)

同樣地,在計算資產總值時,除了最重要的自住物業外,以下資產亦可獲豁免計算:
* 強積金計劃或其他公積金計劃的累算權益
* 人壽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

津貼資助範圍:8萬元可以維修什麼?

許多人通過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資產審查後,最關心的就是資助的實際用途。這筆最高達8萬元的津貼,究竟可以用來維修哪些項目呢?其實它的用途相當廣泛,由大廈的公家地方到自己屋企的內部設施,都涵蓋在內,旨在全面提升您的居住安全和質素。

津貼涵蓋範圍

津貼的資助主要分為兩大類別,無論是大廈的整體維修,還是您自住單位的個別工程,只要符合資格都可以申請。

樓宇公用地方的維修

津貼可以用於支付您因大廈公用地方維修而需要分攤的費用。這包括大廈外牆、走廊、樓梯、天台或升降機等集體負責的部分。

自住單位的內部維修

您單位內部的維修,同樣是津貼的重點資助對象。例如廚房、浴室的設施老化,或者睡房、客廳的牆身或窗戶需要修葺,都在資助範圍內。

合資格維修工程清單

為了讓大家更清晰了解,房協提供了一份詳細的合資格工程清單。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維修項目:

樓宇結構安全(如石屎剝落、外牆批盪)

首要保障的是樓宇結構安全。如果單位或大廈出現石屎剝落、外牆批盪或瓦片鬆脫等危險情況,這些都屬於優先處理及合資格的維修項目。

門窗及防水工程

老化的窗戶不但影響隔音,更有墮下的風險。津貼可用於檢驗、修葺或更換窗戶。同時,單位內的滲水問題,例如修補天台或廁所的防水層,同樣可以用津貼解決。

消防安全及屋宇設備(如電力、供水系統)

更換老化的電線、維修消防設備、更換失靈的食水管或煤氣管等,這些直接關乎家居安全的屋宇設備,都在資助範圍之內。

清拆違例構築物

如果您的單位收到屋宇署發出清拆令,要求清拆僭建物(例如簷篷、天台屋),津貼亦可以資助相關的清拆工程,助您解決法律問題。

特殊用途:償還維修貸款

除了資助未來的維修工程,這筆津貼還有一個非常實用的特殊用途,就是用來償還舊有的維修貸款。

適用於償還屋宇署、房協或市建局的指定貸款

如果您早前因為進行樓宇維修,曾向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或市區重建局申請了指定的維修貸款,而現時仍在還款,您可以利用這筆津貼清還貸款餘額,減輕您的財務壓力。

【圖文教學】申請流程五步曲:由準備到過數

了解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要求後,接下來就是實際的申請步驟。整個流程設計得相當清晰,只要跟著以下五個步驟,由準備文件到津貼過數,你都可以輕鬆掌握。我們會將整個過程拆解,讓你對每一步都有清晰的預備。

第一步:遞交申請前準備

尋找合資格承建商並索取最少兩份報價

正式提交申請前,首要任務是為你的維修工程「格價」。你需要尋找合資格的註冊承建商,並就你打算進行的工程,索取最少兩份書面報價單。這一步非常關鍵,因為房協需要透過比較報價,去評估工程費用的合理性。清晰詳細的報價單,亦是證明你符合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的重要文件之一,所以記得請承建商清楚列明每一項工程的細項和收費。

第二步:遞交申請表格及證明文件

按申請類別準備所需文件清單

準備好報價單後,就可以著手填寫申請表格,並附上所有證明文件。所需文件會因你的申請類別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身份證明、住址證明、業權證明、以及相關的經濟狀況證明文件,例如銀行月結單或糧單,用作核實是否符合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限額。如果你是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的領取者,則需要提交相關的證明文件。將文件準備齊全,可以大大加快審批的進度。

第三步:房協上門視察與審批

職員視察、審核報價及簽署津貼協議

遞交申請後,房協職員會與你預約時間,親身上門視察你的單位。他們會實地了解你需要維修的地方,核實工程的必要性,同時審核你提交的報價是否合理。一切順利的話,房協便會發出「原則上批准書」,列明預計批出的津貼金額。接著,你需要簽署一份津貼協議,這份文件確立了雙方的權利與責任,亦是你成功申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8萬元資助的重要一步。

第四步:工程完工後覆檢

通知房協並安排職員核實工程

緊記一個重要原則:「先批核,後動工」。在你收到房協的書面批准,並簽妥協議後,便可以安排承建商展開工程。工程完成後,你的責任是主動通知房協。房協會再次安排職員上門,核實工程是否已按照批准的項目妥善完成。這個覆檢步驟是發放津貼前的最後把關。

第五步:發放津貼

津貼直接存入申請人銀行戶口

當完工覆檢獲得通過後,整個申請流程就來到尾聲。房協會根據最終核實的結果,將批准的津貼金額,以銀行轉帳的方式,直接存入你於申請時提供的個人銀行戶口。你只需要安坐家中,便能收到資助款項,用以支付相關的維修開支。

三大申請注意事項:避免申請被拒的關鍵

當您了解清楚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資產和資格要求後,成功申請的關鍵就在於避開幾個常見的陷阱。掌握以下三個核心要點,可以讓您的申請過程更加順暢。

注意一:「先批核,後動工」原則

切勿在取得房協書面批准前展開任何工程

申請這項津貼有一個必須遵守的黃金法則,就是「先批核,後動工」。這聽起來很直接,卻是不少申請個案被拒絕的主要原因。在您向香港房屋協會(房協)遞交申請之後,必須耐心等候。房協職員會安排上門視察、審核您提交的工程報價,直至您收到房協發出的正式「原則上批准書」,才代表您的申請已獲初步接納。在這個書面批准到手之前,絕對不可以展開任何相關的維修工程。即使工程十萬火急,一旦提早動工,該項工程便會被視為不合資格,無法獲得資助。

注意二:聘用合資格承建商

如何查核承建商的註冊資格

政府資助的工程,對安全和質素有嚴格要求。因此,計劃規定所有維修工程都必須由合資格的註冊承建商負責。這不單是為了符合規定,更是保障您和家居安全的重要一步。您可透過以下政府部門的公開名冊,查核承建商的資格:
* 一般建築工程:可於屋宇署的網站查閱「註冊承建商名冊」。
* 電力工程:必須聘用機電工程署的「註冊電業承辦商」。
* 供水系統工程:須由水務署的「持牌水喉匠」負責。
* 窗戶工程:可於屋宇署網站查核「註冊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名冊。

注意三:了解8萬元津貼的三重上限

每位申請人、每對配偶及每個物業的終身津貼上限

很多人對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8萬津貼有所誤解,以為這是一個簡單的上限。實際上,這8萬元設有「三重上限」的規定,而且是終身計算的,了解清楚才能避免預算失誤。
1. 每位申請人:每位合資格的申請人,一生人可獲的津貼總額上限為8萬元。
2. 每對配偶:申請人與其配偶會被視為一個整體,兩人合共的終身津貼上限同為8萬元,並不能各自申請。
3. 每個物業:同一個物業,不論業主是誰或業權如何變更,其可獲的津貼總額上限也是8萬元。換言之,即使物業轉手予另一位合資格的長者,若該物業之前已用盡8萬元津貼,新業主便不能再就此物業申請津貼。

長者維修津貼常見問題 (FAQ)

自住物業價值很高,會影響申請嗎?

在審核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時,一個核心原則是申請人自住的物業價值,不論高低,都不會計算在資產總額之內。設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限額的目的,是評估申請人的財政能力,而計劃本身旨在幫助長者安居,所以豁免計算自住物業價值,能確保擁有物業但現金有限的長者,也能獲得維修支援。

強積金(MPF)或保險會計入資產嗎?

根據計劃指引,在計算資產時,部分為退休或保障而設的項目是可以獲得豁免的。一般而言,強制性公積金(MPF)計劃內累算而來的權益,以及部分人壽保險的現金價值,通常不被視為申請人的流動資產。這樣安排是為了保障申請人的長遠退休生活,讓他們無須動用退休儲備來應付眼前的維修開支。

我與家人聯名持有物業,津貼如何計算?

假如物業由你與其他家人聯名持有,津貼的計算方法會按照你所佔的業權份數,按比例計算。簡單舉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8萬元的最高資助額是適用於整個物業的。如果你持有該物業50%的業權,那麼你個人可獲得的津貼上限便是8萬元的一半,即4萬元。如果其他聯名業主也符合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他們也可以獨立申請其業權份數所對應的津貼部分。

津貼的「十年內可分四次申請」是什麼意思?

這項規定為申請人提供了很大的彈性。意思是指由你首次成功獲批津貼當日起計的十年期間,你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分開最多四次申請津貼,而四次申請的總金額上限合計為8萬元。例如,你可以今年先申請2萬元維修窗戶,幾年後再因應樓宇狀況,申請3萬元處理滲水問題,只要在十年期內、四次申請次數內,並且總額不超過8萬元的上限即可。

如果工程費用超出8萬元,應如何處理?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8萬元的資助是一個資助上限,用意是減輕業主的財政負擔。如果你的維修工程總開支超出了8萬元,超出的部分就需要由業主自行承擔。因此,在工程開始前,建議你先索取清晰詳細的工程報價單,準確預算所有開支,這樣便能更好地規劃如何支付超出資助上限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