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鋁窗日久失修,出現滲水、變形甚至窗戶脫落危機?面對換窗問題,不少公屋住戶都對繁複的申請程序、責任劃分及費用感到困惑。究竟應透過房屋署處理、自行聘請師傅,還是申請政府資助?本文為你整合2025年最新的公屋換窗終極指南,一文睇清三大申請方案的詳細流程、價錢比較,並提供申請高達$8萬政府資助的完整攻略,助你輕鬆解決鋁窗問題。
公屋換窗申請須知:釐清責任與法規
談及公屋換窗,很多朋友首先會思考的問題是:究竟應該由房屋署負責,還是需要自己處理?其實,公屋換窗申請的背後,同時涉及房屋署的內部指引與屋宇署的法規,兩者都需要清楚了解。在開始任何工程前,花少少時間釐清責任誰屬和相關法規,可以令整個過程順暢很多,避免日後不必要的麻煩。
誰應負責?房屋署與住戶的公屋維修責任
我們可以將公屋單位想像成一個租借的空間,業主(即房屋署)與租客(即住戶)各自有其維修責任。大原則是,房屋署會負責維持樓宇結構安全及原裝固定裝置的正常運作,而住戶則需要為自己造成的人為損壞或自行加裝的項目負責。清楚這個基本概念,有助我們判斷公屋換鋁窗工程的責任歸屬。
房屋署的維修責任範圍
一般來說,房屋署會負責維修因自然損耗而損壞的單位原有固定裝置。這包括:
- 樓宇結構安全的部分,例如外牆、樑柱等。
- 單位原有的固定裝置,例如窗框、窗鉸、上下懸臂等因長年使用而老化損壞的部分。
不過,有一個重要細節需要注意,就是窗戶玻璃的更換,在大部分情況下並不包括在房屋署的免費維修範圍內。
住戶的維修及費用責任範圍
住戶需要自行負責維修及承擔費用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類:
- 人為損壞:如果窗戶的損壞是源於使用不當、疏忽照顧或意外造成,維修費用便需由住戶承擔。
- 自行加裝或改動:所有由租戶自行加裝的設施,例如額外的窗花、非標準設計的鋁窗,日後的維修保養以至更換,都需要由住戶全權負責。
- 主動升級更換:假如單位原有的窗戶雖然陳舊,但功能上依然正常,住戶若希望主動升級更換新款式,相關費用亦需自行處理。
- 窗戶玻璃:如前所述,更換破裂或老化的窗戶玻璃,一般亦屬於住戶的自費修葺項目。
公屋換窗法規:「小型工程監管制度」詳解
無論是新安裝還是維修公屋鋁窗,所有工程都受到屋宇署「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規管。設立這個制度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即使是小規模的家居工程,其安全及質量都能符合法例標準,保障住戶與公眾安全。這意味著,公屋換窗並不是可以隨意找師傅處理的普通裝修,而是一項需要依法定程序進行的工程。
新安裝 vs 維修的程序差異
在「小型工程監管制度」下,全新安裝與日常維修的申請程序有所不同:
- 全新安裝:如果你計劃在原本沒有窗戶的位置(例如露台)加裝全新的鋁窗,這屬於改動工程。你必須先向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提交申請,並取得「原則上批准書」,方可展開工程。
- 維修或更換:如果只是對現有窗戶進行維修,例如更換窗鉸、拉釘,或者在原有位置更換一套全新的同類型鋁窗,則無需向屋邨辦事處預先申請。
雖然程序有別,但兩者有一個共通點:工程都必須聘用合資格的承建商,並在完工後按規定向相關部門申報。
聘用合資格承建商的法律要求
這不單是建議,更是法律規定。所有進行窗戶工程的公司或師傅,都必須是屋宇署註冊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聘用合資格的承建商有三大好處:第一,他們具備法例要求的專業知識與技術;第二,他們熟悉相關的申報程序,能為你妥善處理文件;第三,他們的工程質素受到規管,能確保窗戶安裝穩固安全。
租戶真實個案:成功申請與常見錯誤
讓我們透過兩個真實街坊的例子,分享一下成功經驗與常見的錯誤。
-
成功個案:住在沙田區的陳先生,發現家中睡房的窗鉸因長期使用而嚴重銹蝕,導致窗戶開關不順。他清楚這屬於維修範疇,於是直接尋找了一間名冊上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承建商為他更換了全屋窗鉸,並在完工後協助他向獨立審查組提交了所需的完工證明文件,整個過程合法又安心。
-
常見錯誤:另一位住在荃灣區的李太,為了增加室內空間,想自行在露台加裝鋁窗。她貪圖方便,隨意聘請了坊間的裝修師傅施工,沒有向屋邨辦事處申請,也沒有核實師傅的資格。結果工程進行到一半,便被房屋署職員發現並要求立即停工,最後不僅要自費拆除違規僭建物,更可能面臨檢控的風險,得不償失。
公屋換鋁窗價錢全解析:由房署收費到$8萬換窗資助
談到公屋換窗,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自然是價錢。整個公屋換鋁窗的費用,會因為你選擇的方案而有很大分別。這件事豐儉由人,可以透過房署以標準價處理,可以自己找師傅全屋訂造,甚至在符合特定資格的情況下,申請高達$8萬的政府資助。下面我們就將三個主要方案的價錢逐一拆解,讓你對預算有個清晰的掌握。
方案一:透過房屋署進行換窗的官方價錢
服務簡介及申請流程
如果你的窗戶只是出現一些小問題,例如窗鉸老化、開關不順暢等,可以考慮使用房署提供的「自選修葺服務」。這個方案的好處是流程簡單,價錢標準化。你只需要到屋邨辦事處提出申請,房署便會安排他們的承辦商上門檢查及施工,完成後再根據官方訂立的價目表收費。這個方法適合處理標準組件的維修或更換,不涉及個性化的訂造。
相關收費項目參考
房署的收費項目相當清晰,所有費用都列明在價目表上。雖然價錢會定期檢討更新,但可以參考過往的收費作預算。例如:
- 更換窗門抽手或窗鉸:大約為$440
- 供給及安裝窗或門玻璃:每塊約$200(設有最低收費)
- 更換鍍鋅鐵百葉窗框(連工包料):每套約$660
要留意,這些價錢只作參考,最新的收費標準應直接向你所屬的屋邨辦事處職員查詢,以獲取最準確的報價。
方案二:自行聘請師傅的換鋁窗價錢參考
若果你想進行全屋的公屋換鋁窗工程,或者希望選用特定款式和功能的鋁窗,自行聘請師傅是更普遍的做法。這個方案的自由度最大,但價錢的浮動範圍也最廣。
影響工程報價的主要因素
一份公屋換鋁窗的報價單,通常由以下幾個核心因素構成:
- 鋁窗尺寸與數量:這是最基本的計算基礎,窗戶愈大、數量愈多,價錢自然愈高。
- 鋁材規格:市面上普遍使用「50料」鋁材,但鋁材的厚度、強度及表面處理工藝都會影響價格。質素較佳的鋁材,防水和耐用性也相對更高。
- 玻璃選擇:普通清玻璃最基本,你也可以選擇磨砂玻璃、有色玻璃,或者隔音、隔熱效果更佳的夾層玻璃甚至中空玻璃,不同選擇價錢差異可以很大。
- 五金配件:窗鉸、窗鎖、手掣等五金配件的品牌和質素,直接影響窗戶的耐用度及安全性,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 工程複雜程度:是否需要搭棚是影響總造價的關鍵。如果工程能以「免搭棚」技術進行,可以節省一筆可觀的費用。此外,舊窗的清拆和廢料清運費用,也應計算在內。
如何評估報價單及避免收費陷阱
收到師傅的報價單後,建議你從以下幾點仔細審視:
- 項目清晰度:一份專業的報價單,應清楚列明每個項目的單價、數量和總價,包括鋁材品牌規格、玻璃厚度、配件型號等。避免只有一個「全包價」的模糊報價。
- 留意附加費:主動查詢報價是否已包含所有費用,例如搭棚費、清拆清運費、驗窗文件費等,避免工程中途出現預算外的追加收費。
- 比較多家報價:尋找至少兩至三間持有牌照的公司報價,比較他們提供的物料和服務範圍,不應只以價錢作唯一考慮。
- 核實承建商資質:確保你聘用的公司是屋宇署註冊的「小型工程承建商」,這樣工程的質素和安全才有保障。
- 簽訂正式合約:將所有報價細節、工程範圍、完工日期及付款方式白紙黑字寫進合約,保障雙方權益。
方案三:申請$8萬政府換窗資助攻略
對於部分合資格的公屋住戶,政府提供了一項相當吸引的資助計劃,可以大大減輕換窗的經濟負擔。
「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簡介
這個計劃由市區重建局執行,旨在為有需要維持居所安全的長者、傷殘人士等自住業主提供財政支援。值得留意的是,此計劃主要適用於已購買單位的「租者置其屋計劃」業主。如果你符合資格,每宗申請的津貼上限最高可達港幣$80,000。
申請資格(無須資產審查)
計劃最吸引的地方是申請資格不設資產審查,主要根據申請人的身份釐定:
- 年滿60歲的長者業主
- 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業主
- 領取傷殘津貼的業主
只要你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並且是單位的業主,符合以上其中一項條件,便有機會申請。
資助覆蓋的換窗工程範圍
津貼主要用於樓宇安全及改善居住環境的工程。就換窗而言,資助範圍涵蓋了:
- 將殘舊的鐵窗更換為全新的鋁窗。
- 進行整體的公屋換鋁窗工程,包括拆除、安裝及防水工序。
- 修葺因窗戶老化而引起的滲水或漏水問題。
- 更換已氧化、生銹或變形的窗戶,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
- 進行強制驗窗計劃所要求的檢驗及維修工程。
【實戰教學】公屋換窗三大情景申請流程
講到公屋換窗,實際的申請流程會因為情況不同而有差異。這裡將整個公屋換鋁窗的過程,拆解成三個最常見的情景,一步步教你如何處理,讓你對自己的情況有更清晰的了解。
情景一:公屋鋁窗維修流程
如果你的鋁窗只是局部損壞,例如窗鉸鬆脫、玻璃破裂,或者防水膠邊老化,只需要進行維修,流程就相對簡單。
步驟一:聘用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
首先,你需要聘用一位根據《建築物條例》註冊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來處理。這是確保工程符合安全法規的關鍵一步。你可以要求承建商出示相關證明文件,保障自己。
步驟二:進行維修工程
與承建商確認好維修範圍和報價後,就可以安排工程。合資格的師傅會使用合適的工具和物料,處理好窗戶的毛病,例如更換拉釘、窗鉸或重新唧膠。
步驟三:完工後向房屋署申報
工程完成後,承建商有責任在14天內,向房屋署的獨立審查組呈交完工證明,例如「小型工程完工證明書」(表格MW05)。記得提醒承建商完成這個步驟,整個維修流程才算正式結束。
情景二:全新安裝公屋鋁窗申請步驟
假如你想在露台等原本沒有窗戶的位置,全新安裝一套鋁窗,整個公屋換窗申請程序就會比較嚴謹,需要事前獲得批准。
步驟一:向屋邨辦事處查詢及申請
第一步是前往你所屬的屋邨辦事處。你需要向職員說明你的計劃,他們會提供相關的申請表格和安裝指引。這是所有全新安裝工程的起點。
步驟二:取得「原則上批准書」
提交申請後,房屋署會進行審批。如果你的計劃符合房屋署的規定,例如不影響樓宇結構、採光及通風等,就會發出一份「原則上批准書」。這份文件是施工的許可證。
步驟三:聘用合資格承建商施工
收到批准書後,你才可以正式聘用合資格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進行安裝工程。施工時,必須嚴格遵守批准書上列明的規格和條款。
步驟四:完工後向獨立審查組申報
鋁窗安裝完成後,同樣需要由承建商在指定期限內,向房屋署的獨立審查組提交完工文件,當中要包括「原則上批准書」的副本,以證明工程是經批准後才進行的。
情景三:申請政府換窗資助詳細步驟
對於符合特定資格的住戶,還可以申請政府資助來進行窗戶維修或更換,大大減輕經濟負擔。
步驟一:聯絡代辦公司免費評估
市場上有不少專門協助申請「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公司。你可以聯絡他們,他們通常會提供免費的上門評估服務,檢查你的窗戶狀況,並判斷你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步驟二:準備文件代辦申請
如果評估後符合資格,代辦公司會指導你準備所需文件,例如身份證明、住址證明等,並協助你填寫及遞交申請表格。這可以簡化繁複的申請程序。
步驟三:政府批准後進行工程
申請獲政府相關部門(例如市區重建局)批准後,你就會收到正式的批准信。這時,代辦公司才會安排合資格的承建商上門,按照資助計劃的規定進行換窗工程。
步驟四:完成工程並領取津貼
工程結束後,代辦公司會處理好所有驗收報告和文件,提交給政府部門作最終審批。審批完成後,資助款項就會發放給你,用以支付工程費用。
如何選擇公屋換窗公司及鋁窗規格?
決定要進行公屋換窗後,下一步就是物色專業的換窗公司和了解鋁窗的規格。市面上的選擇五花八門,要找到一間可靠又合適的公司,同時確保新窗戶安全耐用,確實需要做足功課。以下將會為大家拆解選擇公司和鋁窗規格的關鍵要點,讓你的公屋換鋁窗工程順利完成。
選擇合資格公屋換窗公司的三大標準
選擇一間好的公司,是整個公屋換窗工程成功的一半。大家可以從專業資質、公司可靠性和官方查冊工具這三個方向去評估。
必須核實的專業資質
根據香港法例,所有窗戶工程都屬於「小型工程」,必須由屋宇署註冊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進行。這項資質是法定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你可以要求公司出示相關註冊證明。如果工程同時涉及「強制驗窗計劃」,承辦商更需要具備「註冊檢驗人員」的資格。選擇持有這些牌照的公司,才能確保工程合法合規。
評估公司可靠性的準則
除了法定牌照,公司的經驗和信譽同樣重要。你可以參考公司過往的工程案例,特別是其他公屋換鋁窗的實例。一間經驗豐富的公司,會熟悉公屋的樓宇結構和換窗流程。同時,一份清晰詳盡的報價單也能反映公司的專業程度,當中應列明工程範圍、使用物料、各項收費和保養期等細節,避免日後出現爭議。
實用工具:一鍵核實換窗公司牌照
大家可以利用屋宇署的官方網站,查閱「註冊承建商名冊」。只需輸入公司的名稱或註冊號碼,就能即時核實其牌照是否有效,以及其獲准進行的工程級別和類型。這個簡單的步驟,能有效篩選掉不合資格的承辦商,保障自己的權益。
公屋換鋁窗不可不知的專業規格
選擇好公司後,就要了解鋁窗本身的規格。鋁窗的物料、設計和防水技術,都直接影響其耐用度、安全性和舒適度。
窗戶物料與隔音設計
香港公屋換窗普遍採用「50料」鋁材,即鋁窗框的厚度系列為50毫米,這個規格在強度和成本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在玻璃方面,除了標準的清玻璃,如果對隔音有要求,可以考慮選用中空玻璃或夾層玻璃,能有效阻隔屋外噪音。這些細節都可以在報價時與師傅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家居的組合。
核心技術:鋁窗防水工藝
窗戶滲水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專業的防水工藝是關鍵。師傅在安裝時,必須徹底清理舊窗框留下的空隙,並使用優質的防水密封膠填滿窗框與牆身之間的所有縫隙。一些公司更會採用多重防水設計,例如在窗框內外都加上防水層,確保在惡劣天氣下依然滴水不漏。
現代公屋換窗技術:免搭棚即日完工
傳統的換窗工程予人耗時長、工序繁複的印象。不過,現今的技術已經大有進步,不少公司都能提供免搭棚,甚至即日完工的服務。
免搭棚施工的優點
免搭棚技術是透過專門的工具和工序,讓師傅可以直接在單位室內完成整個拆除和安裝過程。這樣做的好處非常明顯,首先是節省了搭建棚架的費用和時間,其次是減少了對鄰居的滋擾,工程亦不受天氣影響,整個公屋換窗申請和施工流程都變得更有效率。
即日完工與無損安裝
對於仍然在單位居住的家庭來說,即日完工的服務能將工程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減至最低。經驗豐富的團隊,可以在一天內完成拆除舊窗、安裝新窗及清理現場等所有工序。專業的師傅更會採用無損安裝技術,小心保護窗台的雲石或瓷磚,確保換窗過程不會損壞原有的室內裝修。
公屋換窗常見問題 (FAQ)
關於公屋換窗,住戶們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疑問。不論是維修責任,還是申請程序,清晰的理解都是順利完成工程的基礎。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助你一次釐清所有關鍵細節。
如果拒絕房署人員入屋維修會怎樣?
這是一個需要嚴肅對待的問題。根據租約條款,住戶有責任配合房屋署人員進行必要的室內維修。如果住戶無故拒絕,房屋署可以根據「屋邨清潔扣分制」採取行動。在現行制度下,拒絕讓房署人員入屋進行維修工程,可能會被扣除7分。分數在兩年內累計達到16分,租約便有可能被終止。因此,為了保障樓宇安全和自己的居住權益,與房署人員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自行改動的裝置,日後房屋署會負責維修嗎?
答案是相當明確的:不會。房屋署的維修責任範圍,僅限於單位內原有的標準裝置及設備。假如住戶自行改動或更換了任何裝置,例如將原有木門換成其他款式,或安裝了非標準的窗花,那麼日後所有相關的保養、維修以至更換的責任和費用,都需要由住戶自行承擔。更重要的是,如果這些改動引致任何意外或對鄰居造成損失,相關的法律責任也將由住戶負責。
住戶可以自行進行基本的鋁窗保養嗎?
當然可以,而且我們非常鼓勵住戶養成定期保養鋁窗的習慣。簡單的日常護理,不但能延長鋁窗的使用壽命,更能及早發現潛在問題。你可以嘗試以下幾個基本保養步驟:
1. 清潔窗槽:定期清理窗槽內的沙石和塵垢,確保窗戶開關順暢。
2. 檢查配件:檢查窗鉸、拉釘和螺絲等配件是否有鬆脫或銹蝕跡象。
3. 適度潤滑:每隔半年,可以在窗鉸和活動組件上添加適量的潤滑油,維持操作靈活。
不過,假如發現任何結構性問題,例如窗戶變形、配件嚴重損壞或開關極不暢順,就必須聘請合資格的承建商進行專業檢查及維修。
我的「公屋換窗申請」為何會被拒絕?
「公屋換窗申請」被拒絕,尤其是在露台位置進行全新的公屋換鋁窗工程,通常與建築物法規有關。主因是根據《建築物條例》下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所有窗戶工程都必須符合法定的天然採光及通風標準。許多舊式公屋的設計依賴開放式露台來為單位提供足夠光線與空氣流動,一旦加建鋁窗將其圍封,便可能無法達到法例要求,因此申請自然會被拒絕。不過,假如窗戶是在相關制度實施前已經安裝,則通常可以保留並進行維修。在計劃任何大型換窗工程前,最穩妥的做法是先向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查詢,了解清楚適用於你單位的具體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