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單位日久失修,廁所漏水、窗鉸鬆脫等問題湧現,想報房署維修,卻又擔心費用「海鮮價」,怕被「報大數」?究竟哪些項目屬房署負責的免費維修,哪些又需租戶自費處理?「正常損耗」與「非正常損耗」的界線在哪?面對房署的報價單,又該如何判斷收費是否合理?
為解答一眾公屋租戶的疑難,本文為你整合2025年房署最新的「租戶自費修葺項目」收費表,詳列25項常見工程價錢。此外,更會手把手教你完成8步維修申請流程、釐清責任歸屬的關鍵原則,並分享精明慳錢大法,助你清晰預算,妥善處理家居維修事宜,避免不必要的開支。
公屋維修責任誰屬?釐清免費與自費維修關鍵原則
談及公屋維修費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無非是「這筆錢究竟應該由誰來付?」。要清晰解答,關鍵在於理解房屋署(房署)劃分維修責任的基本原則。只要掌握了當中的核心概念,你就能初步判斷哪種情況下維修是免費,哪種情況下需要自費,從而對公屋維修費有更準確的預算。
核心概念:分辨「正常損耗」與「非正常損耗」
要釐清公屋維修的責任誰屬,首先必須懂得分辨兩大核心概念:「正常損耗」與「非正常損耗」。這正是房署決定一項維修工程是免費還是需要收費的黃金準則。基本上,單位內由房署提供的固定裝置及設備,其維修責任誰屬,完全取決於損壞的根本原因。
免費維修的條件:何謂「正常損耗」?
「正常損耗」指的是設施在正常及合理使用的情況下,隨著時間流逝而出現的自然老化、磨損或功能衰退。這並非任何人為錯誤所致。例如,水龍頭因為長年使用而老化滴水、牆身石屎因樓齡問題而自然剝落、又或者抽氣扇因機件老化而無法運作。當遇到這些情況,維修責任一般歸於房署,租戶無須支付任何費用。
需要自費維修的條件:何謂「非正常損耗」?
「非正常損耗」則是指因使用不當、疏忽照顧、意外或人為故意破壞所引致的損壞。簡單來說,就是非自然原因造成的損壞。例如,小朋友在牆上塗鴉、大力關門導致門鎖損壞、不小心撞裂洗手盆,或者胡亂將雜物沖進廁所導致淤塞。在這些情況下,相關的公屋維修收費就需要由租戶全數承擔。
特殊情況:設備仍可用但租戶主動要求更換
還有一種相當常見的特殊情況。假如單位內的設備功能完全正常,並無損壞,但你因為個人喜好,例如覺得款式陳舊或想升級,而主動向房署要求更換。在這種非必要的更換請求下,即使是標準設備,相關的公屋維修價錢也需要由你自行負責。
責任界定的重要例外:門窗玻璃的處理
在所有維修責任的界定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例外情況需要特別留意,就是門窗的玻璃。根據房署的指引,門窗玻璃的維修或更換,一般情況下都屬於租戶的責任範圍。換言之,不論玻璃是因意外撞毀還是自然碎裂,相關的費用通常都需要由租戶承擔。
官方判斷標準:「家居維修大使」上門檢查流程
那麼,損壞的最終原因由誰來判斷?當你提出維修申請後,房署會安排「家居維修大使」(即合約承辦商的技術人員)上門進行實地勘察。他們會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依據專業知識及房署的指引,去判斷損壞是屬於「正常損耗」還是「非正常損耗」。這個檢查結果,將會直接決定該項公屋維修費是由房署承擔,還是需要你自費處理。
2025年最新公屋維修收費一覽表:25項常見工程價錢總覽
談到公屋維修費用,大家最關心的部分來了。究竟房署提供的自費維修服務,各項工程的收費是多少?為了讓你更有預算,我們整理了房委會預計於2025年1月1日起生效的25項「租戶自費修葺項目」收費清單。這份官方的公屋維修收費表涵蓋了廁所、門窗等多個家居範疇,讓你一目了然。
查閱價目前的重要須知
在比較各項公屋維修價錢之前,有幾點你需要先了解。這份價目表適用於因「非正常損耗」或租戶主動要求更換仍可使用的設備之情況。你會留意到某些項目旁邊標有星號(*),這些是「較易出現正常損耗的項目」。這代表如果這些項目經「家居維修大使」檢查後,證實損壞是源於自然老化,你仍然可以獲得免費維修。所以,這份價目表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最終責任界定以上門檢查結果為準。
廁所及浴室相關維修價錢
廁所和浴室是每日都會使用的地方,損耗自然較多。以下是相關的公屋維修費參考:
更換坐廁及水箱類
- 更換相連式座廁連座板和蓋:$2,530
- 更換坐廁盆(不包括水箱)連座板和蓋:$910
- 更換沖廁水箱及/或其背板:$765
- 更換廁盆座板連蓋*:$300
潔具及水管喉管類
- 更換冷熱水喉混合龍頭*:$545
- 更換水箱膠掣及/或20毫米膠水管*:$370
- 更換直徑50毫米或以下的膠隔氣*:$300
- 重新接駁排氣管 (不包括拆除及重新安裝坐廁盆):$580
維修及清理類
- 修理/更換水箱橫桿連拉手、尼龍繩、水箱背板或修理水箱溢水問題*:$360
- 修理水龍頭漏水問題*:$300
- 翻安(重新固定)鬆脫的面盆或鋅盆:$315
- 清理淤塞的面盆、鋅盆、地渠、浴缸或廁所去水:$300
門、窗及鐵閘相關維修價錢
大門、窗戶關乎家居安全,維修費用也是許多住戶關心的重點。
門及門鎖類
- 更換廁所木板門:$1,560
- 更換木門框:$595
- 更換門鎖(一套)*:$445
- 調校大門/更換門鉸 (鐵或木):$480
- 更換大門抽手:$300
- 修理或更換不銹鋼信箱門及/或其門鎖:$305
窗戶及鐵閘類
- 更換一度欖閘:$3,895
- 更換鍍鋅鐵百葉窗框(每套,已包括更換百葉玻璃):$660
- 更換窗門抽手/窗鉸*:$440
- 點焊窗花/防盜鐵柵:$300
- 調校鐵閘 (不包括燒焊):$300
- 供給及安裝窗或門玻璃 (每塊):$200 (註:設有最低收費$300)
其他雜項維修費
- 拆除及清走間隔/吊櫃 (每個單位):$725
如何判斷房署維修價錢是否划算?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房署提供的公屋維修價錢是否划算,可以從幾個方面評估。首先,房署的收費是「明碼實價」,列明了工程內容,避免了與坊間師傅溝通時可能出現的誤會或隱藏收費。其次,工程由房署的合約承辦商負責,質素有一定標準和跟進。
你可以將房署的報價與外面維修師傅的報價作比較。你可能會發現,某些單項工程,例如更換門鎖或水龍頭,自己找師傅做的價錢可能更便宜。但對於一些較複雜的工程,例如更換整套坐廁或鐵閘,考慮到材料、人工及後續保養,房署的收費可能更具競爭力。總括而言,判斷房署的公屋維修費是否划算,除了價錢,也應該將方便程度、工程質素和可靠性一併納入考慮。
手把手教學:公屋維修申請8步曲全攻略
想清楚了解公屋維修費用的申請流程,避免不必要的開支嗎?其實整個公屋維修申請過程並不複雜。只要跟著以下8個步驟,就可以有條理地處理好單位的維修事宜,對相關的公屋維修費有更清晰的預算。
第一步:識別問題及初步判斷責任
當你發現單位有地方損壞,第一件事就是冷靜看清楚問題所在。例如是水龍頭自然老化滴水,還是家人不小心撞爛了廁所門。你可以根據文章前部分提到的「正常損耗」與「非正常損耗」原則,做一個初步判斷。這個步驟有助你預計維修責任誰屬,對之後可能產生的公屋維修價錢有心理準備。
第二步:聯絡屋邨辦事處及提交申請
有了初步判斷後,下一步就是正式聯絡你所屬的屋邨辦事處。你可以致電或親身前往,向職員詳細說明情況。通常職員會要求你填寫一份維修申請表格,請記得在表格上清楚描述損壞的地方和具體狀況。
維修預約及查詢途徑總覽
房署提供了多種渠道方便住戶聯絡,你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 親身前往:直接到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服務櫃檯查詢及辦理。
* 屋邨熱線:致電你所屬屋邨的專責維修熱線。
* 房委會熱線:致電2712 2712作一般查詢。
* 網上服務:使用「公屋住戶電子服務」網站或「房署資訊通」手機應用程式,24小時提交申請或查詢進度。
辦公時間及緊急聯絡方式
為確保你能順利聯絡職員,請留意一般辦公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8:45至下午6:00。如果遇到緊急情況,例如室內嚴重滲水、全屋電力中斷等,請立即致電24小時緊急熱線2761 5555求助。
第三步:安排「家居維修大使」上門勘察
提交申請後,辦事處一般會在24小時內安排「家居維修大使」上門。他們是專業的技術人員,負責實地檢查損壞情況,判斷問題的根源和嚴重程度,並且界定維修責任誰屬。這一步是決定維修工程是否需要收費的關鍵。
第四步:確認維修方案及費用
勘察完成後,辦事處就會根據「家居維修大使」的報告來確定維修方案。如果是房署負責的「正常損耗」,他們會直接安排免費維修。如果判斷為租戶責任,你就會收到一份詳細的報價單,清楚列明各項公屋維修收費。這份報價單就是最終的收費依據。
第五步:同意報價並安排施工
收到報價單後,請仔細閱讀所有項目和費用。如果你同意報價,就需要簽署確認。辦事處收到你的同意書之後,就會正式為你安排維修師傅的上門施工時間。
第六步:專業人員上門維修
到了約定的日期,專業的維修師傅就會帶備工具和材料上門進行施工。為了讓工程順利進行,建議你可以預先將維修位置附近的雜物移開,保持環境通爽,方便師傅工作。
第七步:完成後檢查及驗收
師傅完成維修後,你應該即場仔細檢查維修成果。例如試試新換上的水龍頭是否正常運作,看看新門鎖能否順暢開關。確保問題已經完全解決,並且滿意維修效果後,才在完工單上簽名確認。
第八步:妥善保存維修文件及單據
最後一步,就是將所有與這次維修相關的文件,例如申請表副本、報價單、收費單據和完工單等,全部妥善保存。這些文件是你的維修紀錄,萬一將來出現問題或有任何爭議,都可以作為重要憑證。
精明租戶必讀:節省公屋維修費與爭議處理指南
想有效控制公屋維修費用,除了了解清楚各項公屋維修收費,掌握日常保養技巧和處理爭議的方法同樣重要。與其等到收到賬單才驚訝,不如主動出擊,學習如何從源頭減少開支,和在必要時保障自己的權益。
預防勝於治療:日常保養慳錢技巧
許多需要自費的公屋維修價錢,其實源於日積月累的小問題。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就能輕鬆延長家中設備的壽命。例如,定期清理洗手盆和地台去水口的毛髮雜物,可以大大減少淤塞的機會。又例如,發現門鉸或窗鉸開關時有點不順,可以嘗試用潤滑劑處理,避免問題惡化到需要整個更換。保持廁所和廚房通風乾爽,也能有效預防因潮濕而引發的牆身或油漆問題。這些簡單的舉動,正正是最實際的慳錢方法。
爭議處理流程:當你不同意房署的檢查結果時
如果你認為「家居維修大使」的判斷有商榷之處,例如將你認為的正常損耗界定為人為損壞,你有權提出異議。首先,應該在當場向職員冷靜地提出你的觀點,並要求對方提供更詳細的解釋和判斷基準。然後,你可以嘗試提供相關證明,例如指出該設備自入伙以來從未更換,其損壞是長年累月使用的結果。如果現場溝通未能達成共識,你可以要求將個案記錄在案,並向屋邨辦事處經理提出書面覆核申請。在整個過程中,保持清晰的溝通和記錄,是處理公屋維修費爭議的關鍵。
圖解教學:實例分辨「正常損耗」與「非正常損耗」
要準確判斷責任,理解「正常損耗」和「非正常損耗」的分別至關重要。我們用幾個常見例子來說明。
實例一:廚房水龍頭
– 正常損耗:水龍頭關緊後仍然滴水,或開關處有輕微滲水。這通常是內部膠圈老化所致,屬於正常損耗,應由房署免費維修。
– 非正常損耗:水龍頭的把手被大力扭斷,或整個水龍頭因被重物撞擊而變形。這明顯是外力引致的損壞,相關的公屋維修收費便需要由租戶承擔。
實例二:房間木門
– 正常損耗:木門因天氣變化或長期使用而出現輕微變形,導致開關不順,或者門上的油漆自然剝落。
– 非正常損耗:門上出現由撞擊造成的破洞、裂痕,或因安裝不當的門擋而損壞。這些情況下,更換木門的公屋維修價錢就要自付。
公屋維修費用常見問題 (FAQ)
關於公屋維修費用,相信不少租戶心中都有各種疑問。這裡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夠一次過為你釐清概念,讓你更清楚了解自己的權益和責任。
「租戶自費修葺項目」收費是新政策嗎?
這並不是一項新政策。事實上,「租戶自費修葺項目」的收費制度已經在全港公共屋邨推行超過十年。近期引起廣泛討論,主要是因為屋邨辦事處張貼了最新的收費通告,經由社交媒體傳播後,讓一些原本不了解這項政策的租戶產生了誤會,以為是新推出的收費項目。簡單來說,這項服務一直存在,只是近期的資訊流通讓更多人注意到了公屋維修費的具體安排。
價目表上標有星號(*)的「較易出現正常損耗的項目」是什麼意思?
價目表上的星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示。它標示的項目,例如水龍頭、門鎖、窗鉸等,本身比較容易因為長期使用而自然老化損壞。這個星號的意義在於,它提醒你這類維修的責任歸屬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如果經由「家居維修大使」上門檢查後,確認損壞純粹是自然老化造成的「正常損耗」,那麼即使項目在收費表上,房署依然會提供免費維修。
第二,如果損壞是人為使用不當所致,或者設備本身功能正常,但你因為個人喜好而主動要求更換,那麼你就需要支付價目表上列出的公屋維修價錢。
所以,一個項目是否有星號,以及最終是否收費,關鍵在於上門檢查的結果。
如果我認為房署收費太貴,可以自己找師傅維修嗎?
答案是可以的。房署提供的「租戶自費修葺項目」是一項可選服務,並非強制性規定。它的好處是提供了一個方便、明碼實價的官方渠道。如果你認為房署的公屋維修收費不划算,你完全有權利自行聘請外面的維修師傅處理。
不過,作出決定前可以衡量一下利弊。自行尋找師傅可能在價格上有更多選擇,但你需要自己承擔尋找可靠師傅的風險,並且工程的質量和後續保養也需要自己跟進。而選擇房署的服務,雖然價錢可能不是市場最低,但勝在流程規範,工程質量有一定標準。
房委會有沒有為舊屋邨提供免費大型維修?
有的。除了應租戶要求進行的日常維修,房委會其實有一個名為「全方位維修計劃」的主動保養項目。這個計劃自2006年起推行,主要針對樓齡達到10年或以上的公共屋邨。
在計劃下,房署會主動派員勘察單位內的狀況,例如檢查天花、牆身有否石屎剝落、窗戶是否穩固、水管有否老化等問題,然後為租戶提供一站式的免費維修服務。這項計劃屬於預防性的大型保養,目的是主動提升舊屋邨的居住安全和環境質素,與租戶因應個別問題提出的維修申請性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