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換窗怕違規?鋁窗玻璃厚度、費用及標準 5 大關鍵全攻略

住在公屋,窗戶日久失修,想更換卻又擔心誤墮違規陷阱?更換公屋鋁窗並非小事,由鋁材、玻璃厚度以至安裝手工,均須嚴格遵守房屋署的指引。一旦不符標準,不僅可能需要自費還原,更有機會面臨法律責任。為此,本文將為您全面拆解更換公屋鋁窗的 5 大關鍵,從房署標準、違規後果、工程費用預算,到監督驗收的注意事項,助您輕鬆、合法地完成換窗工程,安枕無憂。

認識房署標準:公屋鋁窗及玻璃厚度規格

談到更換公屋鋁窗,首先必須掌握房署對公屋鋁窗玻璃厚度的具體標準。這並非可有可無的參考建議,而是每位住戶都必須遵守的硬性規定,以確保安全及樓宇結構的統一性。根據指引,鋁窗的主要結構部件有明確的厚度要求,例如固定於牆身的外框,厚度便需要達到2.3毫米,而活動窗扇(俗稱「窗玉」)及負責分隔玻璃的工字鋁,厚度亦不能少於2.0毫米。這些數字是確保窗戶能抵禦本港強風及惡劣天氣的關鍵。

除了鋁材框架,公屋玻璃窗厚度與玻璃種類也是審批的重點。在許多公屋的換窗標準中,固定的「梗玻璃」位置會指定採用夾層安全玻璃。這種玻璃的結構中間夾有一層堅韌的膠膜,即使玻璃意外破裂,碎片也會被牢牢黏住而不會飛散,能有效保障家人安全。因此,在規劃整個工程時,了解清楚房署對公屋窗玻璃厚度和物料的最新指引,是順利完成換窗的第一步。

公屋換窗違規後果:不符標準的代價與法律責任

更換公屋鋁窗時,鋁窗玻璃厚度與窗框規格都有嚴格標準,假如為了節省開支或一時方便,選用了不合規格的材料,後果可能比想像中嚴重。最直接的代價,就是來自房屋署的「清拆令」。房署職員一旦在巡查中發現窗戶不符合規定,例如公屋窗玻璃厚度不足,或者鋁材結構不達標,他們有權發出通知,要求住戶在指定期限內,自費將違規的鋁窗整個拆除,然後重新安裝符合標準的窗戶。這代表住戶不但要承擔雙重工程費用,還要面對隨之而來的時間損失與生活不便,可謂得不償失。

除了房署的行政指令,更換鋁窗還牽涉到法律層面的責任。根據香港的《建築物條例》,更換鋁窗已被界定為「小型工程」項目。這代表工程必須由訂明註冊承建商負責,並且需要按程序向屋宇署呈報文件。現在很多屋邨的管理處,在批出搭棚申請前,都會要求住戶出示相關的小型工程呈報證明。如果繞過這個程序,一旦窗戶日後發生意外,例如在颱風中脫落造成他人財物損失或人命傷亡,戶主就需要承擔嚴重的法律責任。

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長遠影響,是在物業轉售時可能遇到的阻礙。當公屋單位補地價後在自由市場出售時,買方的律師會仔細審查單位的合法性。任何未經批准的改動,包括不合規格的窗戶,都會被視為「僭建物」。屆時,賣方通常會被要求先將問題修正,即是再次更換窗戶,才能順利完成交易。這不僅會拖慢整個交易進度,更可能因為額外的開支而影響賣樓的收益。因此,從一開始就遵守規定,才是最穩妥的做法。

預算規劃:符合房署標準的公屋換窗費用全解析

講到換窗,大家最關心的自然是預算,特別是關乎到公屋鋁窗玻璃厚度的合規標準,費用究竟如何計算?其實換窗的總費用並非單一數字,而是由幾個主要部分組成。清楚了解這些構成,有助你更精準地規劃開支,避免超出預算。

首先是「材料費」,這是佔最大比例的部分。它主要取決於你選擇的鋁材和玻璃。鋁材方面,市面上常說的「50料」是香港家居普遍採用的規格,厚度和強度足以應付日常需要。如果想追求更佳的隔音或結構強度,選用更厚的鋁材,價錢自然會相應提高。而玻璃的選擇,例如公屋玻璃窗厚度是否需要升級,也是影響價錢的一大因素。普通清玻璃是最基本的選項,但若果單位鄰近馬路,想提升隔音效果,可以考慮升級至夾層玻璃或中空玻璃,當然,這類功能性玻璃的價格會比普通玻璃高出不少。

其次是「人工費」。這筆費用涵蓋了師傅由清拆舊窗、安裝新窗到最後修口的所有工序。人工費會因應工程的複雜程度、窗戶的數量和尺寸,以及安裝位置的難易度而有所不同。例如,高層單位的安裝難度較高,所需的安全措施也更嚴謹,人工成本自然會增加。

最後,千萬不要忽略「額外費用」。這通常包括幾項固定開支。第一項是「搭棚費」,由於更換鋁窗涉及外牆工序,搭建棚架是保障工人安全的必要措施,這是一筆固定的開支。第二項是「清拆及棄置費」,即是拆除舊窗戶並將建築廢料清走的費用。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應該會將這些項目逐一列明,讓你知道每一筆錢用在哪裡。綜合以上各項,市面上符合房署標準的基本換窗工程,連工包料的費用大約由每平方呎數百元起。建議大家在決定前,不妨向幾間有經驗的承辦商索取詳細報價,仔細比較當中包含的項目和物料規格,自然就能作出最合適的選擇。

工程監督與驗收指南:確保鋁窗物料與手工符合標準

鋁窗工程的品質好壞,除了師傅的手工,你的監督和驗收也十分重要。一個周全的驗收程序,可以確保鋁窗的物料,例如公屋鋁窗玻璃厚度,以及安裝手工都符合房署的標準。你可以將整個過程分為幾個關鍵階段,一步一步確保工程質素。

施工中期:物料到場先核對

當鋁窗物料運送到單位時,就是你檢查的第一個好時機。在師傅開始安裝前,你應該先拿出報價單或合約,仔細核對送來的鋁材和玻璃。你要確認鋁材的厚度系列是否正確,和公屋玻璃窗厚度是否符合訂單規格。如果訂購了特別功能的玻璃,例如夾層安全玻璃,也要一併確認。這個步驟很簡單,但是可以從源頭避免用錯物料的問題,節省之後的麻煩。

拆棚前的黃金機會:進行防水測試

在鋁窗安裝完成後和拆除棚架前,有一個步驟非常關鍵,就是「試水」或防水測試。師傅會用水管向窗戶的外部持續灑水,模擬下雨的情況,然後檢查窗框接縫和玻璃膠邊緣有沒有滲水。這個測試必須在拆棚前進行。因為一旦棚架拆除,要找出外牆的滲水源頭和進行維修就會變得非常困難,費用也會昂貴很多。所以,你應該和承辦商確認報價單是否包含這個項目,這項投資可以換來日後的安心。

最終驗收清單:由外到內逐項檢查

當所有工序完成後,就是最後驗收的時刻。你可以跟著以下的清單,仔細檢查每一項細節:

  • 檢查外牆收口:棚架拆除後,要檢查師傅有沒有用防水物料妥善填補固定棚架時留下的螺絲孔。任何一個小孔都可能成為日後牆身滲水的源頭。

  • 檢查窗戶外觀:細心觀察鋁窗框表面有沒有明顯的刮痕或凹痕。然後檢查公屋窗玻璃厚度是否均勻,玻璃表面有沒有瑕疵或氣泡。

  • 測試窗戶操作:將每一扇窗反覆開關數次,過程應該要順暢,沒有卡頓。然後鎖上窗戶,檢查窗鎖是否能輕易和穩固地鎖上,窗扇與窗框之間有沒有縫隙。

  • 檢查關鍵細節:留意鋁窗框底部有沒有設置排水孔。這個小孔的功能是排走積聚在窗軌的雨水,防止雨水倒灌入屋。最後,檢查窗框與牆身之間的玻璃膠是否平順和完整,沒有任何斷裂或空隙,因為這是防水的第一道防線。

更換公屋鋁窗常見問題 (FAQ)

Q: 我可以自行聘請師傅更換鋁窗嗎?整個流程是怎樣的?
A: 你可以自行委託合資格的承辦商,不過在工程開始前,必須先向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提交申請,並且獲得批准。承辦商需要按照屋宇署「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規定進行申報。整個程序獲批後,才能安排搭棚和正式施工。

Q: 如果想了解最新的公屋鋁窗玻璃厚度及物料規格,應該在哪裡查詢?
A: 關於公屋玻璃窗厚度的具體標準,最準確的資料來源是你所居住屋邨的辦事處。他們能夠提供最新的官方指引文件,上面會詳細列明對鋁材厚度、公屋窗玻璃厚度,以及指定安裝方式的要求。在與承辦商溝通前先取得這份文件,就能確保工程符合規格。

Q: 搭棚的費用通常包含在報價內嗎?
A: 搭棚費用一般是獨立計算的項目。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應該會分開列明鋁窗本身的費用、安裝費以及搭棚費。搭棚的收費會根據窗戶數量、樓層高低和工程複雜程度而有所不同,所以在確認報價時,一定要仔細看清楚是否已經包含這個項目。

Q: 施工期間會不會對鄰居造成很大影響?
A: 更換鋁窗工程,特別是在拆除舊窗和搭棚時,難免會產生噪音和塵埃。在工程開始前,與左右及樓下的鄰居打個招呼,告知他們施工的日期和時間,是一個體貼的做法。你也可以提醒施工團隊做好應有的防護措施,盡量減少對周邊住戶的影響。

Q: 我如何確認承辦商使用的鋁材和公屋玻璃厚度符合房署標準?
A: 你有權要求承辦商在物料到場時,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或讓你檢查。例如,你可以核對鋁材的厚度是否與報價單及房署規定的一致。在簽訂合約時,最好已列明所有物料的詳細規格。如果在工程中途發現問題,應該立即與承辦商溝通並且要求更換,這樣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Q: 更換鋁窗後,通常會提供保養服務嗎?
A: 一個負責任的承辦商,通常會為鋁窗工程提供一段時間的保養期,例如一年。保養範圍一般包括窗戶的滲水問題以及窗鉸、窗鎖等五金配件的正常運作。在簽訂合約前,務必與承辦商確認保養期的長度及具體條款,而且要將這些內容清晰地寫在合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