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漏水石屎剝落?2025房屋維修終極指南:4步搞掂法律責任、津貼補助及貸款申請!

「天花漏水」、「牆身石屎剝落」是香港業主最頭痛的樓宇問題。當收到強制驗樓令時更令人徬徨,面對龐大的維修開支,往往不知從何入手。本篇2025年房屋維修終極指南,將複雜流程化繁為簡,為您一站式拆解由釐清法律責任、尋找政府津貼補助,到申請維修貸款的完整4大步驟,助您輕鬆解決樓宇失修的煩惱。

第一步:釐清您的維修責任與房屋類型

提到房屋維修,在您拿起電話尋找維修師傅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其實是釐清維修責任誰屬。這一步直接決定了由誰負責統籌、由誰支付費用,亦是順利解決問題的基礎。在香港,不同的房屋類型,其維修責任的劃分有很大分別,現在就為您逐一拆解。

私人樓宇:公用地方與私人單位的區別

如果您是私人樓宇的業主,首先要分清楚問題出在您的「私人單位」內部,還是大廈的「公用地方」。單位內部,例如家中的水管、牆身批盪或地板等,維修責任一般都由您自己承擔。

至於大廈的公用地方,例如外牆、升降機、走廊、天台及結構主力牆等,維修責任則由全體業主共同承擔,通常會由業主立案法團(IO)負責統籌和集資處理。特別是樓齡達到30年或以上的樓宇,業主更有可能收到屋宇署發出的「強制驗樓計劃」法定通知,屆時就需要與鄰居合力,委聘專業人士進行檢驗及維修。

公共租住房屋(公屋):誰應負責?

如果您是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的租戶,情況就相對簡單。根據房屋署的指引,單位內大部分固定裝置及設備因正常損耗而需要維修,例如水龍頭、坐廁水箱配件等,都由房屋署負責,您只需聯絡屋邨辦事處安排師傅上門便可。

不過,有幾種情況是例外的。第一是人為疏忽或不當使用造成的損壞;第二是租戶主動要求升級仍可正常使用的設備;第三是門窗的玻璃部分。這些情況下,維修費用便需要由租戶自理。租戶可以選擇自行聘請師傅,或使用房委會提供的自費維修服務。

資助出售房屋(如居屋、租置計劃單位):業主的雙重角色

至於居屋、租者置其屋計劃等資助出售房屋的業主,您的角色就比較特別。您既是自己單位的主人,也是整個屋苑的共同持份者。單位內的維修,例如室內裝修、更換潔具等,完全由您自己負責。

而屋苑的公用地方及設施,例如大堂、外牆、升降機等,則需要與其他業主一同透過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共同分擔維修費用。這意味著除了處理好家居內部的房屋維修,您亦需要為屋苑的長遠維修儲備有所準備。這時候,了解不同的房屋維修津貼或房屋維修補助計劃就變得相當重要。

【法律責任】強制驗樓計劃全方位指南

講到房屋維修,除了處理肉眼可見的損耗,更有一項重要的法律責任需要各位業主留意,就是「強制驗樓計劃」。這項計劃是為了確保樓齡較高的私人樓宇能夠得到定期檢驗和妥善維修,保障公眾安全。如果你的物業樓齡達到30年或以上,就有機會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法定通知,要求你履行這項責任。

簡單來說,當你收到通知後,整個流程有幾個關鍵步驟。首先,你需要委任一位「註冊檢驗人員」,為你的樓宇進行詳細檢驗。這位專業人士會檢查樓宇的公用部分、外牆、伸出物及招牌等地方,然後向屋宇署提交檢驗報告。如果報告指出樓宇需要進行維修,下一步就是委任「註冊承建商」,在註冊檢驗人員的監督下完成所有訂明修葺工程。這個分工確保了檢驗和施工的專業性和獨立性,保障工程質素。

你可能會問,到底哪些部分需要檢驗?計劃的重點在於樓宇的結構和外部安全。檢驗範圍主要集中在公用地方,例如樓梯、走廊、天台。同時,檢驗人員會特別留意樓宇外牆的狀況,包括石屎、批盪、瓦片等,以及檢查簷篷、露台、窗戶等伸出物,確保沒有剝落或鬆脫的危險。整個目的就是主動找出潛在風險,防患於未然。

當然,履行這項法定責任會涉及一定費用,業主需要共同承擔相關的檢驗及維修開支。面對這筆開銷,政府和相關機構也提供不同的財務支援。合資格的業主可以研究申請各類房屋維修津貼或房屋維修補助,以減輕財政壓力。如果需要更大筆資金,也可以考慮申請房屋維修貸款,分期處理維修費用。主動了解這些財務方案,能讓你更有預算地完成整個強制驗樓程序。

【財務支援】2025最全房屋維修津貼及資助計劃

談及房屋維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龐大的開支。其實,政府和相關機構設有多項房屋維修津貼及資助計劃,目的就是為業主提供財務支援,幫助大家應對樓宇失修的問題。只要符合資格,這些資助能夠大大減輕您的經濟壓力。

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這項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出的計劃,是目前最核心的房屋維修補助之一,專為有經濟需要的自住業主而設,旨在改善居住安全。

申請資格相當清晰,申請人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而且是單位的業主,並於該單位內居住。除此以外,還須滿足以下其中一項條件:

  • 年滿60歲,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 正在領取長者生活津貼。
  • 正在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而同住家庭成員中須有65歲或以上的長者、殘疾或經醫生證明的體弱人士,或沒有50歲以下的健全成年人。
  • 正在領取傷殘津貼,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津貼金額方面,每個申請的資助上限為港幣80,000元。這筆款項是每位合資格申請人一生中可獲取的總津貼上限。申請人可以在首次成功申請後的10年內,分拆最多四次申請,以應對不同時期的維修需要,但總額同樣不能超過80,000元。

津貼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涵蓋樓宇的公用地方及私人單位內部。常見的工程例如修葺石屎剝落、更換破損窗戶、修補外牆、改善消防安全設施、清拆僭建物,甚至處理滲水問題都包括在內。特別的是,這筆津貼還可以用於償還申請人因進行樓宇維修而向政府或指定機構借入的房屋維修貸款。

樓宇復修貸款計劃

如果您的經濟狀況未完全符合上述津貼的申請資格,但仍需要財務支援以應付龐大的維修費用,可以考慮市建局提供的各類房屋維修貸款計劃。這些計劃旨在為業主提供利息極低甚至免息的貸款,用於應付強制驗樓計劃或日常樓宇維修所需的資金。對於有還款能力,但一時間難以支付大筆維修費的業主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選擇。

其他相關資助計劃

除了上述計劃,市場上還有其他針對不同需要的資助方案。例如,「樓宇更新大行動2.0」主要支援樓齡較高、狀況欠佳的樓宇進行大規模修葺;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則專門資助業主提升舊式樓宇的消防安全水平。每項計劃的目標和申請資格都不同,建議您可以根據自己樓宇的具體情況,尋找最合適的支援方案。要獲取最新和最準確的資訊,最好是直接瀏覽市建局、屋宇署等機構的官方網站,或致電熱線查詢詳情。

【公屋住戶必讀】公屋維修責任與申請方法

住在公共屋邨,處理單位內的房屋維修事宜,其實有一套清晰的指引。首先要了解維修責任誰屬,這是最重要的一步。根據房屋委員會的原則,單位內大部分固定裝置和設備,如果因為正常使用而出現損耗,維修責任通常由房委會承擔。不過,假如損壞是由於使用不當、疏忽或人為破壞所引致,那麼維修費用就需要由租戶自行負責了。

為了提升居住環境質素,房委會更推行了「全方位維修計劃」。這個計劃特別針對樓齡十年或以上的屋邨,會主動派遣「家居維修大使」勘察單位室內情況。他們會主動檢查天花、牆身、水管等設施,並記錄需要跟進的項目,在問題惡化前主動安排修葺,實踐預防性保養。所以,即使你未有察覺問題,也可能會有專人主動聯絡你,為你的安樂窩進行檢查。

當你發現單位內有設施需要維修時,申請程序相當直接。你只需要聯絡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或透過房委會的應用程式報告問題。職員會根據你報告的情況,安排技術人員上門檢查及跟進。一般而言,房委會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務,由檢查、安排不同工種的師傅到完成工程,都會統一協調,大大減少對你日常生活的影響。

當然,有些項目是需要租戶自費處理的。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門窗的玻璃,無論是因何種原因損壞,更換費用均由租戶承擔。另外,如果你希望提早更換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的設備,例如想更換新款的廚房洗手盆,這也屬於自費範圍。房委會為此提供了「租戶自費修葺項目」服務,你可以選擇委託房委會代為安排,並支付相關費用。這項服務的收費標準會每年檢討,所以在決定前,最好先向辦事處查詢最新的價目表。

你可能聽過坊間有些關於房屋維修津貼或房屋維修補助的計劃,但需要留意,這些計劃例如「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或各類房屋維修貸款,主要是為私人樓宇的業主而設。作為公屋租戶,你享有的保障是房委會提供的直接維修服務。這套完善的維修保養系統,就是為公屋住戶提供的最直接支援。

房屋維修常見問題 (FAQ)

處理房屋維修時,大家總會遇到各種疑問。我們整合了一些最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夠為您提供清晰的解答,助您順利解決樓宇保養的大小事。

我的物業樓齡較高,政府有提供任何房屋維修津貼嗎?

有的。市區重建局和房屋協會等機構,都有推出針對不同需要業主的財政支援計劃。其中,「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是較多人關注的項目。這個房屋維修補助計劃,主要是為有經濟需要的自住業主提供資助,用作維修單位和應對強制驗樓的工程。

申請人需要符合特定資格,例如年滿60歲並符合入息資產限額的長者、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家庭等。每宗申請的資助上限為港幣80,000元,可用於修葺樓宇結構、外牆、窗戶及排水管等多個項目。

如果資金不足以應付維修開支,可以申請房屋維修貸款嗎?

除了津貼資助,業主亦可考慮申請由政府或相關機構提供的各類房屋維修貸款。這些貸款計劃通常設有較低的利息,旨在協助業主集資進行大型的樓宇維修工程,例如「樓宇安全貸款計劃」。申請人同樣需要符合相關資格和審批要求,建議您根據自身樓宇的狀況和財務需要,向屋宇署或市區重建局查詢最適合的貸款方案。

收到「強制驗樓計劃」的法定通知,應該怎樣處理?

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法定通知後,業主或業主立案法團的首要步驟,是委任一位「註冊檢驗人員」。這位專業人士會負責為樓宇的公用部分、外牆等訂明範圍進行詳細檢驗,然後向屋宇署呈交檢驗報告。如果報告指出需要進行修葺,法團便須再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在檢驗人員的監督下完成所有維修工程。整個流程有法定期限,業主必須按時遵辦。

我是公屋住戶,單位內的設施損壞了,維修責任誰屬?

根據房屋署的政策,公屋單位內的固定裝置及設備,如果因為正常使用而出現自然損耗,維修責任一般由房屋署承擔。不過,有幾種情況例外,費用需要由租戶負責,包括因使用不當或疏忽引致的損壞,和租戶主動要求更換仍可正常使用的設備。另外要留意,門窗的玻璃部分,不論損壞原因,其維修費用通常都由租戶承擔。

實用資源及查詢途徑

處理房屋維修的過程,有時最令人頭痛的,就是不知從何入手尋找準確的資訊和對的求助部門。我們明白這點,所以特別為您整理了一份實用的聯絡清單,涵蓋了處理樓宇維修、申請房屋維修津貼及貸款等事宜的主要機構,讓您在需要時能更直接地獲得協助。

政府部門及法定機構

首先,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是處理樓宇維修事宜最權威的資訊來源。如果您的問題涉及樓宇的結構安全,例如石屎剝落,或者您收到了「強制驗樓計劃」的法定通知,那麼屋宇署就是您的主要查詢對象。他們負責執行《建築物條例》,確保樓宇安全。您可以瀏覽屋宇署的官方網站,或致電其24小時服務熱線1823查詢。

若您想深入了解關於房屋維修津貼或房屋維修補助的資訊,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則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市建局推出了多項資助計劃,例如「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旨在為合資格的業主提供財政支援。想查詢申請資格和詳情,可以瀏覽市建局的「樓宇復修平台」網站,或致電其熱線3188 1188。

對於居住在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的租戶,維修責任和程序則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管理。一般而言,單位內的自然損耗由房委會負責,而人為損壞則需租戶自理。最直接的方法是聯絡您所屬的屋邨辦事處,他們會提供清晰的指引。

樓宇維修貸款及專業協助

有時候,單靠房屋維修補助未必能完全覆蓋工程開支,這時便可以考慮申請房屋維修貸款。市建局和屋宇署同樣有提供不同類型的樓宇維修貸款計劃,協助業主解決資金周轉問題。您可以在他們的官方網站找到貸款計劃的詳細資料和申請表格。

除了尋找資金,聘請合資格的專業人士亦是確保維修工程質素的關鍵一步。您可以透過香港測量師學會(HKIS)或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等專業機構的網站,尋找註冊檢驗人員或工程師的名冊,確保所聘請的專家具備認可資格,讓整個維修過程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