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公屋裝修津貼2025】$8萬蚊點申請?一文看清申請資格、4步流程及3大防騙陷阱

家住公屋,想為家中長者改善居住環境,但裝修開支龐大?政府為長者自住業主提供高達8萬港元的裝修津貼,以助他們維修保養物業。究竟申請資格有何限制?申請流程是否複雜?如何確保津貼用得其所,避免墮入裝修騙案陷阱?本文將為您一文整合2025年長者公屋裝修津貼的最新資訊,由申請資格、資產限額、詳細申請步驟,到津貼資助範圍及防騙要點,助您輕鬆掌握整個申請過程,順利領取津貼改善家居。

釐清關鍵身份:您是公屋「租戶」還是「業主」?

談及長者公屋裝修津貼,首先要釐清一個最關鍵的身分問題,就是您在公屋單位裏的角色,究竟是「租戶」還是「業主」。這兩者之間的分別,直接決定了您是否符合申請資格,可以說是整個申請過程的基礎。

如果您目前是向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租住單位,身分為「租戶」,那麼您並不符合申請這項主要的長者裝修津貼。這是因為這項名為「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資助,目標是協助「業主」維修和保養自己的物業。作為公屋租戶,單位的結構和固定裝置的維修責任,一般由房委會負責,所以資助的對象並不包括租戶。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如果您已經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TPS)或其他資助房屋計劃(如綠置居)買入了您現在居住的單位,您的身分就從「租戶」轉變為「業主」。只要您持有樓契,能夠證明您擁有這個單位的業權,那麼您就具備了申請的基本資格,可以繼續了解下一步的申請條件。

所以,在深入研究資產限額和申請流程之前,請先花一點時間確認自己公屋單位的業權狀況。如果您確定自己是單位的業主,那麼接下來的資訊就與您息息相關了。

8萬蚊津貼申請資格及資產限額全解析

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資格申請這筆高達8萬元的長者公屋裝修津貼,第一步就是要了解清楚申請要求。計劃的資格準則相當明確,主要分為「基本條件」和「身份條件」兩大部分,現在就為大家逐一拆解。

申請人必須符合的四大基本條件

在檢查您的身份是否符合資格之前,請先確認您滿足以下全部四項基本要求:

  1. 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申請人必須是香港居民。
  2. 是單位的業主:申請人必須是物業的業主,並且相關業權資料已在土地註冊處登記。
  3. 在單位中居住:申請的物業必須是申請人的自住居所,並且申請人與配偶(如已婚)都一同在該單位居住。
  4. 並非未解除破產人士:申請人在申請期間不能有未解除的破產令。

四類符合資格的身份

只要您滿足了上述所有基本條件,下一步就是看看您是否屬於以下四類合資格人士的其中一類。您只需要符合其中一項就可以。

  1. 年滿60歲的長者:申請人年滿60歲,並且符合特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
  2. 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申請人正在領取由社會福利署發放的長者生活津貼。
  3. 傷殘津貼受惠人:申請人正在領取傷殘津貼,並且符合特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
  4.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助人:申請人正在領取綜援,同時家庭狀況需要滿足額外要求,例如同住家人中有65歲或以上的長者、經醫生證明的殘疾人士,或者家中沒有50歲以下的健全成年人。

入息及資產限額一覽

對於需要進行經濟審查的申請人類別(即上述的第1類及第3類),計劃設有兩套不同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標準。

第一套:適用於年滿60歲或以上的申請人

申請人類別 每月總入息上限 總資產淨值上限
單身長者 $10,710 $1,203,000
長者夫婦 $16,330 $1,824,000

第二套:適用於傷殘津貼受助人

這個類別的限額會根據家庭成員人數而變動,人數越多,限額越高。

家庭人數 每月總入息上限 總資產淨值上限
1人 $12,940 $286,000
2人 $19,730 $387,000
3人 $24,740 $505,000
4人 $30,950 $590,000
5人 $37,740 $655,000
6人 $44,620 $709,000
7人 $48,970 $757,000
8人 $54,770 $792,000
9人 $60,430 $877,000
10人或以上 $65,950 $945,000

【手把手教學】長者裝修津貼申請流程四部曲

談及長者公屋裝修津貼,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繁瑣的程序。其實只要將整個流程拆解,按部就班地完成,申請過程便會清晰很多。以下我們就將申請流程簡化為四大部曲,助您輕鬆掌握每個關鍵環節。

第一步:準備文件與尋找合資格承辦商

在正式提交申請前,首要任務是為家居維修工程尋找一間可靠並且持有合法牌照的承辦商。您可以邀請幾間公司上門評估,然後索取詳細的報價單。這份報價單是申請的核心文件之一。同時,您也需要準備好個人身份證明、入息及資產證明等相關文件,確保資料齊全,讓後續申請更順暢。

第二步:填寫表格與正式遞交申請

備妥所有文件和報價單後,就可以填寫正式的申請表格。您可以選擇透過網上系統、郵寄或親身遞交申請。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在未收到官方的正式批准通知前,絕對不能讓工程團隊展開任何工程。一旦提早動工,相關的維修項目便可能不獲資助。

第三步:等待審批與配合實地勘察

提交申請後,相關機構便會開始審核您的資格和所提交的文件。如果初步審核通過,機構會聯絡您,然後安排職員上門進行實地勘察。勘察的目的是核實您單位內需要維修的項目與報價單上的內容是否相符。這個階段需要耐心等候,並且全力配合機構的安排。

第四步:展開工程與領取津貼

當您收到機構發出的正式批准信件後,就可以通知承辦商開始施工了。工程完成後,您需要向機構提交工程完工證明及相關單據。機構在核實所有文件,有時候甚至會再進行一次完工後的視察,確認工程妥當完成後,便會安排發放津貼款項。整個款項發放屬於「實報實銷」性質,所以您需要先自行墊付工程費用。

津貼資助範圍:哪些工程合資格?哪些不合資格?

申請長者公屋裝修津貼時,最重要是搞清楚資金的用途。這筆津貼的主要目的是幫助長者改善居住安全和處理樓宇失修問題,而不是用來做全屋的豪華裝修。所以,清楚分辨「維修」和「美化」的界線,是成功申請的第一步。

那麼,哪些工程才算是合資格的「維修」呢?資助範圍其實很廣,主要圍繞樓宇安全和基本設施,就像是為家居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和「治療」。合資格的工程主要包括:

  • 樓宇結構及外部安全: 例如修補剝落的石屎、維修外牆批盪、檢驗並更換破損的窗戶、處理天台或單位內的滲水問題。
  • 室內基本設施: 例如重新鋪設老化的電線、更換失靈或漏水的水管與喉管、改善消防安全設施(如更換防火門)。
  • 清拆僭建物: 如果單位內有需要清拆的僭建物,相關費用也可以納入資助。
  • 償還維修貸款: 一個很特別的用途,是可以用來償還申請人之前因樓宇維修而向屋宇署、房協或市建局借下的貸款。

另一方面,有些項目很容易令人混淆,但其實並不在長者裝修津貼的資助範圍內。如果你的裝修工程主要是為了美觀或者提升生活享受,相關費用就需要自行承擔了。常見的不合資格項目有:

  • 純粹的裝飾工程: 例如為了美觀而全屋油漆轉色、鋪設特色牆紙、更換地板款式、訂造入牆櫃、地台床或組合櫃。
  • 購買傢俬及電器: 添置新的梳化、電視機、冷氣機等費用,津貼是不會涵蓋的。
  • 違規改動範圍的工程: 這一點必須特別留意。如果你的單位曾進行未經批准的改動(例如將廚房改成開放式),那麼在該改動範圍內的所有維修工程,即使是更換廚櫃或重鋪磁磚,都極有可能不獲資助。

總括來說,申請津貼前,最好先為家居做一個詳細評估,將所有關乎安全的維修項目列出來。與承辦商溝通時,也要清晰說明工程是為了申請公屋長者裝修津貼,確保報價單上的項目都符合資格,這樣申請過程自然會更加順利。

【防騙指南】申請津貼必須避開的3大陷阱

申請長者公屋裝修津貼的原意是幫助老友記改善居住環境,但市面上有些不良裝修公司會利用申請人對程序的陌生,設下重重陷阱。想順利取得資助,同時保障自己,以下三個常見的圈套,您一定要知清楚。

H3: 陷阱一:小工程「報大數」,錯失未來大維修機會

一個很常見的情況是,有裝修公司會主動接觸長者,游說他們為一些小規模工程,例如只是更換一扇窗戶或修補小範圍的牆身,去申請整個長者裝修津貼。他們會將工程費用誇大,務求用盡津貼額度。

這樣做的後果十分嚴重。因為津貼通常設有申請次數或總額上限,一旦您為了小工程而動用了這次寶貴的機會,日後當單位真的出現更緊急、更昂貴的問題,例如全屋水喉老化需要更換,或者廁所需要進行全面的防水工程時,您就無法再次申請資助。所以,在申請前必須先全面評估單位的整體狀況,將資助用在最關鍵的維修項目上。

H3: 陷阱二:未批核先動工,津貼申請即時作廢

正規的津貼申請流程,必定要求在工程開始之前,先由審批機構派員上門視察,核實維修項目的需要,然後發出正式的批准通知。但是,有些裝修公司在收取訂金後,會以「節省時間」為由,催促您立即開始工程,甚至在職員視察前就開始清拆。

請記住,這是一個絕對不能踏入的陷阱。只要在獲得正式批准前動工,您的津貼申請就會立刻被視為無效。最終,您不但損失了訂金,還要面對一個被拆得殘破的單位,而政府的資助卻一分錢也拿不到。所以,無論裝修師傅如何催促,您都必須堅持等到收到白紙黑字的批准文件,並且相關人員完成上門視察後,才讓工程開始。

H3: 陷阱三:被「完工紙」綁架,工程爛尾無了期

即使工程順利展開,也要提防最後關頭的「爛尾」問題。當工程大致完成,但仍有門框未裝好、牆角未收口等瑕疵時,不良師傅便會拿出「完工紙」,要求您先簽署,然後承諾會回來處理好「手尾」。

這是一個兩難的局面。因為「完工紙」是您向機構申領津貼的關鍵文件,不簽署就無法取得款項支付工程費。但是,一旦您簽署了,就等同法律上承認工程已圓滿結束。師傅收到錢後,很可能從此消失,留下的爛尾工程最終只得您自己承擔。因此,您必須在所有工程項目,包括所有微小細節都已妥善完成,並且驗收合格之後,才簽署任何完工文件。

長者公屋裝修津貼|常見問題 (FAQ)

關於長者公屋裝修津貼,大家心中總有不少疑問。這裡我們整理了一些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一步步為你釐清整個概念。

Q1. 我是公屋租戶,可以申請這個長者裝修津貼嗎?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項長者裝修津貼的全名是「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關鍵在於「自住物業」。所以,計劃的主要對象是物業的業主。一般來說,如果您只是公屋的租戶,並未購買該單位,就不符合申請資格。但是,如果您已經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等方案購入了現居的公屋單位,並且持有業權,那麼您就屬於業主身份,是完全可以申請這項津貼的。

Q2. 這筆津貼可以用來全屋大翻新,例如訂造傢俬嗎?

津貼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長者的家居安全,而不是用作美化家居。因此,資助範圍主要集中在與樓宇安全及基本維修相關的工程。例如,維修石屎剝落、處理牆身或天花滲水、更換破損窗戶、改善消防安全設施等,這些都符合資格。相反,純粹為了美觀的室內裝修工程,例如訂造全新的組合櫃、地台床、更換全屋地板,或者將廚房改成開放式設計,這些項目通常都不在資助範圍之內。

Q3. 申請津貼是先裝修後取回款項,還是會先發放一筆錢?

津貼的發放方式是「實報實銷」的。意思是申請人需要先自行支付工程費用給承辦商。在工程完成之後,通知相關機構進行視察。機構人員確認工程妥善完成,並且符合所有規定後,才會將獲批的津貼款項發放給申請人。所以,申請前需要準備好一筆備用資金來啟動工程。

Q4. 如果我之前申請過其他機構的維修津貼,還可以申請這$8萬嗎?

可以申請,但是總額度需要合併計算。每位合資格申請人(或夫婦)於10年內可獲的津貼總上限為$80,000。如果您過往曾成功申請並獲取由香港房屋協會(房協)發放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那麼之前獲批的金額,會在這$80,000的總上限中扣除。例如,您之前已從房協領取了$20,000,那麼這次最多就只能申請$60,000。

Q5. 我可以隨便找一位裝修師傅來幫忙嗎?

不可以。計劃規定,所有工程都必須由合資格的註冊承辦商進行。申請時,您需要提交承辦商的商業登記證副本。如果工程涉及特定專業範疇,例如電力工程或窗戶維修,承辦商更需要持有相關的牌照或資格證明,並且在完工後提供法例規定的證明文件(例如「WR1電力完工證明書」)。如果聘用了不合資格的人士進行工程,即使申請已獲批准,機構仍有權拒絕發放津貼,甚至追討已發放的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