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企日久失修,想申請政府資助但又怕手續繁複?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為合資格長者業主提供最高8萬港元的津貼,以改善居住環境及樓宇安全。究竟邊4類人士符合申請資格?入息及資產限額是多少?津貼可以用於哪些維修工程?本文將為你一文拆解此計劃的資格詳情、資產審查要求、津貼用途,並提供申請6步曲教學及文件清單,助你輕鬆掌握整個流程,順利拎盡津貼。
【互動工具】30秒快速評估你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
想了解自己是否符合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但面對繁複的條文又感到無從入手?我們明白研究各項要求相當費時。因此,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簡單易用的互動評估工具,讓你只需要回答幾條基本問題,就能在30秒內快速判斷自己是否初步符合申請資格,無需再費神細閱長篇文件。
回答簡單問題,即時獲取初步資格評估結果
你只需要根據你的個人情況,例如年齡、物業業權及大致的財務狀況,回答一系列簡單的選擇題。完成後,系統會即時為你提供一個初步的資格評估結果。這個結果能助你清晰了解自己與成功申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8萬元的目標有多接近,讓你更有信心地準備後續的文件,例如索取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及整理資產證明等。請注意,這只是一個初步參考,最終結果以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為準。
申請資格全解析:四大類別申請人及基本要求
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其實程序很清晰。我們可以將資格要求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是所有人都必須符合的「四大基本要求」,然後是申請人需要滿足的「四大類別」其中之一。只要兩邊的條件都滿足,你就有機會成功申請這筆最高達8萬的津貼。
申請前必睇:四大基本資格要求
在開始填寫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之前,先快速檢視一下這四個基本門檻,它們是申請的第一步,缺一不可。
身份要求: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
申請人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而且持有有效的香港智能身份證。這是核實身份最基本的一環。
物業業權:必須為自住物業的註冊業主
津貼的目的是幫助業主維修自己的居所,所以申請人必須是物業的註冊業主。物業的業權資料需要與土地註冊處的紀錄相符。
居住狀況:申請人必須居住於該物業
這個計劃是為自住業主而設的,所以申請人必須實際居住在申請維修的單位內。如果物業是用作出租或其他非自住用途,就不符合申請資格。
財務狀況:不能是未解除破產令的破產人士
申請人在申請期間,不能是正在處理破產程序,或未解除破產令的破產人士。
四大類別申請人資格及審查要求
當你確認自己符合上述全部四項基本要求後,下一步就是看看你屬於以下哪一個申請人類別。你只需要符合其中一類就可以。
類別一:年滿60歲長者(附最新入息及資產限額表)
這是最常見的申請類別。申請人只要年滿60歲,而且符合特定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和入息限額,便可以申請。這個限額會定期調整,申請前記得參考最新的標準。
(此處可插入最新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表)
類別二: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為何可獲豁免入息及資產審查?)
如果你現時正在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申請這個維修津貼就方便得多。因為長者生活津貼本身已經有相當嚴格的入息及資產審查,所以政府會視你為已符合經濟狀況要求的人士,可以直接豁免此計劃的入息及資產審查,簡化申請程序。
類別三: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助人(須符合的附加家庭成員條件)
正在領取綜援的業主同樣符合申請資格,不過需要留意一點,就是同住的家庭成員組合必須符合特定條件,例如家中有65歲或以上的長者、經醫生證明的殘疾或健康欠佳成員,或者沒有50歲以下的健全成年人等。設立這些附加條件,是為了確保資源能更精準地投放到最有需要的家庭。
類別四:傷殘津貼受助人(特定入息及資產限額要求)
正在領取傷殘津貼的業主也可以申請,但與第一類申請人相似,這個類別也需要符合特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這個限額標準與上述年滿60歲長者的類別有所不同,有其獨立的計算方法,申請時需要特別留意相關指引。
8萬津貼點樣用?金額、合資格工程及用途全攻略
成功符合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後,下一步自然是了解這筆最高達8萬港元的津貼可以怎樣運用。這筆錢不僅可以改善你的居住環境,用途比你想像的更加廣泛同貼心,一齊來看看如何將資源用得最好。
津貼用途:不止樓宇維修,更可償還指定維修貸款
很多人以為津貼只可以用於全新的維修工程,其實計劃一個好處是,它可以幫你解決過往因為樓宇維修而產生的財務問題。
償還屋宇署、房協或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貸款
如果你過往因為維修工程,曾經向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或市區重建局申請過貸款,而目前仍有餘額未還清,這次批出的津貼就可以直接用來償還那些貸款,減輕你的還款壓力。
支付撤銷相關法定押記或押記令的費用
當你還清上述機構的維修貸款後,需要支付一筆費用來正式撤銷在物業上登記的法定押記(俗稱「釘契」)。這筆津貼同樣可以涵蓋這部分的費用,幫助你的物業回復清晰的業權狀況。
津貼金額計算與發放方式
津貼的金額同發放方式都有清晰的計算方法,了解清楚有助你更好地規劃維修預算。
津貼上限:每個物業最高80,000港元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為每個物業設定的津貼上限是80,000港元。無論物業有多少名合資格的業主,整個物業最多只可以獲得這個總額。
申請次數:10年內最多可分4次申請
計劃提供了很大的彈性。由你第一次成功遞交申請表計起的10年內,你可以根據維修需要,分開最多4次申請,直至用盡80,000港元的總額度為止。
業權比例計算:津貼額如何按申請人所佔業權份數計算?
如果物業由多人共同擁有,但並非所有業主都符合申請資格,津貼金額就會按照合資格申請人所佔的業權份數按比例計算。例如,你佔有一半業權,那你可申請的津貼上限就是80,000港元的一半,即40,000港元。
如何扣減過往已獲批的相關津貼金額?
如果你之前已經成功申請過房協或其他相關機構的同類維修津貼,已獲批的金額會在今次申請的80,000港元上限中扣除。例如,你之前已獲批30,000港元,今次最多就只可以再申請50,000港元。
合資格工程範圍一覽:由單位內部到大廈公用地方
津貼的資助範圍非常廣泛,主要圍繞樓宇安全同基本維護,無論是你自己單位內部,還是大廈的公用地方都適用。
結構與外牆安全(如修葺石屎、批盪)
這包括處理單位或大廈外牆的石屎剝落、修補裂縫同破損的批盪或外牆飾面,目的是防止高空墮物,保障自己同公眾的安全。
門窗及防水工程(如更換窗戶、處理天台滲水)
你可以用津貼來檢驗、維修甚至更換破損或有墮下風險的窗戶。另外,處理天台、平台或外牆的滲水問題,進行防水工程,也屬於合資格範圍。
消防安全設施改善
改善樓宇的消防安全設施都非常重要,例如提供、改善或保養消防喉轆、火警鐘等設備,或者改善走火通道的結構。
屋宇裝備與衛生設施(如維修升降機、水電煤喉管)
這部分涵蓋的範圍很廣,包括維修升降機、電力系統(例如重鋪電線)、煤氣喉管,還有更換各類老化的水管,例如食水管、污水管同排水渠等。
清拆違例構築物(僭建物)及支付相關專業服務費用
如果你的單位或大廈有僭建物需要清拆,相關的工程費用都可以用津貼支付。同時,因以上各項工程而衍生的專業服務費,例如聘請顧問或進行勘測的費用,都一樣可以獲得資助。
申請流程與文件準備:手把手教你完成申請
了解清楚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後,下一步就是準備申請了。整個流程其實很清晰,只要跟著步驟做,預備好文件,就能順利完成。我們將申請流程拆解成幾個關鍵部分,讓你一看就明白。
關鍵提醒:申請時間點的黃金法則
在提交申請之前,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把握好申請的「黃金時間」,因為工程性質不同,提交申請的時間點要求也不同,記錯了可能會影響整個申請。
住用單位維修:必須「先獲批,後動工」
如果你計劃維修的是自己居住的單位內部,例如廚房、廁所或窗戶,請務必記住一個大原則:一定要先遞交申請,並且在收到執行機構的「原則上批准書」之後,才可以開始工程。假如你先動工後申請,該項工程就不會獲得資助了。
大廈公用地方維修:必須在工程完工證明發出前提交申請
假如維修的是大廈的公用地方,例如大廈外牆、天台或升降機,申請時間點就比較有彈性。你只需要確保在相關工程的完工證明文件發出之前,提交你的津貼申請就可以了。
申請步驟六部曲
整個申請過程可以簡單分為六個步驟,跟著我們一步一步來完成。
第一步:遞交申請表及所需文件
首先,你需要填妥一份「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的申請表,這份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是通用的。然後,連同所有需要的文件,一併交給執行機構。一次過交齊所有文件,可以讓審批過程更暢順。
第二步:執行機構人員上門視察及審批報價
遞交申請後,執行機構會安排職員或委派的專業人士上門,視察你需要維修的地方,同時評估你提交的工程報價是否合理。這個步驟是為了確保津貼是用於合資格的工程項目。
第三步:簽署津貼協議(或需宣誓)
當你的申請獲「原則上批准」後,就需要簽署一份津貼協議。如果你並非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可能還需要就申報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及入息資料,到民政事務處進行宣誓。
第四步:工程完工後通知機構再次視察
簽好協議並完成維修工程後,你需要通知執行機構。他們會再次安排人員上門視察,確認工程已經妥善完成。
第五步:提交完工證明文件
視察完成後,你需要提交工程的完工證明文件,例如承辦商發出的正式收據、已簽署的工程合約,以及根據法例規定需要的文件(例如電力工程的WR1表格或小型工程的完工證明)。
第六步:收取津貼
當執行機構核實所有文件及工程細節都無誤後,就會安排發放津貼。這筆最高可達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8萬的款項,通常會直接存入你提供的銀行戶口。
所需文件清單【附申請表及Checklist下載】
準備文件是申請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建議你預先準備好以下幾類文件,確保申請順利。
身份及婚姻狀況證明
你需要提供申請人及配偶(如適用)的香港身份證副本。如果已婚,亦需要提交結婚證明書副本。
物業業權及住址證明
你需要提交該物業的土地註冊處查冊紀錄,以證明你的業主身份。同時,也需要提供最近期的水、電或煤氣費單等,作為你的住址證明。
經濟狀況證明(如社會援助證明或入息證明)
如果你是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的受助人,請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如果不是,就需要提供你及配偶的入息及資產證明文件,例如銀行月結單、糧單或稅單,以證明符合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限額。
工程相關文件(如詳細報價單、承辦商商業登記證)
你需要向承辦商索取一份詳細的工程報價單,上面要清楚列明每一項維修工程的內容和費用。同時,也要附上承辦商有效的商業登記證副本。
銀行戶口資料
最後,請準備一份顯示你個人銀行戶口姓名及號碼的文件副本,例如銀行存摺首頁或銀行月結單,方便日後接收津貼款項。
特殊情況處理:聯名物業、業主身故及其他貸款
申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時,有時會遇到一些較複雜的情況,例如物業是聯名持有,或是不幸地業主已經身故。以下我們將會逐一拆解這些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讓你更清楚了解自己的申請資格。
聯名物業如何影響申請資格?
如果你的物業是與家人或其他人聯名持有,你仍然可以提出申請。計劃的審批是以個別申請人為單位,即使部分聯名業主不符合申請資格,只要你本人符合所有條件,你仍然可以就你所佔的業權份額申請津貼。
當部分業主不符資格時的津貼額按比例計算方法
津貼的計算方法相當直接,就是將津貼上限按照你所佔的業權比例計算。舉一個簡單例子,假設你和弟弟聯名持有一個物業,每人各佔50%業權。如果你完全符合申請資格,但是弟弟因年齡或資產等原因不符合,那麼你可以申請的津貼上限,就會是「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8萬港元上限的一半,即是40,000港元。因此,在填寫「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時,準確申報業權資料非常重要。
業主不幸身故如何申請?
若果物業的業主不幸離世,其遺產的合法繼承人或代理人,在符合特定條件下,仍然可以為該物業申請維修津貼。這確保了即使業主離世,其故居的安全維修需要仍然有機會獲得資助。
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的申請資格及要求
業主身故後,其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可以代表已故業主提出申請。申請的大前提是,已故業主在身故時必須是符合申請資格的。申請時,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需要提交相關的法律文件,例如「遺產管理書」或「遺囑認證」,並且這些文件必須已在土地註冊處的物業記錄上註冊,這是審批津貼前的一個關鍵步驟。
已申請其他維修貸款會否影響資格?
許多人會問,如果之前已經向政府或相關機構申請了其他樓宇維修貸款,例如屋宇署的「樓宇安全貸款計劃」,會不會影響這次的津貼資格。答案是不會的。這個津貼計劃其中一個很實用的地方,就是可以與其他貸款計劃並存,甚至可以幫助你處理舊有的貸款。
如何運用此津貼償還「樓宇安全貸款計劃」等貸款
這個津貼計劃的一大特點,是獲批的津貼可以用於償還申請人因樓宇維修而向屋宇署、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或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借貸的未償還餘額。津貼款項會優先用作清還這些貸款,這不僅能減輕你的還款壓力,更有助於解除因貸款而在物業上登記的法定押記或押記令,對處理「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相關事宜有正面作用。
長者維修津貼常見問題 (FAQ)
申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一些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為你提供清晰的解答,讓你對整個流程更有把握。
整個申請過程大概需時多久?
從遞交完整的申請文件到獲得審批結果,整個過程一般需要三至四個月。這個時間預算是用於執行機構處理文件、安排職員上門視察,以及審核維修工程報價等程序。需要留意的是,這段時間並不包括實際的工程施工時間,工程的長短會視乎其複雜程度而定。
租客或已購入的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可以申請嗎?
這項津貼計劃的其中一個基本要求是,申請人必須是物業的註冊業主。因此,租客並不符合申請資格。不過,如果你是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等途徑購入了現居的公屋單位,並且已經是該單位的註冊業主,只要你符合其他所有申請資格,例如年齡及居住狀況等,就可以提出申請。
物業內有違例構築物(僭建物)會否影響申請資格?
物業內存有違例構築物,並不會直接影響你申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事實上,由於計劃旨在提升樓宇安全,津貼可以用於支付清拆僭建物的相關工程費用。所以,這反而是一個利用資助去解決僭建物問題的好機會。
我以前申請過舊有的維修津貼計劃,還可以再申請嗎?
可以的。即使你曾經成功申請過由房屋協會主辦的舊有「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你仍然可以申請現時的計劃。不過,津貼金額的計算方式會有調整。新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8萬」津貼上限會扣除你過往已獲批的金額。舉例來說,若你以前已領取了20,000元,今次最多就只能申請60,000元的餘額。
維修費用超過8萬元應如何處理?
這項計劃屬於定額津貼,目的在於提供財政資助,而非全額支付所有維修費用。每個物業的津貼上限為80,000港元。如果你的維修工程總開支超出了這個上限,超出的部分就需要由業主自行承擔了。
如何尋找合資格的註冊承建商?
進行維修工程時,必須聘用合資格的註冊承建商。你可以參考屋宇署備存的註冊承建商名冊,從中選擇合適的公司。在索取報價時,記得要求承辦商提供詳盡的報價單及有效的商業登記證副本,因為這些都是填寫「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時必須提交的重要文件。
津貼是直接發放給申請人還是承辦商?
津貼款項一般會在工程完成,並且經執行機構人員視察確認後,直接發放給申請人本人。款項會存入申請人提交的指定銀行戶口。一個特殊情況是,如果工程涉及大廈公用地方,而申請人尚未向業主立案法團支付其攤分的維修費,津貼或會以支票形式直接支付予法團。
如對申請資格有疑問,可以向哪裡查詢?
如果你對計劃的細節或自己的申請資格有任何疑問,可以直接聯絡負責推行此計劃的機構,獲取最準確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