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日久失修,無論是石屎剝落、窗戶老化還是天台滲水,不但威脅長者居住安全,高昂的維修費用更是一大負擔。為此,政府推出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正為合資格長者業主提供最高達$80,000的財政支援。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資格?津貼涵蓋哪些工程項目?申請流程是否繁複?本文將為你一文整合申請懶人包,由申請資格、14項資助範圍、津貼計算方法,到四步申請實戰教學及文件清單,助你清晰掌握所有細節,順利拎盡全額津貼,安居無憂。
30秒掌握「長者樓宇維修津貼」核心資訊:申請前必讀摘要
談及「長者樓宇維修津貼」,許多人首先會想到高達八萬港元的資助金額。但在正式申請這項實用的長者維修津貼之前,花些許時間了解計劃的核心摘要,能讓整個申請過程更加順暢。
計劃目的
改善長者居住安全,處理樓宇失修問題
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是透過提供長者樓宇維修資助,協助處理樓宇因日久失修而衍生的問題,例如石屎剝落、窗戶老化或滲水等,從而直接提升長者的家居安全及居住質素。
為合資格長者業主提供財政支援
其次,計劃旨在為有經濟需要的合資格長者業主,提供實質的財政支援。這筆款項能夠直接減輕他們進行必要維修工程時所面對的經濟壓力。
關鍵資訊速覽表
以下將計劃的關鍵資訊整理成一個簡單列表,方便快速掌握:
最高津貼金額:每位合資格業主終身 HK$80,000
最高津貼金額:每位合資格的申請人(與其配偶合計),終身可獲批的津貼總額上限為 HK$80,000。
主要申請資格:年滿60歲 / 領取指定社會援助
主要申請資格:申請人需為年滿60歲的自住業主,並符合相關入息及資產限額;或是正在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的業主。
核心申請原則:必須先獲「原則上批准書」,後展開工程
核心申請原則:這是申請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環。申請人必須先向執行機構遞交申請,並在收到「原則上批准書」之後,才可展開維修工程。任何提早展開的工程項目將不獲資助。
查詢熱線:3188 1188
查詢熱線: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市區重建局的熱線 3188 1188 查詢詳情。
我是否符合申請資格?一文看清申請人及經濟狀況要求
想成功申請長者樓宇維修津貼,第一步就是要清楚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資格。這項長者樓宇維修資助的申請門檻其實相當清晰,主要分為兩大關卡:第一是你的基本身份和業權狀況,第二是你的經濟狀況。現在我們就逐點拆解,讓你一看便知自己是否合資格申請這項長者維修津貼。
第一關:基本身份及業權要求 (必須全部滿足)
我們先來看看最基本的門檻,以下三項條件,你必須全部符合,缺一不可。
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
申請人必須是香港居民,並且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
申請人為香港境內住宅單位業主,並於該物業自住
這項要求有兩個重點。第一,你必須是香港境內一個住宅物業的業主。第二,你本人必須居住在這個單位內。簡單來說,就是「自住業主」的身份。
並非未獲解除破產令的破產人士
申請人的財務狀況必須良好,不能是正在處理破產程序,或未正式解除破產令的人士。
第二關:經濟狀況要求 (只需滿足以下其中一項)
如果你已順利通過第一關的所有要求,接下來就要看經濟狀況。這一關的彈性比較大,你只需要符合下面其中一種情況就可以。
年滿60歲長者:須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如果你年滿60歲,並且不是領取下面提到的幾種社會援助,那你便需要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你的個人或夫婦的收入與資產總值,都不能超過指定的限額。
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豁免入息及資產審查
這是一個很直接的資格。如果你現時正在領取政府的長者生活津貼,會被視為已符合經濟需要,可以豁免入息及資產審查,申請手續會簡便很多。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助人:豁免入息及資產審查
與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類似,正在領取綜援的朋友,同樣可以直接豁免入息及資產審查。
傷殘津貼受惠人:須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如果你是傷殘津貼的受惠人,也有資格申請長者屋宇維修津貼。但要注意,這種情況下仍需要符合特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審查標準會與一般年滿60歲的長者申請人有所不同。
特別情況處理:聯名或遺產物業如何申請?
物業的業權狀況有時比較複雜,例如與家人聯名持有,或業主已經離世。這些情況下,又是否可以申請津貼呢?
聯名物業的申請資格及津貼計算方式
物業由多人聯名持有是很普遍的情況。只要其中一位或多位聯名業主符合上述的所有申請資格,他們便可以提出申請。津貼的計算方式會按照合資格申請人所擁有的業權份數比例來計算。例如,你與子女聯名各佔一半業權,而只有你符合申請資格,那麼津貼的上限就會按你所佔的50%業權去計算。
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的申請資格
如果物業的業主已經離世,其合法指定的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可以代表該物業的受益人提出申請。前提是相關的法律文件,例如遺產管理書或遺囑認證,必須已經在土地註冊處完成註冊,並且受益人也需要符合申請資格。
津貼涵蓋哪些工程?14項合資格維修範圍全解析
講到長者樓宇維修津貼,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這筆資助究竟可以用在哪些地方。這份長者維修津貼的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基本上涵蓋了樓宇安全及日常運作的關鍵部分。我們將它分為三大類別,一齊來看看14個合資格的維修項目。
樓宇結構及外部安全
首先,津貼最核心的用途,是處理樓宇的根本安全問題,也就是結構和外部的部分,直接關係到居住安全和公眾安全。
樓宇結構改善 (如修葺石屎剝落)
津貼可以用於改善樓宇結構,例如修葺常見的石屎剝落問題。這不單是外觀問題,更是保障樓宇結構穩固的重要一環,確保居住安全。
外牆安全改善 (如修葺批盪或瓦片)
樓宇外牆的批盪或瓦片日久失修,可能會有剝落風險。這項資助可用於修葺這些外牆飾面,避免物料跌落對途人構成危險。
窗戶檢驗、修理或更換
配合強制驗窗計劃,此津貼可用於檢驗、修理甚至更換有安全隱患的窗戶,例如更換老化的鉚釘、鉸鏈或窗鎖,防止窗戶鬆脫。
天台或外牆防水工程
天台或外牆的防水層老化會引起滲水問題,影響單位內部。津貼可用於進行相關的防水工程,從根源解決漏水煩惱。
斜坡及擋土牆維修
如果物業範圍內包含私人斜坡或擋土牆,這項津貼亦可資助相關的維修及保養工程,以鞏固斜坡,防止山泥傾瀉。
內部設施及消防安全
除了樓宇的「外殼」,津貼同樣重視大廈內部的「心臟」和「血管」,確保消防安全及基本設施運作正常。
消防安全通道及消防裝置改善
保障走火通道暢通無阻,以及改善樓宇的消防裝置和設備,例如維修消防喉轆、火警鐘系統等,都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關鍵工程。
屋宇裝備及衛生設施 (如升降機、水管、電線)
這部分範圍很廣,包括維修或更換升降機、重鋪老化電線、更換破損的食水管或排污渠等。這些都是維持日常生活的命脈,長者屋宇維修津貼可以提供支援。
清拆違例構築物
若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清拆令,要求清拆單位或天台的違例構築物,相關的工程費用也可以申請此項長者維修津貼。
相關專業及附帶費用
進行大型維修,除了施工費用,還會涉及一些專業和連帶開支。這個長者樓宇維修資助也考慮到這些情況。
勘測、顧問等專業服務費用
大型維修工程通常需要聘請註冊檢驗人員、工程師或顧問進行勘測和監督,這些專業服務的費用也納入資助範圍之內。
因主要工程引致的附帶修復工程
這點非常貼心。例如更換了牆內的水管後,需要重新鋪磚或油漆,這些附帶的修復工程費用也可以申請資助。
償還樓宇維修貸款
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用途。津貼可以用於償還申請人拖欠指定機構(如屋宇署、房協或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貸款,幫助業主減輕財務壓力。
深入了解津貼金額:上限、計算方法與常見疑問
了解長者樓宇維修津貼的申請資格後,下一步自然是關心實際可以獲得多少資助。這筆錢的計算方式並非單純一個固定數目,而是涉及幾個重要上限和原則,我們逐一拆解,助你更清晰地規劃維修預算。
最高津貼金額:HK$80,000
每位申請人(及其配偶)的終身上限
首先要清楚的是,這個 HK$80,000 是每位合資格申請人(連同其配偶)一生人可以申請的總額上限。這是一個終身額度,不論你分開多少次申請,總金額都不會超過這個數目。
每個物業地址的總津貼上限
同時,同一個物業地址,不論業主有多少位,整個物業可以獲批的長者樓宇維修資助總額,同樣設有 HK$80,000 的上限。這個設計是為了確保資源能夠更公平地分配到不同有需要的住戶。
津貼金額如何計算?業權份數是關鍵
按合資格申請人擁有的業權份數比例計算
津貼的實際批核金額,並非直接等於維修費,而是與申請人在該物業所擁有的業權份數成正比。簡單來說,政府是根據你擁有的業權比例,去計算你可獲得的資助份額。
實例解說:聯名物業津貼上限計算方法
這個概念用實例來說明會更易理解。
假設陳先生(65歲,合資格申請人)與他兒子(40歲,不合資格)聯名持有物業,每人各佔50%業權。他們打算進行的維修工程總費用為 HK$100,000。
計算方法如下:
1. 物業的最高津貼上限是 HK$80,000。
2. 陳先生擁有50%業權。
3. 他可獲批的津貼上限 = 物業津貼上限 × 陳先生的業權份數
即 HK$80,000 × 50% = HK$40,000。
所以,即使工程費高達十萬,陳先生就這次長者維修津貼申請最多只可獲批 HK$40,000。
重要釐清:此計劃與房協$40,000津貼有何分別?
兩個計劃的津貼會合併計算
有些朋友可能記得房協之前亦有類似的長者屋宇維修津貼計劃。這裡要特別說明,市建局現在這個 HK$80,000 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會與房協的計劃合併計算,並非獨立的兩筆資助。
總額不超過 HK$80,000 的原則
如果你或你的配偶過往曾成功申請並領取房協的津貼,例如已領取 HK$30,000,那麼你在此計劃下的終身餘額便會相應扣減,只剩下 HK$50,000(HK$80,000 – HK$30,000)。
申請次數與年期限制
10年期內可分最多4次申請
這個長者維修津貼計劃亦考慮到樓宇維修可能分階段進行。由首次成功申請的申請表提交日期起計的10年內,申請人可以分開最多4次申請,直至用盡 HK$80,000 的終身總額為止,讓你在不同時期應對不同的維修需要。
【實戰指南】長者樓宇維修津貼申請流程四部曲及文件清單
想成功申請長者樓宇維修津貼,其實只要按部就班,準備充足,整個過程就會變得直接和簡單。我們將申請流程拆解成清晰的四個步驟,並且附上詳盡的文件清單,讓你一目了然,輕鬆掌握申請這項長者維修津貼的每一個細節。
第一步:申請前準備 (附可下載文件清單)
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申請前的準備工夫做得好,可以令後續流程順暢很多。你需要預先準備好以下五類文件,建議全部備妥後才遞交申請,這樣可以避免因文件不齊全而延誤審批進度。
身份及關係證明文件
這部分是用來核實申請人及相關家庭成員的身份。你需要準備申請人、聯名業主及其配偶的香港身份證副本。如果已婚,亦需要附上結婚證明書副本;如果配偶已離世或已離婚,則需提供相關的死亡證或離婚證明文件副本。
業權及住址證明文件
這是證明你擁有並居住在申請物業的關鍵文件。你需要提交最新的物業查冊記錄(即土地登記冊副本),以及最近期的差餉單或任何一張印有申請人姓名及住址的公共服務賬單(例如水、電、煤氣費單)副本。
經濟狀況證明文件
這部分文件是用來證明你符合長者屋宇維修津貼的經濟資格要求。如果你是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只需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如果不是,就需要提供申請人及其配偶的所有入息及資產證明文件副本,例如糧單、銀行月結單、定期存款證明等。
維修工程報價單及承建商資料
你需要向最少一間合資格的承建商索取詳細的維修工程報價單,上面要清楚列明各項工程的收費。同時,亦要附上該承建商的有效商業登記證副本。建議可以找兩至三間公司報價作比較,確保價格合理。
銀行戶口證明
你需要提供申請人名下的本地銀行儲蓄或往來戶口證明文件副本,例如銀行存摺首頁或月結單,上面必須清楚顯示戶口持有人姓名及戶口號碼,方便日後直接存入津貼。
第二步:遞交申請表格及文件
當你準備好所有文件後,就可以填寫「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申請表(適用於個別單位業主)」。填妥表格並連同所有證明文件副本,便可以透過以下途徑遞交申請。
網上、親身、郵寄或傳真等多種遞交途徑
執行機構(市區重建局或香港房屋協會)提供了多種方便的遞交方法。你可以選擇在網上系統直接上載文件,或者親身前往、郵寄或傳真至指定的辦事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遞交即可。
第三步:審批及關鍵注意事項
遞交申請後,便會進入審批階段。在這個階段,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事項需要特別留意,它們是成功獲批津貼的關鍵。
核心原則:必須等待職員視察及發出「原則上批准書」方可施工
這可說是整個申請流程中最重要的一點。遞交申請後,絕對不可以在執行機構的職員上門視察及發出「原則上批准書」之前,自行展開任何維修工程。如果提早開工,相關的工程費用將不獲資助,所以務必耐心等候通知。
非領取綜援或長生津者需進行法定宣誓
如果申請人並非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在簽署津貼協議時,便需要根據香港法例進行法定宣誓,以確認所申報的入息及資產資料均屬真實無誤。
第四步:工程完成及津貼發放
當你收到「原則上批准書」並簽妥協議後,便可以安排承建商施工。工程完成後,就進入領取津貼的最後階段。
通知執行機構進行完工視察
工程全部完成後,你需要主動通知執行機構,他們會安排職員再次上門視察,確認所有已申報的工程項目均已妥善完成。
提交完工證明文件
視察完成後,你需要向執行機構提交所有必需的完工證明文件,例如由合資格承建商發出的正式收據、完工證明書,以及法例要求的相關文件副本(例如電力工程的WR1表格)。
津貼發放方式 (直接存入戶口或支付予法團)
當所有文件核實無誤後,津貼便會發放。如果維修工程屬自住單位內部,津貼一般會直接存入你之前提交的銀行戶口。如果涉及大廈公用地方維修,而你尚未繳付分攤費用,津貼亦可能以支票形式支付予業主立案法團。
關於長者樓宇維修資助的常見問題 (FAQ)
申請長者樓宇維修津貼時,大家心中總會浮現不少疑問。我們整理了一些最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夠清晰解答你在申請這項長者屋宇維修津貼時的各種情況。
申請資格相關問題
問:如果物業與子女聯名,是否仍可申請?
答:可以的。即使物業是與子女聯名持有,長者業主仍然可以提出申請。不過,津貼的計算方式會有所不同。津貼的批准金額,是按照合資格申請人所擁有的業權份數比例來計算的。舉例來說,如果一位合資格的長者申請人擁有物業的50%業權,那麼他最高可獲批的津貼金額就是$80,000上限的一半,即$40,000。當然,申請人本人仍須符合所有其他的申請資格。
問:已去世業主的家人可以代為申請嗎?
答:可以。如果合資格的業主不幸去世,其合法遺產代理人,例如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是可以代為申請這項長者維修津貼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是,相關的法律文件,例如遺產管理書或遺囑認證,必須在津貼正式批出之前,已經在土地註冊處完成註冊,這樣申請才能繼續處理。
津貼使用及流程問題
問:津貼可以用於償還已完成工程的私人貸款嗎?
答:這項津貼對於償還貸款有特定規定。津貼可以用於償還申請人向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或市區重建局申請的樓宇維修貸款。但是,它不能用於償還申請人為了一項已完成的工程,而向銀行或財務公司申請的私人貸款。整個計劃的核心原則是,申請人必須先取得「原則上批准書」,之後才可以展開工程。
問:如果承建商中途加價,津貼金額會否調整?
答:津貼金額一般不會因為工程中途加價而作出調整。獲批的津貼金額,是根據你申請時所提交的工程報價單來審核和釐定的,並會在「原則上批准書」中清楚列明。這個金額是資助的上限。如果承建商在工程期間要求增加費用,超出原先報價的部分,通常需要由業主自行承擔。
問:整個申請審批過程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答:審批時間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會因應不同個案的複雜程度、當時的申請宗數,以及申請人提交的資料是否齊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由遞交申請到獲批,可能需要數個月的時間。為了令過程更順暢,建議在遞交申請前,仔細核對並準備好所有需要的文件,可以減少因資料不全而造成的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