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屋宇署強制驗窗令點算?一文看清8大流程、價錢費用、資助申請及防騙陷阱

收到屋宇署寄來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書」,是否感到不知所措,擔心流程繁複、費用高昂,甚至誤墮不良承辦商的陷阱?本文正是為你而設的一站式指南。我們將由零開始,詳細拆解強制驗窗的8大步驟,從如何聘請合資格人士、解讀報價單,到監督維修工程及呈交證明書,每個環節都提供清晰指引。除此之外,文章亦會整合市場參考價錢、三大政府資助計劃的申請方法,並提供實用的防騙錦囊,助你順利履行法律責任,同時保障自身權益。

甚麼是強制驗窗計劃?

這份強制驗窗計劃簡易指南,是為了幫助大家清晰理解整個計劃的來龍去脈。簡單來說,屋宇署強制驗窗計劃是一項為了保障公眾安全的法定計劃。因為香港樓宇密集,而且樓齡普遍不輕,日久失修的窗戶有機會從高處墮下,構成嚴重危險。所以,這個計劃就像為窗戶安排一次定期的身體檢查,由合資格人士(俗稱驗窗師傅)進行檢驗,及早找出潛在問題,例如窗鉸更換的需要,確保窗戶結構穩固安全。

業主的法律責任:不遵從驗窗令有何後果?

當你收到由屋宇署發出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書,這不只是一份溫馨提示,而是一項具有法律效力的要求。如果業主沒有在指定期限內遵從通知,後果可能相當嚴重。首先,屋宇署可以提出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及監禁3個月。而且,署方可以再就該罪行持續的每一天,另處罰款港幣$2,000。除此之外,屋宇署有權委派承建商代為進行所需的檢驗及窗戶維修工程,然後向業主悉數追討相關的檢驗費用、維修價錢以及監督費用,所以大家務必正視。

計劃涵蓋哪些樓宇及窗戶?

那麼,哪些樓宇會被納入計劃範圍呢?一般而言,樓齡達到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樓高不超逾3層的住宅樓宇除外)都有機會被選中。屋宇署每年會揀選不同目標樓宇,向其業主發出法定通知。至於需要檢驗的範圍,是涵蓋單位內的所有窗戶,不論是客飯廳的大窗、睡房的窗戶,還是廚房、浴室的小窗,甚至已圍封露台的窗戶,只要是屬於你物業範圍內的窗戶,都必須包括在內。而大廈公用地方的窗戶,則由業主立案法團或物業管理公司負責。

強制驗窗流程全攻略:8步完成法定要求

收到屋宇署的信件,可能令人感到有些不知所措,這份強制驗窗計劃簡易指南就是為你準備的。整個強制驗窗流程其實相當清晰,只要跟著以下八個步驟,就能有條不紊地完成所有法定要求,確保家居安全。

第1步:審閱屋宇署強制驗窗法定通知書

如何核實通知書真偽及關鍵日期

收到屋宇署強制驗窗的法定通知書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核實其真偽。你可以仔細檢查信件上的檔案編號,然後致電屋宇署熱線或透過其網站查詢。信件上會清楚列明檢驗及修葺的限期,務必記下這個關鍵日期,以便安排後續工作。

理解業主在驗窗流程中的法律責任

作為業主,你有法律責任遵從通知書上的指示。在指定的期限內,你需要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為窗戶進行檢驗,並且監督任何所需的窗戶維修工程。若未能遵辦,屋宇署有權採取法律行動,所以及早處理是明智之舉。

第2步:聘請合資格人士及承建商

「合資格人士」與「註冊承建商」的角色分別

在強制驗窗計劃中,有兩個關鍵角色需要分清。「合資格人士」是負責進行檢驗、判斷窗戶是否安全及監督維修工程的專業人士,例如註冊建築師或工程師。而「註冊承建商」則是負責執行具體維修工作的公司,例如進行窗鉸更換。兩者職責不同,但缺一不可。

如何在屋宇署網站搜尋合資格人士及承建商名單

尋找可靠的驗窗師傅或強制驗窗公司,最穩妥的方法是瀏覽屋宇署的官方網站。網站備有最新的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名單,你可以按地區或公司名稱搜尋,確保所聘用的人員或公司均已正式註冊,具備法定資格。

索取驗窗報價技巧:貨比三家防中伏

為免墮入驗窗陷阱,索取強制驗窗報價時,建議最少聯絡三家公司。要求他們提供清晰的分項報價單,詳細列出檢驗費及各項潛在維修的費用。這樣有助你比較不同公司的強制驗窗價錢,避免遇到收費含糊或濫收費用的情況。

第3步:安排及進行訂明檢驗

檢驗前準備:確保窗戶可供檢查

在檢驗當日來臨前,你需要做一些簡單的準備工作。請移開窗戶前的傢俬或雜物,確保檢驗人員可以順利、安全地接觸到每一隻窗戶,包括窗框及所有配件,這樣可以令檢驗過程更有效率。

檢驗當日:如何核實檢驗人員身份

檢驗人員到達時,你有權要求他們出示身份證明文件,例如其註冊證明或公司職員證。你可以核對其姓名及註冊編號是否與屋宇署網站上的資料一致,以確認其強制驗窗合資格人士的身份,保障自身權益。

關鍵要點:合資格人士必須親自進行或監督檢驗

根據法例,訂明檢驗必須由合資格人士親自進行,或在其直接監督下進行。這表示他不能只派遣學徒或普通技工前來。在檢驗過程中,你可以留意對方是否專業,並確保檢驗工作由合資格的專業人士負責。

第4步:分析檢驗結果及維修報價

情況一:窗戶安全,無需維修

如果檢驗結果顯示所有窗戶均符合安全標準,情況就比較簡單。合資格人士會直接填寫訂明檢驗證明書,然後呈交予屋宇署。你只需支付檢驗的費用,便完成了這次的驗窗程序。

情況二:需要維修,確定修葺範圍及費用

若檢驗發現問題,例如窗鉸或拉釘嚴重銹蝕,合資格人士會指明需要修葺的部分。此時,他會提供一份維修工程的建議及報價。你需要清楚了解需要維修的項目、所用物料及整體的強制驗窗費用。

如何解讀報價單,避免不必要的工程項目

細閱報價單時,要留意當中是否將強制維修項目與非必要的升級工程混淆。例如,更換老化但不影響結構安全的防水膠邊可能並非強制項目。若有疑問,應主動向合資格人士查詢,確保每分錢都用在必需的窗戶維修上。

第5步:監督訂明修葺工程

為何必須由註冊承建商進行維修工程?

所有訂明修葺工程,都必須由註冊承建商負責。這是法例規定,目的是確保工程質素及施工安全。自行安排非註冊技工進行維修,不僅可能無法符合屋宇署的標準,更有機會影響樓宇結構及公眾安全。

簽訂工程合約時應包含的保障條款

與承建商簽訂合約前,應確保合約條款清晰。建議內容應包括工程範圍、使用物料的規格、總費用、完工日期、執漏安排及保養期等。參考屋宇署提供的合約樣本,能更全面地保障你的權益。

確保合資格人士履行其監督修葺的責任

在整個維修過程中,你所委任的合資格人士有責任監督工程的進度及質素,確保承建商的工序符合安全標準。你可以與合資格人士保持溝通,了解監督情況,確保他切實履行其職責。

第6步:呈交檢驗及修葺證明書

由合資格人士填寫及呈交表格MWI 1至屋宇署

不論窗戶是否需要維修,在檢驗或修葺完成後,合資格人士都必須填妥指明表格「MWI 1」,並將正本呈交予屋宇署。這是完成整個強制驗窗流程的關鍵文件,代表你已遵辦法定通知。

業主必須保留證明書副本作為紀錄

在合資格人士呈交表格前,記得向他索取一份副本。這份文件是你履行了業主責任的重要證明,應妥善保管,以備日後屋宇署抽樣審查或作其他參考之用。

第7步:接收屋宇署的確認通知

收到「確認信」:代表已遵辦該次驗窗令

在收到及審核你呈交的表格後,屋宇署會發出一封「確認信」。這代表你已成功遵辦該次的強制驗窗令,整個流程亦告一段落。下次的檢驗周期通常會在五年之後。

收到「拒絕信」:常見原因分析及跟進步驟

萬一收到的是「拒絕信」,信中會列明不獲接納的原因。常見原因可能包括表格資料不完整、或修葺工程不符合標準等。你應立即聯絡為你服務的合資格人士,了解問題所在並盡快作出修正及重新呈報。

第8步:善用政府資源及查詢渠道

屋宇署熱線及聯絡方式

在整個過程中,若有任何關於法規或程序的疑問,可以直接致電屋宇署的一般查詢熱線 (2626 1616)。他們是處理強制驗窗計劃的官方機構,能提供最準確的資訊。同時,部分合資格業主亦可查詢有關強制驗窗資助的詳情。

參考官方合約樣本及安全指引

屋宇署網站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包括標準工程合約的樣本、窗戶安全指引小冊子等。這些官方文件能助你更了解自己的權利與責任,並在與承建商溝通時更有依據。

下載流動應用程式:「強制驗樓/驗窗錦囊」

為了讓業主更方便地獲取資訊,屋宇署推出了名為「強制驗樓/驗窗錦囊」的流動應用程式。你可以透過程式搜尋合資格人士名單、查閱相關法例及接收最新消息,是處理驗窗事宜的好幫手。

驗窗項目拆解:強制維修與建議升級

當驗窗師傅上門時,究竟會檢查甚麼?整個強制驗窗流程中,了解檢驗的具體項目非常重要,這能幫助你理解驗窗報價的內容,避免不必要的開支。其實,檢驗項目主要分為兩大類:影響安全的「強制維修項目」和提升窗戶效能的「建議升級工程」。

強制驗窗的必須檢驗及修葺項目

根據屋宇署強制驗窗計劃的指引,合資格人士會集中檢查窗戶的關鍵構件,確保它們沒有即時危險。如果發現以下問題,就必須進行窗戶維修或更換。

窗鉸:檢查鬆脫、變形與銹蝕

窗鉸就像窗戶的關節,支撐着整扇窗的重量。師傅會仔細檢查窗鉸是否有鬆脫、彎曲變形,或者出現嚴重生銹。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窗戶的結構安全,一旦窗鉸失效,窗戶便有下墮的風險,因此是檢驗的重中之重。若損壞嚴重,就必須進行窗鉸更換。

拉釘/螺絲:檢查鬆脫、缺漏或嚴重銹蝕

如果說窗鉸是關節,那麼拉釘和螺絲就是連接關節的韌帶。它們負責將窗鉸牢固地固定在窗框和窗扇上。檢查時會留意是否有拉釘或螺絲鬆脫、不見了,或者嚴重銹蝕。特別是鋁質拉釘,氧化後會變成灰白色粉末,代表已經失去固定作用,必須更換。

窗鎖、限位器及開關裝置:檢查操作是否正常

窗鎖、七字鎖、限位器等組件,是確保窗戶能穩妥關閉的關鍵。師傅會親手操作,測試開關是否順暢,能否鎖緊。如果發現鎖具損壞、變形,或者無法正常操作,都會被視為不合格。

玻璃嵌板:檢查是否有破爛或裂縫

這一項比較直觀,主要是檢查玻璃本身。任何肉眼可見的破裂或裂縫,都會影響窗戶的結構強度和安全性,必須更換。師傅也會檢查用來固定玻璃的膠邊或鋁壓條是否穩固。

窗框與窗扇:檢查是否變形或妨礙開關

窗框和窗扇的整體結構同樣重要。如果窗框或窗扇因老化或外力而變形,可能會導致窗戶無法緊密關上,不但會漏風漏水,更可能因為受力不均而構成危險。

非強制但建議考慮的窗戶升級工程

除了上述必須維修的項目,有些情況雖然未至於構成即時危險,但驗窗師傅可能會提出一些升級建議。這些項目並非強制,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需要決定是否進行,這也是避免驗窗陷阱的關鍵一步,問清楚哪些是「必須」,哪些是「建議」。

更換老化防水膠邊,提升防水隔音效能

窗戶四周的黑色防水膠邊,經年累月日曬雨淋後會硬化、龜裂,導致防水和隔音效果大打折扣。雖然這不直接影響結構安全,但更換新的膠邊能有效解決雨季滲水和噪音問題,提升居住質素。

物料升級:選用不銹鋼拉釘及配件,增強耐用性

如果原有的窗戶配件(如拉釘、螺絲)是鋁或鐵製,師傅可能會建議你升級為不銹鋼物料。不銹鋼的防銹能力和硬度都遠勝於傳統物料,能大大延長窗戶配件的壽命,長遠來說更具成本效益。

窗戶維修的技術標準與規定

為了確保窗戶維修工程的質素和安全,屋宇署有明確的技術規定。了解這些標準,有助你監督工程是否合規。

維修物料不得低於原有設計標準

這是一個基本原則。所有用作更換的窗戶組件,其物料、尺寸和強度都不能低於原有的設計標準。例如,不能用較薄的玻璃去取代原有的厚玻璃,也不能用普通鐵螺絲去取代本身的不銹鋼螺絲。

為何更換窗鉸時必須使用不銹鋼拉釘?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細節。根據規定,如果更換的是不銹鋼窗鉸,就必須配合使用不銹鋼拉釘。這是因為不同金屬接觸時,會產生「電化學腐蝕」,加速金屬氧化和銹蝕。使用相同材質的配件,可以確保窗鉸和拉釘的壽命同步,避免因拉釘提早銹蝕而導致整個窗鉸鬆脫,確保結構安全。

強制驗窗價錢、費用及資助申請懶人包

收到強制驗窗令,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自然是整個強制驗窗流程的費用預算。這裡為你準備了一份強制驗窗價錢、費用及相關資助申請的簡易指南,讓你對財務安排更有預算。

強制驗窗費用預算:市場參考價錢

強制驗窗費用主要分為兩部分:檢驗費及維修費。

檢驗費是聘請合資格人士上門檢查窗戶的費用。市場上,純粹的檢驗費一般由數百元至千多元不等,視乎單位內的窗戶數量和大小。這筆費用通常只包括首次檢查和呈交文件。

如果檢驗後發現窗戶需要維修,例如要進行窗鉸更換,就會產生額外的維修費。這部分的價錢浮動較大,完全取決於所需維修的項目和物料。因此,一個全面的強制驗窗報價,應同時列明這兩部分的收費。

影響驗窗及維修價錢的主要因素

在比較不同驗窗師傅或強制驗窗公司的報價時,你會發現價錢可以有很大差異。這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的:

  • 窗戶數量與狀況:單位內的窗戶愈多,或者窗戶本身的狀況愈差,需要更換的部件愈多,整體的強制驗窗價錢自然會相應提高。
  • 維修項目與物料:維修工程的複雜程度是關鍵。簡單如更換數顆螺絲,與複雜到要更換整組窗鉸,費用相差甚遠。選用的物料,例如普通鋁質拉釘和耐用性更高的不銹鋼拉釘,也會影響最終收費。
  • 工程的難易度:如果窗戶被大型傢俬阻擋,或安裝位置奇特,增加了檢驗和維修的難度,師傅可能會收取額外費用。
  • 公司規模與口碑:大型和信譽良好的強制驗窗公司,可能收費較高,但通常服務和售後保障會較為完善。

如何索取清晰的分項報價單作比較

要避免墮入驗窗陷阱,最有效的方法是向至少兩至三間公司索取清晰的分項報價單。一份專業的報價單,應該清楚列明:

  • 基本檢驗費:涵蓋的窗戶數量及服務範圍。
  • 維修項目收費:逐項列出可能需要的窗戶維修項目,例如更換窗鉸、窗鎖、拉釘等,並標明每個項目的單價及使用的物料規格。
  • 額外費用:列明是否有任何潛在的附加費,例如偏遠地區附加費或高空工作費用。

拿到幾份分項報價後,你就能清晰比較各公司的收費標準,選擇最合乎預算和要求的服務。

申請樓宇維修資助:三大政府及相關機構計劃

如果驗窗後的維修費用對你造成財政壓力,市面上有不同的強制驗窗資助計劃可供申請。以下介紹三個主要的計劃,你可以根據自身資格選擇。

屋宇署:「樓宇安全貸款計劃」

這個計劃由屋宇署直接提供,旨在為需要進行樓宇安全相關工程(包括強制驗窗及維修)的業主提供低息貸款。不論是自住還是出租物業的業主,只要符合資格都可以申請。這是一個貸款計劃,所以需要分期償還。

市區重建局:「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

市建局的這項計劃範圍更廣,為舊樓業主提供一站式的財政資助和技術支援。如果你的樓宇樓齡較高,或位於市建局指定區域,就有機會申請。此計劃可能以津貼、補助金或免息貸款形式發放,對合資格業主的幫助很大。

香港房屋協會:「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這個計劃專為有經濟需要的長者自住業主而設。如果你是年滿60歲的長者,並符合資產審查要求,便可以申請津貼,用作支付包括窗戶維修在內的樓宇保養費用。這是一筆過發放的津貼,無需償還。

避開驗窗陷阱:防騙、投訴及保障權益指南

這份強制驗窗計劃簡易指南除了說明流程,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幫助你避開各種驗窗陷阱。雖然大部分驗窗師傅和公司都相當專業可靠,但是市場上總會有些不良份子。只要我們了解他們的慣用手法,自然就能見招拆招,保障自己的權益。

識別常見驗窗騙局及不良營商手法

將非強制項目訛稱為必須維修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手法。有些公司會故意混淆「強制維修」和「建議升級」的分別,將一些非必要的窗戶維修工程,例如更換只是老化但未損壞的防水膠邊,或者將仍可正常使用的鋁質拉釘,說成是屋宇署強制驗窗計劃下的必須更換項目。當你聽到「這部分不更換就不能通過檢驗」這類說話時,可以先保持冷靜,要求對方清楚解釋哪一項構件不符合哪一項安全標準。一份清晰的強制驗窗報價單,應該將法定必須的窗鉸更換項目,與提升效能的建議項目分開列明。

留意合謀定價或圍標的警示信號

在一些大型屋苑或整幢大廈需要進行強制驗窗時,就要特別留意合謀定價,也就是俗稱的「圍標」。警示信號包括:業主立案法團推薦的幾間驗窗公司報價都異常地高,而且彼此的強制驗窗價錢相差不大;或者有不明人士勸說你不要尋找其他承辦商。要應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是自行尋找幾間在屋宇署名單上的公司作比較,索取獨立報價,這樣就能更了解市場的合理費用。

提防使用恐嚇或誤導性銷售技倆

另一種不良手法是利用業主擔心窗戶安全的心理,使用帶有恐嚇或誤導成分的言語來催促你即時作出維修決定。例如,過分誇大窗戶的危險性,說「你的窗戶隨時會掉下去,到時傷到人就後果嚴重」,從而製造恐慌,讓你沒時間冷靜思考就簽下維修合約。專業的合資格人士會客觀地陳述檢驗結果和風險,而不是用嚇人的方式來推銷工程。遇到這種情況,記得不要即場答應,可以表示需要時間考慮,再作決定。

針對不同問題的舉報及投訴渠道

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上述問題或者其他糾紛,知道向哪個機構求助非常重要。因為問題的性質不同,處理的部門也各不相同。

貪污或索取回佣:廉政公署 (ICAC)

假如你懷疑或遇到有任何人士,包括驗窗公司職員、大廈管理公司人員或業主立案法團成員,就驗窗工程事宜索取或收受任何形式的利益或回佣,這可能已觸犯《防止賄賂條例》。你應該立即向廉政公署(ICAC)舉報。

不良營商手法:香港海關

如果驗窗公司在銷售過程中,提供了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資訊,例如將非強制維修項目訛稱為法定要求,或者採用了具威嚇性的銷售行為,這些都可能違反了《商品說明條例》。你可以向香港海關作出舉報。

合謀定價:競爭事務委員會

如果你有理由相信,你的大廈在揀選強制驗窗承辦商的過程中,存在合謀定價、圍標、瓜分市場等反競爭行為,導致服務選擇少、價錢不合理地高,你應該向競爭事務委員會提供線索和資料。

刑事恐嚇:香港警務處

當情況升級到涉及人身或財物安全的威脅,例如有公司職員因為你不接納其報價而作出恐嚇,這已經屬於刑事罪行。你應該為了自身安全,立即報警,交由香港警務處跟進處理。

強制驗窗計劃常見問題 (FAQ)

Q1:窗戶被傢俬遮擋,無法檢查,應如何處理?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情況。根據屋宇署的指引,業主有責任在訂明檢驗前,移開所有遮擋窗戶的傢俬或雜物,確保合資格人士能夠安全及無阻礙地接觸和檢查所有窗戶的構件。建議在預約驗窗師傅上門前,預先做好準備,這樣可以讓整個強制驗窗流程更順暢,避免因無法檢驗而需要安排第二次上門,衍生額外費用。

Q2:驗窗公司只派學徒檢查,是否合規?

這絕對不合規,亦是常見的驗窗陷阱之一。根據強制驗窗計劃的規定,訂明檢驗必須由「合資格人士」親自進行,或在其親自監督下進行。單純由學徒或普通技工獨立進行檢查,並不能符合法定要求。業主在檢驗當日,有權要求檢驗人員出示其證明文件,核實其「合資格人士」的身份及註冊編號。假如你對檢驗人員的身份有懷疑,應該立即向其聘用的強制驗窗公司或屋宇署查詢。

Q3:呈交表格後,為何仍會被屋宇署抽樣審核?

屋宇署的抽樣審核(audit check)是一個品質監控機制,旨在確保整個強制驗窗計劃的質素及合規性。即使你已呈交由合資格人士簽署的證明書,署方仍會隨機抽取部分個案進行實地複檢。這項措施有助監察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的工作水平,確保窗戶維修工程符合安全標準,同時亦能有效遏止業內的不當行為。

Q4:若不同意合資格人士的檢驗結果,有何申訴機制?

假如你對合資格人士提出的檢驗結果或建議的修葺範圍有異議,第一步應該是與該名合資格人士直接溝通,要求對方提供清晰的解釋及理據,例如為何某個窗鉸更換是必須的。如果溝通後仍然無法達成共識,你可以選擇聘請另一位獨立的合資格人士,為窗戶進行第二次檢查,以獲取「第二意見」(second opinion)。你可以比較兩份報告的結果,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這個做法有助你作出更全面的判斷,保障自己的權益。

Q5:小型工程監管制度與強制驗窗計劃有何關連?

兩者關係密切。強制驗窗計劃是「診斷」的過程,由合資格人士判斷窗戶是否需要維修;而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則是「治療」的規範,規管了大部分窗戶維修工程的執行方式。例如,更換窗戶或窗鉸等常見的窗戶維修項目,一般都屬於小型工程監管制度下的第III級別小型工程。這意味著相關的修葺工程,必須由名列於屋宇署名冊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進行,以確保工程符合法例及安全要求。

Q6:完成一次強制驗窗後,下次檢驗周期是多久?

根據現行規定,強制驗窗計劃的檢驗周期為每五年一次。當你完成一次驗窗並收到屋宇署的「確認信」後,代表你已遵辦該次法定通知。大約五年後,當你的樓宇再次被納入計劃時,你會再收到新的法定通知書,屆時便需要重新啟動整個強制驗窗流程,再次聘請合資格人士進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