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物業日久失修,維修費用高昂,對不少有經濟需要的業主造成沉重負擔。為此,政府推出「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為合資格的自住業主提供最高達港幣$80,000的維修津貼,以改善樓宇安全及居住環境。究竟自己是否符合申請資格?入息及資產限額是多少?津貼涵蓋哪些工程範圍?申請手續又如何?本篇懶人包將為您詳細拆解2025年最新申請詳情,由四大申請人類別、資產審查要求、合資格工程範圍,到一步步教您填寫及遞交申請表格,並附上常見問題,助您全面掌握計劃細節,順利取得津貼。
一文看懂「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計劃簡介及重點)
樓宇日久失修,維修費用往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此,政府特別推出「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為合資格的自住業主提供財政支援,協助大家改善居住環境及樓宇安全。這篇文章會為你詳細拆解計劃的重點,從背景、津貼金額到快速資格評估,讓你全面掌握所有重要資訊。
計劃目的及背景
改善樓宇安全,支援有經濟需要的自住業主
計劃的核心目的十分清晰,就是為有經濟需要的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這些資助可以用於維修保養自住的物業,既包括單位內部,也涵蓋大廈的公用地方。透過這項支援,希望能有效處理樓宇失修的問題,同時加強整體結構和居住安全。
由「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優化及擴大
這個計劃並非全新設立,而是由原來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優化和擴大而成。新的計劃擴大了受惠對象,除了長者,也涵蓋了其他有需要的人士,並且提升了津貼金額,旨在為更多不同背景的業主提供更適切的支援。
與「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的關係
在眾多樓宇維修資助中,這個計劃屬於「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的一部分,專門針對個別的自住業主。簡單來說,「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是一個整全的支援框架,而「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則是當中的一項重要津貼,專注為符合資格的個人業主提供直接的財政幫助。
津貼核心優勢:最高$80,000,用途靈活
津貼金額上限詳解
計劃最吸引人之處,是每位合資格申請人(或夫婦合計)的終身津貼上限達到港幣$80,000。這個額度是按每位申請人和每個物業計算的,即使一個物業有多位合資格的業主,整個物業的總津貼上限同樣是$80,000。津貼額度會按業權份額比例計算,確保資源公平分配。
申請週期:十年內可分開最多四次申請
另一項優勢是申請的靈活性。樓宇維修並非一次性的事,所以計劃允許申請人在首次成功申請後的十年期間,可以分開最多四次提出申請,直至用盡$80,000的總額度。這種設計讓業主可以根據不同階段的維修需要,分批申請資助,更具彈性。
【互動工具】30秒快速評估您的申請資格
在深入研究申請細節前,不妨先用30秒時間,快速評估一下自己是否符合基本資格。
輸入年齡、家庭狀況、每月入息及資產總額
你只需要準備幾個基本資料,包括你的年齡、婚姻狀況、家庭每月總入息,以及關於「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總值的數字。這個工具的設計簡單直接,過程完全保密。
即時獲取初步評估結果
輸入資料後,系統會即時提供一個初步的評估結果。這能幫助你快速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申請門檻,再決定是否繼續深入研究詳細的申請資格和準備「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等文件,節省寶貴時間。
申請資格全攻略:誰能申請此項維修津貼?
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資格申請「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這部分會為你詳細拆解所有申請條件。整個資格審核可以看成兩個部分:首先要符合四項基本要求,然後再看看自己屬於四大申請人類別中的哪一種。
基本申請條件(四項必須全部符合)
這四個條件是申請的基礎,申請人必須全部滿足,缺一不可。
持有香港身份證
申請人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並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
為香港住宅單位業主
申請人必須是香港境內住宅物業的註冊業主。物業的用途必須是住宅,而且業權資料需要與土地註冊處的紀錄相符。
申請人及其配偶必須居住於申請物業
這個計劃是為自住業主而設,所以申請人本人,以及申請人的配偶(如已婚),都必須一同居住在申請維修的單位內。
並非未解除破產令的破產人士
在遞交申請時,申請人不能正處於破產狀態,即並非未被法院解除破產令的破產人士。
四大申請人類別(符合其中一項即可)
只要滿足了上述四項基本條件,你就可以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以下任何一個類別。
類別一:年滿60歲長者(需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年滿60歲的長者業主可以循這個類別申請,但需要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關於「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資產限額,下文會有詳細說明。
類別二: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豁免入息及資產審查)
如果你是正在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業主,申請就簡單得多。因為你已經通過了社會福利署的經濟審查,所以申請此維修津貼時,可以豁免入息及資產審查。
類別三: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助人(豁免審查但有附加條件)
正在領取綜援的業主同樣可以豁免入息及資產審查。不過,申請人需要符合特定的家庭狀況,例如同住家庭成員中有長者或殘疾人士等。
類別四:傷殘津貼受惠人(需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正在領取傷殘津貼的業主也是計劃的受惠對象之一。與類別一的長者一樣,這個類別的申請人同樣需要符合計劃所訂的入息及資產限額。
入息及資產限額詳解
對於需要進行經濟審查的申請人,入息與資產限額是關鍵。計劃為不同類別及家庭狀況的申請人設定了不同的標準。
「年滿60歲長者」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單身及已婚人士)
這個類別的審查標準分為單身人士及已婚人士兩種。計算範圍包括申請人(以及配偶)的所有收入和資產,例如薪金、租金收入、存款、股票、物業等。
「傷殘津貼受惠人」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按家庭人數劃分)
對於領取傷殘津貼的申請人,其入息及資產限額會按照同住的家庭成員人數劃分,由1人家庭至10人或以上家庭,都有對應的限額標準。家庭人數越多,可擁有的入息和資產上限就越高。
不獲資助的特定情況(申請注意事項)
即使你符合上述所有資格,也需要留意一些特殊情況,因為這些情況可能會導致申請不獲批准。
聯權共有物業的破產條款
如果物業是以聯權共有(俗稱「長命契」)方式持有,只要其中一位聯權共有人是未解除破產令的破產人士,那麼該物業的所有業主都不能申請這項津貼。
工程已展開或已完成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則。津貼只資助尚未展開的維修工程。申請人必須在遞交申請表、並收到執行機構發出的「原則上批准通知書」後,才可以展開工程。如果工程在申請獲批前已經開始或完成,相關費用將不獲資助。
涉及未經批准的改動(僭建)
津貼的目的是改善樓宇安全,因此不會資助任何涉及未經批准改動或違例建築物(即僭建物)的維修工程。審批時會參考樓宇的原有圖則。
$80,000津貼點樣用?資助金額、範圍及限制
成功申請「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後,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這筆最高港幣$80,000的津貼可以怎樣使用。這筆錢的計算方式和使用範圍都有清晰的指引,了解清楚有助你順利完成維修工程,同時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津貼金額計算方式及上限
津貼額度並非劃一發放,而是根據幾項原則計算,確保資源能公平運用。申請前最好先評估一下自己物業的狀況,這對準備「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資產申報亦有幫助。
每位申請人/夫婦的終身津貼上限為港幣$80,000
這個計劃為每位合資格申請人設定了港幣$80,000的終身津貼上限。假如你與配偶共同申請,兩人的總津貼上限亦是港幣$80,000,並非每人八萬。這筆額度可以在十年內分開最多四次申請,直至用完為止。
每個物業的總津貼上限亦為港幣$80,000
除了個人上限,每個物業同樣設有港幣$80,000的總津貼上限。意思是,就算一個單位有多位都合資格的業主,例如三兄弟妹聯名持有,整個單位最多也只能獲批合共港幣$80,000的津貼。
按業權份額比例計算實際津貼額
實際可以獲批的津貼金額,是根據申請人在物業所佔的業權份額按比例計算的。舉個例子,如果你與另一位業主各佔一半業權,而你符合申請資格,你可以申請的津貼上限就是總津貼額$80,000的一半,即港幣$40,000。
與房協舊計劃津貼總額合併計算
需要留意的是,如果你或你的配偶過去曾經成功申請房協營辦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當時獲批的金額會與今次申請合併計算。兩個計劃的總津貼額加起來,不能超過港幣$80,000的上限。
合資格維修工程範圍(涵蓋自住單位及大廈公用地方)
這項津貼的用途十分廣泛,不單可以用於維修自住單位內部,還可以分攤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費,範圍主要圍繞樓宇安全。
樓宇結構及外牆安全工程
津貼可用於處理樓宇的結構性問題,例如修葺鬆脫、破裂或剝落的混凝土。同時,亦包括改善樓宇外牆安全,例如修補破損的批盪或外牆飾面(如紙皮石),防止石屎或批盪剝落造成危險。
窗戶檢驗及維修
因應強制驗窗計劃的要求,津貼可以用於檢驗、修理或更換失修、變形或破損的窗戶,確保家居安全。
清拆違例構築物
如果你的物業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清拆令,要求清拆違例構築物(例如天台搭建物或僭建簷篷),相關的清拆工程費用亦在資助範圍之內。
樓宇屋宇裝備及衛生設施改善
這部分涵蓋多項大型工程,包括維修、保養或更換升降機、消防裝置及設備、公共電線、煤氣垂直喉管。更換破損的糞便污水管、廢水管、雨水管、食水管以及地下排水渠等改善衛生設施的工程,亦符合資格。
防水工程及處理滲水問題
單位天花或外牆出現滲水是常見的樓宇問題。津貼可用於修葺天台或平台的防水層,以及其他處理源頭的防水工程,徹底解決滲水煩惱。
斜坡及擋土牆維修
如果你的物業範圍內包含私人斜坡或擋土牆,並需要進行維修保養或改善工程以確保安全,相關費用也可申請資助。
其他獲批津貼用途
除了直接支付維修工程費用,津貼還有兩個非常實用的用途,有助減輕業主的財務壓力。
償還指定的政府或相關機構樓宇維修貸款
假如你之前因為進行樓宇維修,已經向屋宇署、市區重建局或香港房屋協會申請了指定的樓宇維修貸款,這筆津貼可以用來償還該些貸款的餘額。
支付撤銷相關法定押記或押記令的費用
若物業因未遵辦維修令而被「釘契」(即土地註冊處註冊了法定押記或押記令),津貼亦可用於支付撤銷這些押記令所衍生的費用,助你恢復物業的完整業權。
申請流程懶人包:由準備文件到遞交表格
要成功申請「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事前準備功夫十分重要。整個流程其實很直接,主要分為準備文件、填寫表格和遞交申請三個大步驟。只要跟著以下的指引一步步來,就可以輕鬆處理好申請事宜,順利取得津貼。
步驟一:準備申請文件及表格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申請津貼也是一樣的道理。預先準備好所有文件,可以大大加快整個審批過程。文件主要分為三類:所有申請人都需要的基本文件、按申請人類別而定的額外文件,以及按工程類型劃分的證明文件。
文件清單一:所有申請人基本證明文件
不論您屬於哪個申請類別,以下幾份文件都是必須提交的:
* 申請人及配偶的香港身份證副本:用作核實身份。
* 物業的土地註冊處查冊紀錄副本:即「填報標明物業資料的土地登記冊」,用來證明您是物業的註冊業主。
* 證明住址的文件副本:例如最近三個月內的水、電、煤氣或住宅電話費單,用以證明您與配偶確實居住在申請物業內。
文件清單二:按申請人類別劃分的額外文件
根據您符合的申請資格,您需要額外提交以下文件:
* 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需要提交社會福利署發出的有效批准通知書副本,以及最近三個月顯示收款紀錄的銀行存摺或月結單副本。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助人:除了上述的社署批准通知書及銀行紀錄副本,還需提交有效的醫療費用豁免證明書副本。
* 傷殘津貼受惠人:同樣需要提交社署的批准通知書及銀行收款紀錄副本。由於此類別涉及「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審查,您需要在申請表上申報入息及資產。
* 年滿60歲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的長者:您需要填妥申請表中有關入息及資產的申報部分,執行機構可能會要求您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作核實。
文件清單三:按維修工程類型劃分的所需文件(如報價單)
這部分文件視乎您申請津貼的目的而定:
* 維修自住單位:需要提交由最少一間持有有效商業登記證的承辦商發出的報價單。報價單上應清楚列明工程範圍、項目分項收費及公司資料。
* 分攤大廈公用地方維修費:需要提交由業主立案法團或物業管理公司發出的繳款通知書、正式收據,以及相關的工程合約副本。
* 償還樓宇維修貸款:需要提交由相關機構(如屋宇署、市建局或房協)發出的貸款批核信及還款紀錄。
官方申請表格下載及索取地點
您可以透過以下途徑索取最新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
* 網上下載: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前往「樓宇復修平台」官方網站下載表格。網站亦提供了關於「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網上申請」的相關資訊。
* 親身索取:您也可以親身前往市區重建局總辦事處、樓宇復修資源中心或民政事務總署轄下各區的諮詢服務中心索取實體表格。
步驟二:填寫申請表格注意事項
填寫表格時,有幾個細節需要特別留意,確保資料準確無誤,避免因小失誤而延誤申請。
確保所有業主簽署
這是最常見的申請出錯點之一。如果您的物業是以聯權共有(俗稱「長命契」)或分權共有的方式與他人共同持有,申請表必須由所有在土地註冊處上登記的業主共同簽署,缺一不可。
修改處需加簽作實
在填寫表格時,如果寫錯了需要修改,請直接劃掉錯誤之處,然後在旁邊寫上正確資料,並在修改位置旁邊加簽作實。切勿使用塗改液或塗改帶,以保持文件的法律效力。
步驟三:遞交申請表格及文件
當您準備好所有文件並填妥表格後,就可以遞交申請了。您可以選擇親身遞交或郵寄。
親身遞交地址及辦公時間
您可以將申請文件交往:
* 地址:九龍汝州西街777-783號市建局總辦事處二樓市建局樓宇復修部
*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公眾假期除外)
郵寄申請地址及注意事項
您也可以將文件郵寄至上述地址。為安全起見,建議使用掛號信形式投寄,以便追蹤郵件。遞交前,也建議您將所有文件複印一份,自己保存作紀錄。
授權與個人資料處理
申請表的最後一部分是簽署聲明及授權書,這一步具有法律意義,值得您花時間了解清楚。
簽署聲明及授權書的法律意義
當您在申請表上簽署時,您不僅是確認所提供的資料全部屬實,同時也是在法律上授權執行機構(市區重建局)向其他政府部門、公營機構或相關組織核實您的個人資料,例如向社會福利署查核您的津貼領取狀況,或向土地註冊處確認您的業權。
個人資料收集目的及保障
請放心,執行機構收集您的個人資料,目的只為處理您的津貼申請、進行統計研究及防止欺詐行為。所有資料都會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嚴格保密處理,保障您的私隱。
常見問題 (FAQ) 及實用資源
成功個案分享與常見申請陷阱
案例分享:陳伯伯如何利用津貼維修漏水天花
住在舊式唐樓的陳伯伯,一直受天花漏水問題困擾。每逢下雨,客廳就滴滴答答,牆身也出現大片水漬。他聽街坊提起「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於是決定嘗試申請。他先仔細閱讀計劃的資格要求,確認自己作為長者業主,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然後,他找了三家持有商業登記的維修公司報價,選擇了其中一家最清晰合理的。接著,他認真填妥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連同報價單、身份證副本和樓契副本等文件,親身交到辦事處。大約兩個月後,他收到批准通知,隨即安排師傅動工。工程完成後,漏水問題徹底解決,陳伯伯終於可以安享乾爽的家居環境。這個個案說明,只要準備充足,整個申請流程其實相當直接。
申請失敗三大原因分析:文件不齊、工程已動工、報價單不合規格
了解成功例子後,我們也要留意一些常見的申請陷阱,避免浪費時間和心力。綜合許多個案,申請失敗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是文件不齊全。例如,如果是聯權共有物業,所有業主都必須在申請表上簽署,缺少任何一位都會令申請失效。又或者,申請人忘記提交最新的住址證明(如水電煤單),無法證明自己居住在申請物業內。遞交申請前,最好逐項核對文件清單。
第二是工程已動工或已完成。計劃規定,所有維修工程必須在獲得正式書面批准後才可展開。如果申請人在遞交申請前或等候審批期間已自行找師傅開工,該項工程便不符合資助資格。
第三是報價單不合規格。提交的工程報價單必須由持有有效商業登記的公司發出,上面要清楚列明公司名稱、地址、商業登記號碼及工程細項和費用。手寫的單據或資料不全的報價單,一般都不會被接納。
常見問題集
聯權共有(長命契)物業應如何申請?
如果物業是以「聯權共有」(俗稱「長命契」)方式持有,申請「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時,必須獲得所有聯權共有人同意,並且他們全部都需要在申請表上簽署作實。即使當中只有一位業主符合申請資格,其他不合資格的業主也必須簽署以表示同意。津貼金額是按物業計算,上限同樣是港幣$80,000,不會因為有多於一位合資格業主而增加。
工程費用超過$80,000應如何處理?
此計劃的津貼上限為港幣$80,000。如果你的維修工程總費用超過這個數目,例如總數為$100,000,計劃最多只會批出$80,000的資助,餘下的$20,000需要由申請人自行承擔。津貼會根據實際批准的金額發放,申請人需要處理好超出資助上限的費用部分。
此計劃與「樓宇更新大行動2.0」等其他計劃有何關係?
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計劃。「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主要針對個別有經濟需要的自住業主,資助其單位內部或分攤的公用地方維修。而「樓宇更新大行動2.0」則是由業主立案法團作為申請主體,針對整幢大廈的大型或訂明修葺工程提供資助。兩者目標群體和申請模式都不同,一般情況下,業主不能就同一項維修工程同時申請兩邊的資助。
如何尋找合資格的工程承辦商?
計劃的執行機構不會指定或推薦任何工程承辦商。業主需要自行尋找。你可以參考屋宇署網頁上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名冊」,或者向管理處、鄰居查詢口碑良好的公司。為保障自己,建議最少尋找三家公司索取書面報價單作比較,並確保承辦商持有有效的商業登記。簽訂合約前,要仔細閱讀所有條款,確保工程範圍、用料和完工日期都清晰列明。
官方查詢及資源中心
計劃查詢熱線及辦事處地址
想了解更多關於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產審查的細節或申請進度,最直接的方法是聯絡官方機構。
– 查詢熱線:3188 1188
– 辦事處地址:九龍汝州西街777-783號(港鐵荔枝角站B1出口)
官方網站及「樓宇復修平台」連結
所有最新的計劃資訊、申請資格和指引,都會在官方網站上公佈。建議大家在準備申請前,先到市區重建局的「樓宇復修平台」網站瀏覽一遍,獲取最準確的資訊,部分計劃更提供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網上申請的選項。
相關表格及指引文件下載中心
你可以在「樓宇復修平台」網站的下載中心,找到最新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填表須知及其他相關文件。下載表格後可以先仔細閱讀,預先準備好所需文件,這樣可以讓整個申請過程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