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公屋封窗焗又暗?一文睇盡5大關鍵:消防條例、工程影響、通風自救及替代方案全攻略

舊公共屋邨的走廊氣窗封閉工程,令不少居民陷入兩難:一方面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卻要面對室內變得「又焗又暗」的居住難題,甚至有住戶為求通風而長開大門,反而墮入更危險的消防陷阱。究竟為何這項工程勢在必行?封窗後如何自救,改善通風採光?社會熱議的透明防火物料又是否可行?本文將為你全面拆解舊公屋封窗的五大關鍵,從消防條例的法律依據、具體工程影響,到實用的通風採光自救技巧,乃至探討防火玻璃等替代方案的可行性,並整合常見問題,提供一份最詳盡的應對全攻略。

舊公屋封窗的兩難:在消防安全與居住質素之間尋求平衡

舊公屋封窗的議題,最近成為許多居民生活中的一大挑戰。這項措施的原意是為了提升樓宇的消防安全,保障大家的生命,但同時也無可避免地影響了單位的居住質素。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是關乎性命的消防規格,另一方面是每日面對的居住體驗。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正是居民與相關部門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封窗引發的居住憂慮:通風與採光問題何解?

當走廊的氣窗被實心防火板封閉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通風與採光。這兩個看似基本的生活需求,一旦被削弱,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其實相當深遠。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問題的根本原因。

通風挑戰:為何居民普遍反映室內「焗促」?

許多舊式公屋的設計,相當依賴單位前後的空氣對流來維持室內通爽。面向走廊的氣窗,正正是這個通風系統的關鍵一環。它讓室外的空氣可以流入,再經由面向另一邊的窗戶或露台排出,形成自然的空氣循環。當這個氣窗被封死後,空氣對流的路徑就被截斷。單位內的空氣變得停滯,濕氣和熱氣難以散去,結果就造成了居民口中「焗促」的感覺,尤其在潮濕炎熱的季節,情況更為明顯。

採光影響:如何解決走廊封窗後的室內昏暗問題?

走廊的氣窗雖然面積不大,但它為靠近走廊的空間,例如廚房、浴室或屋內的走廊位置,提供了重要的輔助光源。封窗之後,這些本身可能沒有直接對外窗戶的空間,就失去了唯一的天然光來源。結果是即使在白天,這些地方也變得昏暗,需要長期亮著燈,不僅增加了電費開支,也讓居住環境感覺上變得更壓抑。

封窗後的錯誤應對:長開大門反增消防風險

面對室內變得又焗又暗,部分住戶為了改善情況,選擇了一個看似直接的方法:長時間打開大門通風。這個舉動雖然可以理解,但卻帶來了比封窗前更嚴重的消防隱患,完全違背了工程的原意。

「開門通風」的致命隱患:煙囪效應如何加劇火勢蔓延

在火災學上,有一個名為「煙囪效應」的現象。當火警發生時,敞開的大門會為火場提供源源不絕的新鮮空氣(氧氣),令火勢燃燒得更猛烈。同時,大門亦成為濃煙和高溫氣體湧出的通道。公共走廊會瞬間變成一條充滿致命濃煙的「煙囪」,火勢和毒氣會以極快速度向上層及橫向擴散,嚴重阻礙自己和鄰居的逃生路線。

為何敞開大門會違背封窗的消防原意?

封窗工程的核心目的,是利用防火物料將每個單位塑造成一個獨立的「防火間隔」。這個間隔可以在火警發生時,將火勢和濃煙圍困在起火單位內至少半小時,為其他住戶爭取寶貴的黃金逃生時間。一道沒有防火效能的木門或鐵閘,一旦長時間打開,這個「防火間隔」就形同虛設。火災的所有威脅都可暢通無阻地擴散到公共空間,令整個封窗工程的努力付諸流水。

特殊群體考量:為何長者及長期病患住戶無法豁免?

不少人提出,對於一些特別依賴自然通風的長者或長期病患住戶,能否給予豁免?從消防安全的角度看,這點確實難以實行。大廈的消防安全是一個整體概念,講求的是集體防護。防火屏障的效能,取決於其最薄弱的一環。只要有一戶沒有遵從規定,這個缺口就足以讓火勢蔓延,威脅整層甚至整座樓宇住戶的安全。為了保障所有人的生命安全,這項措施需要所有單位共同遵守,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為何必須封窗?解構舊公屋消防安全條例與政策背景

最近,舊公屋封窗的議題引起不少朋友的關注,甚至有些困惑。這項看似突然的工程,其實並非房屋署一時興起,它的背後,牽涉到一套行之有年的消防安全法例,以及多年來從火災事故中汲取的沉痛教訓。這一切,都是為了保障大家居住安全的必要措施。

法律依據:《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的規定

讓我們先從法例說起,整個封窗工程的法律基礎,源於《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第572章)。這條條例旨在提升舊式樓宇的消防安全水平,使其盡量貼近現代建築的防火標準。

條例適用對象:1987年前落成的舊式公屋

條例的規管對象,主要是在1987年3月1日或之前落成或首次呈交建築圖則的綜合用途及住用建築物。全港許多舊式公共屋邨,例如長型大廈及雙塔式大廈,正正落入這個範圍。這些樓宇的設計年份久遠,其防火標準自然無法與現今的樓宇相比。

技術要求:氣窗須具備至少半小時耐火能力

根據條例及相關的《耐火結構守則》,分隔住宅單位與公共走廊的牆壁,必須是一道有效的防火屏障。這意味著,牆壁上的任何開口,包括大門及氣窗,都必須具備指定的耐火能力。條例要求,這些位置的氣窗必須是固定窗,並且具備至少半小時的耐火時效,才能有效阻止火勢及濃煙蔓延。顯然,舊式公屋常見的普通玻璃或金屬百葉氣窗,完全無法滿足這個要求。

政策時間線:為何消防條例頒布多年後才大規模執行?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疑問,既然條例早在2007年已生效,為何相隔十多年後,才開始大規模推行舊公屋封窗工程?

舊公屋封窗計劃的規劃與執行滯後分析

要為全港數十條屋邨、超過十萬個單位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工程,並非一件簡單的事。由確定工程方案、委託顧問進行深入研究、評估不同物料的防火效能與成本,到規劃具體施工流程,整個過程都需要周詳的準備和資源調配。政策由立法到全面落實,中間往往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進行規劃與籌備。

近年火警案例如何推動消防條例的嚴格執行

同時,近年發生的一些舊樓火警悲劇,亦不斷提醒著我們提升舊式樓宇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每一次事故,都促使相關部門重新審視現有條例的執行進度,並加快腳步,將法例要求切實地執行,以防止同類型的慘劇再次發生。可以說,嚴格執行封窗工程,是汲取了教訓後所採取的必要行動。

消防專家解析:公屋氣窗如何成為火災致命陷阱

從消防安全的專業角度分析,面向走廊的舊式氣窗,確實是火災中一個極其危險的致命缺口。

舊式氣窗的結構弱點:火舌與濃煙的蔓延路徑

這些氣窗的物料,例如普通玻璃在火場高溫下會迅速破裂,而鋁質或鐵質百葉窗的葉片之間亦非完全密封,更會在高溫下變形。一旦單位內發生火警,火焰與致命的濃煙便會暢通無阻地從這個缺口湧入公共走廊。走廊是所有住戶唯一的逃生通道,一旦被濃煙及高溫佔據,逃生之路就會被瞬間切斷。

建立防火屏障:封窗如何提供「半小時黃金逃生時間」

以合規格的防火物料封閉氣窗,目的就是在單位與走廊之間,建立一道完整的防火屏障。這道屏障能提供至少半小時的耐火能力,意即它可以在火災發生後,將火勢與濃煙有效圍困在起火單位內長達三十分鐘。這「半小時黃金逃生時間」至關重要,它為同層及樓上鄰居提供了寶貴的疏散機會,同時也為消防員到場部署救援爭取了關鍵時間。

「一戶不封,全層受脅」:集體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或許有住戶會認為,這只是自己一戶的小事。然而,消防安全從來都是整座大廈的集體責任。大廈的防火能力,取決於最薄弱的一環。只要有一戶的氣窗沒有按規定圍封,這個單位就成為了整層樓的防火缺口。萬一不幸發生火警,濃煙與火舌就會從這個缺口蔓延,危及所有已遵守規定的鄰居,令大家為提升安全所作的努力付諸流水。因此,為了保障自己與鄰居的生命安全,全面執行封窗工程是別無選擇的。

舊公屋封窗工程實務:受影響屋邨、施工詳情與住戶須知

講到舊公屋封窗,相信不少朋友最關心的還是實際執行層面的問題。究竟自己住的屋邨是否受影響?工程會怎樣進行?封窗之後的生活又可以怎樣適應?這裡就為你詳細拆解工程的各項細節,以及提供一些實用的生活小貼士。

受影響的公共屋邨及工程規模

全港須進行封窗工程的屋邨完整名單

這次的消防改善工程規模相當大,並非只針對一兩條屋邨。根據官方資料,全港共有53個於1987年或之前落成的舊式公共屋邨需要進行工程。如果你居住的屋邨樓齡較高,而且單位面向走廊設有傳統的百葉氣窗,那麼很可能就在受影響的名單之內。想確認自己所住的屋邨是否需要進行工程,最直接的方法是留意大廈大堂由房屋署發出的官方通告。

工程規模:涉及樓宇及單位總數

整個計劃涉及的範圍甚廣,覆蓋全港約240座樓宇,受影響的單位總數高達13萬戶以上。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這是一項全港性的大型消防安全提升計劃。工程會分階段在不同屋邨進行,例如黃大仙的富山邨就是首批展開工程的屋邨之一。

封窗工程住戶須知:費用、施工方式與溝通渠道

工程費用由誰承擔?

關於費用問題,住戶可以完全放心。這次的舊公屋封窗屬於政府主導的消防安全改善工程,所有相關費用均由政府承擔,住戶無需支付任何款項。

施工會否入屋?工程主要在公共走廊進行

工程期間會否對日常生活造成滋擾,是另一個大家很關注的重點。整個圍封氣窗的工序,主要會在單位外的公共走廊進行。施工人員並不需要進入你的單位內部,因此即使日間需要上班或外出,也不會影響工程進度,對住戶的滋擾可謂減至最低。

已自行安裝氣窗的單位應如何處理?

有些住戶可能早已因為保安或私隱理由,自行用木板等物料封閉了氣窗。如果你是這種情況,亦無需採取任何行動。你不必自行拆除原有的封板,工程團隊會統一處理,確保最終安裝的物料符合消防條例規定的耐火標準。

如何獲取官方工程資訊及聯絡方法

想了解自己屋邨的具體工程時間表或有任何疑問,最可靠的途徑是直接向你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查詢。此外,房屋署在工程開始前,通常會在大廈大堂張貼詳細通告,甚至舉辦居民講解會,你可以多加留意,以獲取最準確的第一手資訊。

封窗後生活指南:改善通風與採光的實用技巧

封窗的原意是為了防火安全,但無可否認會對單位的通風和採光帶來一些影響。不過,只要花點心思,透過一些簡單方法,就能大大改善居住的舒適度。

通風改善技巧:善用對流扇與抽氣扇

要改善室內空氣流通,可以添置一把對流扇。將對流扇放在窗邊,把室外鮮風抽進屋內,再配合另一把風扇將室內的悶熱空氣吹向門口或廚房抽氣扇,就能製造出人為的空氣對流效果。同時,確保廚房及浴室的抽氣扇運作正常,定時開啟也能有效帶走室內的濕氣和濁氣。

採光改善技巧:室內照明與家居佈置建議

走廊的光線進不來,室內自然會變得較暗。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燈光,可以考慮在較暗的位置(例如玄關或廚房)加裝一些輔助照明,例如LED燈帶,既省電又光猛。其次是家居佈置,盡量選用淺色系的傢俬、牆身油漆和窗簾,因為淺色有反射光線的效果,能有效提升室內整體的亮度。

安全須知:切勿長開大門及其他安全通風方法

為了通風而長時間打開木製大門,是一個非常不可取的做法。這樣做不僅有保安風險,更會完全抵銷封窗帶來的消防安全效益,一旦發生火警,濃煙和火舌便會暢通無阻地湧入走廊。比較安全的做法是,只打開鐵閘並鎖上,保持大門關閉。如果想加強通風,可以考慮更換通風效能較佳的鐵閘款式,這樣既能保持空氣流通,又能兼顧家居安全。

尋求更佳方案:透明防火物料的可行性探討

舊公屋封窗的原意是為了提升消防安全,但現行的實心防火板方案,卻衍生出新的居住問題。既然目標是平衡安全與宜居,社會上便開始探討有沒有兩全其美的選擇,而透明防火物料就成為了焦點。

平衡消防與宜居:為何社會提倡採用透明防火物料?

現時實心防火板引發的通風採光爭議

現時採用的實心防火板雖然符合消防條例,卻完全阻隔了光線與空氣。很多住戶反映,封窗後單位明顯變得昏暗侷促,特別是靠近走廊的廚房或廁所。為了改善通風,部分居民選擇長時間打開大門,這不但構成私隱和保安風險,更會在火警發生時形成煙囪效應,加速火勢蔓延,與封窗的原意背道而馳。

各界替代方案:以防火玻璃取代傳統防火板

面對這個兩難局面,不少地區人士及工程專家提出了一個建設性方案,就是以具備同等防火效能的防火玻璃,來取代不透光的防火板。這個方案的核心理念很簡單,就是尋找一種物料,既能滿足消防安全標準,又能保留氣窗原有的採光功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認識透明防火物料:防火玻璃的原理與效能

防火玻璃如何阻隔火勢與高溫?

防火玻璃並不是普通玻璃,它經過特殊加工處理,能夠在火災時發揮屏障作用。它的原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單片防火玻璃,透過化學和物理強化,提升玻璃的耐熱衝擊能力,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完整不破裂,阻擋火焰和濃煙。另一種是複合防火玻璃,中間夾有特殊的防火膠層,遇高溫時會膨脹發泡,形成一個不透明而且隔熱的保護層,有效阻隔熱力傳導。

防火玻璃能否同時滿足消防條例與住戶採光需求?

答案是可以的。根據《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的要求,氣窗位置需要有至少半小時的耐火能力。市面上合規格的防火玻璃產品,都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甚至提供一小時或更長的防火時效。因此,採用防火玻璃完全可以在符合法例的同時,讓光線穿透,維持單位的基本採光,避免住戶因為室內昏暗而需要長開大門。

防火玻璃方案的挑戰與展望

成本比較:防火玻璃與傳統防火板的價格差異

防火玻璃方案的最大挑戰,無疑是成本。一般而言,防火玻璃的物料成本及安裝費用,都比傳統的防火板高出數倍。對於涉及全港超過十萬個單位的龐大工程來說,這筆額外的開支是一個必須審慎考慮的因素。

技術考量:大規模應用於舊公屋工程的可行性

除了成本,大規模應用亦有技術上的考量。例如,防火玻璃的供應量是否穩定,能否滿足如此龐大工程的需求。另外,其安裝工序可能比安裝防火板更為複雜,需要更專業的技術人員,這都會影響工程的進度與規劃。

政府對防火玻璃方案的回應及未來政策走向

目前,已有立法會議員將採用透明防火物料的建議轉達給相關政府部門。據了解,當局表示會對方案的可行性進行研究。雖然短期內未必會改變現行方案,但社會的持續關注與討論,有望推動政策在未來尋求更人性化的平衡點,讓消防安全措施與居民的生活質素可以並存。

舊公屋封窗常見問題 (FAQ)

Q1: 我的單位已自行封窗,需要配合工程拆除嗎?

這個問題是許多已自行裝修住戶的共同疑問。關於舊公屋封窗的安排,如果你的單位氣窗早前已自行圍封,住戶並不需要為了配合工程而自行拆除或還原。房屋署在安排工程時,會統一處理這些情況,確保最終的圍封物料及方式符合消防條例的標準。

Q2: 這次的舊公屋封窗工程需要收費嗎?

關於費用問題,住戶可以放心。這次由房屋署主導的舊公屋封窗工程,所有相關費用均由政府承擔,屬於全額資助的消防改善項目。因此,住戶完全不需要就此項工程支付任何費用。

Q3: 封窗工程施工期間,住戶需要在家配合嗎?

由於工程的主要工序是在單位外的公共走廊進行,施工團隊並不會進入單位內部。因此,在封窗工程進行期間,住戶無需特別請假或留守家中配合施工。這項安排旨在將工程對住戶日常生活的影響減至最低。

Q4: 政府為何認為封閉氣窗後,單位仍有足夠通風採光?

根據相關部門的評估,所有受影響的舊公屋單位本身都設有露台,或至少有一扇面向戶外的窗戶。官方的看法是,這些設施已經能夠為單位提供足夠的天然通風與採光,滿足日常居住的基本需求。因此,即使封閉了面向走廊的氣窗,也不會對單位的整體通風採光構成嚴重影響。

Q5: 如何查詢我所住屋邨的具體工程時間表?

想了解你所居住屋邨的具體工程時間表,最直接的方式是多加留意屋邨管理處在樓宇大堂張貼的官方通告,上面會列明詳細的施工日期及安排。此外,房屋署也會透過郵寄信件或《屋邨通訊》等渠道,向受影響的住戶發放工程資訊。你也可以主動聯絡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查詢最新的工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