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不少業主隨即感到徬徨,最怕墮入驗窗黑店的陷阱,被濫收天價費用。事實上,這些黑店手法近年不斷推陳出新,由街頭「免費檢查」作招徠,到偽冒身份、虛報維修項目,花樣百出,令人防不勝防。為此,我們特別為你整合了這份2025年終極防騙懶人包,將會深入拆解8大最新騙術,一步步教你跟足官方正確流程,提供清晰的驗窗價錢及維修項目參考,並解答所有常見疑難,助你輕鬆應對強制驗窗,精明地保障自身權益,徹底避開所有收費陷阱。
全面拆解驗窗黑店手法:提防2025最新8大騙術
處理強制驗窗時,最怕遇上驗窗黑店,許多不良公司看準業主希望盡快解決問題的心態,設計出層出不窮的驗窗黑店手法。想保障自己,第一步就是要清楚了解他們的常見伎倆。以下我們將全面剖析2025年最新的騙術,助你輕鬆識別陷阱,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手法一:「免費驗窗」的糖衣毒藥
陷阱剖析:「免費」作餌,高價維修為實
街頭或信箱中經常出現「驗窗免費」的宣傳單張,這正是最典型的誘餌。這些公司利用「免費」二字吸引你聯絡,上門檢查後,他們總會誇大問題,將小瑕疵說成嚴重安全隱患。他們的真正目的,並非提供免費服務,而是要推銷昂貴的鋁窗維修方案,最終的驗窗維修價錢可能比市價高出數倍。
防騙對策:警惕主動上門或街頭招攬的服務
面對主動招攬的服務,應該時刻保持警覺。信譽良好的公司通常業務繁忙,較少需要用這種方式尋找客戶。與其貪圖小便宜,不如主動尋找市場上口碑好的驗窗推介,或參考可靠的驗窗白名單,從源頭上減少接觸不良商戶的機會。
手法二:偽冒「合資格人士」身份
陷阱剖析:無法出示或使用偽造驗窗卡
根據法例,強制驗窗必須由屋宇署認可的「合資格人士」進行。但不少騙徒會偽冒此身份,他們在上門時或無法出示有效的「合資格人士驗窗卡」,或使用偽造的證件。他們會利用業主的不熟悉,含糊其辭,迅速完成所謂的「檢查」,然後直接進入報價維修的環節。
防騙對策:上門即要求出示並核實驗窗卡真偽
檢驗人員上門的第一時間,就應該要求對方出示其「合資格人士驗窗卡」。你可以仔細核對卡上的資料,例如姓名、照片及有效期。同時,你也可以透過屋宇署的官方網站,即時核對其註冊資料是否屬實,確保對方是真正的專業人士。
手法三:虛構「政府行政費」騙局
陷阱剖析:以代辦文件為由,收取不存在的官方費用
有部分公司會在檢驗前,向業主收取一筆數百元的所謂「政府文件行政費」或「表格存檔費」。他們會聲稱這是代屋宇署收取的官方費用,必須預先支付。事實上,這筆費用純屬虛構,只是他們巧立名目,騙取金錢的手段。
防騙對策:了解官方流程絕無此收費,拒絕支付檢驗前的不明費用
業主需要清楚知道,屋宇署的官方流程中,並不存在任何由驗窗公司代收的行政費用。所有費用應該只涉及檢驗及維修本身。在未獲得清晰的報價單及同意任何工程前,應該拒絕支付任何名目不清的預繳費用。
手法四:誇大問題恫嚇業主,推銷不必要維修
陷阱剖析:將輕微瑕疵渲染為嚴重安全隱患,推銷全屋更換
這是強制驗窗黑店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他們會將窗戶上一些微不足道的老化現象,例如螺絲有輕微銹跡或窗鉸稍微變緊,誇大為「即將脫落」或「有即時危險」,從而恫嚇業主。他們的最終目標是推銷「全屋窗戶零件更換」等大額工程,謀取暴利。
防騙對策:要求指明損壞部份並拍照存證,對「全屋換」建議貨比三家
當檢驗人員指出問題時,你可以要求他們明確指出損壞的具體位置,並用手機拍照作為記錄。如果對方提出大規模更換的建議,切勿即時答應。你應該尋找另外一至兩家公司獲取專業意見和驗窗價錢作比較,了解清楚是否有此必要。
手法五:混淆「強制」與「非強制」維修項目
陷阱剖析:將防水膠邊等非強制項目混入報價單
強制驗窗有四個明確的法定檢驗範圍。但不良公司會故意混淆視聽,將一些非強制性的項目,例如更換窗戶防水膠邊、更換玻璃等,包裝成「必須維修」的項目列入報價單,令整體費用大幅增加。
防騙對策:熟記四大法定檢驗範圍,對額外建議保持警覺
業主應對強制驗窗的四大法定範圍(玻璃嵌板、窗框及窗扇、窗鉸、鉚釘及螺絲)有基本認識。對於任何超出此範圍的維修建議,都應該主動詢問其必要性,並了解清楚這些項目是否真的會影響驗窗結果。
手法六:提供超長「假保養期」作誘餌
陷阱剖析:承諾不合常理的保養期,事後以「執笠」逃避責任
為了增加吸引力,一些黑店會提供長達五年甚至十年的「特長保養期」。這種承諾遠超行業普遍的一至兩年標準。這些公司往往在完成工程並收款後,很快便會更改公司名稱或結束營業,令保養承諾變成廢紙。一旦窗戶再出現問題,業主便會投訴無門。
防騙對策:選擇提供合理年期(如2年)保養的承建商
選擇驗窗公司時,應該將焦點放在其公司歷史、過往案例及市場口碑上,而不是單純被超長的保養期所吸引。一般而言,提供一至兩年合理保養期的公司,其可信度反而更高。
手法七:新型合作詐騙模式
陷阱剖析:與地區組織合作,將商業行為包裝成「社區服務」
近年出現一種較隱蔽的手法,就是驗窗公司主動接觸地區組織或業主立案法團,以提供「街坊優惠價」或舉辦「驗窗講座」為名,將其商業推銷包裝成社區服務。他們利用這些組織的公信力作招徠,更容易取得居民的信任,但服務質素及收費卻未必合理。
防騙對策:即使經介紹,亦需自行查證公司背景及口碑
即使服務是由你信任的地區組織所介紹,也絕不能掉以輕心。在決定採用服務前,你仍然需要自行上網查證該公司的商業登記、過往評價,以及是否曾出現在任何驗窗黑店名單上。獨立判斷,才是保障自己的最佳方法。
避開陷阱:官方強制驗窗正確流程與合資格人士全攻略
要識破層出不窮的驗窗黑店手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清楚了解官方的正確流程。當你熟悉整個過程,自然就能一眼看穿不合常理的要求,保障自己的權益。以下我們就一步一步拆解,讓你輕鬆掌握。
強制驗窗計劃背景與法律責任
首先,我們要明白強制驗窗計劃不是一個推銷活動,而是一項法律規定。政府為了保障公眾安全,在2012年開始全面實施這個計劃。所以收到通知後,業主是有法律責任去處理的。
誰會收到通知:樓齡達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業主
如果你是樓齡達到或超過10年的私人樓宇(樓高不超過三層的住宅樓宇除外)的業主,就有機會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法定通知。屋宇署會分批揀選目標樓宇,然後向相關業主發信。
法定處理時限:個別單位6個月,公用部份9個月
收到通知後,處理是有時限的。如果通知是針對你的個別單位,你需要在6個月內完成整個檢驗和維修程序。如果是關乎大廈的公用部分窗戶,時限則會是9個月。
不遵從的後果:罰款、監禁及由屋宇署代辦並追收附加費
如果業主在沒有合理解釋下,選擇驗窗唔做,後果可以相當嚴重。屋宇署有權提出檢控,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及監禁三個月。此外,屋宇署也可以委派承建商代為完成檢驗及修葺,然後向業主追討所有相關費用,並加收不超過20%的附加費,屆時的驗窗維修價錢可能得不償失。
官方驗窗標準六步曲
整個官方流程其實非常清晰,總共有六個步驟。只要跟著做,就能穩妥地完成任務。
第一步:核實屋宇署法定通知
收到信件後,第一件事是確認信件的真偽。你可以到屋宇署的官方網站,輸入大廈名稱,核實你的樓宇是否真的被納入強制驗窗計劃的名單內。
第二步:委任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
確認通知後,你需要委任一位「合資格人士」進行檢驗。如果檢驗後需要維修,你還需要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進行鋁窗維修工程。有時,同一間公司可能同時具備這兩種資格。
第三步:監督上門檢驗過程
合資格人士上門檢驗時,業主最好在場監督。你可以觀察對方是否仔細檢查窗戶的各個部分,並就任何疑問即時提出。這個過程也是判斷對方是否專業的一個好機會。
第四步:審視檢驗報告及安排所需修葺
檢驗完成後,合資格人士會提供一份檢驗報告。如果報告指出窗戶需要修葺,業主應仔細審視報告內容和維修報價,清楚了解哪些部分需要維修以及相關的驗窗價錢。
第五步:監督修葺工程並核實完工
在維修工程進行期間,你同樣應該監督施工過程。完工後,合資格人士需要再次核實,確保所有修葺工程都符合安全標準。
第六步:呈交指明表格至屋宇署
最後一步,合資格人士會將填妥的指明表格呈交給屋宇署,證明你已經遵從法定通知。整個流程到此才算正式完成。
如何辨認及尋找真正的「合資格人士」?
要避開強制驗窗黑店,最關鍵的一步是確保你委任的是真正合資格的專業人士。
驗證方法:查核驗窗卡特徵與屋宇署網上名冊
所有合資格人士都持有一張由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當有人上門時,你必須要求對方出示。同時,你可以即時登入屋宇署網站的「合資格人士名冊」,輸入對方卡上的資料作核對,確保人證相符。
尋找途徑:屋宇署名冊、各專業學會及工會名單
那麼應該去哪裡尋找驗窗推介?最穩妥的途徑是透過官方渠道。屋宇署網站備存了完整的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名冊。此外,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等專業團體或相關工會,也會提供其會員名單供公眾查閱。
如何建立你的驗窗公司白名單?
面對市面上眾多選擇,不知驗窗邊間好,主動建立自己的信譽公司清單(即驗窗白名單)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
篩選信譽良好公司的標準
一間值得信賴的公司,通常具備幾個特點:公司歷史悠久,有良好口碑;報價清晰,列明檢驗費及各項鋁窗維修價錢,沒有隱藏收費;願意提供過往工程作參考;提供合理的保養期。貨比三家,不要輕信聲稱驗窗免費的招徠。
整合網上驗窗黑店名單特徵作警惕
你可以留意網上討論區或向消委會查詢,了解過往的驗窗投訴個案,整合一份2025年最新的驗窗黑店名單特徵。這些特徵通常包括:主動上門拍門、使用威嚇性銷售手法、報價含糊不清、拒絕出示驗窗卡、推銷大量非必要的昂貴維修等。了解這些常見的驗窗黑店手法,有助你提高警覺。
識睇報價單避開天價收費:2025驗窗價錢及維修項目參考
要避開驗窗黑店設下的天價收費陷阱,首先要學懂看懂報價單。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應該只包含法例要求的強制檢驗與維修項目。了解市場上的參考價錢,就能夠一眼識破那些企圖濫收費用的公司。這份指南會為你提供最新的價錢參考和技術規格,助你建立自己的驗窗公司白名單,輕鬆應對強制驗窗。
四大法定強制檢驗範圍(超出即屬可疑)
想知道報價單有沒有問題,第一步就是核對屋宇署規定的四大強制檢驗範圍。所有強制維修項目都必須在這四個範圍之內。如果報價單上出現超出這些範圍的項目,例如更換防水膠邊或升級玻璃,這就是一個警號,對方可能正在推銷非必要的服務。
範圍一:玻璃嵌板
檢驗人員只會檢查玻璃有沒有破裂或碎裂。任何關於更換雙層玻璃、隔音玻璃或防反光玻璃的建議,都不屬於強制檢驗的要求。
範圍二:窗框及窗扇
主要檢查窗框和窗扇有沒有變形、或者是否難以順暢開關。如果窗戶結構穩固,只是開關時有點不順,未必需要整組更換,可能只需簡單調校。
範圍三:窗鉸
這是檢驗的重點。人員會檢查窗鉸有沒有明顯變形、缺少零件,或者出現嚴重生銹。窗鉸是支撐整扇窗戶的關鍵,所以有問題就必須更換。
範圍四:鉚釘及螺絲
人員會檢查用來固定窗鉸及其他組件的鉚釘(拉釘)和螺絲,看看它們有沒有鬆脫、缺漏,或者出現代表金屬腐蝕的灰白色粉末或鐵銹。
2025最新驗窗及維修價錢參考
掌握市場上的驗窗價錢,是防止被騙的第二道防線。以下是綜合市場資訊整理的2025年參考價格,讓你與收到的報價單作比較。請注意,實際價錢會因窗戶尺寸、物料和工程複雜度而有所浮動。
基本檢驗及監督費
如果檢驗後窗戶無需維修,合資格人士只會收取基本的檢驗及呈報文件費用,價錢大約在港幣$400至$1,000之間。如果需要維修,費用會包含監督工程及完工後的文件呈報,價錢一般介乎港幣$500至$2,000。
更換不銹鋼窗鉸價錢(按尺寸)
更換窗鉸是鋁窗維修中最常見的項目。價錢通常按窗鉸的長度計算,每扇窗計算。
– 8至10吋窗鉸:約港幣$150 – $250
– 12至14吋窗鉸:約港幣$250 – $350
– 16吋或以上窗鉸:約港幣$350起
更換窗戶鎖具(上下連動鎖/七字鎖)價錢
如果窗戶的鎖具有損壞,例如無法鎖緊,也需要更換。
– 更換七字鎖:約港幣$150 – $250
– 更換上下連動鎖:約港幣$200 – $300
更換不銹鋼螺絲及拉釘價錢
如果只是個別螺絲或拉釘出現銹蝕或鬆脫,可以單獨更換。這項費用通常會按每扇窗計算,大約在港幣$80至$150之間。
更換窗戶防水膠邊價錢(非強制項目)
這是一個常見的額外收費項目。防水膠邊老化雖然會影響防水和隔音,但它並不屬於強制驗窗的法定維修範圍。如果有公司堅持必須更換才能通過檢驗,這很可能是不良手法。價錢參考:每扇窗約港幣$100 – $200。
維修物料關鍵技術規格
了解維修物料的標準規格,可以防止承辦商偷工減料,確保維修工程的質素和長遠安全。
窗鉸規格:材質、厚度與長度要求
根據屋宇署的指引,更換的窗鉸必須使用不銹鋼材質,建議選擇304不銹鋼。窗鉸鋼材的厚度最少要有2.5毫米,而長度則應至少是窗扇闊度的60%,才能提供足夠的承托力。
螺絲與拉釘規格:材質與直徑要求
同樣地,所有新更換的螺絲與拉釘都必須為不銹鋼材質。拉釘的直徑最少要有4.8毫米,而螺絲的直徑則最少要有5毫米,以確保固定力足夠。
提防偷工減料:「雙金屬效應」的陷阱
一個專業的師傅在安裝不銹鋼螺絲到鋁窗框時,會在接觸點塗上瀝青油或中性玻璃膠作絕緣。因為當兩種不同金屬(不銹鋼與鋁)直接接觸時,會產生名為「雙金屬效應」的電化學腐蝕,加速鋁材氧化,反而令窗戶更快損壞。忽略這個步驟,就是偷工減料的表現。
解構真實「天價」報價單
學會了理論,現在來看看實際案例。很多驗窗黑店的手法,就是透過一份含糊不清、項目繁多的報價單來混淆視聽。
案例分析:逐項拆解黑店報價單的不合理之處
假設你收到一份報價單,上面列出「全屋窗戶結構性加固工程」、「政府強制性文件行政費」、「專業安全評估費」等項目,每項收費數百至過千元。這些名目聽起來很專業,但其實都是虛構的。合法的收費只有「檢驗及監督費」和清晰列明單價的「維修項目費」。遇到這種報價單,便要提高警覺。
利潤陷阱:揭示混淆項目抬高收費的手法
另一種常見的驗窗黑店手法是將單一工序分拆成多個項目收費。例如,更換窗鉸本來就包含拆除舊螺絲和安裝新螺絲的工序。但不良公司可能會在報價單上,除了收取「更換窗鉸」的費用外,再額外加一項「更換全窗不銹鋼螺絲」的費用,變相重複收費。如果對收費項目有任何疑問,應立即提出,甚至考慮向消委會提出驗窗投訴。選擇一間好的驗窗公司,比事後追討更為重要。
強制驗窗與防騙常見問題 (FAQ)
未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窗通知信,應如何處理?
即使您未有收到屋宇署的信件,也不代表可以完全鬆懈。有時候信件可能在郵遞過程中遺失,或已寄送至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統一處理。最穩妥的做法是主動出擊,您可以前往屋宇署的官方網站,透過「強制驗窗計劃」專頁,輸入您的大廈名稱,查核是否已被納入本年度的驗窗名單。主動了解情況,總比日後收到催辦令時手忙腳亂來得好。畢竟,定期為家中的鋁窗維修和檢查,也是保障家人安全的重要一環。
大廈公用地方的窗戶由誰負責?(責任與費用分攤)
這個問題很常見,答案相當清晰。根據法例,大廈公用地方(例如樓梯、走廊、會所等)的窗戶,其檢驗和維修責任屬於全體業主共同擁有,並由業主立案法團或物業管理公司作為代表去統籌執行。至於相關的驗窗價錢及維修費用,一般會從大廈的管理費或維修基金中支出,由全體業主按大廈公契的規定共同分攤。個別業主有責任合作,若拒絕分擔費用,法團有權採取法律行動追討。
我家的「幕牆」(Curtain Wall) 屬於強制驗窗範圍嗎?(與驗樓計劃的分別)
不少朋友會混淆「窗戶」與「幕牆」的概念,特別是住在新型樓宇的業主。簡單來說,傳統的窗戶是安裝在牆壁的預留洞口中,而「幕牆」本身就是建築物外牆的一部分,是一個獨立的結構系統。因此,幕牆並不屬於「強制驗窗計劃」的規管範圍。它其實是納入在另一個更全面的「強制驗樓計劃」之內。如果您的單位擁有幕牆設計,就需要留意關於驗樓的相關法規。
遇到驗窗黑店,可向哪些機構求助?(消委會、海關投訴流程)
當不幸遇上驗窗黑店,懷疑自己被濫收費用或對方使用了不良手法,請保持冷靜並採取行動。您可以循以下途徑進行驗窗投訴:
1. 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 這是處理消費糾紛最直接的渠道。您可以準備好所有文件,包括報價單、收據、相片及對話記錄,向消委會作出申訴。消委會將會介入調停,協助雙方尋求解決方案。許多關於強制驗窗黑店的個案,都是經由消委會處理。
2. 香港海關: 如果商戶的手法涉及《商品說明條例》中的「誤導性遺漏」或「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例如故意隱瞞重要收費資訊或以恐嚇手段逼使您接受服務,這便屬於海關的執法範圍。您可以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舉報。
3. 香港警務處: 假如事件涉及更嚴重的詐騙成分,例如承辦商收款後便銷聲匿跡,則應立即報警處理。
為何有些公司向長者提供免費檢查服務?當中隱藏甚麼陷阱?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疑問,也是不少驗窗黑店手法的核心。「驗窗免費」的服務,往往是「糖衣毒藥」。這些公司看準部分長者希望節省開支,或對強制驗窗流程不熟悉的弱點,以「免費」作為敲門磚,旨在取得進入您家中的機會。當他們上門後,真正的戲肉才上演。他們可能會誇大窗戶的損壞程度,將一些輕微的瑕疵形容為即時危險,製造恐慌氣氛,然後再推銷一系列昂貴而不必要的鋁窗維修工程。最終,您可能因為一次「免費檢查」,反而支付了遠超正常市場水平的驗窗維修價錢。因此,在思考驗窗邊間好時,對任何主動提供的免費服務都應抱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