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窗戶維修責任誰屬?一文看清4大關鍵 (附房署最新價目表及驗窗須知)

公屋窗戶出現滲水、關不緊,甚至玻璃破裂,維修責任誰屬?這是每位公屋租戶都可能遇到的煩惱。究竟應由房屋署(房署)免費維修,還是租戶需自掏腰包?界定責任的關鍵在於「正常損耗」與「人為損壞」。本文將為你全面拆解公屋窗戶維修的四大關鍵:從釐清房署與租戶的責任劃分,到詳列房署最新的自費維修價目表及申請流程;再深入探討近期備受關注的公屋走廊窗戶封閉工程,以及《強制驗窗計劃》對租戶的影響。無論是想了解免費維修的範圍,還是準備申請自費服務,本文都能提供清晰指引,並附上常見問題解答,助你輕鬆處理窗戶大小事。

公屋窗戶維修責任誰屬?房署免費維修 vs 租戶自費項目

談及公屋窗戶的維修保養,很多租戶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筆費用應該由誰負責?」其實,答案的關鍵在於分辨損壞的根本原因。房屋署(房署)與租戶之間有一套清晰的責任劃分原則,主要以窗戶的損壞是否屬於「正常損耗」來決定由房署免費處理,還是需要由租戶自費維修。了解這個分界線,就能清楚自己的權益和責任。

界定維修責任的關鍵:房署對「正常損耗」的定義

要準確判斷維修費用誰屬,首先必須理解房署如何界定「正常損耗」。這個概念是整個責任劃分的核心。簡單來說,它指的是單位內的固定裝置及設備,在租戶正常使用下,隨著時間推移而出現的自然老化、磨損或功能衰退。這個定義是判斷維修工程屬於免費還是自費的基礎。

什麼是房署認可的「正常損耗」?

房署認可的「正常損耗」,是指並非由租戶疏忽、濫用或蓄意破壞所引致的損壞。想像一下,任何物件經過長年累月的使用,都會有自然折舊。例如,窗鉸經過無數次開合後變得不順暢,或者窗框的油漆因日曬雨淋而自然剝落,這些都屬於正常損耗的範圍。重點在於損壞是在合理及正確的使用方式下,自然發生的結果。

房署負責的免費窗戶維修範圍

當公屋窗戶的問題被界定為正常損耗時,房署便會承擔維修或更換的責任及費用。常見的免費維修項目包括:
* 因長年使用而老化、僵硬或鬆脫的窗鉸。
* 因自然磨損而變得難以開關的窗戶抽手。
* 因老化而失去防水功能的窗框邊緣防水膠邊。
* 窗框本身出現的非人為結構性問題。

租戶須自費維修公屋窗戶的兩種情況

另一方面,在兩種主要情況下,維修公屋窗戶的責任和費用便會落在租戶身上。這通常與個人行為或選擇有關。

情況一:人為損壞或使用不當

如果窗戶的損壞是源於租戶的人為因素,則不被視為正常損耗,租戶需要自費處理。常見的例子有:
* 因意外碰撞或不小心撞擊導致窗戶玻璃破裂。
* 使用過度力度或不當方式操作,導致窗戶把手或鎖扣損壞。
* 自行在窗框上鑽孔、加裝物件而造成的損壞。
* 因疏忽照顧,例如沒有適時關窗導致風雨吹毀窗戶部件。

情況二:個人喜好升級或更換

另一種需要自費的情況,是當窗戶本身功能完好,但租戶基於個人喜好或需求,主動要求更換或升級。例如,單位原有的窗戶操作正常,但租戶希望更換成隔音效果更好的窗戶,或者想將透明玻璃更換為磨砂玻璃以增加私隱度,這些基於個人選擇的改動,相關費用均需由租戶自行承擔。

公屋窗戶自費維修:房署最新價目表、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

當家中的公屋窗戶出現問題時,如果損壞不屬於「正常損耗」的範圍,租戶便需要自行承擔維修費用。這時候,除了自行尋找維修師傅,你也可以選擇房署提供的自費維修服務。這個服務不僅收費清晰,而且流程簡單,為租戶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官方選項。以下將會詳細介紹申請步驟、最新的收費參考,以及一些申請前必須了解清楚的重要事項。

申請房署自費維修服務的完整步驟

四步申請流程詳解

房署的自費維修申請流程直接而清晰,主要分為四個步驟,讓你輕鬆處理窗戶或其他家居設施的維修事宜。

第一步:聯絡屋邨辦事處
首先,你需要親身前往或致電你所屬屋邨的辦事處,詳細說明需要維修的項目及損壞情況。

第二步:確認收費及安排
辦事處職員會根據你的描述,初步判斷維修是否屬於自費項目。若是,職員會向你解釋相關的收費標準,並提供一份詳盡的價目表作參考。

第三步:同意收費並安排施工
在你清楚了解並同意支付相關費用後,辦事處便會正式記錄你的申請,並安排房署的維修承辦商與你聯絡,預約上門施工的時間。

第四步:完成維修及繳付費用
承辦商完成維修工作後,房署會根據價目表向你發出繳費通知,你只需按指示繳付費用即可。

房署自費維修價目表 (2025年最新參考)

房署的自費維修項目收費會每年檢討,以反映市場的人工及材料成本。以下是部分與公屋窗戶維修相關的項目收費,所有價格均由2025年1月1日起生效,僅供參考,最新收費應以屋邨辦事處公佈為準。

公屋窗戶維修相關項目收費

  • 更換窗或門玻璃:每塊 $200
  • 點焊窗花或防盜鐵柵:每次 $300
  • 更換窗門抽手或窗門鉸:每個 $440
  • 更換一套鍍鋅鐵百葉窗框 (已包括百葉玻璃):每套 $660

申請前必須注意的重要事項

在決定申請房署的自費維修服務前,有幾點重要事項你必須留意,這有助你更準確地評估情況和預算。

服務範圍限制

房署的自費維修服務,範圍僅限於單位內由房署提供的「標準裝置及設備」。換句話說,如果你自行改裝或更換了非標準的窗戶、窗花或門鎖,房署將無法為這些項目提供維修服務,你需要自行聘請師傅處理。

收費調整與結算方式

正如前面提到,所有維修項目的收費每年都會檢討。因此,在申請服務時,最好向辦事處職員索取最新的價目表。另外,最終的收費金額會以伍元或拾元整數結算,這是一個行政上的安排,方便找續。

最低收費條款

部分維修項目設有最低收費,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更換玻璃。根據價目表,更換一塊玻璃的費用為$200,但此項服務的最低收費是$300。這意味著,即使你只更換一塊玻璃,最終也需要支付$300。設立最低收費是為了涵蓋維修師傅上門的基本成本,包括交通、時間和行政開支,無論工程大小,這些都是固定成本。

公屋走廊窗戶為何被封?一文看清消防安全工程影響及安排

近年部分公屋窗戶,特別是面向走廊的氣窗,陸續被要求封閉,這項工程其實與一項重要的消防安全法規直接相關。這不僅影響單位的通風,更牽涉到每一位住戶的家居安全。以下將會詳細解釋工程的來龍去脈、法律依據及具體安排,讓大家對此事有更全面的了解。

封閉公屋走廊氣窗的法律背景與原因

法律依據:《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

這項工程的主要法律依據,是香港法例第572章《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這條條例旨在提升在1987年3月1日或之前落成的舊式樓宇的消防安全水平,讓它們能達到現今的防火標準。由於許多舊式公共屋邨都在此條例的規管範圍內,所以需要進行一系列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而封閉走廊氣窗就是其中一環。

安全核心:加強單位與走廊的「防火間隔」

封閉氣窗的核心安全考量,是為了加強單位與走廊之間的「防火間隔」。在建築防火設計中,「防火間隔」是一個關鍵概念。它的作用是將建築物劃分成多個獨立區域,萬一某個單位發生火警,堅固的牆壁與防火門窗可以有效阻擋火勢和濃煙在一定時間內蔓延,為住戶爭取寶貴的逃生時間。舊式公屋面向走廊的百葉氣窗,通常由普通玻璃和金屬框組成,並不具備防火功能。一旦發生火警,火焰和濃煙便可輕易穿過氣窗,迅速擴散到作為主要逃生通道的公共走廊,對所有住戶構成嚴重威脅。

氣窗封閉工程內容及對住戶的影響

具體施工方案與安排

工程的具體方案,是使用符合防火標準的物料,從走廊這一側將單位的氣窗完全封閉。整個施工過程安排上,已充分考慮對住戶日常生活的影響。工程人員只會在單位外的公共走廊進行工作,住戶無須特意留在家中配合。即使住戶先前已自行改裝氣窗,例如加裝了掩窗,只要不阻礙工程進行,也無須將其還原。

對住戶的費用及溝通安排

關於費用方面,所有受影響的住戶都無須承擔任何工程開支,費用會由相關機構全數負責。在溝通方面,房屋署採取了多種渠道向居民解釋工程。署方會在樓宇大堂張貼通告和圖文解說,亦會發信給受影響的住戶。同時,辦事處會展示封窗的樣本模型,並透過《屋邨通訊》發放資訊。署方也會與區議員會面解說,及聯同屋宇署和消防處為租戶舉辦講解會,直接解答他們的疑問。

工程實施時間表及涉及屋邨

推展原則與試點項目

工程的推展並非一步到位,而是遵循「合易後難、緩急先後」的務實原則分階段進行。為了確保工程順利,房委會先在個別屋邨推行試點項目以汲取經驗,例如率先在黃大仙富山邨展開工程。透過試點計劃,可以測試施工流程與居民溝通的效果,為後續在其他屋邨的大規模推展作好準備。

主要受影響屋邨範圍

這次消防安全改善工程的主要對象,是全港在1987年3月1日或之前落成的舊式公共屋邨。根據資料,受《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規管的房委會轄下樓宇超過四百幢,分佈在數十個公共屋邨。當中,需要進行封閉走廊氣窗工程的,涉及約五十多個屋邨,影響超過十萬個單位。住戶可以根據自己所居住屋邨的落成年期,判斷是否屬於受影響的範圍。

《強制驗窗計劃》與公屋租戶有關嗎?責任誰屬一文睇清

你可能聽過《強制驗窗計劃》,甚至見過鄰近的私人樓宇進行相關工程,心中不禁會想,這項計劃與自己的公屋窗戶有關嗎?萬一收到通知,責任誰屬?以下內容會為你清晰剖析,讓你一文看懂在不同情況下,誰才是最終的責任方。

何謂《強制驗窗計劃》(MWIS)?

計劃的法律基礎與基本要求

簡單來說,《強制驗窗計劃》(Mandatory Window Inspection Scheme, MWIS) 是屋宇署根據《建築物條例》(第123章)推行的一項法定計劃。計劃要求樓齡達到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其業主在收到屋宇署的法定通知後,必須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檢驗樓宇的所有窗戶,並監督任何所須的修葺工程。若檢驗後發現窗戶需要維修,業主亦須委任「註冊承建商」在合資格人士的監督下進行修葺。

公屋租戶在強制驗窗下的角色與責任

法律責任方:房屋委員會

對於公共租住房屋的租戶,答案非常明確。由於單位的業主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所以履行《強制驗窗計劃》的法律責任完全在於房委會。當房委會轄下的屋邨樓宇被納入計劃時,房委會將會作為業主,負責聘請專業人士進行檢驗及安排所有必要的修葺工程,租戶本人無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或相關費用。

租戶的配合義務

雖然法律責任不在租戶,但你有配合的義務。當房委會或其委派的承辦商需要進入你的單位進行窗戶檢驗或維修時,你需要提供協助,讓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工作。一般情況下,屋邨辦事處會預先發出通告,通知相關的安排及探訪時間,你只需按照指示配合即可。

「租者置其屋」等已售公屋的驗窗責任

個別業主須自行負責的情況

情況對於已購買單位的業主則完全不同。假如你的單位是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TPS)、「綠表置居計劃」(GSH) 等資助房屋計劃購入,你已經成為了該單位的法定業主。在這種情況下,當你收到屋宇署發出的強制驗窗通知時,你就必須像其他私人樓宇業主一樣,自行承擔全部責任,包括自費聘請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並在指定期限內完成整個驗窗及維修流程。

公屋窗戶維修常見問題 (FAQ)

關於公屋窗戶的維修事宜,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不少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透過朋友間分享資訊的方式,為你提供清晰易明的解答。

問:公屋窗戶玻璃因天氣自爆,算「正常損耗」嗎?

這是一個相當具體的問題,而答案的關鍵在於房署如何界定「正常損耗」。一般來說,「正常損耗」是指因長期正常使用而導致的自然老化或磨損,例如窗鉸變鬆或把手老化。不過,玻璃的情況比較特殊,即使是因溫差等天氣因素引致的自爆,房署通常不會將其歸類為免費維修的「正常損耗」範圍。在這種情況下,維修責任一般會落在租戶身上。建議你第一時間通知屋邨辦事處,由他們派員檢查並確認情況,再安排自費維修服務。

問:我可以自行聘請師傅維修公屋窗戶嗎?

原則上,租戶可以選擇自行聘請合資格的師傅進行維修,但過程中有幾個重點需要注意。首先,所有維修工程都必須符合《建築物條例》及房署的規定,確保窗戶的結構安全。其次,你將要為維修工程的質素與安全負上全部責任,假如日後因工程問題引致任何意外或損壞,後果均須自行承擔。因此,如果損壞的只是標準裝置,選擇房署提供的自費維修服務會是比較穩妥的做法,既能確保使用合規格的零件,也能免除後顧之憂。

問:房署封閉走廊氣窗後,單位通風變差怎麼辦?

明白封閉走廊氣窗會讓部分住戶擔心通風問題,但這項工程是根據《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的要求而進行,目的是加強單位與走廊之間的防火分隔,保障所有住戶的逃生安全。面對通風的改變,你可以嘗試一些簡單方法改善室內空氣流通,例如在天氣許可時,打開大門並鎖上鐵閘,製造對流效果。同時,善用風扇或抽氣扇,也能有效帶動室內空氣循環。

問:房署的自費維修收費,與市價相比划算嗎?

房署的自費維修項目有清晰的價目表,收費會每年檢討,價錢已包含標準零件及人工,透明度較高。與市面上的維修公司相比,房署的收費未必是最低,但它的優勢在於可靠性與保障。你無須費心尋找信譽良好的師傅,而且所有更換的都是合乎規格的標準組件,工程質量有保證。綜合考慮便利程度、零件規格和長遠的責任問題,房署的服務提供了一個公道且安心的選擇,是否「划算」則視乎你個人對價格與服務保障的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