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終極指南】點先算「合規格」?由合規格充電器、尿袋到GU標誌,5大重點全面解構安全陷阱

從手機充電器、俗稱「尿袋」的流動電源,到家中的氣體煮食爐,這些日常用品的安全與我們息息相關。市場上產品琳瑯滿目,但您是否真正了解何謂「合規格」?一個標籤、一個插頭,背後可能隱藏著嚴重的安全陷阱。錯誤選擇不合規格的產品,後果可以十分嚴重,輕則導致電器損壞,重則引發火災或爆炸。為此,本篇【2025終極指南】將為您全面解構「合規格」的真正含義,由香港的法律框架入手,深入淺出地教您如何透過5大重點,輕鬆識別合規格的充電器、尿袋及家用電器,看懂住宅式氣體用具必需的「GU標誌」,並釐清供應商與消費者的責任,助您避開所有安全陷阱,做個精明的消費者。

「合規格」是什麼?香港法律框架下的核心定義與重要性

「合規格」(Compliant) 的定義:保障公眾安全的法律基石

大家在購物時,經常會見到「合規格」這個詞,它不單是一個普通的品質標籤,而是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重要概念,是保障公眾安全的基石。簡單來說,一件產品或一項設施如果標示為合規格,就代表它已符合香港法例訂明的最低安全、健康或環保標準。這個概念的英文是 Compliant,代表著對法規的遵從。無論是一件電器,還是一項建築工序,只要受到相關法例監管,就必須達到「合規格」的要求,才能在市場上合法供應或使用。

香港主要的「合規格」監管範疇概覽

香港的「合規格」要求,其實滲透在我們生活的許多層面,其覆蓋範圍遠比許多人想像中廣泛。政府透過不同的條例,為市民的衣食住行提供安全保障。例如,從我們日常使用的合規格充電器與合規格尿袋,到工業建築地盤使用的合規格梯台,以至住宅樓宇的消防設備,都受到嚴格的法規監管。以下,我們會集中探討三個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主要範疇,讓你更具體地了解「合規格」的實際應用。

家居電氣產品安全

在家居安全方面,最常見的監管領域就是電氣產品。根據香港法例第406章《電力條例》下的《電氣產品(安全)規例》,所有在香港供應的家用電氣產品,都必須符合指定的安全規格。這項規定涵蓋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有從插座取電的產品,小至一個合規格充電器或流動電源(俗稱「尿袋」),大至冷氣機與雪櫃,都必須通過安全測試,證明其設計與製造不會構成漏電、短路或過熱等潛在危險。

住宅式氣體用具安全

另一個關乎性命安全的重要範疇,是住宅式氣體用具。根據《氣體安全條例》,所有在香港供應和使用的住宅式氣體用具,例如氣體煮食爐和氣體熱水爐,都必須事先獲得機電工程署氣體安全監督的批准。獲批准的用具型號,機身都會附有一個藍色的「GU標誌」。這個標誌是用家和註冊氣體工程承辦商唯一需要辨識的記認,證明該用具已通過安全審核,是可以在香港合法安裝和使用的合規格產品。

船舶空氣污染管制

「合規格」的概念不只局限於家居產品安全,更延伸至環境保護層面。為了改善香港的空氣質素,政府實施了《空氣污染管制(船用燃料)規例》。這條法例要求所有在香港水域內的船隻,都必須使用硫含量不超過0.5%的「合規格燃料」。此舉旨在減少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污染物,直接保障市民的呼吸系統健康。這也說明了「合規格」的定義會因應不同法規的目標而有所調整,其核心始終是維護公眾利益。

家居電氣產品:如何識別合規格充電器、合規格尿袋及其他家用電器?

每日都會接觸到的電氣產品,必須是合規格產品才能保障家居安全。特別是經常使用的合規格充電器和合規格尿袋,它們的品質直接影響我們的安全。想為家人建立安全的居住環境,學會識別合規格的家用電器是第一步。這並非複雜的技術分析,而是透過一些簡單的觀察,就能大大提升你的判斷力。

快速視覺檢查清單:三步識別合規格電器

選購或使用電器前,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三步檢查法,快速評估產品是否符合基本的安全規格。

第一步:檢查插頭

首先,檢查電器的插頭。在香港,合規格的電器必須使用符合安全標準的13A三方腳插頭(BS 1363標準)。這種插頭的特點是三隻呈長方形的金屬腳,而且插頭內置保險絲(fuse),能在電流異常時及時熔斷,提供關鍵的保護。如果產品只配備兩腳插頭或圓腳插頭,便不符合香港的法定安全要求,不應在家居環境中使用。

第二步:細閱標籤與標記

其次,花點時間細閱產品上的標籤。一件合規格的電器,其本身或包裝上應清晰標明製造商名稱、品牌、型號及額定電壓(香港標準為220V)與頻率(50Hz)等資訊。同時,可以留意產品上是否有國際安全認證標誌,例如「CE」標誌。雖然這些標誌未必是香港的強制要求,但它們的存在證明產品已通過某些地區的安全測試,可作為一個有用的參考。至於「合規格」的英文,一般可理解為 “Compliant with safety standards”。

第三步:辨識產品類型與認證

最後,要了解不同電器有不同的規管要求。根據香港法例,插頭、拖板、萬能蘇等屬於風險較高的「訂明產品」,它們必須完全符合特定的安全規格。而其他大部分家用電器,例如電視機、風筒等,則屬於「非訂明產品」,只需符合基本的安全要求。購買時,可主動向銷售商查詢產品是否已取得「符合安全規格證明書」,確保產品已通過必要的安全評估。

深入了解《電氣產品(安全)規例》對充電器與尿袋的核心要求

視覺檢查是第一道防線,而要真正理解何謂合規格,就需要了解背後的法律框架。香港的《電氣產品(安全)規例》為所有家用電器設定了清晰的安全標準。

基本安全規格 vs 特定安全規格

規例將安全要求分為兩級。所有在香港供應的家用電器,包括合規格充電器與合規格尿袋,都必須滿足「基本安全規格」。這項要求涵蓋了產品的絕緣、防觸電保護、耐熱防火能力及結構穩固性等方面,確保產品在正常使用下不會構成危險。而對於插頭、拖板等風險較高的「訂明產品」,規例額外要求它們必須符合更嚴格的「特定安全規格」,對其尺寸、物料及構造有極其精確的規定。

「符合安全規格證明書」(Certificate of Safety Compliance) 是什麼?

「符合安全規格證明書」是一份關鍵文件,證明某個型號的電氣產品已通過獲認可的測試機構進行的安全測試,並符合相關的國際或國家安全標準。根據法例,供應商(包括製造商、進口商及零售商)有責任確保其供應的每一件電氣產品都持有有效的證明書。消費者雖然不會直接看到這份文件,但它的存在是產品能夠在香港合法銷售的先決條件。因此,一件真正合規格的電器,背後一定有這份證明書作為安全依據。

住宅式氣體用具:一眼識別「合規格」安全保障的「GU標誌」

談及家居安全,除了要懂得分辨合規格充電器與合規格尿袋,住宅式氣體用具的安全標準同樣至關重要。要判斷一件氣體用具是否合規格,其實有一個非常直接的方法,就是尋找一個名為「GU標誌」的批准標記。這個標誌是保障家人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什麼是強制性的「GU標誌」?它是安全的唯一憑證

「GU標誌」並非一個普通的品質標籤,而是根據香港《氣體安全條例》規定,所有在香港供應的住宅式氣體用具都必須具備的強制性批准標記。這個標誌由機電工程署(氣體安全監督)發出,證明該型號的氣體用具已通過嚴格審核,符合本地的安全標準與規格。

簡單來說,一件附有「GU標誌」的產品,就是一件合規格的氣體用具。它的英文全寫是「Gas Utilisation」,代表該用具已獲批准使用。就如地盤工人必須使用合規格梯台保障工作安全一樣,在家居環境,我們則要靠GU標誌來確認氣體用具的安全。它就是氣體用具世界中,代表「合規」的唯一身份證明。

購買與安裝合規格氣體用具的正確流程

要確保家中氣體用具安全,從購買到安裝,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整個流程可以簡單分為兩個關鍵步驟,只要跟足程序,就能安心使用。

購買前:認準「GU標誌」

選購新的氣體煮食爐或熱水爐時,第一步就是在產品機身或包裝上,仔細尋找「GU標誌」。這個步驟非常直接,用肉眼就能完成。需要特別注意,有些朋友可能會從外地,例如日本或歐洲,自行購買設計新穎的氣體用具回港。但這些產品通常都未經機電工程署審批,因此不會附有「GU標誌」,在法律上屬於未經批准的用具,絕不應在香港使用。

安裝時:必須聘請註冊氣體工程承辦商

購買了附有「GU標誌」的合規格氣體用具後,下一步就是妥善安裝。安裝氣體用具並非簡單的DIY工程,法律規定必須由「註冊氣體工程承辦商」及其聘用的註冊氣體裝置技工負責。專業的承辦商與技工肩負法律責任,他們絕不會為任何沒有「GU標誌」的氣體用具進行安裝。所以,即使你已購買了用具,如果上面沒有GU標誌,合資格的師傅上門後也只會拒絕安裝,因為這是保障公眾安全的基本要求。你可以隨時在機電工程署的網站查閱註冊氣體工程承辦商的名單,確保聘請到合資格的專業人士。

供應商與消費者的責任分野:確保市場上流通的都是合規格產品

要確保市面上的產品都是安全可靠,單靠一方的努力並不足夠。一件產品由生產到我們手上,供應商與消費者其實各自扮演著關鍵角色。了解彼此的責任,才能共同建立一個安全的消費環境,讓我們每次選購合規格產品時都更加放心。

供應商的法律責任與罰則

首先,我們來看看供應商的角色。在香港,法律對供應商有非常清晰的要求,目的就是從源頭把關,防止不安全的產品流入市面。

廣泛的「供應」定義

你可能會以為「供應」就只是指商店的銷售行為,但根據法例,這個定義其實廣闊得多。它不僅包括銷售或出租,就連要約銷售、為商業目的作為獎品或贈品,都屬於「供應」的範圍。這個廣泛的定義,是為了堵塞漏洞,確保無論透過任何渠道,消費者接觸到的產品都合乎安全標準。

確保產品合規格的義務

供應商最核心的責任,是必須確保其供應的家用電氣產品,例如每日都會用到的合規格充電器或合規格尿袋,已經符合法例訂明的安全規格,並且附有「符合安全規格證明書」。這代表產品在推出市場前,已經通過了必要的安全測試,證明其設計與結構能夠保障使用者安全。無論是大型電器,還是一個小小的合規格梯台,這項義務都同樣適用。

嚴厲的罰則

假如供應商未能履行責任,後果可以相當嚴重。供應不符合安全規格的產品屬刑事罪行,初次定罪的最高罰則為罰款十萬元及監禁一年;如果再犯,罰則更會加重至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兩年。這些嚴厲的罰則,正正反映了政府對保障公眾安全的決心。

消費者的精明選擇與權益

說完了供應商,現在就輪到我們消費者了。作為產品的最終使用者,我們主動的選擇與查證,是保護自己的最後一度,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

主動查證,做個精明消費者

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意味著我們在購物時不能只看價錢或外觀。主動檢查產品是否有清晰的標籤、標記及安全認證,例如之前提過的「GU標誌」或符合規格的插頭,都是非常重要的習慣。當你選購電子產品時,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其規格,甚至查詢「合規格」的英文 (compliant) 是如何標示在產品說明上,都能幫助你作出更安全的選擇。

如何處理懷疑不合規格的產品

如果你對已購買產品的安全性產生懷疑,你可以採取幾個步驟來保障自己。首先,應立即停止使用該產品。然後,你可以聯絡出售產品的零售商或供應商,向他們反映問題。如果情況未能解決,或你認為產品有潛在危險,可以直接向相關政府部門,例如機電工程署作出舉報,讓專業人員介入調查。這是你作為消費者的權益,也是推動市場進步的重要一步。

超越家居:香港水域船舶燃料的「合規格」標準

談及「合規格」這個概念,許多人首先會想到家中的合規格充電器或合規格尿袋,但其實這個標準的應用範圍遠超我們的日常生活。為了保護香港的空氣質素,所有在香港水域內航行或停泊的船隻,都必須使用合規格的燃料,這項規定對改善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定義香港水域內的「合規格燃料」

根據香港法例《空氣污染管制(船用燃料)規例》,在香港水域內使用的船用燃料必須是「合規格燃料」。這個定義相當清晰,主要指以下幾種:第一,硫含量按重量計算不超過0.5%的低硫燃料;第二,被視為潔淨能源的液化天然氣(LNG);或者第三,任何其他經由環境保護署署長書面認可的燃料。這個標準與國際海事組織的全球標準看齊,確保香港的船舶排放管制跟上國際步伐。

遠洋船隻的特殊合規要求

對於經常進出香港的遠洋船隻,法規有更具體的程序要求,確保整個過程有跡可尋,以證明其遵守規定。這不僅關乎使用正確的燃料,還涉及一系列嚴謹的記錄工作。

燃料轉換與記錄

遠洋船隻在公海航行時,可能使用硫含量較高的重油。因此,法規要求它們必須在進入香港水域「之前」,就完成燃料轉換程序,確保供應引擎的燃油管道內,流動的完全是合規格燃料。船長必須在航海日誌中,詳細記錄進入香港水域的日期與時間,以及燃料轉換操作的具體時間點和當時船隻的地理位置,作為合規的重要憑證。

文件備存與罰則

記錄完畢後,相關文件亦須妥善保存。法規列明,航海日誌及證明所用燃油符合規格的「燃料交付單」,必須在船上保存至少三年,以供執法人員隨時查閱。若船隻使用不合規格燃料,船東及船長最高可被判罰款二十萬元及監禁六個月。即使使用了合規燃料,但若未能按規定備存文件,同樣會面臨最高五萬元罰款及監禁三個月的懲罰。

豁免與替代方案:廢氣清洗系統

法規並非完全僵化,它也提供了具備同等減排效果的替代方案。船隻可以安裝俗稱「洗滌器」的廢氣清洗系統(Scrubbers)。這項技術能有效洗去廢氣中的硫氧化物,使其最終排放的污染物水平,等同甚至低於直接使用0.5%低硫燃料的效果。不過,船公司必須先向環保署提交技術證明,申請並獲得豁免,才可採用此方案。

常見問題 (FAQ): 關於「合規格」的快問快答

談及家居安全,確保使用的產品都合規格是基本的第一步。以下整理了一些大家經常遇到的疑問,用最直接的方式解答,讓你更清晰地了解「合規格」這個概念。

如何判斷購買的合規格充電器或合規格尿袋是否安全?

要判斷一件合規格充電器或合規格尿袋是否安全,可以從幾個基本外觀特徵入手。首先,檢查產品的插頭,它必須是符合香港BS 1363標準的三腳插頭。其次,細閱產品上的標籤,上面應該清晰標示了製造商名稱、型號、電壓及電流規格等資訊。最後,觀察產品的整體做工,如果外殼物料單薄、接合位鬆散或感覺異常輕,就應該多加留意。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和零售商,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重要一環。

萬能蘇(適配接頭)在香港是否合規格?

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市面上大部分可同時接受多國插頭的「萬能蘇」,在香港其實並不合規格。因為它們的插孔設計往往無法提供有效的防觸電保護(活門裝置),增加了安全風險。根據《電氣產品(安全)規例》,適配接頭屬於受更嚴格規管的「訂明產品」,必須符合極高的安全標準。只有那些將特定國家標準插頭轉換為香港三腳插頭,而且本身符合安全規格的單一轉換插頭,才可以在香港合法供應。

「合規格」的英文是什麼?

關於「合規格」的英文,最常用和準確的詞語是 “Compliant”。這個字詞表示產品符合(Comply with)特定的法律、規例或安全標準。所以,當你在英文產品說明或文件中看到 “Compliant with safety standards”,就等同於中文語境下的「符合安全規格」。

一件電器產品不在機電工程署的「自願註冊計劃」名單上,是否代表它不合規格?

這並不代表它不合規格。關鍵在於計劃的名稱,「自願註冊計劃」的本質是自願參與,而非強制性。香港法例《電氣產品(安全)規例》規定,所有在香港供應的家用電氣產品都必須符合安全標準。換句話說,一件產品無論是否在該名單上,其供應商都有法律責任確保它是合規格的。產品不在名單上,很可能只是因為其供應商選擇不參與這個自願性的計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