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隔熱終極指南】7大天台隔熱方法比較:效果、成本、法規全攻略,告別「焗爐」頂層!

夏天住在頂層,屋企被太陽直射成「焗爐」,冷氣長開亦於事無補,電費更是驚人?想解決天台的吸熱問題,但面對隔熱漆、隔熱磚、太陽能板等五花八門的方案,卻不知從何入手?

本文將為你送上天台隔熱的終極指南,從熱傳導、對流、輻射三大科學原理說起,深入剖析市面上七大主流隔熱方法的實際效果、工程成本、耐用年期,以至香港獨有的法規及僭建風險。無論你是村屋戶主還是大廈頂層住戶,這份全攻略都將提供清晰的數據化比較及決策框架,助你選出性價比最高的方案,徹底告別酷熱,重拾清涼舒適的家居生活。

為何天台需要隔熱?從三大熱傳遞原理說起

講到有效的天臺隔熱方法,首先要明白熱力是如何攻入我們的頂層單位。夏天住在頂層,總感覺像住在一個焗爐裏,全因天台日積月累吸收了大量熱能。要做好天台隔熱,就要從根源入手,了解熱力傳播的三大原理,即熱傳導、熱對流及熱輻射。理解這些天台隔热方法背後的科學,才能對症下藥。

熱傳導:熱能如何穿透石屎天台

熱傳導是透過直接接觸來傳遞熱能。想像一下,當你的手接觸到一個熱水煲,熱能會立即從煲身傳到你的手上,這就是熱傳導。同樣的道理,石屎天台在猛烈陽光下被曬得滾燙,熱能就會從天台表面,慢慢穿過整層厚實的石屎結構,最終傳到你家中的天花板,讓室內溫度不斷上升。石屎就像一塊巨大的吸熱海綿,將熱力一步步傳入室內。

熱對流:空氣流動如何傳播熱力

熱對流是經由氣體或液體的流動來傳播熱能。最簡單的例子是開暖氣時,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形成一個循環。在天台上,被曬熱的地面會加熱其上方的空氣,這些熱空氣隨後會四處流動。如果天台上有矮牆或其他結構,熱空氣更會在這些範圍內積聚和流動,形成一股悶熱的氣流,令整個天台範圍都熱氣騰騰。當你打開窗戶時,這股熱氣便會乘虛而入。

熱輻射:太陽光直射的元兇

熱輻射是透過電磁波傳遞熱能,不需要任何媒介,太陽的熱力就是這樣穿過真空的宇宙來到地球。這也是天台炎熱最主要的元兇。當我們站在太陽底下,就算沒有風,也會感覺到皮膚灼熱,這就是熱輻射。太陽光直接照射在天台表面,天台物料會吸收陽光中的輻射能,並將其轉化為熱能。深色的石屎地台吸收輻射的能力特別強,令表面溫度急劇升高,成為整個問題的始作俑者。

7大天台隔熱方法速覽:效果、成本、法規數據化比較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天臺隔熱方法,從簡單的DIY油漆到專業的工程都有。面對眾多選擇,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一種,確實需要花點心思。這裡為你整理了七大主流方案,透過一個清晰的比較,讓你快速掌握每個方法的優劣,無論是考慮天台隔熱磚的鋪設,還是其他天台隔熱選項,都能找到方向。

綜合比較表:一張圖看清七大方案優劣

為了讓你更易理解,我們將七種方法的核心資訊整理成一個簡易比較,助你快速篩選。

  1. 高反射隔熱漆
  2. 隔熱效果:中等 (約可降溫3-5°C)
  3. 預計成本:低
  4. 施工難度:低 (適合DIY)
  5. 耐用年期:約3-5年,視乎產品品質及施工
  6. 法規風險:極低

  7. 鋪設隔熱磚/隔熱板

  8. 隔熱效果:中至高 (約可降溫4-7°C)
  9. 預計成本:中
  10. 施工難度:中 (建議由師傅處理)
  11. 耐用年期:長 (10年以上)
  12. 法規風險:低

  13. 安裝太陽能板

  14. 隔熱效果:高 (物理遮擋效果顯著)
  15. 預計成本:高
  16. 施工難度:高 (必須由專業承辦商安裝)
  17. 耐用年期:極長 (20年以上)
  18. 法規風險:中 (需符合法規及申請)

  19. 架設戶外地台 (塑木/實木)

  20. 隔熱效果:中至高 (利用架空層空氣對流)
  21. 預計成本:中至高
  22. 施工難度:高 (需專業師傅處理結構)
  23. 耐用年期:長 (10-15年)
  24. 法規風險:中 (需注意結構高度及入則問題)

  25. 搭建遮陽網/遮篷

  26. 隔熱效果:中等 (直接遮擋陽光)
  27. 預計成本:極低
  28. 施工難度:低 (適合DIY)
  29. 耐用年期:短 (1-3年,視乎物料)
  30. 法規風險:高 (極易觸犯僭建條例)

  31. 建構天台綠化

  32. 隔熱效果:高 (植物與泥土雙重隔熱)
  33. 預計成本:高
  34. 施工難度:高 (涉及防水、排水等專業系統)
  35. 耐用年期:長 (需持續維護)
  36. 法規風險:中 (需評估樓宇負重及入則)

  37. 天台蓄水

  38. 隔熱效果:高 (水的比熱容極高)
  39. 預計成本:中
  40. 施工難度:極高 (對防水及結構要求極嚴格)
  41. 耐用年期:視乎防水層質素
  42. 法規風險:高 (結構安全及滲漏風險極大,不普遍)

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隔熱方案?決策三步曲

看完比較後,你可能已經有初步想法。接下來,跟著這三個簡單步驟,就能一步步鎖定最適合你的天台隔熱方案。

第一步:評估樓宇類型與天台狀況 (村屋/大廈、私人/公家)

首先要清楚你天台的「身份」。你的住處是村屋還是私人大廈?天台是私人擁有,還是屬於大廈的公家地方?這個問題至關重要。

  • 村屋或獨立屋:自主權較大,可以考慮太陽能板、戶外地台或天台綠化等較大型的工程。但仍然要留意相關建築物條例,特別是涉及加建結構的方案。
  • 大廈頂層單位:如果天台是私人契約訂明專屬你的,你便有較大自由度。如果天台是公家地方,任何工程都必須先取得業主立案法團的同意,切勿自行施工,否則可能違反大廈公契。

同時,也要檢視天台的現況,例如地面是否平整、去水是否順暢、現有的防水層狀態如何。這些都會影響你選擇哪種隔熱方法。

第二步:釐清核心需求與預算 (效果優先 vs. 性價比)

接著,問問自己最重視的是甚麼。

  • 效果優先型:如果你的目標是追求最強的隔熱效果,而且預算較充裕,可以考慮安裝太陽能板或進行天台綠化。這些方案除了隔熱,更有發電或美化環境的附加價值。
  • 性價比優先型:若你希望在有限預算內,獲得最實在的改善,髹塗高反射隔熱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成本不高,而且可以自己動手,短期內就能見到成效。鋪設隔熱磚也是一個平衡效果與成本的長遠選擇。

設定一個清晰的預算範圍,能有效收窄你的選擇。

第三步:衡量施工難度 (DIY vs. 聘請師傅)

最後一步,是評估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時間。

  • DIY之選:髹隔熱漆和架設簡單的遮陽網,是兩種最容易自己處理的方案。只要跟足產品說明,做好天台清潔和安全措施,一般人都能完成。
  • 聘請師傅:涉及結構、電力、防水和排水系統的工程,例如鋪設隔熱磚、安裝太陽能板、架設戶外地台和天台綠化,都應該交由專業師傅或承辦商負責。專業施工不單確保工程質素和安全,更能避免因處理不當而引致的滲水或結構問題。

方案詳解(一):兩大主流隔熱方法【塗層與鋪磚】

說到香港最常見的天臺隔熱方法,髹油和鋪磚可以說是兩大主流選擇。這兩種天台隔熱方法各有捧場客,因為它們原理清晰,而且效果顯著。現在我們就深入拆解這兩種方案,從原理、施工到選購,讓你對它們有更全面的認識。

方法一:髹塗高反射隔熱漆

原理與效果:如何反射太陽輻射?

髹油隔熱的原理非常直接,就像夏天穿白色衣服比穿黑色涼快一樣。高反射隔熱漆的表面是淺色的,通常是白色,可以反射大部分的太陽光。更重要的是,優質的隔熱漆含有特殊的成份,例如中空陶瓷微珠,能夠有效反射陽光中的紅外線。紅外線是熱力的主要來源,將它反射回大氣,天台吸收的熱量自然就大幅減少,從而降低室內溫度。

施工流程:由清潔、底漆到面漆的關鍵步驟

隔熱漆的施工看似簡單,但是每個步驟都不能馬虎。第一步是徹底清潔天台地面,必須清除所有塵土、油污和舊有的鬆脫物,確保表面乾爽潔淨。第二步是髹上專用的防水底漆,這一步很重要,它能增強面漆的附著力,同時鞏固天台的防水基礎。最後,待底漆完全乾固後,便可以髹上隔熱面漆,通常需要髹塗兩層或以上,並且要確保每層之間有足夠的時間乾透,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隔熱和保護效果。

選購要點:香港常見品牌及產品選擇

市面上有不少隔熱漆品牌可供選擇,例如立邦(Nippon Paint)、多樂士(Dulux)等油漆大廠都有推出相關產品,另外一些專業防水物料品牌如西卡(Sika)亦有提供高效能的隔熱塗層。選購時,可以留意產品的「太陽光反射指數」(SRI),數值越高,代表反射陽光的能力越強,隔熱效果越好。產品的耐候性和彈性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確保塗層能抵受日曬雨淋,不易龜裂。

專家貼士:別忘記處理矮牆,達致最佳效果

一個常被忽略的細節,是天台四周的矮牆(女兒牆)。這些矮牆同樣會被陽光直接照射,吸收大量熱能後再傳導至室內。所以在髹塗天台地台的隔熱漆時,記得將矮牆的頂部和內外兩側都一併處理。這個小小的舉動,能讓整個天台隔熱效果更全面,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方法二:鋪設隔熱磚或隔熱板

種類分析:五腳磚、空心磚、PS板的原理與分別

鋪設天台隔熱磚是另一種非常傳統而有效的方法。市面上的隔熱磚主要有幾種類型,原理各有不同。
第一種是「五腳磚」,它的底部有四隻角和中央共五隻腳,能將磚面架空。它的隔熱原理是利用磚面與天台地面之間的空氣層。陽光照射在磚面,熱量主要由磚塊吸收,而下方的空氣層因為空氣流動,可以有效帶走熱量,阻礙熱力直接傳導至樓板。
第二種是「空心磚」,原理與五腳磚相似,都是利用空氣作為隔熱介質,只不過是將空氣層封存在磚的內部。
第三種是「PS板隔熱磚」,這是一種複合材料,將水泥層與高密度的發泡聚苯乙烯(PS板)結合。它的隔熱原理是依靠PS板極低的熱傳導率,直接阻擋熱能穿透,隔熱效能非常出色。

施工須知:地面平整度與安裝要點

無論選擇哪一種天台隔熱磚,施工前都有一些要點必須注意。首先,天台地面的平整度非常關鍵。如果地面凹凸不平,不但會影響鋪設效果,還可能導致隔熱磚受力不均而破裂,甚至造成積水問題。因此,施工前應先檢查地面,若有需要,必須先進行批盪找平。其次,鋪設隔熱磚前,必須確保天台原有的防水層完好無缺,因為鋪磚後要再進行防水維修會非常麻煩。

方案詳解(二):三種具多重效益的隔熱方法【物理遮擋】

除了直接在天台表面施工,我們也可以考慮一些更具多重效益的物理遮擋天臺隔熱方法。這些方案不單純是為了隔熱,更能為你的天台帶來發電、美化或休憩等附加價值,一舉數得。

方法三:安裝太陽能板

雙重效益:物理遮擋兼發電賺取「上網電價」

安裝太陽能板可說是一項極具前瞻性的天台隔熱投資。太陽能板本身就是一個堅固的物理屏障,能夠完全阻擋陽光直接照射到天台的石屎地台,隔熱效果立竿見影。更吸引的是,它能將吸收到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在香港,你可以參加兩間電力公司的「上網電價」計劃,將天台產生的多餘電力賣回給電力公司,賺取穩定收入。這個方法既解決了天台隔熱的煩惱,又帶來了長期的被動收入,將原本閒置的天台變成一個小型發電站。

香港法規與申請:合法安裝指引及注意事項

在香港,安裝太陽能板是政府大力推動的環保措施,因此有清晰的合法安裝指引。根據機電工程署的規定,只要安裝的太陽能光伏系統符合特定尺寸及重量要求,便有機會豁免於《建築物條例》下的繁複審批程序。安裝前,你需要委託合資格的承辦商進行設計和施工,並且向電力公司提交申請,待批准後才能接駁電網及開始賺取上網電價。整個流程透明而且有法規可依,是合法的天面加建選項。

安裝評估:結構承重、日照方向與大廈公契

決定安裝太陽能板前,有幾項關鍵的評估必須做好。首先,必須聘請專業人士評估天台的結構承重能力,確保天台能夠安全地支撐太陽能板及支架的重量。其次,需要分析天台的日照方向與時數,一般而言,朝南且沒有遮擋的天台發電效益最高。如果你居住的是多層大廈,則必須查閱大廈公契,確認天台的使用權誰屬,以及是否容許進行相關工程,並且需要獲得業主立案法團的同意。

方法四:架設戶外地台 (木地板/環保塑木)

隔熱原理:利用架空層促進空氣對流

在天台架設一個戶外地台,例如木地板或環保塑木,是一個兼顧美觀與功能的天台隔熱方案。它的隔熱原理在於「架空層」。地台並非直接貼實天台地面,而是透過一個名為「龍骨」的支架結構將其升高。當陽光照射在地台板上時,熱量會被地台吸收,而地台與天台石屎地面之間的空氣層,則成為了一個絕佳的隔熱緩衝區。流動的空氣會在這個夾層中帶走積聚的熱量,大大減低熱能傳導至下層單位的機會。

物料比較:防腐實木 vs. 環保塑木(WPC)

選擇戶外地台的物料時,主要有兩種選擇。防腐實木,例如經常用到的松木,擁有天然的木材質感和紋理,視覺效果溫潤舒適。不過,實木需要定期的塗刷護木油等維護,以防日曬雨淋導致的開裂、褪色或蟲蛀。另一種是環保塑木(WPC),它是由木粉與回收塑膠混合而成。環保塑木的耐用性極高,防水、防潮、防蟲,幾乎不需要特別維護,但外觀的塑膠感會比較重,質感上與實木有所分別。

安裝要點:龍骨結構與排水設計

安裝戶外地台的關鍵在於龍骨結構。龍骨必須穩固地安裝在平整的天台地面上,並確保整個地台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龍骨的鋪排與高度設計,絕對不能阻塞天台原有的排水口或影響去水坡度。必須預留足夠的空間讓雨水能夠順暢地在地台下方流走,避免積水問題,因為長期積水會嚴重損害天台的防水層。

方法五:搭建遮陽網或遮篷

效果與限制:最直接但需注意通風

搭建遮陽網或遮篷,是最直接也最經濟的物理遮擋方法。一張高密度的遮陽網,能夠即時阻擋大部分的猛烈陽光,防止天台地台升溫。它的效果非常顯著,但最大的限制在於通風。如果遮陽網安裝得太貼近天台地面,會導致熱空氣積聚在網下無法散去,形成一個「熱氣罩」,反而令隔熱效果大打折扣。

法規風險:村屋豁免條件與大廈僭建問題

在考慮這個天台隔熱方法時,必須極度注意法規風險。對於新界村屋,在符合特定條件下(例如不高於2.5米、覆蓋面積不超過5平方米、四周沒有圍封等),這類搭建物可被視為豁免工程。然而,對於一般私人大廈的天台,任何固定的遮篷或搭建物,都極有可能被視為僭建物。一旦被屋宇署發現,便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並清拆,因此施工前務必先了解清楚相關法例。

DIY安裝技巧:如何避免熱量積聚

如果決定自行安裝遮陽網,要訣在於「高度」。盡量利用女兒牆或加裝穩固的立柱,將遮陽網拉高,使其與天台地面保持最少50厘米至1米的距離。這個高度所形成的通風空間至關重要,它能讓空氣自然對流,將遮陽網下方積聚的熱氣迅速帶走,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天台隔熱效果。

方案詳解(三):綠色環保及其他隔熱方法

除了常見的塗層與物理遮擋,我們還可以探索一些更貼近自然的天臺隔熱方法。這些方案不但能夠隔熱,更可以為冰冷的石屎森林帶來一點綠意,或者利用古老的智慧降溫,不過它們對技術和樓宇結構有著更高的要求。

方法六:建構天台綠化(綠色屋頂)

將天台變成一個生意盎然的空中花園,相信是不少人的夢想。天台綠化正是一種結合美觀、環保與實用功能的隔熱方案,透過引入植物與泥土,為頂層單位建構一道天然的屏障。

隔熱原理:植物蒸散作用與泥土層的雙重保護

天台綠化的隔熱效果,主要來自兩個層面。第一,厚實的泥土層本身就是極佳的隔熱物料,它能有效減緩熱量傳遞到下方的石屎樓板。第二,植物扮演著更主動的角色,它們的葉片遮擋了陽光直接照射,並且透過「蒸散作用」,將水份從葉片釋放到空氣中,這個過程會帶走大量熱能,就如皮膚出汗能降溫一樣,為主樓宇帶來持續的冷卻效果。

模式選擇:粗放型 vs. 密集型綠化

天台綠化主要分為兩種模式。粗放型(Extensive Green Roof)可以想像成在天台鋪上一層「綠色地氈」,它的泥土層較淺,通常種植生命力強、耐旱的地被植物,例如景天科植物。這種模式的優點是重量較輕、成本較低,而且後續維護簡單,對大部分樓宇的結構負擔不大,是一種普及度較高的天台隔熱選擇。

密集型(Intensive Green Roof)則是一個真正的「空中花園」,泥土層較厚,可以種植灌木甚至小型喬木,也可以設置步道、座椅等設施。它的隔熱和景觀效果都遠勝粗放型,但其重量、建造成本及日後維護的要求都非常高,必須在設計階段就經過結構工程師的精確計算。

核心技術:防水、隔根、排水系統缺一不可

要成功建構一個安全的天台綠化系統,並非只是把泥土搬上天台這麼簡單。當中涉及幾個關鍵技術層,缺一不可。首先是最高規格的防水層,這是整個系統的基礎,必須確保萬無一失。其次是在防水層之上鋪設隔根層,用以防止植物的根部向下生長,刺穿防水層甚至樓宇結構。最後,必須建立高效的排水及過濾系統,讓多餘的水份能順利排走,避免泥土過重及植物根部腐爛。

方法七:天台蓄水

天台蓄水是一種較為傳統,現今已較少人採用的天台隔熱方法。它的概念非常直接,就是在天台圍合一個範圍,注入一定深度的水,形成一個淺水池。

隔熱原理:利用水的比熱容特性

這個方法的科學原理,是基於水擁有極高的「比熱容」。簡單來說,水可以吸收非常大量的熱能,而自身的溫度卻不會大幅上升。因此,天台的一層水就像一塊巨大的吸熱海綿,將太陽的熱力吸收,阻止其傳入室內。同時,水份的蒸發亦會帶走一部分熱量。

應用限制:對結構承重及防水的極高要求

天台蓄水隔熱法雖然原理簡單,但實踐的門檻極高。首先,水是非常重的物料,每立方米的水就重達一公噸。在天台長期蓄水,對樓宇的結構承重是極大的考驗,必須事先由結構工程師進行專業評估,絕大部分的樓宇都無法滿足此要求。另外,這個方法對防水工程的要求亦達到頂點,因為任何微小的滲漏,都會在水的長期壓力下造成嚴重的後果。

風險管理:滲漏、蚊患及維護問題

除了結構與防水的高要求外,天台蓄水還伴隨著其他風險。長期積水是蚊蟲滋生的溫床,容易引發衛生問題,影響自己及鄰居。此外,水池亦容易積聚塵埃及枯葉等雜物,需要定期清理,否則會影響外觀及堵塞去水口。綜合各種限制與風險,這是一種不建議在一般家居環境中輕易嘗試的天台隔热方法。

天台隔熱常見問題 (FAQ)

搜集了這麼多天臺隔熱方法的資料後,你心中可能還有不少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大家最常問的問題,希望可以幫你釐清思路,作出最適合的決定。

問題一:哪種隔熱方法效果最好?大概能降溫多少度?

這大概是每個人最關心的問題。其實,沒有一種天台隔熱方法是絕對的「最好」,因為效果與建築結構、預算、施工質素等因素息息相關。不過,我們可以從原理上區分它們的隔熱效能等級。

一般來說,能同時做到「物理遮擋」和「製造空氣層」的方案,降溫效果最為顯著。例如安裝太陽能板、架設戶外地台或建構天台綠化,它們直接阻擋陽光,並且在板材或泥土層與天台地面之間形成一個空氣流通層,有效阻隔熱傳導,有機會令室內溫度降低5至8度,甚至更多。

其次是直接鋪設高效隔熱物料的方案。例如鋪設具備架空設計的五腳隔熱磚、聚苯乙烯(PS)隔熱板,或髹塗高品質的隔熱漆。這些方法專注於反射陽光或減緩熱能傳遞,做得好的話,室內溫度亦可降低約3至6度。

至於遮陽網這類方案,效果相對有限,主要功能是遮擋猛烈陽光,減少天台表面直接吸熱,體感上會有改善,但對室內溫度的長遠影響較小。

問題二:應該先做防水還是隔熱?

答案非常明確:必須先做好防水。這是在天台施工的黃金法則,次序絕對不能顛倒。

天台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為樓宇擋風擋雨。如果在一個有滲漏風險的天台直接進行隔熱工程,後果可能很嚴重。首先,水氣會被困在隔熱層與結構層之間,無法蒸發,長遠會侵蝕石屎結構。其次,很多隔熱物料(例如隔熱板)一旦濕透,就會失去隔熱效能,甚至發霉腐爛,令你的投資付諸流水。

一個專業的工程,必定是先徹底處理好防水層,經過試水確保萬無一失後,才在上面鋪設隔熱層。這樣才能確保兩個系統都能發揮最大效用,並且互相保護,延長整個天台結構的壽命。

問題三:哪些方案適合自己 DIY?有什麼注意事項?

想自己動手為天台隔熱,絕對可行,但要選擇力所能及的方案。

比較適合 DIY 的方案包括:
1. 髹塗隔熱漆:只要天台狀況良好,這算是最直接的 DIY 方法。關鍵在於施工前的準備,必須將地面徹底清潔乾淨,確保沒有沙塵或油污,否則油漆很快就會剝落。
2. 搭建遮陽網:需要基本的工具和穩固的固定點,例如利用女兒牆安裝支架。
3. 鋪設輕便隔熱板:直接將隔熱板鋪在地面,再用重物(如磚頭)壓穩,也是一個簡單的做法。

至於需要專業技術的方案,例如鋪設天台隔熱磚、安裝太陽能板、建構戶外地台或天台綠化系統,就強烈建議聘請專業師傅處理。這些工程涉及結構承重、水平測量、水電接駁和複雜的防水排水系統,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引發安全或滲漏問題。

自己 DIY 時,務必注意以下幾點:
– 安全第一:在高處工作有一定風險,請確保有足夠的安全措施。
– 切勿堵塞去水口:任何工程都不能影響天台原有的排水功能,避免造成積水。
– 留意天氣:應選擇連續晴朗的日子施工,確保物料能完全乾固。

問題四:不同隔熱方法的保養和耐用年期如何?

不同天台隔熱方法的耐用性和保養需求差別很大,這也是選擇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 太陽能板:耐用年期最長,一般可達20至25年。保養簡單,只需定期清潔板面上的塵埃及雀糞,確保發電效率。
  • 天台隔熱磚/戶外地台:屬於非常耐用的方案,保養得宜可用上15至20年或更久。日常只需保持地面及磚縫清潔,確保排水暢通。
  • 天台綠化:系統壽命很長,但需要持續的園藝保養,例如定期澆水、修剪、施肥及除蟲。
  • 隔熱漆:耐用年期相對較短,視乎產品品質和日曬雨淋的程度,大約5至8年後反射效果會開始減弱,可能需要重新髹塗。
  • 遮陽網:耐用性最低,一般只有2至5年壽命,物料會因長期暴曬而脆化。颱風季節前最好先收起來。

問題五:天台屬大廈公家地方,頂層住戶可否自行施工?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律與權責問題。在香港,絕大部分多層大廈的天台都屬於「公用部分」(Common Areas),業權由全體業主共同擁有。

因此,即使你是頂層住戶,亦不能擅自在天台進行任何加建或改動工程。所有天台隔熱的工程,都必須先通過業主立案法團或物業管理公司,按大廈公契的規定提出申請。法團會審視工程的規模、對樓宇結構的影響以及是否符合建築物條例。

正確的程序是:先向管理處或法團提交詳細的工程方案,待他們在業主大會上討論並投票通過後,方可合法施工。有時候,如果工程能有效保護天台的防水層,從而減少大廈的長遠維修開支,法團或會同意由維修基金支付部分或全部費用。

切記,千萬不要自行施工,否則可能被視為僭建,業主立案法團有權要求你自費將天台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