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換居屋窗?一文看清窗尺寸、窗框合法改動:專家拆解15個必讀步驟與注意事項

更換居屋窗戶,絕非普通家居裝修項目。當中牽涉繁複的法規限制與大廈公契規定,由窗戶尺寸、開啟方式到物料選用,每一步都必須小心謹慎,稍有不慎,隨時可能誤墮法網,影響樓宇安全之餘,更會引致法律責任。為此,本文將化身你的「居屋換窗顧問」,由了解屋宇署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如何索取官方窗戶尺寸圖則、到聘請合資格承辦商的注意事項,以至合法範圍內的窗框、玻璃升級方案,我們將為你詳細拆解15個關鍵步驟與必讀須知,並整合專家解答的常見問題,確保你的換窗工程能安全、合法且順利完成。

居屋換窗第一步:了解法例與大廈公契限制

計劃更換家中的窗戶,確實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不過在著手研究不同的居屋窗尺寸和窗框物料之前,有幾項基本規定是我們必須先了解清楚的。更換居屋窗並非單純的室內裝修,它同時受到大廈公契和香港法例的雙重規管。清楚掌握這些規則,可以讓整個換窗過程更加順利,避免日後不必要的麻煩。

為何不能隨意更改居屋窗戶尺寸與設計?

走進任何一個居屋屋苑,你都會發現整座大廈的窗戶外觀相當統一。這並不是巧合,而是源於大廈公契的規定。大廈公契是一份對所有業主都具約束力的法律文件,當中通常會列明,為了保持樓宇外觀的整體性和美觀,業主不得隨意更改窗戶的原有設計,包括尺寸、顏色、窗框闊度、玻璃類型,甚至開啟方式。

所以,即使你看到一款非常喜歡的落地大玻璃窗,也不能擅自將原有的居屋窗改裝。如果未經許可便進行改動,一旦被管理處發現或有鄰居投訴,管理處有權要求你自費將窗戶還原至原有規格。這樣一來,不僅浪費了金錢,也耗費了時間和心力。

必須遵守屋宇署「小型工程監管制度」

除了大廈公契,更換窗戶本身也屬於受屋宇署監管的建築工程。根據香港法例,任何樓宇的窗戶安裝、改動或修葺,都必須納入「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框架內進行,確保工程符合安全標準。

這項制度意味著,更換窗戶並不是隨便找一位裝修師傅就能處理的工程。它必須由已向屋宇署註冊的「訂明註冊承建商」來進行。這些合資格的承建商,會在工程展開前及完工後,向屋宇署呈交相關文件作紀錄。這個程序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公眾安全,確保窗戶的安裝穩固可靠,不會構成墮窗等風險。因此,在挑選承辦商時,確認對方是否持有相關資質,是保障自己權益的關鍵一步。

實用指南:獲取官方尺寸圖則與專業覆尺

想準確知道府上的居屋窗尺寸,是成功更換居屋窗戶的第一步,亦是確保工程符合法規的基礎。雖然大廈公契規定了窗戶的款式與設計不能更改,但尺寸的精確度卻是整個工程的關鍵。要獲取準確尺寸,主要有兩個密不可分的步驟:首先是參考官方批准的建築圖則,然後務必由專業師傅作最後的實地覆核。

參考官方圖則:熱門新居屋窗戶尺寸一覽

開始規劃時,很多人會嘗試在網上搜尋自己屋苑的窗戶尺寸列表。不過,一個更專業和穩妥的做法,是直接從官方渠道入手。每個居屋屋苑,不論是早期的康和式設計,還是近年的啟悅苑、兆翠苑等,其窗戶尺寸都在最初的建築圖則(俗稱「則師圖」)中有明確標示。

由於不同屋苑、甚至同一座大廈不同單位的窗戶尺寸都可能存在差異,因此不存在一份適用於所有單位的「標準尺寸表」。最準確的資料來源,就是你所居住屋苑的專屬圖則。這份文件是所有窗戶公司報價和生產的根本依據。

如何向管理處索取官方窗戶尺寸圖(附申請步驟)

要取得這份關鍵的官方文件,過程其實相當直接,只需幾個簡單步驟即可。

第一步是準備證明文件。作為單位業主,你需要準備好身份證明文件,以及能證明你業權的文件,例如樓契或買賣合約的副本。

第二步是聯絡管理處。你可以親身前往或致電屋苑的管理處,向職員表明你想申請索取單位的窗戶尺寸圖則,並查詢具體申請流程。

第三步是填寫申請表格。管理處一般會提供標準的申請表格,你只需按照指示填寫單位地址及聯絡資料。

第四步是核實與領取。管理處在核實你的業主身份後,便會安排提供相關圖則的副本。部分屋苑可能會就此收取小額的行政或影印費用。取得圖則後,你便掌握了更換居屋窗的第一手官方資料。

為何必須由合資格師傅上門「覆尺」作最終確認?

拿到了官方圖則,是否就能直接交給窗戶公司生產?答案是:還差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必須由合資格的師傅上門「覆尺」。這個步驟絕對不能省略,原因有三。

首先,圖則與現實存在微小誤差。圖則上標示的尺寸是建築設計的標準值,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牆身洞口的大小可能會因批盪厚度等因素,出現幾毫米的細微偏差。這幾毫米的差距,足以影響新窗戶的安裝密合度,關乎日後的防水與隔音效果。

其次,師傅需要評估現場環境。專業師傅上門不單是量度尺寸,他還會仔細檢查原有居屋窗框周邊的牆體結構是否平直、有沒有潛在的滲水問題等。這些現場狀況是圖則無法反映的,卻是確保新窗戶能穩固安裝的重要因素。

最後,這也關乎工程的責任問題。由窗戶公司派師傅親自覆尺,等同將尺寸準確度的責任交予專業一方。假如日後窗戶因尺寸不合而無法安裝,責任便在於承辦商。相反,如果業主自行提供尺寸,一旦出錯,衍生的額外修改或重造費用便可能需要由業主承擔。因此,堅持覆尺是對業主自身權益的重要保障。

居屋換窗全流程:由申請、揀選承辦商到完工驗收

了解清楚居屋窗尺寸的限制之後,下一步就是掌握整個更換居屋窗的實際操作流程。從向管理處提交申請,到尋找合適的承辦商,再到最後的驗收環節,每個步驟都環環相扣。清晰了解整個流程,有助你預算時間和金錢,避免不必要的周折。

換窗標準流程(SOP):四大階段全拆解

更換居屋窗的工程,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有一套標準作業程序(SOP)。我們可以將它拆解成四大階段,讓你一目了然。

第一階段:規劃申請
這個階段是所有工程的前期準備。首先,你需要尋找幾間有信譽的承辦商上門初步報價。然後,拿着心儀承辦商提供的圖則和文件,正式向大廈管理處提交更換窗戶的申請。管理處審批通過後,你才能與承辦商簽訂正式合約,並確定施工日期。

第二階段:施工準備
簽約後,承辦商會安排師傅再次上門進行精準的「覆尺」,確保訂製的居屋窗框尺寸準確無誤。同時,雙方會確認所有物料的細節,例如鋁材的顏色、玻璃的類型等。在施工前,師傅會在你家中做好保護措施,例如用地板膠或帆布覆蓋傢俬和地板,減少工程對室內的影響。

第三階段:正式施工
這是整個流程的核心。師傅會先清拆舊有的窗戶,然後安裝新的窗框,並進行初步固定。接着,會安裝玻璃和窗扇,並在窗框與牆身之間的縫隙注入防水物料,例如英泥沙或防水膠。這個步驟對防止滲水至關重要。

第四階段:完工驗收
安裝完成後,就進入驗收階段。你需要仔細檢查窗戶的開關是否順暢、窗鎖是否能穩固鎖上、窗邊的防水膠是否填補均勻。可以嘗試向窗戶潑水,測試防水功能是否妥當。確認所有項目都沒有問題後,才支付工程尾數,整個換窗流程便大功告成。

精明選擇承辦商:四大注意事項

選擇一個可靠的承辦商,是整個換窗工程成功的一半。市面上的選擇眾多,以下四個要點可以幫助你作出明智決定。

一、核實專業資格
最基本的一點,是確認承辦商是否根據屋宇署「小型工程監管制度」註冊的「註冊小型工程承辦商」。只有合資格的承辦商,才能合法地進行窗戶更換工程,並為工程的安全性負責。你可以要求對方出示相關證明文件,或自行到屋宇署網站查核。

二、參考過往案例
一個有經驗的承辦商,應該樂意分享他們過往的工程案例,特別是處理居屋窗的項目。你可以請他們提供完工照片,甚至詢問是否有正在施工或剛完工的單位可以參考。從實際案例中,最能看出師傅的手工和質素。

三、索取詳細報價單
切勿只憑一個總價作決定。一份專業的報價單,應該清晰列明所有項目,包括窗框及玻璃的品牌和規格、使用的五金配件、清拆及安裝費用、棚架費用(如需要),以及工程保養期等。比較不同公司的報價單時,要確保比較的基礎是相同的物料和工序。

四、簽訂清晰合約
在決定聘用後,務必與承辦商簽訂一份詳盡的合約。合約內容應與報價單一致,並清楚列明工程總價、施工時間表、分期付款方式,以及工程延誤或出現問題時的處理方法。白紙黑字的保障,遠比任何口頭承諾來得實際。

合法升級方案:窗框物料、隔音玻璃與安全配件全攻略

即使更換居屋窗戶時,固定的居屋窗尺寸是一大限制,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無法提升窗戶的性能和安全性。實際上,在不改變外觀和尺寸的前提下,我們有許多合法的升級空間。從窗框物料、玻璃功能到安全配件,每一個細節都能為家居生活帶來顯著的改善。接下來,我們會逐一探討這些方案,助你在法規框架內,打造一個更舒適、更安全的家。

窗框及窗戶類型:在原有設計限制下的選擇

更換居屋窗框的首要原則,是必須遵守大廈公契的規定,維持與原裝窗戶一致的顏色、款式和分隔比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仍然可以在物料和類型上作出更優質的選擇。

現時香港最普遍的窗框物料是鋁合金。它的優點是堅固耐用、抗風雨能力強,而且不易生鏽,保養相對簡單。在選擇新的居屋窗框時,可以留意鋁材的厚度,例如選用俗稱「50料」或更厚的鋁材,結構會更加穩固。

至於窗戶的開啟方式,只要不影響外觀,通常也有一定的選擇空間。常見的類型包括橫拉窗和推射窗(掩窗)。橫拉窗設計簡單,不佔用室內或室外空間,但氣密性和隔音效果可能稍遜。推射窗則依靠窗鉸向外推開,關閉時能更緊密地壓實,提供更佳的隔音和防水效果。你可以根據單位座向、風勢和對隔音的需求,與師傅商討最適合的開啟方式。

玻璃選擇:提升隔音、節能與私隱度的方案

玻璃佔了居屋窗的最大面積,所以升級玻璃是提升生活品質最直接的方法。原裝窗戶配置的通常是普通單層透明玻璃,功能比較單一。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具備特定功能的玻璃:

  • 隔音方案:夾層玻璃(膠合玻璃)
    如果你家鄰近馬路或鐵路,噪音問題會非常困擾。夾層玻璃是在兩層玻璃之間加入一層PVB膠膜,這種結構能有效吸收震動和阻隔聲音傳播,隔音效果遠勝於單純加厚玻璃。

  • 節能隔熱方案:中空玻璃或Low-E低輻射玻璃
    面對西斜或夏天炎熱天氣,選用節能玻璃可以大大改善。中空玻璃由兩層玻璃組成,中間密封了乾燥空氣或惰性氣體,形成一道隔熱層。而Low-E玻璃則在表面鍍上一層極薄的銀膜,能有效反射室外的太陽熱能,同時防止室內冷氣流失,冬暖夏涼。

  • 私隱方案:磨砂玻璃或茶色玻璃
    如果窗戶與鄰居距離很近,或者用於浴室,可以選擇磨砂玻璃。它能透光但不能透視,保障了私隱。茶色或帶有輕微反射效果的玻璃,同樣能在日間提供一定的單向私隱保護。

安全至上:窗花、窗鎖與窗鉸的法定標準及升級

窗戶安全是家居的重中之重,更換居屋窗戶時,必須確保所有配件都符合屋宇署的法定標準。

  • 窗鉸與窗撐
    窗鉸是支撐整扇窗戶重量的關鍵。長年累月的開合和風吹雨打會使其勞損。更換新窗時,應選用品質優良的不銹鋼窗鉸及窗撐,確保其承重力足夠,並定期檢查和添加潤滑油。

  • 窗鎖
    一個穩固的窗鎖能提供基本的防盜功能。除了傳統的單點鎖,現在亦可以選擇多點鎖系統,它能將窗扇在多個位置同時鎖定於窗框上,令窗戶更加穩固,氣密性也更好。

  • 兒童安全配件
    對於有小孩的家庭,安全問題尤其重要。安裝窗戶安全鎖(俗稱「窗戶定位鎖」)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措施。它能限制窗戶的開啟幅度,避免兒童意外打開窗戶造成危險,同時保持一定程度的通風。

更換全屋的居屋窗是一個重要決定,從物料到配件的每個選擇,都直接影響到日後數十年居住的舒適度和安全性。因此,花時間了解清楚這些升級方案,絕對是值得的投資。

居屋換窗常見問題 (FAQ)

在規劃更換居屋窗戶時,除了關心居屋窗尺寸和物料選擇,許多業主心中總有不少疑問。這裡我們整理了五個最常見的問題,從法律責任到施工方法,為你提供清晰的解答,讓你對整個換窗過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Q1: 若上手業主已違規改動窗戶,新業主是否有責任還原?

答案是肯定的,新業主需要承擔還原責任。根據香港的建築物條例,屋宇署發出的清拆令是針對「物業」本身,而不是特定業主。這意味著,無論違規改動是由哪一任業主造成,現任業主都有法律責任去修正。物業轉手時,相關的法律責任會一併轉移。因此,在購入二手居屋單位前,強烈建議委託專業人士核對圖則,仔細檢查單位的窗戶及其他結構有否被非法改動,避免日後需要承擔額外的維修費用和法律風險。

Q2: 更換全屋居屋窗戶是否必須搭棚?費用如何計算?

基本上,為了符合安全規定及保障工程順利,搭棚是難以避免的步驟。任何涉及大廈外牆的高空工作,承辦商都必須採取足夠的安全措施,而搭建穩固的棚架是保障工人及途人安全的標準做法。費用方面,通常會分開計算:搭棚費用會根據棚架的面積、樓層高度及搭建難度而定,一般會是報價單中的一個獨立項目。而更換居屋窗的費用,則主要根據窗戶的數量、尺寸大小、所選用的居屋窗框物料(例如鋁合金的厚度與顏色)、玻璃種類(如普通玻璃、鋼化玻璃或隔音玻璃)及五金配件的級數來逐一計算。

Q3: 收樓時應如何檢查原裝窗戶的狀況?

收樓是把關的第一步,仔細檢查原裝居屋窗的狀況,可以省去日後不少麻煩。你可以依循以下幾個重點檢查:
1. 結構與外觀:細心觀察窗框與玻璃有沒有明顯的裂痕、變形或崩花。同時,檢查窗框與牆身之間的接口,是否緊密貼合,有沒有可以攝入卡片的縫隙。
2. 開關順暢度:將每一扇窗戶反覆開合數次,測試過程是否順暢無阻,窗鉸有沒有發出異常聲音。檢查窗鎖是否能輕易、穩固地鎖上。
3. 防水密封:檢查窗邊的防水膠邊是否完整、有沒有老化變硬或剝落的跡象,因為這是滲水的常見源頭。留意窗台及下方牆身有沒有水漬或發霉的痕跡。
如果在保養期內發現問題,應立即向相關部門或承建商提出執修要求。

Q4: 「清水樓」入伙,更換全屋窗戶的預算大約是多少?

這是一個很難一概而論的問題,因為預算會因應單位大小、窗戶數量及個人選擇而有很大差異。影響總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
* 窗戶總數與尺寸:這是最基本的成本構成。
* 物料選擇:不同厚度和品牌的鋁材、特定顏色的居屋窗框、功能性玻璃(如雙層中空隔音玻璃)的價格可以相差很遠。
* 工程複雜性:是否需要改動窗台結構等。
* 搭棚費用:如上所述,這是一筆獨立且顯著的開支。
綜合而言,以一個實用面積約400呎的兩房單位為例,若更換全屋鋁窗,連工包料及搭棚費用,預算一般可能由港幣$30,000至$60,000不等。最準確的做法是尋找至少兩至三間有信譽的承辦商上門報價作詳細比較。

Q5: 聽聞有「乾式施工法」換窗,適用於居屋嗎?有何利弊?

「乾式施工法」,又稱為「包框法」,是一種換窗技術,適用於居屋。它的原理是保留原有的舊窗框,不清拆打鑿,直接將一個尺寸稍小的新窗框套在舊框之上,然後做好內外防水密封。

優點(利)
* 施工快速:工序相對簡單,通常一天內便可完成,對住戶的滋擾較少。
* 保持室內裝潢完整:由於無需打鑿牆身,不會破壞窗戶周邊的瓷磚、牆紙或油漆。
* 乾淨企理:過程中產生的沙塵及建築廢料極少。

缺點(弊)
* 視野及通風面積縮小:因為是框包框,新的窗框會比原來小,導致玻璃面積縮減,影響採光及空氣流通。
* 治標不治本:如果舊窗框本身已有嚴重的滲水或變形問題,乾式施工法只是將問題覆蓋,未能根治。濕氣可能被困在內,長遠或會引致更大問題。

總括而言,如果原有的居屋窗框結構良好,沒有滲漏問題,而你只是想升級玻璃或改善窗戶氣密性,乾式施工法是一個便捷的選項。但若舊窗問題較多,徹底拆除並以傳統「濕式施工法」重新安裝,會是更長治久安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