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開唔開窗?專家破解致命誤解,整合13個防風準備、應對及災後須知

每逢颱風季節,「打風應否開窗?」總會成為熱議話題。不少人深信應打開窗戶留一條罅隙,以「平衡室內外氣壓」來防止玻璃窗爆裂,但這其實是一個流傳已久、足以致命的誤解。本文將由專家徹底破解此迷思,從科學角度剖析緊閉門窗的真正原因,並為你一站式整合由防風準備、颱風應對到災後復原的13個關鍵須知,助你全面保障家居及家人安全,安然度過風季。

破解致命誤解:為何「打風開窗」平衡氣壓是錯的?

每逢風季,「打風開窗」這個話題總會引起熱烈討論。許多人認為,在颱風來襲時稍微打開窗戶,可以平衡室內外的氣壓,避免玻璃窗因壓力差而爆裂。這個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而且流傳已久。不過,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致命誤解。關於打風應否開窗,所有氣象專家和結構工程師的答案都非常一致:必須緊閉所有門窗。接下來,我們會一步步拆解這個迷思,用科學原理告訴你為何緊閉門窗才是唯一的安全選擇。

「打風開窗」平衡氣壓說法的迷思源頭

探討「開窗平衡內外氣壓」的直覺謬誤

這個迷思的出現,源於一個很直觀的物理想像。大家都知道颱風中心是低氣壓區,而屋外風聲鶴唳,感覺壓力非常大。於是,人們很自然地聯想到,屋外的巨大壓力會擠壓房屋,如果屋內氣壓無法「平衡」,玻璃窗就會像被擠爆的氣球一樣碎裂。因此,開一道小窗縫讓空氣流通,似乎就能釋放壓力。這個想法雖然符合直覺,卻忽略了颱風中真正具破壞力的,並非靜態的大氣壓力差,而是由高速流動的狂風所產生的動態壓力。

釐清此說法在現代建築下的不適用性

這個說法可能源自過去一些舊式、結構相對沒那麼牢固的木建築。對於那些建築,或許在極端情況下內外通氣有其作用。不過,這套想法完全不適用於香港的現代建築。香港的樓宇,特別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廈,在設計時已充分考慮到抵禦颱風風壓的能力。建築的結構完整性,正是依賴於一個密封的外部環境,以抵擋風雨入侵。打開窗戶不但無法「平衡」氣壓,反而會主動破壞這道防線,將整個建築結構置於不必要的風險之中。

科學解構:颱風來襲時緊閉門窗的真正原因

風險一:空氣動力學造成的「屋頂升力效應」

這是最重要也最危險的一個原因。當強風高速吹過屋頂時,會產生一個類似飛機機翼的原理。高速流動的空氣會造成屋頂上方的氣壓降低。此時如果你打開了窗戶,狂風便會灌入室內,導致屋內氣壓急劇上升。一邊是屋內的高氣壓向上推,另一邊是屋頂外的低氣壓向上吸,兩股力量結合起來,會對屋頂產生一股巨大的「升力」。對於村屋或獨立屋,這股力量足以將整個屋頂掀起,造成災難性的結構損毀。

風險二:強風、雜物及豪雨直接入侵造成破壞

這個風險比較容易理解。打開窗戶就等於為颱風敞開大門。首先,強風會夾帶暴雨直接灌入屋內,短時間內就能讓你的傢俬、電器和地板嚴重浸濕損毀。更可怕的是,颱風中的強風會捲起各種雜物,例如樹枝、垃圾、甚至鄰居的冷氣機或招牌碎片。這些雜物在高速之下,威力有如子彈,一旦穿過窗戶飛入室內,後果不堪設想,對屋內的人構成直接的生命威脅。

風險三:內部壓力衝擊引致其他門窗爆裂

這點剛好與「平衡氣壓」的迷思背道而馳。當風從一個打開的窗戶灌入後,室內的氣壓並不會被「平衡」,而是會瞬間飆升。這些被困在屋內的強大氣流會瘋狂地尋找出口,於是便會對屋內所有的門窗、牆壁施加巨大的壓力。結果,很可能是你原本想保護的窗戶沒事,但其他更脆弱的門窗,甚至在另一邊的窗戶,卻因為承受不住來自內部的壓力衝擊而爆裂。這個舉動不但無法減壓,反而為整個家居帶來了二次破壞的風險。

家居防風全攻略:打風前門窗準備清單

與其糾結於打風開窗是否正確,不如將心力放在更實際的防風準備工作上。颱風來臨前,一個周全的檢查清單,比起任何臨時的應對措施都更加重要。這份清單由內到外,協助你一步步鞏固家居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門窗。

第一步:全面檢查門窗結構穩固度

門窗是抵禦颱風的關鍵。平日看似穩固的窗戶,在颶風的巨大風壓下,任何小瑕疵都可能成為致命弱點。所以,系統性的檢查是防風準備的基礎。

檢查窗框、牆身及螺絲是否穩固

首先,你可以用手輕輕搖晃窗框,感受它是否穩固地連接牆身。同時,仔細觀察固定窗框的螺絲或拉釘,看看有沒有鬆脫、生鏽,或者數量不足的情況。金屬長期受力會出現疲勞,所以這些細節絕對不能忽視。如果窗框與牆身之間出現明顯裂縫,這就是一個需要嚴肅處理的結構警號。

檢查防水膠邊有否老化龜裂

窗戶的防水膠邊是阻擋雨水滲漏的功臣。你可以用手指輕輕按壓膠邊,測試它的彈性。如果膠邊變得僵硬、出現裂紋,甚至收縮變形,就代表它已經老化,無法再緊密貼合窗戶與窗框之間的縫隙。颱風帶來的橫向豪雨,會輕易從這些縫隙滲入室內,造成財物損失。

測試窗鉸、手掣等五金配件功能

接著,嘗試順暢地開關所有窗戶。測試窗鉸在轉動時有沒有發出怪聲,還有關上窗戶後,手掣能否將窗扇緊緊鎖實。如果開關過程感到困難或卡頓,可能代表窗框已經輕微變形,或者五金配件已經損耗。一扇無法完全鎖緊的窗,在強風持續吹襲下,風險會大大增加。

第二步:玻璃窗防爆終極防護措施

完成結構檢查後,下一步就是針對最脆弱的部分——玻璃,進行防護升級。這一步的重點,在於減低玻璃萬一破裂時所造成的傷害。

颱風膠紙正確貼法:目的、選材與技巧

首先要釐清一個觀念,在窗上貼膠紙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增加玻璃的強度去抵抗風壓,而是在玻璃被外物撞擊碎裂時,能夠將碎片黏住,避免它們向室內四散飛濺,減低傷人風險。建議選用黏力較強的牛皮膠紙或布質膠帶。正確的貼法是在玻璃上以對角線交叉貼成「X」字形,如果玻璃面積較大,可以再加一橫一直,貼成「米」字形。最關鍵的技巧是,膠紙的長度一定要延伸出玻璃範圍,直接貼到窗框上,這樣才能最有效地將整塊碎裂的玻璃固定在原位。

破解迷思:濕報紙貼窗為何無效

坊間流傳用濕報紙貼窗的方法,其實並無實際保護作用。濕報紙本身沒有任何韌性,黏力也完全依賴水份。當風雨來襲,報紙很快就會變乾或被吹走,無法對玻璃碎片起到任何牽引固定的效果,所以這個方法可以完全摒棄。

升級防護:安裝專業防風膜或強化玻璃

如果想尋求更長遠、更有效的保護,可以考慮為窗戶進行升級。安裝專業的防風安全膜,它就像一層透明的堅韌薄膜,能大大提升玻璃的抗衝擊能力,即使玻璃碎裂也能將碎片牢牢黏住。當然,預算更充裕的話,直接更換為強化玻璃或膠合玻璃,是目前最安全可靠的終極方案。

第三步:清理露台及窗外雜物

處理好門窗本身,視線就要轉移到窗外。颱風中,任何被吹起的雜物都可能變成破壞力驚人的「炮彈」,不僅威脅自家窗戶,更會危害公眾安全。

移走或穩固所有可被吹起的戶外物件

颱風來臨前,必須將露台或窗台上的花盆、晾衣架、雜物箱等所有可移動的物件搬進室內。即使是看似沉重的戶外家具,在強風下也可能被掀起。這個簡單的動作,是每個住戶應盡的責任,能有效減少高空擲物的風險。

加固冷氣機、熱水爐等室外裝置

懸掛在外的冷氣機、熱水爐或抽油煙機排氣喉等,都需要仔細檢查。重點是檢查承托支架和螺絲有沒有因為日曬雨淋而嚴重鏽蝕。如果發現任何不穩固的跡象,應立即找專業人士加固。這些裝置一旦被吹脫,後果不堪設想。

檢查及疏通渠道,預防水浸

最後,不要忘記檢查露台和天台的排水口。颱風帶來的雨量極為驚人,任何樹葉、泥沙或垃圾都可能堵塞去水位,導致雨水倒灌入屋,造成水浸。所以,提前清理所有渠道,確保排水暢通無阻,是預防家居水浸的關鍵一步。

颱風吹襲期間應對策略:緊記安全至上

當颱風來臨時,關於打風開窗的迷思應該拋諸腦後,此刻唯一要做的是緊守崗位,採取正確的應對策略。風雨最猛烈的時候,家居環境會變成一個需要處處留神的堡壘,所有行動都必須以個人及家人安全為最高原則。

個人安全守則:遠離門窗,尋找安全區

堅守原則:遠離所有迎風的門窗

颱風期間,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遠離所有門窗,特別是直接受風的一面。因為門窗正承受着巨大的風壓,加上可能被街外雜物撞擊,是整間屋最脆弱的地方。一旦玻璃破裂,碎片會以高速向室內飛濺,造成嚴重傷害。

規劃家居避難區:選擇無窗的堅固空間

一個聰明的做法,是在家中預先規劃好一個「避風港」。這個地方應該是屋內最深入、沒有窗戶的堅固空間,例如走廊、儲物室或者浴室。當風力達到頂峰,或聽到窗戶有異響時,家人可以迅速轉移到這個區域暫避,大大提升安全性。

關好所有房門以分隔空間,減低氣壓衝擊

除了關緊對外的門窗,將屋內所有房門,例如睡房、廚房門都一併關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樣做可以將屋內空間分隔成一個個獨立的區域。萬一有窗戶不幸破裂,強風和氣壓的衝擊力只會集中在該房間,而不會貫穿全屋,能有效減低其他門窗因壓力失衡而連環爆破的風險。

家電使用指引:冷氣應否開?

打風開冷氣的風險與安全指引

打風期間門窗緊閉,室內難免悶熱,所以很多人都會思考打風應否開窗或開冷氣。關於冷氣機,最大的風險來自室外機。如果你的冷氣機剛好安裝在迎風位置,強風會不斷衝擊散熱扇葉,甚至使其反方向轉動。此時開機,內部摩打需要與強風對抗,負荷會急劇增加,容易導致過熱損壞,嚴重時更可能引發火警。因此,安全指引很清晰:可以開冷氣,但必須避免啟動任何位於當風位的冷氣機。

電器防潮措施:移離靠近窗邊的電器及拖板

颱風的雨勢經常是橫向的,雨水有機會從窗戶的縫隙滲入。為了防止漏電或電器損壞,應預先將所有靠近窗邊的電器、拖板、充電器等移到屋內較中心及乾燥的位置。即使颱風過後,也要確保電器及插座完全乾爽,才可重新通電使用。

緊急情況處理:爆玻璃、漏水應對法

處理打風爆玻璃的緊急步驟

如果窗戶玻璃不幸破裂,切記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首先,立即帶同家人離開該房間,然後馬上關上那間房的門,以隔絕強風湧入屋內其他地方。之後應留在安全區域並致電求助。絕對不要在颱風下嘗試靠近破窗、清理玻璃碎或進行任何臨時修補,因為強風的威力足以將人扯出窗外,極度危險。

處理打風窗邊漏水的應急方法

發現窗邊有漏水情況,可以使用毛巾或舊衣物先在漏水處吸水,防止積水蔓延。如果情況許可,也可以用防水膠紙或「暴封膠」等工具,沿著窗框的滲水縫隙用力貼上,作為臨時性的應急措施。不過,這些都只是權宜之計,待風暴過後,必須盡快尋找專業師傅徹底維修,找出漏水的根本原因。

常見防風問題FAQ:一次過解答你的疑問

任何情況下都絕對不應該打風開窗嗎?

專家結論:是的,緊閉門窗是唯一安全選擇

關於打風開窗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很多迷思,但科學和工程專家的結論相當一致:是的,在任何颱風情況下,緊閉所有門窗都是唯一安全的選擇。大家必須明白,打風應否開窗的考慮重點,並非單純防止玻璃被吹破,而是為了保護整間房屋的結構安全。因為一旦開窗讓強風灌入,室內氣壓會急劇上升,對屋頂和牆壁產生巨大的向上或向外推力,所以這會大大增加屋頂被掀翻或牆壁倒塌的風險,後果不堪設想。

我住高層,打風開窗的風險會否較低?

解構高層風力特性與開窗的倍增風險

住在高層的朋友可能會認為,既然地面雜物吹不上來,打風開窗的風險會不會低一點?事實上,風險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會倍增。因為越高的地方,風速就越快。高空沒有地面建築物或樹木的阻擋,所以風力會更加強勁和直接。這代表一旦你在高層開窗,灌入室內的風力會比低層單位強得多。然後,這種強風會對你的單位甚至整座大廈的結構造成更大的壓力衝擊。所以,高層住宅開窗的後果可能更加嚴重。

打風期間室內悶熱,不開窗可以點算?

安全替代方案:善用抽氣扇或循環扇保持空氣流通

颱風天緊閉門窗,室內空氣不流通,確實會感到十分悶熱。一個安全又有效的方法是開啟抽氣扇。例如廚房或浴室的抽氣扇,可以將室內的悶熱空氣抽出,促進空氣對流。但你必須確保抽氣扇的安裝位置不是在直接迎風的一面。你也可以使用空氣循環扇或普通風扇。將風扇對著牆壁或天花板吹,可以帶動全屋的空氣流動,有效降低體感溫度,這個方法不會跟室外產生氣壓交換,所以非常安全。

打風時聽到尖銳的風嘯聲,是門窗問題嗎?

解讀風嘯聲:門窗漏風的警號與應對

打風時,你可能會聽到窗邊傳來尖銳刺耳的「嗚嗚」聲,這聲音確實令人不安。這種風嘯聲,其實是門窗漏風的警號。因為強風正從窗戶的縫隙或老化的膠邊硬擠進來,所以才會產生這種高頻的聲音。這代表你的門窗氣密性已經不足。雖然未必會立即構成危險,但它顯示了門窗結構存在弱點。你可以用膠紙或濕毛巾臨時封住發出聲音的縫隙,減低噪音和入水風險。然後,你應該在颱風過後,盡快找專業師傅檢查及維修,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颱風過後復原指南:由家居檢查到保險索償

颱風終於離開,風雨聲漸息,是時候開始著手處理善後工作。這個過程需要細心與耐性,從檢查家居的潛在損毀,到安全地清理,以至處理保險索償,每一步都相當重要。讓我們一步步來,有系統地讓家居回復原貌。

風後檢查:全面評估家居損毀情況

風暴平息後,先別急著放鬆,為家居進行一次徹底的「身體檢查」是首要任務。仔細的檢查可以及早發現隱藏的問題,避免日後小問題演變成大麻煩。

重點檢查門窗、玻璃及防水膠邊損毀情況

首先要檢查在風暴中承受最大壓力的門窗。仔細觀察玻璃有沒有出現裂痕,即使是微細的裂紋也可能構成危險。然後試試開關門窗,感受一下過程是否順暢,因為窗框可能在強風下輕微變形。同時,也要細心檢查窗戶四周的防水膠邊,看看有沒有鬆脫、硬化或者龜裂,這些都是未來滲水的隱患。

檢查牆壁與天花板有否裂縫或水漬

接下來,視線要轉移到室內的牆壁與天花板。仔細尋找有沒有新的裂縫出現,或者一些不明顯的水漬或水印。特別是靠近窗邊的牆身和天花板角落,這些地方最容易反映出滲水問題。早點發現這些痕跡,就能及早處理源頭。

確認電器乾爽無損後才通電使用

安全永遠是第一位。對於風暴期間靠近窗邊或曾有滲水跡象位置的電器,必須格外小心。在重新接通電源之前,一定要再三確認電器本身、插頭及拖板都是完全乾爽的。如果對電器的狀況有任何懷疑,最好還是先請專業人士檢查,以免發生短路或觸電意外。

清理復原:安全處理損毀及準備維修

檢查完畢後,便可以開始清理工作。這個階段同樣要將個人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充足準備,才能有效率又安全地處理風暴留下的痕跡。

清理前的個人安全防護裝備

動手清理之前,請務必準備好合適的防護裝備。一雙厚實的勞工手套是必需的,可以保護雙手免被玻璃碎片或尖銳雜物割傷。腳上應穿著厚底、能完全包覆雙腳的鞋子,避免踩到釘子或碎片。如果需要處理較多塵埃及碎屑,佩戴護目鏡也是一個好選擇。

處理積水與玻璃碎片的注意事項

處理積水時,先要確保附近沒有任何通電的電器或電線。處理玻璃碎片時,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撿拾,應該使用掃帚和垃圾鏟。對於一些微小的玻璃碎,可以用濕報紙或膠紙將它們黏起來,確保清理得更徹底。將所有碎片用厚報紙包好,並在垃圾袋上註明內有玻璃,保障清潔人員的安全。

保險索償:記錄損失與申請流程須知

如果家居有購買保險,下一步就是準備索償文件。清晰的記錄和齊全的文件,可以讓整個索償過程更加順暢。

如何為颱風造成的損失正確拍照存證

拍照是索償過程中極為關鍵的一步。首先,為整個受影響的範圍拍攝全景照片,讓保險公司了解整體情況。然後,針對每一件損毀的物品或設施拍攝特寫照片,要清晰顯示損毀的程度。如果可以,同時拍下導致損毀的原因,例如破裂的窗戶與因此而濕透的地板。

家居保險涵蓋範圍與索償所需文件

每份家居保險的保障範圍都不同,一般可能涵蓋因颱風造成的結構損毀、傢俬財物損失等。索償時通常需要準備損毀情況的照片、損壞物品的清單、維修報價單以及相關物品的購買單據。建議在風暴過後,盡快聯絡你的保險公司,了解詳細的索償程序和所需文件。

特別提醒:錯誤開窗引致損失或影響索償

最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很多人仍在討論打風應否開窗,但從保險角度看,答案非常清晰。保險合約一般要求戶主已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保護財物。如果在颱風期間故意打開窗戶,例如誤信「打風開窗」可以平衡氣壓的說法,而導致風雨湧入造成財物損失,保險公司有機會將此行為視為人為疏忽,繼而影響索償申請的結果,甚至拒絕賠償。因此,緊閉門窗不僅是為了安全,也是保障自己權益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