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房屋署鋁窗怕中伏?專家拆解「房屋署鋁窗指引」9大核心步驟,由申報到驗收終極指南

更換公屋或居屋鋁窗,是否令您感到頭痛?既要處理繁複的申報程序,又要提防工程公司濫收費用或偷工減料,更擔心新窗不符規格,日後出現滲水或安全問題。事實上,更換房屋署鋁窗並非一般家居維修,必須嚴格遵守「房屋署鋁窗指引」及「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雙重規範,任何錯漏都可能引致法律責任。為此,本文將化繁為簡,由專家為您深入拆解整個換窗流程的9大核心步驟。從第一步的法律申報、判斷工程級別,到掌握窗框、窗鉸、防水層等關鍵技術標準,再到工程監督及最終驗收,我們將提供一站式終極指南,助您看懂報價單,避開常見陷阱,確保工程安全合規,從此換窗無需再「怕中伏」。

換窗第一步:了解公屋/居屋法律程序與「房屋署鋁窗指引」的合規要求

更換家中的窗戶,看似是簡單的裝修項目,但如果您的單位是公屋或居屋,就必須嚴格遵守「房屋署鋁窗指引」和相關法例。這不只是為了符合規定,更是保障您和家人,甚至鄰居的家居安全。整個過程涉及兩個主要層面的監管:第一是房屋署內部的申報和批准程序,第二是屋宇署制定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接下來,我們會一步步拆解這些程序,讓您清楚了解更換房屋署鋁窗前必須完成的法律步驟。

公屋住戶必讀:安裝或維修房屋署鋁窗的正確申報流程

作為公屋住戶,處理窗戶工程時,程序上與私人樓宇有所不同。您必須跟從房屋署的既定流程,確保每一步都合法合規。

首先,假如您計劃的是「全新安裝」窗戶,例如在露台位置加裝,第一步是必須向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提交書面申請。辦事處審批後,您會收到一份「原則上批准書」。這份文件非常重要,代表署方不反對您的工程計劃。在未取得這份批准書前,絕對不能展開任何工程。

接著,不論是全新安裝還是僅僅「維修或更換」現有窗戶的部件,例如窗鉸、鉚釘或玻璃,您都必須聘請一名「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來負責。這是法例規定,確保工程由具備專業資格和法定責任的人員執行。

最後,在承建商完成工程後,他們需要填寫指定表格,連同相關文件,向房屋署的「獨立審查組」提交完工申報。這個步驟等於為您的窗戶工程正式備案,證明其符合安全標準。簡單來說,維修工程雖然不用預先申請,但聘用合資格承建商和事後申報這兩個核心步驟,依然是必須遵守的。

認識「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我的換窗工程屬於第幾級?

除了房屋署的內部指引,所有窗戶工程都受到屋宇署「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規管。這個制度將不同風險程度的工程分為三個級別(第I、II、III級),以便用簡化的程序處理,同時確保安全。您的換窗工程屬於哪一級,會直接影響申報的複雜程度和對承建商資格的要求。

一般來說,更換窗戶主要會涉及第II級或第III級工程。

  • 第III級工程:這屬於風險最低的級別。如果您的工程只是在不高於3.5米(大約是地下或二樓)的樓層更換窗戶,或是在較高樓層但只更換窗戶的輔助構件(例如尺寸較小的副框),通常會被歸類為第III級。

  • 第II級工程:這屬於中等風險級別,也是大部分住宅換窗工程所屬的類別。如果您的單位樓層較高(高於3.5米),並且工程涉及更換整個窗戶的主框架,那麼這就很可能屬於第II級工程。

  • 第I級工程:這屬於風險最高的級別,通常涉及較複雜的結構改動。一般的家居換窗工程很少會被劃入此級別。

清楚了解工程級別,有助您與承建商溝通,確保他具備處理相應級別工程的資格,避免日後出現法律問題。

[互動工具] 使用「小型工程級別自檢器」,一分鐘判斷工程級別!

想快速判斷您的換窗工程屬於哪個級別,但又不想查閱繁複的法規文件?我們為您準備了一個簡單的「小型工程級別自檢器」。您只需要回答幾條簡單問題,例如「您的單位在哪個樓層?」、「工程是更換整個窗戶還是只維修部件?」,系統就會根據「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標準,即時為您分析工程所屬的級別。使用這個工具,您就能在一分鐘內獲得清晰的初步判斷,讓您在尋找承建商時更有預算。

符合「房屋署鋁窗指引」的核心技術標準:從結構到防水的專業剖析

結構穩固的基礎:窗框固定與鋁材要求

要確保新安裝的房屋署鋁窗安全耐用,一切都要由最基礎的結構說起。根據房屋署鋁窗指引,窗戶的穩固性有兩個關鍵,第一是窗框如何與牆身連接,第二是鋁窗本身的材質。首先,窗框並非單靠英泥或膠水固定,而是需要使用俗稱「碼仔」的固定耳鐵,將窗框牢牢鎖實在結構牆上。指引對「碼仔」有嚴格要求,例如每件厚度至少要有1.5毫米,而且每件的中心點距離不能超過300毫米,這樣才能均勻地將風力等外力傳遞到樓宇結構。至於鋁窗本身,所有結構構件的鋁材厚度最少要有2毫米,而豎框的深度亦不能少於38毫米,這些數字都是為了確保窗戶有足夠的強度,去抵禦颱風季節的強大風壓。

窗戶的心臟:窗鉸物料與安裝指引

如果說窗框是骨骼,那窗鉸就是窗戶的心臟,負責所有開合的活動。窗鉸的物料和安裝方式,直接決定了窗戶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指引規定,窗鉸必須使用不銹鋼製造,而且用來固定的拉釘或螺絲也必須是不銹鋼材質,絕對不能使用鋁質拉釘,因為鋁的強度不足,而且容易銹蝕。安裝時,每支窗鉸的固定點最少要有3口直徑達標的螺絲或拉釘,確保連接穩固。更專業的細節在於,由於不銹鋼螺絲與鋁窗框是兩種不同的金屬,直接接觸在潮濕環境下會產生電偶腐蝕,加速鋁材損耗。所以,合規格的安裝工序,會在螺絲孔位置預先加入不銹鋼片,或者採用局部加厚的鋁材,確保螺絲有足夠堅固的錨固點,大大提升耐用性。

防漏水的關鍵:詳解「雙重防水層」法定要求

窗戶滲漏是很多業主最頭痛的問題,而有效的防水工程並非在窗邊唧一圈玻璃膠那麼簡單。其實,有關房屋署鋁窗的法例要求,明確規定了窗戶接縫必須具備「雙重防水層」保護。第一重防水層,是在窗框與外牆之間的縫隙,填上高彈性的防水結構膠,它能抵禦因熱脹冷縮造成的微細移動。第二重防水層,則是在結構膠外層及周邊牆身,塗上至少1.2毫米厚的防漏膜。這兩層保護各司其職,結構膠是第一道防線,而防漏膜則是全面的覆蓋保護,共同確保雨水無法滲入室內。忽略任何一層,或者所用物料不達標、施工厚度不足,都會令防水效果大打折扣,這也是許多滲漏個案的根本原因。

實踐應用篇:業主如何監督房屋署鋁窗工程,避免常見陷阱?

理解了所有關乎房屋署鋁窗指引的理論和法規後,最重要的部分是如何在現實中應用。監督工程的過程,就好像為自己的家居建立一道防線,能夠有效避免各種常見的工程陷阱。從審視一份報價單開始,到施工現場的監督,再到最後的驗收環節,每一個步驟都不能馬虎。以下將會分享業主必須掌握的實用技巧,確保你的房屋署鋁窗工程順利完成,並且質量符合標準。

工程前:如何看懂報價單,避免含糊條款?

一份清晰詳盡的報價單,是保障整個工程的基石。收到承辦商的報價單時,千萬不要只看總價,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一份專業的報價單,必須鉅細無遺地列出所有項目,避免使用「全包」、「一套」等含糊字眼。

首先,檢查物料規格。報價單應清楚列明鋁材的品牌、型號和厚度,例如是否符合最少2毫米的結構厚度要求。玻璃的種類(例如普通玻璃、鋼化玻璃)、厚度,還有窗鉸、螺絲等五金配件的物料(必須為不銹鋼)和品牌,都應該白紙黑字寫清楚。

其次,審視工程工序。一份合格的報價單會分項列出所有施工流程,包括搭棚、拆除舊窗、安裝新窗框、填充英泥沙,以及最重要的防水工序。關於防水,必須指明會按照法定要求進行「雙重防水層」處理,並且列出所用結構膠和防水膜的品牌型號,確保其性能(如伸縮率、厚度)符合標準。

最後,留意附加條款。報價單應清楚說明工程總期、保養期(包括窗戶結構和防水效能)、以及是否包含清走工程廢料的費用。看懂這份文件,你就掌握了主動權,能夠在一開始就篩選掉不專業或意圖不良的承辦商。

施工中:業主必學的現場監工要點

工程開始後,即使你不是專家,也可以通過觀察幾個關鍵點,有效監督施工質量。這並非不信任師傅,而是對自己家居的責任。

第一步是「對料」。在師傅安裝前,花點時間核對送抵單位的材料,是否與報價單上列明的品牌、型號和規格一致。親手感受一下鋁材的厚實度,檢查窗鉸是否印有不銹鋼標記。

第二步是觀察安裝細節。留意師傅安裝窗框時,是否使用了足夠的「碼仔」(固定耳鐵)將窗框牢固地固定在牆身上。根據指引,碼仔之間的距離不應超過300毫米。另外,要確保窗框與牆身之間的空隙,已完全被英泥沙密實地填充,沒有留下任何空洞。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是監督防水工序。緊記,英泥沙填縫後,必須有足夠的自然風乾時間(通常最少7天,視乎天氣而定)。如果有承辦商聲稱可以「即日完工」或第二天就回來進行防水唧膠,這是一個極度危險的信號。因為在濕潤的英泥沙上施工,會直接導致防水層失效。業主可以多拍照記錄施工過程,特別是防水層施工前的牆身狀況和防水層施工後的情況,作為日後參考的依據。

完工後:保障權益的驗收步驟

當承辦商通知工程完成後,先不要急於支付尾數。徹底的驗收是保障你權益的最後一步,確保所有錢都花得值得。

驗收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外觀檢查,仔細查看鋁窗表面和玻璃有沒有刮痕或崩花,窗框邊緣的膠邊是否平滑順直。

然後是功能測試。親手將每一扇窗戶重複開合數次,感受過程是否暢順,有沒有不正常的聲音。檢查窗鎖是否能輕易、穩固地鎖上。

最後,必須進行「灑水測試」。你可以用花灑或水喉,在窗外持續向窗戶及窗框四周噴灑清水約15至20分鐘,模擬下大雨的情況。然後回到室內,用手或乾布仔細檢查窗框邊、牆身有沒有滲水或潮濕的跡象。這個測試是檢驗防水工程是否成功的最佳方法。

確認所有項目都合格後,記得向承辦商索取所有相關文件,包括正式收據、保用證,以及按法例規定呈交小型工程的「完工證明書」副本,這樣整個更換房屋署鋁窗的工程才算真正圓滿結束。

常見問題 (FAQ): 快速解答您對房屋署鋁窗的疑問

問:只維修窗鉸或更換玻璃,是否仍需遵守所有房屋署鋁窗指引?

答:即使只是維修窗鉸或更換玻璃,工程依然需要遵守「房屋署鋁窗指引」中的核心安全標準。雖然您不需要像全新安裝般完成所有申報程序,但是有兩個關鍵點必須跟從。第一,工程必須由「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負責,這是確保施工安全的法律規定。第二,更換的物料,例如窗鉸、鉚釘或螺絲,都必須符合指引中的規格,例如使用不銹鋼物料,確保其耐用性及安全性。所以,即使是小規模維修,聘用合資格的承辦商並且使用合規的物料,依然是保障家居安全的必要步驟。

問:為何更換房屋署鋁窗必須聘請「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如何查核其資格?

答:這項規定源於香港法例《建築物條例》下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更換房屋署鋁窗被界定為小型工程,法律強制規定必須由已註冊的承建商進行。原因是這些承建商具備法例要求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與責任承擔。他們熟悉屋宇署及房屋署的最新標準,能確保工程在結構安全、防水及物料使用上均符合規定。聘請他們不僅是為了遵守法律,更是為您的家居安全購買一份重要的保障。

要查核承建商的資格其實很簡單。您可以直接前往屋宇署的網站,利用「註冊承建商名冊」的線上查閱功能,輸入承建商的公司名稱或註冊編號,就可以即時核實其資格、註冊級別及有效期,確保他們有權進行窗戶相關的工程。

問:承辦商聲稱「即日完工」或「無需搭棚」更換房屋署鋁窗,是否可信?

答:對於這類聲稱,您需要抱持非常審慎的態度。「即日完工」在技術上幾乎不可能符合安全及防水標準。一個合規的換窗工程,在安裝窗框並填上英泥沙後,必須有足夠的乾燥養護期,然後才能進行後續的防水工序。即日完成意味著極可能省略了這個關鍵步驟,大大增加了日後窗戶滲水的風險。

至於「無需搭棚」,則要視乎單位樓層及位置。對於地面或極低層單位,在安全措施充足的情況下,或許有可能。但是,對於絕大部分高層單位的房屋署鋁窗工程,根據勞工處的指引,搭建棚架是保障工人工作安全的必要措施。聲稱無需搭棚的承辦商,可能無法妥善處理窗外的防水工序,甚至可能採用了不安全的施工方法,對工人及公眾都構成危險。

問:根據「房屋署鋁窗指引」,一個完整的換窗工程,合理總工期大約多久?

答:一個嚴格遵循所有法定及技術指引的換窗工程,其總工期遠不止一兩天。一個合理的工期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首先是搭棚及拆除舊窗,約需一至兩天。接著是安裝新窗框及填補英泥沙,約需一至三天。然後是最重要但最常被忽略的「英泥沙養護期」,這個自然風乾的過程需時一至三星期,是確保防水層能穩固附著的關鍵。待英泥沙完全乾透後,才能進行防水層的施工,這又需要一至兩天。最後,完成所有工序並進行灑水測試,確認無滲漏後再拆除棚架,約需一至兩天。

總結來說,計及所有步驟與必要的等待時間,一個完整的換窗工程,由開始到真正完工,總工期持續數星期至兩個月是相當合理的。這個時間確保了每一個工序都做足,是保障窗戶長遠耐用和防水性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