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長者家居維修津貼】$80,000資助點申請?4大資格+14項工程+申請4步曲懶人包

隨著樓齡日漸增長,家居日久失修,對長者而言,維修開支往往是沉重負擔。為此,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出「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為合資格長者業主提供最高港幣$80,000的津貼,以改善居住環境及樓宇安全。不少人仍以為此計劃由房協主辦,但實際上已全面由市建局接手。本文為你整合2025年最新資訊,由4大申請資格、14項合資格工程範圍,到申請4步曲及所需文件,製作成詳盡懶人包,助你一文睇清所有細節,輕鬆完成申請。

最新長者家居維修津貼:重點速覽與釐清

想申請長者家居維修津貼,但又覺得政府計劃的資料很複雜嗎?這裏為你準備了最核心的重點,讓你一看就明白。近年政府的資助計劃有了一些重要更新,了解清楚這些變化,可以幫助你更順利地申請到高達$80,000的資助。

重要澄清:市建局新計劃已取代房協舊計劃

首先要釐清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就是以前大家熟悉的,由香港房屋協會(房協)主辦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已經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出的新計劃全面接手。如果你現在才準備申請,就需要留意市建局的最新指引。

新舊計劃主要分別比較

新舊計劃的最大分別,主要是津貼金額和主辦機構。舊有的房協計劃,最高津貼額是$40,000。而市建局接手後的新計劃,津貼額大幅提高至$80,000,資助更加充裕。而且,新的長者家居維修資助計劃,亦稍微擴闊了申請資格的範圍,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受惠。

核心資訊一覽

了解新舊計劃的分別後,我們來看看現時這個長者維修津貼計劃的核心重點。

主辦機構:市區重建局 (市建局)

現時的長者家居維修補助金,是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負責主辦和審批的。所有新的申請和查詢,都應該直接聯絡市建局。

最高津貼額:港幣$80,000

計劃的資助額相當吸引,每位合資格的自住業主,一生人最多可以申請累積總額港幣$80,000的津貼,用來維修自己的居所。

關鍵申請資格:60歲或以上、自住業主、符合經濟審查或領取指定津貼

簡單來說,申請這項津貼有三大關鍵條件。申請人必須年滿60歲,是物業的自住業主,並且符合計劃的經濟狀況要求,例如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或者正在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綜援等。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資格全攻略

要成功申請到這筆實用的長者家居維修津貼,第一步就是清楚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資格。這就像玩遊戲過關一樣,我們先來看看有哪些基本的入場條件,再深入了解經濟狀況的要求。符合資格的話,這筆長者家居維修資助就能幫助你改善居住環境。

四大基本申請資格

申請這項長者維修津貼,有幾個最基本的門檻需要達到,我們逐一來拆解。

年齡及身份要求

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而且,年齡需要在申請時年滿60歲或以上。這是最核心的身份與年齡準則。

物業業權及居住狀況

申請人必須是申請物業的業主。同時,你和你的配偶(如已婚)都必須居住在這個單位內。簡單來說,就是申請人必須是自住業主。

四類符合經濟狀況資格 (符合其一即可)

除了以上的基本條件,申請人還需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項經濟狀況資格。你只需要滿足當中任何一項,就可以進入下一關。

年滿60歲長者 (須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如果你並未領取特定的社會津貼,但年滿60歲,只要你的個人或家庭入息及資產水平,不超過市區重建局為此長者家居維修補助金所訂的限額,便符合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領取者

如果你正在領取由社會福利署發放的長者生活津貼,就已經證明了你的經濟需要。因此,你可以直接符合經濟狀況資格,無需再進行額外的入息及資產審查。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綜援) 領取者

正在領取綜援的申請人也符合資格。不過,通常需要符合額外條件,例如同住家庭成員中有長者或經醫生證明的殘疾人士,以證明家庭有特別的照顧需要。

傷殘津貼領取者 (須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如果你正在領取傷殘津貼,你同樣有資格申請。不過,與年滿60歲的長者類別一樣,你需要符合計劃所訂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要求。

不合資格申請情況

清楚符合資格的條件後,也要留意一些會導致不合資格的情況。

未補地價資助房屋業主或其配偶

如果你的物業是資助出售房屋,例如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或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PSPS)的單位,而且你尚未為單位補回地價,那麼你或你的配偶便不符合申請資格。

津貼金額與工程範圍:$80,000點樣用?

成功申請長者家居維修津貼後,大家最關心的就是$80,000的資助額可以怎樣運用。這筆長者家居維修補助金的計算方法和可用工程範圍都有清晰指引,了解清楚就可以確保每分每毫都用得其所,真正改善家居安全。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細節。

津貼金額計算方法及上限

這項長者維修津貼的金額並非固定不變,市建局會根據業權份數等因素來計算,而且設有上限。以下為你拆解計算的三大重點。

每位合資格業主最高津貼額

根據市建局的規定,每位合資格業主及其配偶,就每個物業可獲批的最高津貼總額為港幣$80,000。換句話說,不論業主有幾多位,一個物業最多就是獲得$80,000的資助。

按業權份數計算津貼

津貼的實際發放金額,會按照申請人在物業所佔的業權份數按比例計算。舉個例子,如果一位合資格的長者業主只擁有物業的50%業權,那麼他個人最高可獲的津貼額就是$80,000的一半,即$40,000。如果物業由一對都合資格的夫婦共同全權擁有,他們便可以合共申請最高$80,000的津貼。

與舊計劃津貼合併計算限制

這是一個需要特別留意的重點。如果申請人之前曾經成功申請並領取過由香港房屋協會(房協)營辦的舊有「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助,那麼在新計劃下可獲批的金額,會扣除舊計劃已發放的款項。新舊兩個計劃加起來的總津貼額,同樣不能超過$80,000的上限。

14項合資格工程範圍一覽

這筆長者家居維修資助並非用於一般家居美化或裝修,而是專門針對樓宇及家居安全相關的工程。市建局列出了14類合資格的維修項目,涵蓋結構、消防、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確保津貼能用在最關鍵的地方。

樓宇結構安全工程

• 修葺樓宇的結構,例如處理石屎剝落、裂縫等問題。
• 維修外牆已破損的批盪或瓦片。
• 檢驗、修葺或更換破損的窗戶。
• 處理樓宇滲水問題,例如修葺天台或平台的防水層。
• 為樓宇範圍內的斜坡或擋土牆進行維修保養。
• 清拆樓宇的違例構築物。

屋宇裝備及消防安全改善

• 改善走火通道及樓宇耐火結構。
• 提供、改善或維修保養消防裝置和設備。
• 維修、保養或更換升降機、電線、煤氣喉管等屋宇裝備。
• 改善分間單位(劏房)的消防及樓宇安全。

室內衛生設施及排水工程

• 更換或維修破損的便溺污水管、廢水管、雨水管、食水管及通風管。
• 維修或更換地下排水渠。

專業服務及勘測費用

• 因進行上述合資格工程而衍生的勘測、聘請專業人士的服務費用。
• 工程完成後的跟進工作,例如批盪、油漆等修復。
• 償還因進行樓宇維修而向政府或相關機構申請的貸款餘額。

申請前必讀:三大常見陷阱與注意事項

申請長者家居維修津貼的過程直接清晰,不過當中有些細節位需要特別留神,避免因為小失誤而延誤審批,甚至影響獲取資助的資格。以下整理了三個申請時最常見的陷阱,只要事前了解清楚,整個申請流程便會順暢很多。

陷阱一:未獲「原則上批准書」便動工

這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當你遞交申請和工程報價單後,市建局需要時間審核資格,而且會安排職員上門視察單位及核對工程項目。你必須耐心等候,直至收到由市建局發出的「原則上批准書」,這份文件代表局方初步同意你的申請和工程內容。

切記,在未收到這份正式的批准書前,絕對不可以自行展開任何維修工程。如果提早動工,相關的工程費用將不獲資助,因為這違反了先審批、後施工的程序。正確的步驟是:遞交申請、等待視察、收到批准書、才與承辦商協定開工。

陷阱二:工程報價單不合規格或承辦商資格問題

市建局審批的其中一個重點,是確保這項長者家居維修資助是用於合資格的樓宇安全工程。所以,你提交的工程報價單必須清晰具體。報價單上需要逐項詳細列明工程內容、範圍、用料和分項費用,不可以只籠統寫上「全屋翻新」或「廁所維修」等字眼。

另外,選擇的承辦商亦是關鍵。承辦商必須持有有效的商業登記證。如果工程涉及電力、喉管或窗戶等項目,更要確保師傅持有相關的專業牌照或註冊資格。提交一份來自不合資格公司或資料不全的報價單,申請便很可能被要求補交文件,拖慢進度。

陷阱三:證明文件錯漏或資料不符

申請長者維修津貼需要提交一系列證明文件,例如身份證明、入息及資產證明、住址證明等。在準備文件時,最常出現的問題是資料不一致。例如,身份證上的姓名與土地註冊文件(田土廳查冊)上的業主姓名有輕微出入,或者差餉單上的地址格式與樓契上的不完全相同。

這些看似微細的差異,在審批過程中都會引起疑問,需要你花時間澄清和補交文件。因此,在遞交申請前,建議仔細核對所有文件的資料是否完全一致。特別是需要進行經濟審查的申請人,入息和資產的申報資料必須準確無誤,與證明文件完全相符,才能確保審批順利。

【申請教學】長者家居維修津貼四步曲

了解完長者家居維修津貼的資格與工程範圍,接下來就是最實際的申請環節。整個申請長者家居維修資助的過程,其實可以拆解成清晰的四個步驟。只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走,準備好所需文件,申請就比想像中簡單。

申請流程四部曲

第一步:準備文件及遞交申請

申請的第一步,是集齊所有需要的文件,然後填妥市區重建局的「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申請表」。記得要一併附上由承辦商提供的詳細工程報價單,以及承辦商的商業登記證副本。所有文件準備好之後,可以透過郵寄、親身遞交等方式交給市建局。

第二步:資格核實與物業視察

市建局收到申請之後,就會開始核實申請人的資格。如果文件齊備而且初步符合資格,市建局就會聯絡你,安排職員或委派的代表到你的單位進行視察。他們會核對單位狀況和工程的必要性。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未收到市建局發出的「原則上批准書」之前,千萬不可以展開任何工程,否則相關工程的費用將不會獲得任何長者維修津貼的資助。

第三步:簽署協議及辦理宣誓

當市建局完成審批,確認申請符合資格和工程報價合理之後,就會發出「原則上批准書」,列明初步批准的津貼金額。之後,申請人需要親身到市建局的辦事處簽署津貼協議。如果申請人不是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就需要根據法例要求進行宣誓,確認所提交的入息及資產資料屬實。

第四步:展開工程、完工及發放津貼

簽署協議之後,就可以正式聘用承辦商展開維修工程。工程完成後,你需要通知市建局,他們會再次派員上門視察,確保工程已妥善完成。最後,提交所有完工證明文件,例如承辦商發出的收據正本及相關的法定文件。市建局核實無誤後,就會將長者家居維修補助金直接存入你指定的銀行戶口。

申請文件Checklist:下載清單避免遺漏

準備充足的文件是成功申請的關鍵,可以大大縮短審批時間。以下為你整理了一份清晰的文件清單,遞交申請前記得逐項核對。

身份及婚姻狀況證明

  • 申請人及配偶(如已婚)的香港身份證副本。
  • 婚姻狀況證明文件副本,例如結婚證書;如果已離婚或配偶已離世,則需要相關證明文件。

物業業權及住址證明

  • 申請物業的最新土地註冊處查冊紀錄(即「查冊」),用作證明業權。
  • 最近三個月內的住址證明,例如水費單、電費單或差餉單。

經濟狀況及工程報價證明

  • 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的證明文件副本;或
  • 如果需要進行經濟審查,則要提交最近期的入息及資產證明文件,例如銀行月結單、糧單等。
  • 由註冊承辦商發出的詳細維修工程報價單副本。
  • 承辦商的有效商業登記證副本。

銀行戶口證明

  • 申請人本人的銀行存摺封面或月結單副本,上面需要清楚顯示申請人姓名及戶口號碼,以便日後接收津貼款項。

常見問題 (FAQ)

物業是聯名的,可以申請嗎?

可以的。如果物業由多於一位業主共同擁有,申請長者家居維修津貼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不過,申請時需要所有聯名業主在申請表上共同簽署,以表示同意。只要其中一位或以上的聯名業主,符合計劃的年齡、經濟狀況及自住要求,便可以為這個物業提出申請。津貼金額是根據每個物業計算,並非按業主人數計算。

申請過程中業主不幸離世,申請會否失效?

這是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情況。如果申請人(即業主)在申請過程中不幸離世,申請程序通常可以繼續。業主的合法遺產繼承人、遺囑執行人或遺產管理人,可以接手處理這份長者維修津貼申請。他們需要盡快聯絡市區重建局,並且提交相關的法律文件證明,例如「遺產管理書」或「遺囑認證書」,市建局會根據個別情況提供協助和指引,讓維修資助可以順利跟進。

此津貼與「樓宇更新大行動2.0」有何分別?

這兩個計劃的目標和範圍很不一樣,很容易混淆。簡單來說,「長者家居維修津貼」主要是一項長者家居維修補助金,集中處理您「單位內部」的維修問題,例如室內喉管、電力線路、防水工程等,同時也可用於支付您需為大廈公用地方維修而分攤的費用。它的目的是直接改善長者自住單位的安全和居住環境。

而「樓宇更新大行動2.0」的重點是處理「整棟大廈的公用地方」的大型工程,通常是為了回應屋宇署發出的「強制驗樓法定通知」,例如維修大廈外牆、結構及改善消防設備等。所以,一個是針對個人家居,另一個是針對整棟樓宇。

整個申請及審批需時多久?

由遞交完整的申請文件開始計算,到收到市建局發出的「原則上批准書」,整個審批過程一般需要大約3至4個月。在這段時間,市建局職員需要核實申請人資格和所有證明文件,安排職員或委派的代表上門視察單位,以及審批您提交的工程報價單是否合理。最重要的一點是,您必須在收到正式的「原則上批准書」之後,才可以展開工程,否則相關工程費用將無法獲得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