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拎盡$80,000津貼?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4步教學,資格、流程一文看清

想為家中長者申請維修津貼,改善居住環境?政府為合資格長者提供高達$80,000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以應付樓宇失修問題。然而,市面上長者維修津貼計劃不止一個,申請資格及流程亦有不同,容易令人混淆。本文將為你清晰比較兩大計劃,並主力拆解$80,000津貼的申請資格、涵蓋工程範圍,提供由下載表格、準備文件到填寫遞交的4步懶人包教學,助你一文看清所有細節,順利拎盡全額資助。

申請前必讀:一眼分清兩大長者維修津貼計劃

在您急著尋找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之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需要弄清楚。市面上其實有兩個主流的長者物業維修資助計劃,分別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和香港房屋協會(房協)營運。雖然目標相近,但兩者的申請資格、津貼金額以至計劃細節都有明顯分別,選對了才能順利申請,用盡資助。

為何要先分清楚?市建局 vs. 房協計劃大不同

大家經常將兩個計劃混淆,但其實它們由主管機構到津貼金額都大有不同。若果申請了不適合的計劃,只會白白浪費時間。了解兩者的核心差異,是成功申請的第一步。

主管機構及目標

市建局的計劃目標更廣泛,旨在支援各類「有需要人士」,當中包括長者、傷殘津貼受助人等。而房協的計劃則更專注於支援年滿60歲的長者業主。

津貼終身總額

津貼的終身總額是關鍵。市建局計劃的上限為每位申請人$80,000,而房協計劃的上限為$40,000。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兩個計劃的津貼額是合併計算的。換句話說,每位申請人(連同其配偶)一生人從這兩個計劃合共可取得的津貼上限就是$80,000。

計劃全名

為免混淆,記下它們的正式名稱,有助您尋找正確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表格:
* 市建局: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 房協: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快速比較表:我應該申請邊個?

為了方便您快速判斷,我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讓您一看便知應該申請哪一個。

計劃名稱

  • 市建局: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 房協: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津貼總額上限

  • 市建局:每位申請人終身最高$80,000
  • 房協:每位申請人終身最高$40,000
    (註:兩者共享$80,000的終身總額)

核心申請資格

  • 市建局:對象較廣,涵蓋正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的人士,或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的60歲或以上長者。
  • 房協:主要對象為60歲或以上,並符合指定入息資產限額,或正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業主。

官方網站及表格

  • 市建局:可於其「樓宇復修平台」網站查閱詳情及下載申請表格。
  • 房協:可於其官方網站的「樓宇維修」分類下找到計劃資料及表格。

【$80,000津貼】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資格全解析

準備填寫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確認自己是否符合資格。這筆高達$80,000的津貼,申請門檻其實不算太高。我們將申請資格拆解成兩大部分:「基本身份要求」和「經濟狀況要求」,讓你一目了然,馬上知道自己是否合資格。

申請人基本身份及業權要求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關,也就是申請人的基本身份和物業業權要求。這部分有四個重點需要留意。

年齡及香港居民身份

首先,申請人必須年滿60歲,而且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這是最基本的一項要求。

物業業權及樓宇種類

其次,你必須是物業的註冊業主。物業種類可以是住宅樓宇,或者商住兩用的綜合用途樓宇都可以,只要你擁有的是其中的住宅單位業權就可以了。

必須為自住物業

這一點非常關鍵。申請的物業必須是你自己居住的地方。如果物業是用來出租的,就不符合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了。假如你已婚,你的配偶也必須一同居住在該物業內。

不得為未解除破產人士

最後,申請人在遞交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表格時,不能是未解除破產令的破產人士。特別要注意,如果物業是聯權共有(俗稱「長命契」),只要其中任何一位聯名業主是未解除破產令的人士,所有業主都會一同喪失申請資格。

四類合資格人士經濟狀況要求 (符合其一即可)

通過了第一關的基本要求,接下來就要看經濟狀況了。你只需要符合以下四種類別的其中一種,就可以成功過關。

類別一:正領取綜援

如果你正在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基本上就符合資格了。不過,計劃對綜援家庭有一些附加條件,例如同住家人中有65歲或以上的長者、經醫生證明的殘疾人士,或者沒有50歲以下的健全成年人。

類別二: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

第二類就更直接了。只要你正在領取長者生活津貼(OALA),就已經符合經濟狀況的要求。

類別三:正領取傷殘津貼 (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假如你正在領取傷殘津貼,就要多留意一步。除了領取津貼外,你的個人入息和資產總額,也需要符合計劃所訂的限額。

類別四:非領取以上津貼的長者 (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即使你沒有領取以上任何一種社會福利津貼,也一樣有機會申請。只要你年滿60歲,而且個人入息和資產總額沒有超過計劃的限額,就屬於第四類合資格人士。

津貼涵蓋哪些工程?由外牆到室內維修範圍一覽

在準備填寫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清楚了解津貼的資助範圍。這筆津貼的用途比很多人想像中要廣泛,不單止可以用於自己居住的單位,亦涵蓋樓宇的公用地方,甚至有一個很特別的用途。下面就為你逐一拆解。

樓宇公用地方維修工程

首先,津貼可以分攤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費用。這代表你不需要獨力承擔整座樓宇因為維修而產生的大額開支。了解清楚這部分,對正確填寫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表格非常有幫助。

結構安全 (如修葺石屎)

如果大廈的結構出現問題,例如天花或牆身有石屎剝落,這直接影響所有住戶的安全。津貼可用於修葺這些混凝土結構,鞏固樓宇安全,讓你住得更安心。

外牆修葺及防水

外牆的批盪或紙皮石剝落,不但影響外觀,更有機會傷及途人。津貼亦可用於修葺外牆,同時處理因外牆老化而引起的滲水問題,做好防水工程。

消防安全改善

大廈的消防安全至關重要。這筆津貼可以用於改善大廈的消防裝置同設備,例如維修消防喉轆、更換過期的滅火筒,或者改善走火通道的設施,確保符合消防安全標準。

斜坡及擋土牆維修

假如你的樓宇附帶有需要維修的斜坡或擋土牆,這項工程的費用同樣在資助範圍之內,目的是確保山坡穩定,保障住戶同公眾安全。

自住單位內部維修工程

除了大廈公家地方,津貼的重點當然是你自己居住的單位。這部分直接關係到你的日常生活質素同家居安全。

窗戶檢驗及更換

香港有強制驗窗計劃,這筆津貼正好可以用來支付檢驗、修葺甚至更換破損窗戶的費用,確保窗戶符合安全規定,避免意外發生。

解決滲水及防水問題

單位內部,例如天花、牆壁或者浴室出現滲水,是一個非常惱人的問題。津貼可用於處理這些滲水問題的根源,例如重做天台或浴室的防水層。

清拆違例構築物

單位內如果有一些未經批准的構築物(即僭建物),可能會違反建築物條例。津貼可以資助清拆這些違例構築物的費用,消除潛在的法律同安全風險。

屋宇裝備及衛生設施 (水、電、煤氣)

家中的水、電、煤氣等設施日久失修,可能會構成危險。津貼可用於維修或更換老化的電線、水管、煤氣管同衛生設施,提升家居安全水平。

特殊用途:償還指定樓宇維修貸款

這項津貼還有一個非常實用的特殊用途,就是用來償還之前為樓宇維修而借下的指定貸款。這點是審核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時的一個重要考慮。

可償還貸款的機構

津貼可以用於償還由屋宇署、市區重建局或香港房屋協會就樓宇維修所批出的貸款。如果你之前因為進行維修工程而向這些機構借了錢,就可以利用津貼還款。

津貼如何優先用於還款

這裡有一點需要特別留意。如果你有上述未清還的貸款,市建局在批出津貼時,會將津貼金額優先用作償還該筆貸款的餘額。只有在還清貸款後,剩餘的津貼才會發放給你,用作支付新的維修工程費用。

【填表懶人包】申請表格下載、填寫及遞交終極指南

要成功申請津貼,一份清晰完整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是成功的入場券。這一步看似繁瑣,但只要跟著我們的指南,你就能輕鬆掌握整個流程。我們將申請過程拆解成四個簡單步驟,從下載表格到準備文件,再到填寫和遞交,一步步帶你完成。

第一步:下載最新官方申請表格及須知

市建局 ($80,000計劃) 表格直接下載連結

第一件事,就是確保你使用的是最新版本的官方表格。市建局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即$80,000津貼計劃)使用一份名為「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申請表」的綜合表格。你可以直接在市建局的「樓宇復修平台」網站找到並下載這份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表格。記得要下載「適用於個別單位業主」的版本。

細閱「申請須知」的重要性

下載表格的同時,請務必一併下載並仔細閱讀《申請須知》。這份文件非常重要,它詳細列出了所有關於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的準則、津貼涵蓋範圍、所需文件和重要條款。花時間閱讀可以讓你對整個申請有更全面的了解,避免因為小失誤而延誤審批進度。

第二步:準備所需證明文件 (附Checklist)

遞交申請表前,你需要集齊所有證明文件。預先準備好可以大大加快申請過程。你可以參考以下清單,確保沒有遺漏:

身份證明文件副本

你需要準備申請人、申請人的配偶,以及物業其他聯名業主(如有)的香港身份證副本。

業權及住址證明文件

這類文件是用來證明你擁有並居住在申請的物業。最常用的文件包括:
* 最新的物業查冊(土地註冊處紀錄)副本
* 最近一季的差餉或地租繳費通知書副本
* 最近三個月內的水、電或煤氣費單副本

經濟狀況證明文件

你需要根據自己的申請類別,提交相應的經濟狀況證明。例如:
* 正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提供由社會福利署發出的有效批准通知書副本。
* 非領取以上津貼的長者或傷殘津貼受助人:需要提供最近三個月的銀行存摺或月結單副本,以顯示你的入息及資產狀況。

工程費用證明文件

這是申請津貼的核心文件,用來證明維修工程的內容和費用。你需要準備:
* 由最少一間合資格承建商發出的詳細工程報價單副本。
* 該承建商的有效商業登記證副本。

第三步:逐步詳解申請表格填寫

準備好文件後,就可以開始填寫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表格了。表格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只要細心填寫就不會有問題。

第一部分:物業資料

準確填寫申請物業的詳細地址、樓宇樓齡及單位類型等基本資料。

第二部分:申請人及其他業主個人資料

在此部分填寫你和其他業主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和聯絡方式。如果物業是聯權共有(長命契),所有業主的資料都需要填上。

第三部分:工程項目及費用申報

根據你取得的工程報價單,清晰列出計劃進行的維修項目和預算費用。內容要與報價單一致。

第四部分:聲明及簽署

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部分。在簽署前,請仔細閱讀所有聲明條款,確認所填報的資料全部屬實,然後簽署並填上日期。

第四步:遞交表格方式及地址

完成表格並集齊所有文件後,你便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遞交申請。

親身遞交

你可以將填妥的申請表及文件副本,親身交往市區重建局的辦事處。
地址:九龍汝州西街777-783號地下B室

郵寄遞交

你也可以選擇將申請文件郵寄至以上地址。為安全起見,建議使用掛號信方式郵寄。

查詢熱線及官方網址

如果在申請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可以直接聯絡市建局查詢。
* 查詢熱線:3188 1188
* 官方網址:www.brplatform.org.hk

遞交申請後:審批流程、時間及注意事項

成功遞交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只是整個過程的第一步。接下來的審批流程與時間掌握,才是成功獲取津貼的關鍵。這部分會為你清晰拆解由遞表到成功收款的每一步,讓你對整個程序有更全面的了解。

關鍵時間點:切勿未獲批先動工

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掌握好工程的開工時機。如果時機不對,就算本身完全符合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申請也可能不獲批准。

自住單位維修的開工時機

如果是為自己居住的單位內部進行維修,請務必記住,必須在收到市建局發出的「原則上批准書」之後,才可以安排師傅開工。任何在獲發批准書前已經展開的工程,都不能獲得資助。

大廈公用地方維修的申請時機

如果申請津貼是用於分攤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費,遞交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表格的時機就要留意。申請必須在該項大廈維修工程的「完工證明書」發出之前提交。如果工程已經完工,才遞交申請,將不獲受理。

審批流程四部曲

市建局的審批流程清晰,主要分為四個步驟,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同時也保障申請人的權益。

步驟一:收表及初步審核

市建局收到你的申請表格及文件後,職員會先進行初步審核。他們會檢查文件是否齊備,以及申請人是否基本符合計劃的資格要求。如有文件遺漏,職員會聯絡你補交。

步驟二:職員上門視察及審批報價

文件齊備後,市建局會安排職員或委派的專業人士,預約上門視察你的單位。他們會實地了解你需要維修的地方,核對工程項目的必要性,並且審視你提交的工程報價單是否合理。

步驟三:發出「原則上批准書」

完成視察及報價審批後,如果申請沒有問題,市建局便會向你發出「原則上批准書」。這份文件代表你的申請已初步獲批,並會列明批准的津貼金額。收到這份文件後,你就可以正式安排維修工程了。

步驟四:完工視察及發放津貼

工程完成後,你需要通知市建局。他們會再次派員上門,視察工程是否已按要求妥善完成。確認完工後,市建局就會安排發放津貼。

津貼發放方式

津貼的發放方式主要有兩種,視乎你的具體情況而定。

直接存入指定銀行戶口

最常見的方式是透過銀行轉帳,將津貼金額直接存入你申請時指定的個人銀行戶口。這個方法最直接方便。

以支票支付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津貼是用於支付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費,而你尚未向業主立案法團繳付相關款項,津貼可能會以支票形式發放,抬頭人為該法團,再由你轉交。

長者維修津貼常見問題 (FAQ)

在準備填寫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表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一些疑問。這份津貼的申請細節不少,我們整理了幾個在填寫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表格時最常見的問題,並提供清晰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你更順利地完成申請。

聯權共有(長命契)物業如何計算申請資格?

這是一個關於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的常見問題。如果你的物業是以「聯權共有」(俗稱「長命契」)方式持有,審批機構會將所有聯名業主視為一個整體。這代表,物業的每一位註冊業主,都必須獨自符合申請的所有基本資格,例如年齡、經濟狀況等要求。

舉一個例子,如果物業由一位符合資格的70歲父親,和一位不符合資格的40歲兒子聯權共有,那麼這份申請將不獲接納。簡單來說,只要其中一位聯權共有人不符合資格,整個物業的所有業主都會被視為不符合申請資格。

申請過房協$40,000計劃,還可申請市建局$80,000嗎?

可以的,不過需要留意津貼的合併計算方式。市建局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上限$80,000)與房協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上限$40,000)設有一個共通的終身津貼總額上限,目前為$80,000。

這表示,你一生人從這兩個計劃合共可獲得的津貼總額,不能超過$80,000。例如,你之前已從房協的計劃中獲批了$30,000津貼,那麼你這次向市建局申請,最高只可以再獲批$50,000(即$80,000 – $30,000)的餘額。

審批過程大概需時多久?

審批時間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它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一般來說,整個流程由遞交申請表開始,到職員上門視察、審核工程報價,再到發出「原則上批准書」,通常需要數個月的時間。

影響審批速度的因素包括:你遞交的文件是否齊全、工程項目的複雜程度,以及當時申請個案的數量。如果文件有缺漏,便需要更多時間往來補交,拖慢進度。

維修費超過$80,000上限怎麼辦?

這個計劃的目的是提供財政資助,而不是全額支付所有維修費用。津貼的上限就是$80,000。如果你的實際維修工程總開支超過了這個金額,業主本人就需要負責支付超出上限的差額。

例如,你的維修工程總費用為$120,000,在符合所有資格的情況下,你最多可獲批$80,000的津貼,而餘下的$40,000則需要由你自行承擔。

對聘請的維修承建商有何要求?

計劃對承建商有明確的要求,以確保工程質素和樓宇安全。你所聘請的承建商必須是香港的合法註冊公司,並且持有有效的商業登記證。

此外,如果工程涉及特定專業範疇,承建商也必須具備相應的牌照或註冊資格。例如,電力工程需要由註冊電業承辦商負責,水管工程需要由持牌水喉匠負責。在遞交申請時,你需要一併提交工程報價單,以及承建商的商業登記證副本和相關牌照證明。

表格中的「業權份數」應如何填寫?

「業權份數」是指每一位業主在物業中所佔的擁有權比例,這個資料對計算津貼金額十分重要。你應該根據土地註冊處的物業記錄(俗稱「查冊」資料)或樓契上的資料來填寫。

  • 單獨持有 (Sole Ownership): 如果你是唯一業主,業權份數就是 1/1。
  • 分權共有 (Tenancy in Common): 業權會按指定的份數劃分,例如業主A擁有3/5,業主B擁有2/5。你只需照實填寫你所佔的份數。
  • 聯權共有 (Joint Tenancy): 在此情況下,所有業主會被視為平均擁有業權。例如,有兩位聯權共有人,每位的業權份數應填寫為 1/2;如有三位,則每位填寫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