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日久失修,面對強制驗樓或大廈維修,高昂的費用往往令長者業主百上加斤。幸好,政府設有「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為合資格長者提供最高$80,000的財政支援,以應對樓宇維修的燃眉之急。然而,計劃詳情繁複,由申請資格、涵蓋工程,到實際申請步驟,都可能令人感到無從入手。本文將為您整合一份終極懶人包,一文睇盡四類申請資格、14項受資助工程範圍、申請流程及所需文件,並剖析常見申請陷阱,助您順利領取津貼,安居無憂。
長者樓宇維修津貼資格評估:我是否合資格申請?
想為自己的安樂窩進行維修,但對開支感到煩惱?政府的長者樓宇維修資助計劃,正是為有需要的長者業主提供支援。要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資格申請這項長者樓宇維修津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逐一檢視申請條件。以下我們會清晰地拆解申請資格,助你評估自己是否合乎要求。
長者維修津貼的四大基本申請條件
要成功申請這項津貼,申請人必須同時符合四個方面的基本要求。這四大條件涵蓋了身份、業權、居住狀況以及經濟能力,是審批過程中的基礎門檻。
身份及年齡要求
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在年齡方面,申請人必須年滿60歲。
業權要求
申請人必須是香港境內一個住用單位或綜合用途樓宇內住用單位的業主。無論是全權擁有物業,還是與他人以聯權或分權形式共同持有,都符合業權要求。
居住狀況要求
這項資助的目的是協助自住業主,因此,申請人必須在申請的物業單位內居住。如果申請人已婚,其配偶亦須在同一單位內居住。
經濟狀況要求
申請人的經濟狀況是審批的關鍵一環。申請人必須符合指定的經濟條件,這可以分為兩大情況:一是符合特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二則是正在領取政府特定的社會福利津貼。
四類合資格申請「長者樓宇維修津貼」人士詳解
在符合上述四大基本條件之後,審批機構會根據申請人的具體情況,將其歸納為以下四個合資格類別之一。只要你屬於其中一類,便有機會獲批津貼,為你的長者樓宇維修工程提供實質幫助。
第一類:年滿60歲的長者業主
如果你年滿60歲,並且並非領取以下提及的特定津貼,你需要符合政府為「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 長者」所設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這些限額會根據申請人是單身還是已婚而有所不同,詳情可以參考官方公布的最新標準。
第二類: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
這一類申請人資格比較直接。如果你現時是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由於政府已經評估過你的經濟狀況,因此會被自動視為符合本津貼計劃的經濟要求,無需再進行額外的入息和資產審查。
第三類: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綜援) 受助人
與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類似,正在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簡稱綜援)的業主,同樣會被直接視為符合申請資格中的經濟狀況要求。申請時只需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即可。
第四類:傷殘津貼受助人
如果你是傷殘津貼的受助人,你也符合申請資格的其中一個類別。不過需要留意,與前兩類不同,傷殘津貼受助人仍需符合一套特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這套限額會按家庭人數劃分,與第一類長者業主的限額標準有所不同。
長者樓宇維修津貼金額、計算方法及涵蓋工程全覽
想知道「長者樓宇維修資助」到底可以拿到多少錢,又可以用在哪些地方?了解清楚資助金額的計算方法和涵蓋的工程範圍,是準備申請的第一步。這項津貼的設計相當靈活,可以應對各種不同的長者樓宇維修需要。
長者樓宇維修津貼金額詳情:最高可獲$80,000
津貼上限說明
根據「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為長者提供的津貼,每位合資格的業主(連同其配偶),就每一個物業,一生人可獲批的津貼總額最高為港幣$80,000。這個額度是累計的,你可以一次過申請,也可以分開幾次申請,但總金額不會超過這個上限。
津貼額計算方式
津貼的實際發放金額,會按照申請人與其配偶在物業擁有的業權份數,按比例計算。舉一個簡單例子,如果你和子女聯名持有物業,而你只佔有一半業權,那麼津貼最多只能資助維修工程費用的50%,並且你個人獲批的總額不能超出$80,000的個人上限。
津貼的獨特用途:優先償還樓宇維修貸款
這項長者樓宇維修津貼還有一個非常實用的特點。如果你過去因為進行樓宇維修,已經向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或市區重建局等指定機構申請了維修貸款,這次獲批的津貼金額,將會優先用來償還這些機構的尚欠貸款。
長者維修津貼涵蓋的14類合資格工程
津貼的用途十分廣泛,主要涵蓋與樓宇安全相關的14大類工程,不論是你自住單位內部的維修,還是大廈公用地方需要分攤的費用,都可能符合資格。
1. 樓宇結構改善工程
這主要指處理樓宇的結構性問題,例如修葺因老化而鬆脫或剝落的石屎,以鞏固樓宇結構。
2. 改善樓宇外牆安全
包括修補外牆破損的批盪或剝落的紙皮石,防止高空墮物,保障公眾安全。
3. 檢驗、修葺或更換窗戶
涵蓋因應強制驗窗計劃而進行的窗戶檢驗工作,還有維修或更換有安全風險的窗戶。
4. 進行強制驗樓計劃訂明的檢驗或修葺
如果你的大廈收到屋宇署發出的強制驗樓法定命令,相關的檢驗費用和驗樓後訂明的修葺工程費用,都在資助範圍內。
5. 改善消防安全
例如改善大廈的走火通道、加固防火門、提升樓宇的耐火結構等工程,確保符合消防安全標準。
6. 提供或維修保養消防裝置及設備
包括安裝、更換或維修大廈的消防喉轆、火警警報系統、消防栓等消防裝置。
7. 清拆違例建築工程
如果物業範圍內有需要按法例清拆的僭建物(例如天台搭建物或非法簷篷),相關工程費用也可申請資助。
8. 改善屋宇裝備及衛生設施
這是一個較廣的範疇,包括維修或更換升降機、公共天線、電力線路、煤氣喉管,還有各類喉管如食水管、污水管及排水渠。
9. 修葺天台/平台防水層及解決滲水問題
處理天台、平台或外牆的滲水問題,例如重鋪防水層,是一項非常常見且重要的維修項目。
10. 斜坡或擋土牆的維修保養
如果物業範圍內包含需要根據法例維修的斜坡或擋土牆,相關的保養或改善工程費用也符合資格。
11. 改善分間單位(劏房)的消防及樓宇安全
針對分間單位的特定安全問題,例如改善其逃生通道和消防設施的相關工程。
12. 與上述工程相關的勘測及專業服務費用
在進行大型維修前,通常需要聘請認可人士或專業顧問(如建築師、測量師)進行勘察和評估,這些專業服務費用也在資助範圍之列。
13. 因主要維修引致的附帶整修工程
在進行一些主要維修後(例如更換水管),一些附帶的修復工作,例如重新鋪設牆身瓷磚或髹油,其費用也可能獲得資助。
14. 償還指定機構的樓宇維修貸款及相關費用
這再次說明了津貼的靈活性,獲批的款項可以用來償還你之前在屋宇署、房協或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貸款。
【附懶人包】長者樓宇維修津貼申請流程、文件及常見錯誤
了解長者樓宇維修資助的申請流程,是成功獲批的第一步。整個過程其實不複雜,只要跟著步驟,準備好文件就可以。申請流程會因為維修範圍是「自己屋企」還是「大廈公家地方」而有些不同,我們分開來講,讓你一看就明白。
申請流程分步教學:住用單位 vs 大廈公用地方
申請長者樓宇維修津貼時,最關鍵是分清楚你要維修的是純粹自己居住的單位內部,還是需要分攤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費用。兩者的申請時間點和步驟都有明顯分別。
申請住用單位內部維修的步驟
如果你想維修自己單位內的設施,例如廚房、廁所滲水或者更換爛窗,就要跟著這個流程:
- 尋找承辦商及索取報價:首先,找幾間合資格的註冊承辦商,為你的維修工程提供詳細的報價單。
- 遞交申請:準備好所有文件,填妥申請表格,然後遞交給相關的執行機構。記住,這一步一定要在工程開始前完成。
- 等待勘察及「原則上批准書」:機構收到申請後,會派職員上門視察,並且審核你的報價單。如果初步審批沒有問題,就會發出「原則上批准書」。
- 簽署協議及展開工程:收到批准書後,你需要簽署一份津貼協議。簽署完成後,你就可以正式聘請承辦商開始進行長者樓宇維修工程。
- 完工後通知機構:工程完成後,通知執行機構,他們會安排職員再次上門,核實工程是否已按要求完成。
- 提交完工文件及領取津貼:最後,提交所有完工證明文件。機構確認所有文件齊全及工程合規後,就會發放津貼給你。
申請大廈公用地方維修分攤費用的步驟
如果維修的是大廈公用地方,例如外牆、升降機或消防系統,而你需要支付分攤費用,流程會是這樣:
- 收到費用通知:首先,你會收到由業主立案法團發出的信件,通知你需要為大廈的維修工程分攤指定金額的費用。
- 遞交申請:在支付費用前,你需要將申請表連同法團發出的費用通知信、業主大會會議紀錄等文件,一併遞交給執行機構。申請必須在大廈工程的完工證明書發出前提交。
- 等待審批:機構會審核你的申請及相關文件。
- 支付費用及保留收據:審批期間或之後,你可以先支付維修費用,但一定要保留好正式收據。
- 提交付款證明及領取津貼:機構批出津貼後,你提交付款證明,津貼款項就會存入你的銀行戶口。如果審批時你還未付款,津貼有機會以支票形式(抬頭為業主立案法團)發放給你,用作支付費用。
申請所需文件清單 (附官方申請表名稱)
準備好齊全的文件,可以讓審批過程更順暢。你需要填寫的主要申請表是「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申請表 (適用於個別單位業主)」,並且附上以下證明文件:
個人身份及婚姻狀況證明
- 申請人及配偶(如已婚)的香港身份證副本。
- 如果已婚,需要結婚證明書副本。
- 如果離婚或喪偶,需要相關證明文件副本。
經濟狀況證明
- 如果你是長者生活津貼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受惠人,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 如果你不屬於以上兩類,就需要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並且提供相關證明,例如銀行月結單、糧單等。
工程相關文件
- 申請住用單位維修:需要提供詳細的工程報價單正本或副本,以及承辦商的有效商業登記證副本。
- 申請大廈公用地方維修:需要提供業主立案法團發出的維修費用分攤通知信,以及繳費收據副本。
其他證明文件
- 證明你是業主的文件,例如最近期的差餉單副本。
- 用作接收津貼的銀行戶口證明文件副本。
- 如果物業是聯名持有,需要所有聯名業主的身份證副本。
申請關鍵:三大常見錯誤及注意事項
申請長者樓宇維修津貼時,有幾個「陷阱」要特別留意。避開這些常見錯誤,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獲批的機會。
頭號錯誤:工程動工時機
這是最多人犯的錯誤。請記住兩條黃金法則:
1. 維修自己單位:絕對不可以在收到「原則上批准書」之前展開任何工程。一旦提早動工,相關的維修費用就不能獲得資助。
2. 分攤大廈維修費:申請必須在大廈整體工程的「完工證明書」發出之前遞交。如果工程已經完工並出具證明,就太遲了。
專業資格要求
這項津貼要求工程必須由合資格的專業人士或註冊承辦商進行,以確保長者樓宇維修的質素及安全。你不能隨便找一位裝修師傅處理。完工後,你需要提交承辦商的註冊證明,以及按法例規定發出的完工證明文件,例如電力工程的「WR1表格」。如果文件不齊全,相關工程項目就不會獲批津貼。
避免雙重資助
政府設有多項樓宇維修的資助計劃,例如市區重建局或香港房屋協會亦有提供其他支援。原則上,同一個維修項目不能夠從不同的政府資助計劃中獲得雙重資助。如果你已就同一項工程申請或領取其他資助,執行機構在計算你的津貼金額時會作出相應扣減,確保總資助額不會超過工程費用。這也是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為長者提供保障的公平原則之一。
長者樓宇維修津貼常見問題 (FAQ)
大家在申請長者樓宇維修資助時,心中總會有些疑問。這裡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到你更順利完成申請。
如果物業是聯名持有,應如何申請津貼?
如果物業由多於一位業主聯名持有,只需由其中一位符合資格的長者業主提出申請便可。津貼的計算方式會按照申請人及其配偶(如已婚)在物業所佔的業權份數,按比例計算。舉例來說,如果一位合資格的申請人擁有物業的50%業權,那麼他可獲批的津貼上限,便是整個計劃最高津貼額(即$80,000)的50%,也就是$40,000。申請時,需要提交所有聯名業主的身份證明文件。
整個申請審批過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整個審批時間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它會受多個因素影響,例如申請個案的複雜程度、當時接獲的申請宗數,以及申請人提交的文件是否齊全。一般而言,流程包括遞交申請、職員審核文件、安排職員上門視察(如適用)、發出「原則上批准書」,以及在工程完成後核實文件及發放津貼。為加快進度,最重要是確保提交的文件齊全準確,減少職員需要來回跟進的時間。
津貼會直接支付給承辦商,還是發放給我本人?
津貼的發放方式,主要視乎維修工程的類別。如果是為自住單位內部進行維修,津貼通常會在工程完成、相關文件核實無誤後,以銀行轉帳方式直接發放給申請人本人。另一種情況是,如果津貼是用於支付大廈公用地方維修的分攤費用,若申請人已支付相關費用,津貼會以實報實銷形式存入其銀行戶口;若尚未支付,款項則可能以劃線支票形式發放(抬頭為業主立案法團),由申請人轉交法團。
此津貼可否與其他樓宇維修資助計劃同時申請?
可以,但申請時必須遵守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避免「雙重資助」。申請人可以利用此項長者樓宇維修津貼,支付其他資助計劃未能完全覆蓋的維修費用餘額。在申請時,你必須如實申報是否正申請或已領取其他樓宇維修資助。審批機構會確保就同一項工程,所有計劃的資助總額不會超過該工程的實際開支,也不會超過此津貼計劃本身的上限。
如果對申請有疑問,可以向哪裡查詢?(附查詢熱線)
如果在申請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長者津貼的過程中有任何疑問,或者想了解更多關於長者樓宇維修的詳情,可以直接聯絡負責機構。
查詢熱線:3188 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