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宇署驗窗結果出爐點算?詳解4大結果、延期申請及合資格名單避險全攻略

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窗通知,或在網上查核到驗窗結果後,對下一步行動感到茫然?面對「已獲遵從」、「未獲遵從」等不同結果,業主應如何正確應對?萬一需要延期又該如何申請?本文將為你提供最全面的屋宇署驗窗攻略,由手把手教你網上查詢結果,到深入拆解4大結果的法律意義與後續行動,再到教你如何從合資格名單中揀選可靠師傅,並避開常見的收費陷阱。無論你是業主、租客或法團成員,這份指南都能助你清晰了解所有程序,順利完成驗窗要求。

如何即時網上查核最新的屋宇署驗窗結果?【官方工具教學】

想知道自己大廈最新的屋宇署驗窗結果,其實很簡單,你完全可以透過官方的網上工具即時查閱。這一步非常重要,不論你是業主、租客還是準買家,學會使用這些系統,就能掌握最準確的樓宇安全資訊。以下我們會一步步教你如何使用兩個主要的官方查詢系統。

核心查詢途徑:屋宇署「搜尋法定命令」綜合系統

這是最常用、覆蓋範圍最廣的官方工具,由屋宇署直接管理。你可以將它理解為一個中央資料庫,集中處理大部分私人樓宇的法定命令狀況。

適用樓宇範圍及可查詢驗窗命令種類

這個綜合系統主要適用於全港所有私人樓宇,包括住宅和商業樓宇。除了強制驗窗計劃的命令,它還可以查詢強制驗樓計劃、消防安全指示、甚至僭建物的清拆令等。基本上,只要是屋宇署發出的法定命令,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相關紀錄。

查詢步驟(一):按「街道地址」或「樓宇名稱」搜尋

如果你手上沒有任何文件編號,這是最直接的方法:
1. 前往屋宇署的「搜尋法定命令」網頁。
2. 在搜尋方式中選擇「街道地址」或「樓宇名稱」。
3. 輸入完整的資料,例如「皇后大道中」及門牌號碼,或者樓宇的中文全名如「太古城XX閣」。
4. 點擊搜尋後,系統就會列出與該地址或樓宇相關的所有法定命令。你可以在列表中找到關於強制驗窗的項目,並查看其狀態是「已獲遵從」還是「未獲遵從」。

查詢步驟(二):按「通知或命令編號」精準搜尋

如果你已收到屋宇署發出的驗窗通知書,這個方法會更加快捷準確:
1. 在同一系統頁面,選擇「通知或命令編號」作為搜尋方式。
2. 在通知書上找到那一串獨特的編號,然後完整輸入。
3. 系統會直接顯示該項命令的詳細資料及最新的遵從狀況,一目了然。

特定資助房屋驗窗查詢途徑:房屋署「指明表格呈交狀況搜尋」

需要留意,如果你居住的是某些特定類型的資助房屋,查詢方法會有些不同。因為相關文件的呈交是經由房屋署處理,所以你需要使用另一個專門的系統。

適用樓宇類型

這個系統主要適用於「居者有其屋計劃」、「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苑,以及已分拆出售物業的公共屋邨等。簡單來說,如果你的樓宇管理與房屋署有關,使用這個系統會更合適。

查詢步驟及與屋宇署系統的差異

查詢步驟與屋宇署系統相似,你可以按地址或通知編號進行搜尋。最大的差異在於查詢結果的性質。房屋署的系統主要顯示「指明表格呈交狀況」,即是確認合資格人士是否已將驗窗文件提交給房屋署。它反映的是程序的進度,而屋宇署的系統則直接顯示該命令的最終法律狀態(例如是否已完全遵從)。

搜尋失敗?當系統顯示「並無相關資料」時的處理方案

在搜尋時看到「並無相關資料」的結果,先不用急。這不一定代表沒有問題,通常可能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你可以逐一排解。

步驟一:覆核輸入的地址、樓宇名稱或編號是否完全正確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請仔細檢查輸入的資料有沒有錯別字、多餘的空格,或者名稱不完整。例如,樓宇名稱可能需要輸入全稱(包括「XX大廈」或「XX閣」),地址的格式也要與官方紀錄一致。

步驟二:查閱屋宇署的「目標樓宇列表」確認是否已被納入驗窗計劃

系統只會顯示已被屋宇署揀選並發出法定通知的樓宇。你可以到屋宇署網站查閱每年更新的「強制驗窗計劃目標樓宇」名單。如果你的大廈不在這份屋宇署驗窗名單上,自然就搜尋不到相關命令紀錄,這代表你的樓宇暫時未被納入計劃。

步驟三:考慮系統資料更新的延遲,稍後再試

政府系統的資料更新需要作業時間。特別是對於剛剛發出或剛剛遵從的命令,資料可能需要數天甚至更長時間才會在網上系統反映出來。如果情況並不緊急,可以隔一段時間再嘗試搜尋。

步驟四:直接致電官方熱線查詢最新的屋宇署驗窗結果

如果嘗試了以上所有方法都無法確認狀況,或者你需要即時的官方答案,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直接聯絡當局。你可以致電政府的綜合查詢熱線1823,要求轉駁至屋宇署專責處理強制驗窗計劃的部門,職員可以協助你查詢最新的屋宇署驗窗結果。

【結果後的行動指南】深入解讀4種屋宇署驗窗結果及其應對策略

當你查詢屋宇署驗窗結果後,看到不同的狀態,可能會感到有些疑惑。其實,每種結果都代表著清晰的法律狀況與後續行動。以下將為你逐一拆解「已獲遵從」、「未獲遵從」、「已獲撤銷」及「已被取代」這四種結果的具體含義,讓你清楚下一步應該怎樣做。

結果一:「已獲遵從」(Complied With)

法律含義:業主驗窗責任已完成

這個結果可說是最理想的情況。簡單來說,這表示你或大廈法團已委任合資格人士完成窗戶檢驗,並按要求完成所有必須的修葺工程,相關證明文件也已成功呈交屋宇署並獲接納。至此,你在這次《強制驗窗計劃》下的法律責任已圓滿履行。

下一步行動:存檔與豁免期

雖然責任已完成,但妥善存檔非常重要。建議你將合資格人士簽發的證明書副本(表格MWI 2或MWI 2a)及相關文件妥善保存。根據規定,樓宇在遵從驗窗通知後,會享有五年的豁免期。在這五年內,屋宇署將不會再就同一樓宇發出新的強制驗窗通知,讓你能夠安心。

結果二:「未獲遵從」(Not Complied With) 與申請屋宇署驗窗延期的可能性

法律風險:切勿忽視的後果

這個狀態是需要你立即正視的警號。它表示屋宇署已發出法定驗窗通知,但至今仍未收到你或法團已遵從命令的證明。如果置之不理,屋宇署有權採取法律行動,包括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甚至提出檢控。在特殊情況下,例如無法在限期內與合資格人士協調好工程,你可以嘗試書面申請屋宇署驗窗延期,但必須提供充分理據,並且批准與否由署方決定。

業主行動清單:如何從「未獲遵從」變為「已獲遵從」

要將狀態由「未獲遵從」變為「已獲遵從」,你需要依循以下清晰的步驟:
1. 立即行動,從屋宇署驗窗名單中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進行檢驗。
2. 根據合資格人士的檢驗報告,了解需要修葺的項目。
3. 委任註冊承建商,在合資格人士的監督下進行所有訂明修葺工程。
4. 工程完成後,確保合資格人士已將填妥並簽署的證明書呈交予屋宇署。

結果三:「已獲撤銷」(Rescinded)

狀態解釋:為何屋宇署命令會被撤銷?

看到「已獲撤銷」,不少業主會感到困惑。這通常意味著屋宇署主動撤回了之前發出的驗窗命令。原因可能有多種,例如署方發出命令後發現資料有誤(如地址或樓宇資料不符),或經覆核後確認該樓宇本身符合豁免條件(如樓高不超過三層的住用建築),因此該命令不再適用。

業主應對:確認無需再跟進驗窗事宜

你的主要任務是確認這個狀態的最終性。一般而言,你無需就此已撤銷的命令採取任何行動。為求安穩,你可以保留相關的信件通知,或定期在網上系統查核,確保狀態沒有改變。這表示你暫時無需為此命令安排驗窗。

結果四:「已被取代」(Superseded)

狀態解釋:新驗窗命令取代舊命令

這個狀態意味著一份新的驗窗命令已經發出,並取代了你正在查詢的這份舊命令。你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更新版本。這種情況可能發生於原命令內容需要更正,或涵蓋的範圍有所變動。舊命令因此失效,所有法律責任及要求均以最新的命令為準。

業主應對:必須按最新的屋宇署命令指示行動

行動非常明確:你必須完全遵從最新的命令指示。請忽略舊命令的所有內容,包括其指定的期限。你需要根據新命令上的編號、內容及限期,重新安排整個驗窗流程,從委任合資格人士開始,直至完成所有修葺並呈交文件。

【預算與避險指南】屋宇署驗窗費用估算及如何從合資格名單選擇服務商

2025年驗窗收費參考:如何評估你的屋宇署驗窗結果所需費用

當收到屋宇署驗窗結果後,最關心的問題自然是費用。整個驗窗過程的開支,主要視乎窗戶的狀況,可以簡單分為純檢驗,以及檢驗連監督修葺兩大類。

純驗窗服務市場收費範圍

如果你的窗戶狀況良好,無需任何維修,那麼你只需要支付純檢驗的費用。這筆費用包括合資格人士上門檢查,以及完成後向屋宇署呈交所需文件。根據市場參考數據,這項服務的收費範圍大約是每扇窗戶$50至$1,150。

驗窗連監督修葺服務市場收費範圍

如果檢驗後發現窗戶有問題需要維修,合資格人士除了檢驗,還需要監督註冊承建商的修葺工程,確保一切符合安全標準。因此,費用會包含檢驗及監督兩部分。市場上,這類服務的收費範圍較闊,大約是每扇窗戶$100至$4,000,實際價格取決於維修項目的複雜程度。

常見修葺項目獨立收費參考

為了讓你更有預算,這裡整理了一些常見維修項目的獨立收費,讓你了解每分錢用在哪裡。

  • 更換窗鉸(一扇):$95 – $315
  • 更換上下連動鎖(每扇):$70 – $200
  • 更換七字鎖(每扇):$65 – $200
  • 更換螺絲及鉚釘(每扇):$70 – $270
  • 更換窗扇膠條(每扇):$70 – $330

如何從屋宇署合資格人士名單中尋找及核實QP身份?

選擇一個可靠的服務商至關重要,而第一步就是從官方渠道入手。你必須委任屋宇署驗窗名單上的「合資格人士」(QP)進行檢驗,這樣才能確保整個過程符合法例要求。

善用屋宇署的官方名單進行搜尋

屋宇署的官方網站設有「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的電子名冊。你可以在網站上,按地區或公司名稱搜尋,輕鬆找到獲認可的專業人士及公司資料。在聯絡任何服務商之前,先到這個官方屋宇署驗窗名單查核一下,是最穩妥的做法。

辨認真偽:要求服務商出示「驗窗卡」並核對名單資料

所有獲認可的合資格人士都持有一張由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當他們上門時,你可以主動要求對方出示。這張卡上有其姓名、近照、有效日期及公司名稱等重要資料。你可以將卡上的資料與官方網站名冊上的記錄作比對,確保你所委聘的是真正具備資格的專業人士。

【獨家】避開常見驗窗陷阱:選擇承辦商名單的3大注意事項

市場上服務商眾多,質素難免參差不齊。了解以下三個常見的陷阱,能助你作出更精明的選擇。

陷阱一:警惕「低檢驗費,高維修費」的報價模式

有些公司會用極低的檢驗費作招徠,例如數十元甚至免費驗窗。當他們取得工作後,便會在維修項目上開出遠高於市價的費用。為避免這種情況,你應在委聘前,要求對方提供一份清晰的維修項目收費表作參考,即使你的窗戶看似沒有問題。

陷阱二:確保報價單條款清晰,避免隱藏收費

一份專業的報價單,應該清楚列明所有收費項目,例如檢驗費、監督費、每個維修項目的單價,以及可能出現的額外收費。在簽署任何文件前,必須細心閱讀所有條款。如果發現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例如只寫「維修費一批」,便要馬上提出疑問,要求對方逐項解釋清楚。

陷阱三:核實承辦商已購備足夠的第三者保險

驗窗及維修工程始終涉及高空工作,存在一定風險。一個負責任的承辦商,必定會購買足夠的第三者責任保險。這份保險可以在萬一發生意外,例如工具或物料墮下引致他人受傷或財物損失時,提供保障。你可以要求承辦商出示有效的保險單副本,以保障自己及公眾。

關於屋宇署驗窗的常見問題 (FAQ)

Q1: 作為租客,若查詢到驗窗結果為「未獲遵從」,業主卻遲遲不理,該怎辦?

當你查核到的屋宇署驗窗結果是「未獲遵從」,這代表業主尚未完成法例要求的驗窗或維修程序。作為租客,雖然法律責任在於業主,但窗戶安全與你的居住安全息息相關。首先,你可以透過書面方式,例如電郵或信件,正式通知業主這個情況,並附上查詢結果的截圖,要求他盡快處理。這樣做可以留下清晰的溝通記錄。如果業主持續不回應或拖延,你可以直接向屋宇署報告。最直接的方法是致電政府綜合熱線1823,他們會將個案轉介至相關部門跟進。因為確保物業安全是業主的基本責任,透過官方渠道投訴能有效地敦促他們履行法律義務。

Q2: 業主立案法團如何有效協調大廈公用部份的驗窗工程?

業主立案法團在處理大廈公用部份的驗窗工程時,扮演著一個關鍵的協調角色。要有效率地完成,第一步是及早規劃。收到通知後,應立即召開業主會議,向所有業主說明通知內容、預算和預計時間表。接著,法團應從屋宇署 驗窗 名單中,尋找數間合資格人士(QP)索取報價,並成立專責小組評估標書,確保服務商信譽良好且報價合理。在過程中,保持透明度十分重要,定期張貼通告更新進度,並清楚說明工程費用如何從管理費基金中支付,或是否需要集資。法團與物業管理公司、合資格人士和承建商之間保持緊密溝通,就能順利完成整個驗窗流程。

Q3: 如對QP的驗窗評估(如必須更換的項目)有異議,可否尋求第二意見?

絕對可以。假如你對合資格人士(QP)提出的維修建議,例如要求更換整組窗鉸或窗鎖,感到懷疑或認為不必要,你有權尋求第二意見。你可以先嘗試與目前的QP溝通,請他詳細解釋評估的理據和標準。如果解釋未能釋除你的疑慮,你可以自行從屋宇署的合資格人士名單中,聘用另一位QP進行獨立評估。不過,你需要留意法定通知書上的期限。尋求第二意見的過程不應拖延太久,否則可能導致未能按時完成工程。最終,你需要選擇其中一位QP的報告作準,並由他簽署確認及呈交文件予屋宇署,以完成整個法律程序。

Q4: 因經濟困難無法遵從驗窗通知,可否申請資助或屋宇署驗窗延期?

如果因為經濟困難而無法負擔驗窗及維修費用,的確有幾個途徑可以尋求協助。首先,你可以了解由市區重建局或香港房屋協會等機構提供的樓宇維修資助計劃,例如「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這些計劃旨在幫助有需要的自住業主,特別是長者。你可以瀏覽它們的官方網站,查詢申請資格和詳情。另一方面,你也可以申請屋宇署驗窗延期。你必須在法定通知限期屆滿前,以書面形式向屋宇署提出申請,並清楚列明延期的理由,例如你正在申請相關資助、或大廈正籌組大型維修工程等。提交申請時附上證明文件會增加獲批的機會。但請注意,屋宇署會按個別情況審批,申請不一定成功。

Q5: 我的驗窗結果顯示「已獲遵從」,是否代表永遠不用再驗窗?

當你的屋宇署驗窗結果顯示為「已獲遵從」,這是一個好消息,代表你已圓滿履行了該次法定通知的所有要求。不過,這並不代表你的窗戶從此獲得永久豁免。強制驗窗計劃是一個持續的循環系統。一般而言,在你的樓宇完成驗窗並獲屋宇署確認後,會有一個為期5年的安全周期。在這5年內,屋宇署通常不會再就同一計劃向你的樓宇發出新的法定通知。5年周期過後,你的樓宇便有機會被再次揀選,納入新一輪的驗窗計劃。所以,「已獲遵從」是完成了當前的責任,並為你帶來一段時間的安寧,但作為業主,時刻保持窗戶安全,始終是應盡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