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強制驗窗令點算?政府驗窗計劃5大步驟、費用、資助、公司選擇全攻略

突然收到屋宇署寄來的「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面對陌生的程序、尋找「合資格人士」(QP) 的煩惱,以及對驗窗費用和維修工程的疑問,是否感到不知所措?

不用擔心,這份全方位攻略正是為你而設。本文將由零開始,詳細拆解政府驗窗計劃的五大核心步驟,從收到通知、委任專人、檢驗、修葺到呈交文件,一步步教你如何妥善處理。我們更會提供市場收費參考、介紹可申請的政府資助、教你如何辨識及選擇可靠的驗窗公司,並釐清相關法律責任,助你避開陷阱,輕鬆處理整個驗窗流程,確保家居安全,同時保障你的權益。

強制驗窗計劃是什麼?一文看懂核心要求與豁免條件

收到屋宇署的信件要求進行政府驗窗,是不少業主都會遇到的情況。這其實是政府驗窗計劃的一部分。這篇文章會為你詳細拆解整個計劃的核心概念,由背景、目標樓宇到豁免條件,讓你一看就明白。

強制驗窗計劃的背景與目的

應對樓宇老化,保障公眾安全

香港有很多樓宇的樓齡都比較高,日久失修的窗戶有機會構成安全風險。你可能也聽過窗戶墮街的意外。政府驗窗計劃的主要目的,就是主動找出這些有潛在危險的窗戶,並且及時維修,保障住戶和公眾的安全。

法律基礎:《建築物條例》第123章

這個計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行政措施,而是有法律基礎的。它的法律依據源於《建築物條例》(第123章)的規定,所有獲選中的樓宇業主,都有法律責任去遵從。

誰會收到強制驗窗令?

涵蓋樓宇:樓齡達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

計劃主要涵蓋樓齡達到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這裡包括了一般的住宅大廈、商住樓宇和工業大廈。所以,如果你的物業樓齡超過10年,就有機會被納入計劃範圍。

觸發條件:接獲屋宇署「法定通知」後方須履行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只要樓宇夠10年樓齡就需要立即自行驗窗。事實並非如此。業主履行驗窗責任的觸發點,是你正式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法定通知」之後。沒有收到通知,你就不需要採取任何行動。

揀選準則:屋宇署的「風險為本」原則

屋宇署每年會揀選一批目標樓宇發出通知,並不是隨機抽樣。他們採用「風險為本」的原則,優先選擇那些潛在風險較高的樓宇。考慮因素包括樓宇過往的失修或墜窗記錄、窗戶的整體狀況,以及樓宇所在區域的整體情況。

哪些情況可獲豁免?

樓宇類型豁免:不高於3層的住用樓宇

不是所有樓宇都需要強制驗窗。法例規定,樓高不超過3層的住用樓宇(例如村屋或舊式唐樓),可以獲得豁免,不需要遵守強制驗窗的要求。

特定房屋安排:房委會及房協轄下資助房屋

如果你居住的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或房屋協會(房協)轄下的資助房屋,例如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的樓宇,它們雖然也受計劃規管,但在程序上可能有特別的安排,例如文件的呈報對象會有所不同。這類樓宇的業主,有時也可以留意是否有特定的政府驗窗資助計劃。

政府驗窗詳細流程:由委任、檢驗到完成修葺的完整五大步驟

當你收到屋宇署的通知書,整個政府驗窗流程便正式啟動。其實,只要跟著清晰的步驟走,完成整個政府驗窗計劃並不如想像中複雜。下面我們將整個過程拆解為五大步驟,讓你一目了然,輕鬆掌握由委任專業人士到完成修葺的完整路徑。

第一步:收到法定通知及遵從期限

整個程序的起點,是你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法定通知」。這份文件意味著你的樓宇已被納入強制驗窗計劃。收到通知後,最重要的是留意信件上列明的遵從期限,因為不同部分的期限是有分別的。

個別單位:6個月內完成檢驗及修葺

如果通知是針對你的私人單位,你有6個月的時間去完成整個檢驗和必要的修葺工程。這個期限由通知書發出的日期起計算。

大廈公用部分:9個月內完成檢驗及修葺

如果通知是關於大廈的公用地方,例如樓梯間或走廊的窗戶,業主立案法團或共同業主則有較長的9個月時間去處理,因為這通常涉及協調和集資等程序。

第二步:委任「合資格人士」(QP) 進行檢驗

收到通知後,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委任一位「合資格人士」(Qualified Person, 簡稱QP)進行訂明檢驗。市面上有不少信譽良好的政府驗窗公司提供這類服務。

如何委任:向屋宇署呈交表格 MWI 1

當你選定了QP後,該名QP會填妥並向屋宇署呈交一份名為「MWI 1」的表格,以正式通知屋宇署他已被委任負責你單位的窗戶檢驗。

QP 的職責:親自檢驗並監督修葺

QP的角色非常關鍵。法例規定,他必須親自為你的窗戶進行訂明檢驗。如果檢驗後發現需要修葺,他亦會負責監督整個修葺過程,確保工程符合標準。

第三步:訂明檢驗的範圍與重點

了解QP會檢查什麼,有助你更好地準備。驗窗的範圍有清晰的界定,並非所有玻璃結構都包括在內。

檢驗範圍:窗戶、玻璃百葉窗及玻璃牆

強制驗窗計劃主要涵蓋樓宇單位內及公用地方的所有窗戶、玻璃百葉窗,以及玻璃牆。這些都屬於必須檢驗的部分。

檢查重點:窗鉸、鉚釘、螺絲、玻璃嵌板等

QP會仔細檢查窗戶的關鍵組件,確保其結構安全。檢查重點包括窗鉸有沒有變形或嚴重銹蝕、鉚釘和螺絲有沒有鬆脫或缺漏,以及玻璃嵌板本身是否有破裂或破損。

不包括項目:室內間隔、商舖櫥窗及玻璃幕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玻璃結構並不在強制驗窗的範圍內,例如室內的玻璃間隔、位於地下的商舖櫥窗,以及近年常見的玻璃幕牆。玻璃幕牆是歸納在強制驗樓計劃之下的。

第四步:按需要委任「註冊承建商」(RC) 進行修葺

如果QP檢驗後,判斷窗戶有欠妥之處並需要進行修葺,你就需要進入下一步,即委任施工方。

RC 的職責:負責實際施工與維修

進行法定修葺工程的,必須是「註冊承建商」(Registered Contractor, 簡稱RC)。他們是負責動手施工、更換零件和進行維修的專業團隊。

QP 的角色:監督修葺過程確保合規

在這個階段,你之前委任的QP會擔當監督的角色。他會確保RC的施工方法和使用的物料都符合法例要求,保障維修質素。

第五步:呈交證明文件,完成法定要求

完成檢驗和必要的修葺後,就來到最後的文書工作。這是向屋宇署證明你已履行法律責任的關鍵一步。

如無需修葺:14天內呈交表格 MWI 2a

如果你的窗戶經檢驗後狀況良好,無需任何修葺,QP便會在14天內向屋宇署呈交「MWI 2a」表格。之後你會收到屋宇署的確認信,代表已完成法定要求。

如完成修葺:呈交竣工證明

假如窗戶進行了修葺,QP則會在工程完成後,向屋宇署呈交竣工證明書,確認所有問題已妥善修復。

完成後:5年內無需再驗

一旦你遵從了法定通知,無論是否需要修葺,屋宇署在未來5年內,都不會再就同一窗戶向你發出新的強制驗窗通知。

如何尋找及核實專業人士:揀選合資格驗窗公司

要妥善處理政府驗窗的法定要求,關鍵一步就是尋找可靠的專業人士。在整個政府驗窗計劃中,你會接觸到兩類關鍵的專業角色,他們各司其職,確保檢驗和維修都合乎標準。清晰了解他們的分工,是保障工程順利的第一步。

QP 與 RC 的角色有何不同?

在揀選政府驗窗公司時,你會經常聽到 QP 和 RC 這兩個簡稱。它們分別代表「合資格人士」和「註冊承建商」,職責有明確區分,就好像醫生和藥劑師一樣,一個負責診斷,一個負責執行。

合資格人士 (QP):負責檢驗與監督(工程顧問)

合資格人士 (Qualified Person, QP) 是你首先需要委任的專業人士。你可以把他想像成是次的「工程顧問」。他的主要職責是親自為你的窗戶進行詳細檢驗,判斷窗戶是否安全,以及哪些部分需要維修。如果需要維修,QP 還會負責監督整個維修過程,確保施工符合屋宇署的標準。

註冊承建商 (RC):負責施工與維修(施工團隊)

註冊承建商 (Registered Contractor, RC) 則是實際動手進行維修的「施工團隊」。當 QP 完成檢驗並指出需要修葺的地方後,你就需要委任 RC 來進行相關工程。所有維修工作,都必須在 QP 的監督下由 RC 執行,以確保工程質素和安全。

如何尋找合資格的驗窗公司?

市面上有眾多公司提供驗窗服務,要作出明智選擇,可以從官方途徑入手,並且仔細比較。

查閱屋宇署官方名冊

最穩妥的方法,是查閱屋宇署的官方名冊。屋宇署網站備有「合資格人士」和「註冊承建商」的 searchable list,上面列出了所有獲認可的專業人士和公司資料。這可以確保你尋找的政府驗窗公司是具備法定資格的。

比較報價:索取詳細項目清單與收費

建議你向至少三間不同的公司索取書面報價。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應該詳細列出所有檢驗和維修的項目、使用的物料規格和逐項收費,而不是只有一個「全包」的總價。這樣有助你了解每分錢的去向,避免日後出現不必要的爭議。

如何核實上門人員身份?

為保障你的權益和家居安全,當有專業人員上門時,核實其身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要求出示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

所有合資格人士 (QP) 都會獲屋宇署發出一張名為「強制驗窗計劃合資格人士證明卡」的「驗窗卡」。你可以主動要求上門人員出示此卡,以證明其身份。這是一個直接有效的核實方法。

「驗窗卡」上的重要資訊:姓名、相片、屆滿日期

核對「驗窗卡」時,要留意上面的幾個關鍵資訊是否清晰無誤,包括卡上人員的姓名、近照是否與其本人相符,以及最重要的屆滿日期,確保該卡仍然有效。這樣就能確認對方是真正獲授權執行政府驗窗計劃的專業人士。

強制驗窗費用全攻略:由檢驗、維修到資助計劃

提到政府驗窗,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自然是費用。究竟整個政府驗窗計劃由檢驗到維修,預算要多少才合理?市場上的收費五花八門,這裡為你整理一份清晰的費用攻略,由基本的檢驗費、常見的維修項目價錢,到可以申請的政府驗窗資助,讓你對所需開支有個全面的了解。

政府驗窗服務收費參考

首先,我們要將驗窗的費用分為兩大類:一是純粹的檢驗費,二是涉及維修時的額外費用。選擇不同的政府驗窗公司,報價亦會有差異。

純檢驗費用市場價格

如果你的窗戶狀況良好,只需要合資格人士(QP)上門檢查,然後呈交文件到屋宇署,這部分的收費相對簡單。市價一般按單位內的窗戶數量計算,費用大約由數百元起。部分公司可能會設定最低收費,例如三百至六百元不等,即使你只有一兩隻窗戶需要檢驗。

檢驗連監督修葺費用市場價格

假如檢驗後發現窗戶需要維修,合資格人士(QP)除了檢驗,還需要監督之後的修葺工程。因此,這項服務的收費會較高。市場上的收費模式各異,有些會按每個維修項目逐一收費,有些則提供一個包含檢驗和監督的套餐式報價。整體費用視乎維修的複雜程度而定,一般由數百元至千多元不等。

常見窗戶維修項目價錢參考

除了檢驗費,維修費才是開支的主要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見維修項目的市場參考價,讓你在收到報價單時心裡有數。

更換窗鉸、七字鎖/多點鎖

窗鉸是窗戶安全的關鍵。更換一對普通尺寸的不銹鋼窗鉸,每扇窗的費用大約在港幣$150至$400之間。至於更換七字鎖或多點鎖,價錢則相對便宜,每套大約是港幣$80至$200。

更換不銹鋼螺絲及拉釘

螺絲和拉釘雖然細小,但日久失修會嚴重影響結構安全。全窗更換所有不銹鋼螺絲及拉釘,每扇窗的費用普遍介乎港幣$100至$200。

更換防水膠邊及窗戶手柄

防水膠邊老化會導致滲水,雖然未必屬於強制維修範圍,但很多戶主會選擇一併更換。更換全窗的防水膠邊,每扇窗約需港幣$80至$250。更換窗戶手柄的費用則較低,每個約港幣$50至$150。

有沒有政府資助或樓宇維修津貼?

進行大型維修時,費用的確可能成為一個負擔。幸好,現時有多個機構提供樓宇維修相關的津貼或貸款計劃,部分合資格的業主可以申請,以減輕進行政府驗窗及維修工程的財政壓力。以下是幾個主要的政府驗窗資助計劃:

市建局「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這項計劃,為合資格的業主提供財政資助及一站式的技術支援,協助他們進行樓宇的檢驗和維修工程,當中包括強制驗窗計劃所要求的項目。

屋宇署「樓宇安全貸款計劃」

由屋宇署直接提供的貸款計劃,旨在為需要進行樓宇安全相關維修(包括強制驗窗及驗樓)但財政有困難的業主,提供低息或免息貸款。

房協「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這個計劃專為長者自住業主而設,為他們提供津貼,用作維修保養自住物業,改善居住環境的安全,當然也適用於遵從強制驗窗令的相關工程。

不遵守強制驗窗令的法律責任與後果

收到政府驗窗的法定通知,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這份文件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置之不理,後續的法律責任和金錢損失,可能遠超預期。理解這些後果,有助你更妥善地規劃整個政府驗窗計劃的流程。

對個別業主的法律後果

作為個別單位的業主,法律責任是直接而明確的。如果未能在指定期限內遵從驗窗令,將會面臨以下幾種情況。

定額罰款與檢控:最高罰款$25,000及監禁3個月

如果沒有合理解釋,而未有遵從法定通知,屋宇署可根據《建築物條例》提出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罰款港幣$25,000元及監禁3個月。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法例白紙黑字訂明的罰則。

持續違規:每日另加罰款$2,000

除了首次定罪的罰款,如果情況持續,法庭更可就違規的每一天,另處罰款港幣$2,000元。這意味著罰款金額會隨著拖延的時間每日累積,財政壓力將會不斷增加。

屋宇署代辦工程:向業主追討所有費用連附加費

當局還有另一項權力。如果業主持續不履行責任,屋宇署有權主動委派顧問公司及承建商代為完成檢驗和修葺。工程結束後,屋宇署會向業主追討所有相關費用,並且加收一筆不超過百分之二十的附加費作為監督費用。屆時,業主不但失去選擇政府驗窗公司的自主權,更要承擔額外的行政開支。

涉及大廈公用部分的法律責任

如果法定通知涉及大廈的公用部分,例如樓梯間或大堂的窗戶,責任便由全體業主共同承擔。這時,個人的行為亦可能觸犯法例。

拒絕分擔公用部分費用罰則

即使業主立案法團已經議決進行驗窗,若有個別業主拒絕分擔其應付的檢驗及修葺費用,同樣屬於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處罰款港幣$25,000元。因此,合作處理大廈公用部分的驗窗事宜至關重要。

阻礙法團人員進入處所罰則

在某些情況下,法團委任的合資格人士或註冊承建商可能需要進入個別單位,以進行公用部分的檢驗或維修。如果業主或住戶無合理辯解而阻止他們進入,即屬妨礙公職,可被處罰款港幣$10,000元及監禁6個月。

驗窗實用貼士:善用工具、避開陷阱及保障權益

要順利完成整個政府驗窗流程,除了了解基本步驟,掌握一些實用技巧同樣重要。這些貼士可以幫助你善用官方資源,揀選可靠的政府驗窗公司,並且在過程中好好保障自己的權益,令整個政府驗窗計劃的體驗更加安心。

善用官方網上工具

屋宇署提供了便捷的網上工具,讓你隨時掌握最新資訊,整個過程透明度更高。

查詢樓宇的法定通知狀況

在委聘任何公司前,你可以先到屋宇署網站查閱「已送達法定通知的目標樓宇」列表。你可以透過這個列表,確認自己的大廈是否已收到強制驗窗的法定通知,掌握最準確的資訊。

追蹤呈交表格進度

當合資格人士 (QP) 為你呈交了檢驗或修葺相關的表格後,你可以利用屋宇署的「指明表格呈交狀況查詢系統」。你只需要輸入樓宇地址或通知編號,就可以追蹤表格的處理進度,清楚了解流程去到哪一個階段。

揀選承辦商及簽約注意事項

選擇一間專業可靠的承辦商是關鍵一步,簽訂合約時更要仔細留意各項條款。

貨比三家:索取至少三份書面詳細報價

建議你最少尋找三間不同的註冊承建商或合資格人士索取書面報價。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應該詳細列明檢驗費、監督費、各項維修物料的單價、人工費用等。這樣有助你比較不同公司的收費,並且防止日後出現含糊不清的附加費用。

查清保養期及第三者保險範圍

簽約前,必須問清楚工程的保養期有多長,以及保養範圍包括哪些項目。同時,確認承辦商已購買有效的第三者責任保險。這份保險可以在工程期間發生意外時,為你及公眾提供保障。

提防工程「全包」或不合理收費陷阱

要小心那些標榜「全包價」的宣傳手法,因為這些收費可能未有列明物料的品牌和質素。另外,也要提防有公司以極低價錢更換單一零件,例如一顆螺絲收取不合理的費用。簽約前,最好先了解市場大概的收費水平,避免墮入收費陷阱。

保障權益:工程前後的文件記錄

完整的記錄是保障自己權益的最佳方式,萬一出現糾紛時便有據可依。

妥善保存報價單、合約及收據

所有與驗窗工程相關的文件,包括報價單、合約正本及所有付款收據,都應該妥善保存。這不僅是保障自己權益的基礎,更是日後若要申請任何政府驗窗資助或樓宇維修津貼時的重要文件。

拍攝工程前後的照片作憑證

在工程開始前,為所有需要檢驗或維修的窗戶拍照,特別要清晰拍下有問題的部分。完成修葺後,再在相同角度拍攝一次。這些照片記錄了窗戶維修前後的狀況,是十分有力的客觀憑證。

向QP索取已呈交屋宇署的證明書副本

當QP完成檢驗或監督修葺,並且向屋宇署呈交證明書後,你有權向QP索取一份證明書的副本。這份文件是你已遵從法定通知的最終證明,記得要好好保存,以作紀錄。

強制驗窗常見問題 (FAQ)

Q1: 「玻璃牆」和「玻璃幕牆」有何分別?驗窗計劃包括哪一種?

這個問題很常見,因為兩者外觀上確實相似。簡單來說,兩者的結構和功能不同。「玻璃牆」通常是指安裝在窗戶開口處、由框架支撐的大型固定玻璃嵌板,它是政府驗窗計劃的一部分。

而「玻璃幕牆」則是建築物外牆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圍護結構,直接懸掛在主體結構上。由於它屬於樓宇的整體結構,所以是由另一個名為「強制驗樓計劃」的法規所涵蓋。所以,你需要弄清楚府上的是哪一種,才能確定適用的法定要求。

Q2: 窗戶漏水是否屬於強制維修範圍?

政府驗窗的核心目標是保障公眾安全,所以強制維修的項目都與結構穩固有關,例如更換已變形或嚴重銹蝕的窗鉸、重新固定鬆脫的螺絲和鉚釘、或者修補破裂的玻璃。

窗戶漏水通常是因為防水膠邊老化或密封劑失效,這些屬於日常保養問題,不直接構成結構危險,所以並不是強制維修的項目。不過,既然已經聘請了政府驗窗公司的師傅上門,順道處理漏水問題,長遠來看也是一個具成本效益的做法。

Q3: 我是租客,業主不理會驗窗令,我該怎辦?

首先要明確一點,履行強制驗窗令的法律責任完全在於業主。作為租客,你的責任是收到通知後盡快轉交給業主,並且配合業主委派的合資格人士進入單位檢驗。

如果業主在收到通知後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你可以向屋宇署舉報。你可以致電政府熱線1823,或透過屋宇署的網上表格提交報告。署方會跟進個案,並向違規的業主採取執法行動,以保障你和公眾的安全。

Q4: 如果對驗窗公司服務或收費不滿,可以向哪裡投訴?

假如你對政府驗窗公司的服務或收費有爭議,可以根據情況向不同機構求助。

如果是關於服務質素、合約條款或收費糾紛等消費權益問題,你可以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如果是懷疑合資格人士或註冊承建商涉及專業失當,例如檢驗草率或工程不合規,你可以向屋宇署作出投訴,署方會對其專業資格及註冊身份進行調查。

Q5: 我如何申請政府的驗窗資助或貸款?

為了協助有需要的業主,政府和相關機構設有多項政府驗窗資助及貸款計劃。你可能符合申請資格,常見的計劃包括:

  • 市區重建局的「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為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
  • 屋宇署的「樓宇安全貸款計劃」,為業主提供低息貸款作維修之用。
  • 香港房屋協會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專為年長的自住業主提供津貼。

每個計劃的申請資格和資助金額都不同,建議你直接到這些機構的官方網站,查閱最新的申請詳情和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