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收到屋宇署發出的「強制驗窗令」,感到徬徨又不知所措?面對繁複的法例要求、模糊不清的收費,更擔心一不小心就墮入驗窗陷阱、大失預算。本篇《2025香港驗窗終極指南》將為你一文釐清所有疑問。我們將由淺入深,詳細拆解「強制驗窗計劃」的來龍去脈、由委任合資格人士到呈交文件的四大步驟、最新的市場收費參考,並提供最實用的防伏攻略,教您識破常見陷阱及判斷工程優劣,確保您能順利、安心地完成整個驗窗程序。
收到強制驗窗令?一文看懂「強制驗窗計劃」
什麼是「強制驗窗計劃」?
計劃的法律依據與目的
當你收到強制驗窗令,首先要了解這並非推銷,而是一項具法律效力的要求。香港驗窗制度的正式名稱是「強制驗窗計劃」,它根據香港法例《建築物條例》(第123章)及其附屬規例《建築物(檢驗及修葺)規例》(第123P章)實施。這項計劃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了保障公眾安全,預防因窗戶失修而鬆脫或墮下,對途人造成傷害的意外。
誰需要強制驗窗?目標樓宇揀選準則
計劃主要針對樓齡達到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不過,並非所有達標樓宇都會同時收到通知。屋宇署會成立「選取目標樓宇諮詢委員會」,每年按計劃揀選不同地區、樓齡及狀況的樓宇。揀選的準則包括樓宇的維修記錄、窗戶的整體狀況、過往的失修舉報記錄,以及對公眾構成的潛在風險等,然後分批向業主發出法定通知書。
如何查核大廈是否被納入計劃?
想確認自己的大廈是否已被納入計劃,最直接的方法是查閱屋宇署的官方網站。網站上會定期公布被選為目標樓宇的名單。如果你是租客,收到信件後有責任立即轉交業主處理,因為法律責任在於業主本人。
可獲豁免的樓宇類別
並非所有樓宇都需要強制驗窗。根據《建築物條例》,樓高不超過三層的住用樓宇可以獲得豁免。此外,一些新界的村屋也可能不在此例的規管範圍內。
業主的法律責任與不遵從後果
法定通知的處理時限
收到由屋宇署發出的法定通知後,業主必須在指定期限內完成整個驗窗及修葺流程。一般來說,就個別單位而言,處理時限為6個月;如果是涉及大廈公用部分的窗戶,時限則為9個月。
違規罰則與法律風險
如果業主在沒有合理辯解下,未有遵從法定通知,便會觸犯法例。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及監禁3個月。如果罪行持續,每日更可另處罰款港幣$2,000。這顯示了政府對此事的重視程度,業主切勿掉以輕心。
屋宇署的介入權力與額外收費
假如業主逾期仍未遵辦,屋宇署有權委派其顧問及承建商代為進行所需的檢驗或修葺工程。工程完成後,屋宇署會向業主追討所有相關的檢驗及維修費用。除了要承擔所有香港驗窗收費及工程開支,業主更會被徵收不超過費用20%的附加費,並產生監督費,總開支往往比自行處理昂貴得多。
【香港驗窗收費】價錢參考、慳錢攻略及防伏指南
講到香港驗窗,大家最關心的環節之一,想必就是香港驗窗收費了。市面上的價錢五花八門,由幾百到幾千元都有,到底怎樣才算合理?其實,只要了解清楚費用的構成,就能夠有效掌握預算,避免墮入收費陷阱。
影響驗窗收費的兩大核心因素
整個強制驗窗計劃的費用,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合資格人士的「檢驗及監督費」以及註冊承建商的「維修工程費」。清楚區分這兩者,是理解報價單的第一步。
因素一:合資格人士(QP)的檢驗及監督費
這筆費用是支付給負責檢查窗戶狀況,並判斷是否需要維修的專業人士。費用主要涵蓋:
* 上門檢驗費: QP親身到單位檢查所有窗戶的費用。
* 文件呈交費: 如果窗戶無需維修,QP會為你填寫及呈交相關文件 (例如表格MWI 2a) 給屋宇署。
* 監督工程費: 如果窗戶需要維修,QP需要監督整個維修過程,確保工程符合法規,這部分亦會產生費用。
因素二:註冊承建商(RC)的維修工程費
如果QP檢驗後認為窗戶有損壞,就需要由註冊承建商進行維修。這部分的費用則視乎實際的損壞情況而定,項目愈多,價錢自然愈高。費用通常包括:
* 零件費: 更換窗鉸、拉釘、防水膠邊等零件的物料成本。
* 人工費: 維修師傅的施工費用。
驗窗價錢參考:各項收費明細表 (2025年更新)
以下整理了市場上常見的收費項目,讓大家有個基本概念。請注意,實際收費會因應窗戶數量、尺寸、損壞程度及不同公司而有所出入,建議多作比較。
基本檢驗及呈交文件收費
這部分是無論窗戶是否需要維修,都幾乎必須支付的費用。
* 純檢驗及呈交文件 (無需維修): 約 $300 – $1,000 不等,視乎單位大小及窗戶數量。
* 檢驗連監督工程 (需要維修): 約 $500 – $2,000 不等,監督費用或會按工程複雜程度調整。
常見維修項目市場參考價 (更換窗鉸、拉釘、防水膠邊等)
以下是按每扇窗計算的市場參考價,費用已包括基本人工及零件。
* 更換不銹鋼窗鉸 (一對): $180 – $350
* 更換不銹鋼拉釘及螺絲 (全窗): $120 – $200
* 更換防水膠邊 (窗扇): $100 – $250
* 更換開關手掣 (七字鎖或上下掣): $80 – $180
識破三大常見收費陷阱,避免「驗窗中伏」
了解市價後,下一步就是學會辨識不良公司的手法。以下三大陷阱,大家一定要多加留意。
陷阱一:「免費驗窗」背後的隱藏收費
有些公司以「免費驗窗」作招徠,聽起來非常吸引。但它們的盈利模式,往往是在維修項目上開出天價。當QP上門後,即使只是輕微問題,也可能誇大其詞,催促你進行昂貴的維修。屆時,即使你只想支付文件費了事,對方也可能以各種名目收取高昂的行政費或報告費,讓你進退兩難。
陷阱二:誇大損壞,推銷不必要的維修
這是最常見的手法之一。例如,窗鉸只是有些微污漬,卻被說成嚴重銹蝕,有即時墜落風險;又或者防水膠邊只是輕微老化,卻建議全屋更換。面對這種情況,你可以要求對方清楚指出問題所在,並拍照記錄。如果對判斷存疑,不妨多找一兩間公司作比較,聽取不同意見。
陷阱三:使用不合規格的劣質零件
為了降低成本,部分承建商會使用不符合屋宇署標準的劣質零件。例如,使用厚度不足或非不銹鋼材質的窗鉸,或者使用直徑不達標的拉釘。這些零件雖然便宜,但耐用性及安全性成疑,短時間內可能再次損壞,最終得不償失,甚至影響家居安全。委託工程時,可要求對方在報價單上列明所用零件的材質和規格。
【驗窗工程質素指南】如何判斷工程好壞及防騙
談及香港驗窗,除了香港驗窗收費是大家關心的重點,工程質素的好壞其實更為重要,因為它直接關係到你和家人的安全。想知道師傅的手工是否專業,使用的零件是否合規,其實可以從一些細節中看出來。以下就和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檢查重點和標準,讓你學會自己做「監工」。
窗戶問題圖文對照:三大檢查重點
收到維修報價單時,最好要求師傅清楚列明需要更換的項目。你可以趁師傅檢查時,在旁對照一下,了解窗戶的實際狀況。
鉚釘與螺絲:正常 vs 生銹 vs 嚴重氧化
正常的鉚釘和螺絲表面應該是平滑的金屬色。如果看到表面出現啡色的銹漬,就代表已經開始生銹,防水能力和穩固度都會下降。最嚴重的情況是出現灰白色的粉末狀物質,這是金屬嚴重氧化的跡象,代表其結構強度已大打折扣,必須立即更換。
窗鉸:正常 vs 變形或有虛位
健康的窗鉸應該是筆直的,推開窗戶時感覺順滑而穩固。如果發現窗鉸有彎曲變形,或者在開合時感覺窗扇會晃動、有虛位,就表示窗鉸的支撐力已經不足。變形的窗鉸會令窗戶無法完全緊閉,影響隔音和防水效果,颱風來襲時更有安全隱憂。
防水膠邊:完好 vs 老化龜裂
窗戶的防水膠邊是阻擋雨水滲入的關鍵。完好的膠邊應該富有彈性,緊貼窗框。隨時間過去,膠邊會因為日曬雨淋而硬化,表面出現細微的裂紋,甚至整條斷裂或收縮,這就是老化的現象。一旦膠邊失效,雨水就很容易從縫隙滲入室內。
維修工程必須符合的四項技術標準
除了目測檢查,專業的維修工程還必須符合屋宇署的特定技術要求。你可以留意報價單有沒有列明零件規格,或者直接向承辦商查詢,確保工程符合標準。
標準一:窗鉸的材質、厚度與長度
根據指引,更換的窗鉸必須使用不銹鋼材質。所有鋼桿的厚度不能少於2.5毫米,而且長度需要足夠。一般來說,窗鉸的長度最少要是窗扇闊度的60%,這樣才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力。
標準二:拉釘與螺絲的材質與直徑
所有新安裝的拉釘(鉚釘)和螺絲,都必須是不銹鋼材質,以防止快速銹蝕。規格上也有嚴格要求,拉釘的直徑必須是4.8毫米,而螺絲的直徑則必須是5毫米,尺寸不足會影響窗戶的穩固程度。
標準三:防止「雙金屬腐蝕」的專業工序
這是一個很多業主都不知道的專業細節。當不銹鋼螺絲直接接觸鋁合金窗框時,會產生一種叫「雙金屬腐蝕」的化學作用,加速鋁材的侵蝕。所以,負責任的師傅在安裝螺絲前,會在窗框的孔洞及螺絲上塗上含瀝青的油料或中性玻璃膠作絕緣層,這個小步驟對窗戶的長遠耐用性有很大影響。
標準四:確保「足夠錨固」的補救措施
如果舊有的螺絲孔因為長期銹蝕而變大,直接安裝新的螺絲是無法鎖緊的,這就是「錨固不足」。專業的做法是採取補救措施,例如在窗框的切面內,先嵌入一塊厚度足夠的不銹鋼片,讓新螺絲有足夠的物料可以鎖緊,確保窗鉸穩固地固定在窗框上。
選擇可靠承辦商的兩大保障
要保障自己,除了學會判斷工程質素,選擇承辦商時也要留意以下兩點。
第三者責任保險的重要性
一份有效的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專業承辦商的基本配置。這份保險保障在工程期間,萬一發生意外,例如零件或工具從高處墜下,導致他人受傷或財物損毀時的賠償責任。如果承辦商沒有購買保險,所有法律責任和巨額賠償,最終可能需要由業主承擔。
工程保養期的承諾
一個可靠的承辦商,會對自己的工程質量有信心,並且願意提供合理的保養期。這不單是一張紙的承諾,更代表當工程完成後,如果在保養期內出現問題,你會知道可以找誰負責跟進。委託前,應以書面形式確認保養期的長度和覆蓋範圍。
香港驗窗常見問題 (FAQ)
關於香港驗窗的種種細節,大家心中總有不少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能一次過為你解答,讓你對整個流程有更清晰的理解。
租客收到強制驗窗令,業主和租客誰負責?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情況。簡單來說,法律上的責任完全在於業主。強制驗窗令的對象是物業的擁有人。所以,租客收到法定通知後,最重要是第一時間通知業主處理。業主需要負責委任合資格人士、支付所有檢驗和維修費用。租客的責任是提供合作,例如讓檢驗人員及師傅進入單位進行工程。
家中是玻璃幕牆,是否需要強制驗窗?收費有何不同?
這點需要特別注意。玻璃幕牆並不受「強制驗窗計劃」規管。它其實是屬於「強制驗樓計劃」的範圍。兩個計劃的法律依據和檢驗要求都不同。因此,香港驗窗收費的標準並不適用於玻璃幕牆。強制驗樓需要由註冊檢驗人員進行,檢驗範圍更廣,程序更複雜,相關費用自然也會高很多。
如對檢驗結果或收費有爭議,應如何投訴?
假如你對檢驗結果或香港驗窗收費有任何爭議,可以循幾個途徑處理。首先,你可以直接和合資格人士或承建商溝通,嘗試解決問題。如果無法達成共識,你可以向他們所屬的專業團體或屋宇署的註冊承建商紀律委員會提出投訴。假如爭議主要涉及服務或收費問題,你也可以向消費者委員會求助。
居屋、租置計劃單位的驗窗文件應呈交給誰?
並非所有樓宇的驗窗文件都是交給屋宇署。如果你居住在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等資助房屋,相關的法定通知是由房屋署發出的。因此,完成檢驗及修葺後的文件,應該呈交給房屋局轄下的「獨立審查組」處理,而不是屋宇署。
可否自行購買零件,只聘請師傅安裝?
理論上看似可以節省成本,但實際上是不可行的,而且我們絕不建議這樣做。因為根據法例,合資格人士和註冊承建商需要為整個驗窗及維修工程的質素和安全負上法律責任,當中包括確保所有使用的物料都符合規格。他們無法核實你自行購買的零件是否達標,所以通常不會接受這種安排。而且,如果他們安裝你提供的零件,日後出現問題時,也很難界定是零件品質還是安裝手工的問題,工程保養亦會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