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大廈強制驗樓令,或者屋企日久失修出現石屎剝落、漏水等問題,維修費用動輒數萬甚至十多萬元,對不少退休長者業主而言,實在是沉重負擔。面對龐大開支,「大廈維修冇錢點算?」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疑問。其實,政府設有多項資助計劃,協助有需要的長者應付樓宇維修。
本文為您整理2025年最新的長者維修資助終極指南,將深入比較3大主流資助計劃,包括最高可獲$80,000津貼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並手把手教您評估資格、計算資助額,更會剖析四大常見申請陷阱及應對策略,助您輕鬆申請,拎盡政府津貼,解決燃眉之急。
快速比較:哪個長者維修資助計劃最適合您?
面對林林總總的資助計劃,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大廈維修長者資助,關鍵在於了解每個計劃的核心分別。香港目前主要的資助來源包括市區重建局和香港房屋協會,它們提供的長者維修資助計劃各有側重。以下我們將透過快速比較和自我評估,幫助您迅速鎖定目標。
各大維修津貼核心比較一覽
為了讓您快速掌握重點,我們將三個主要的資助計劃並列比較,讓您一眼看清各自的特點。
計劃名稱
- 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 樓宇更新大行動2.0
-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每戶最高資助額
- 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80,000
- 樓宇更新大行動2.0:$50,000 (適用於合資格長者自住業主)
-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40,000
主要申請資格
- 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年滿60歲並符合入息資產限額,或正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的自住業主。
- 樓宇更新大行動2.0:申請人所居住的樓宇須獲納入計劃,申請人為年滿60歲的自住業主。
-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年滿60歲並正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或符合指定入息資產限額的自住業主。
主要用途/特點
- 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用途最廣泛,資助額最高。它涵蓋樓宇公用地方和自住單位內部維修,甚至可用於償還舊有維修貸款。
- 樓宇更新大行動2.0:主要針對已獲納入計劃的大廈,進行強制驗樓後的大規模公用地方維修工程,例如外牆、結構等。
-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一個較基礎的計劃,用途與「有需要人士」計劃相似,但資助上限較低,適合維修規模較小的個案。
3分鐘快速評估:您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看完以上比較,您可以跟著以下三個簡單步驟,快速評估自己最可能符合哪個大維修長者津貼的資格。
第一步:評估業主身份及年齡
首先,您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然後,您必須是申請維修物業的業主,並且您和您的配偶(如已婚)都居住在該單位內。最重要的一點,您是否已經年滿60歲?這是申請絕大部分長者維修資助的基本門檻。
第二步:評估經濟狀況及援助類別
接下來,請檢視您的經濟狀況。您或您的同住家人,是否正在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如果沒有,您家庭的每月總入息和總資產淨值,是否符合政府為「有需要人士」所訂立的限額?這個因素是區分不同計劃的關鍵。
第三步:初步配對最合適計劃
綜合以上兩步,您可以得出初步結論:
* 如果您的經濟狀況符合第二步的要求(即正領取指定援助,或符合低入息資產限額),您應該優先考慮資助額最高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最高$80,000)。
* 如果您的經濟狀況不符合第二步的要求,但您居住的大廈正參與「樓宇更新大行動2.0」,那麼這個計劃就是您的首選,因為它的申請資格主要與樓宇狀況掛鈎。
* 如果您需要進行的維修工程規模不大,並且符合基本的長者及經濟資格,「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最高$40,000)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
核心計劃詳解:「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最高$80,000)
談到大廈維修長者資助,這個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主辦、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執行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可以說是最核心、資助額最高的選擇。它提供最高$80,000的津貼,專門幫助有經濟需要的自住業主,應對樓宇失修的問題,讓大家住得更安心。接下來,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個計劃的申請細節。
誰有資格申請?深入解讀申請條件
要成功申請這項大維修長者津貼,申請人需要同時跨過「基本門檻」和「身份類別」兩重關卡。
基本門檻:必須全部符合
首先,申請人必須滿足以下所有基本條件:
* 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
* 是香港境內住宅或商住樓宇中,一個住宅單位的業主。
* 申請人與配偶(如已婚)都必須居住在申請物業內。
* 申請人並非未獲解除破產令的破產人士。
五類合資格人士:只需符合其一
滿足基本門檻後,申請人還需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類身份:
1. 年滿60歲的長者:並且符合下述的入息及資產限額。
2. 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領取津貼本身已證明符合經濟需要。
3.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受助人:而且家庭狀況符合特定要求(例如家有長者或殘疾人士)。
4. 傷殘津貼的受助人:並且符合下述的入息及資產限額。
詳細入息及資產限額 (按家庭人數)
對於需要審查經濟狀況的申請人類別,具體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如下:
1. 年滿60歲或以上的長者申請人
* 單身人士:每月總入息上限$10,710;資產總值上限$1,203,000。
* 已婚夫婦:每月總入息上限$16,330;資產總值上限$1,824,000。
2. 傷殘津貼受助人申請人
* 1人家庭:每月總入息上限$12,940;資產總值上限$286,000。
* 2人家庭:每月總入息上限$19,730;資產總值上限$387,000。
* 3人家庭:每月總入息上限$24,740;資產總值上限$505,000。
* 4人家庭或以上:限額會按家庭人數遞增,詳情可參考官方文件。
可以獲得多少資助?$80,000津貼計算方法
了解資格後,最關心的自然是資助金額。這個$80,000的上限並非單純一個數字,它的計算方式有幾個重點。
資助上限的三重計算方式
$80,000的上限有三重意思:
1. 個人終身上限:每位合資格申請人(連同其配偶),一生中就所有物業可獲取的津貼總額,上限為$80,000。
2. 物業上限:同一個物業,不論有多少位合資格的業主申請,整個物業所能獲得的津貼總額,上限也是$80,000。
3. 合併計算上限:如果申請人曾領取房協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兩個計劃的總資助額合計不能超過$80,000,津貼會以「補差額」方式批出。
業權比例對資助額的影響
津貼的實際金額,會按照申請人及其配偶在物業擁有的業權份數,按比例計算。舉例來說,如果申請人只擁有物業的50%業權,而維修工程費用是$100,000,理論上可獲批的資助上限便是$80,000的50%,即$40,000。
10年內分期申請的彈性
計劃提供很大的彈性,申請人可以在首次成功申請後的10年內,分開最多4次申請津貼,用來應付不同階段的維修需要。當然,所有申請的總額加起來,仍然不能超過$80,000的終身上限。
哪些工程合資格?資助範圍一覽
這個長者維修資助計劃的覆蓋範圍很廣,涵蓋保障樓宇結構和家居安全的各類工程。
樓宇公用地方維修工程
- 修葺大廈外牆的石屎、批盪或紙皮石。
- 改善樓宇結構安全。
- 改善消防裝置及設備,例如消防喉轆、火警鐘等。
- 更換或維修升降機、電線、水管、煤氣管等公共設施。
- 清拆樓宇公用地方的僭建物。
自住單位內部維修工程
- 檢驗、修葺或更換家中的窗戶。
- 處理天花、牆身滲水問題,或修葺平台防水層。
- 更換室內的破損喉管。
- 因應上述工程而連帶需要的修復工程,例如重新批盪或油漆。
特殊用途:償還指定維修貸款
這項津貼有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就是可以用來償還申請人之前因樓宇維修,而向政府、市建局或房協申請的維修貸款結欠,有助減輕財務負擔。
申請四大常見陷阱及應對策略
申請過程中有一些細節位需要特別留神,避開這些常見陷阱,可以讓申請過程更順暢。
陷阱一:未獲批准便動工
這是最常見也最致命的錯誤。對於自住單位的維修工程,申請人必須先向執行機構遞交申請,並收到「原則上批准通知書」之後,才可以安排承建商開工。如果偷步動工,相關的工程費用將不獲資助。
陷阱二:錯過大廈工程申請時限
如果申請資助是用於支付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工程,申請人必須在法團或管理公司發出「工程完工證明書」之前提交申請。一旦錯過了這個時限,申請便不會被接納。
陷阱三:聘用不合資格承建商
所有工程都必須聘用合資格的承建商。例如電力工程要找註冊電業承辦商,窗戶工程要找合資格人士。建議大家可以到屋宇署的網站,查閱相關的註冊承建商名冊,確保所聘用的公司符合資格。
陷阱四:文件錯漏或不齊
申請時需要提交身份證明、住址證明、業權證明、工程報價單、經濟狀況證明等多份文件。提交申請前,最好再三核對清單,確保所有文件齊備及資料無誤,避免因文件問題而延誤審批進度。
其他重要長者維修資助計劃選項
除了最高資助額達到$80,000的「有需要人士」計劃,市面上還有其他重要的大廈維修長者資助計劃,可以幫助你應對不同的維修需要。讓我們逐一了解,看看哪一個更適合你的情況。
樓宇更新大行動2.0 (最高$50,000)
如果你的大廈需要進行的是大規模的強制驗樓或整體翻新工程,「樓宇更新大行動2.0」可能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項。這個計劃主要針對樓宇的公用地方維修,屬於一種集體參與的大維修長者津貼。
計劃重點與「有需要人士」計劃之比較
「樓宇更新大行動2.0」和前面提到的「有需要人士」計劃,兩者在目標和運作上有些不同。「有需要人士」計劃比較靈活,申請人可以因應自己單位內部或大廈公用地方的需要而申請,自主性較高。不過,「樓宇更新大行動2.0」通常是由市建局或屋宇署主動揀選目標樓宇,或者當樓宇收到強制驗樓通知後,由法團統一籌組申請,焦點在於解決整棟大廈的結構和安全問題。所以,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針對全幢大廈的資助方案。
申請資格及資助金額詳情
要申請這個計劃的長者津貼,你必須是目標樓宇的自住業主,而且在申請期屆滿時年滿60歲。好消息是,它的審批標準相對寬鬆,只要你符合年齡和自住業主身份,一般不需要審查入息和資產。
資助金額方面,合資格的長者自住業主,最高可以獲得工程費用全數資助,上限為$50,000。這個金額雖然比「有需要人士」計劃低,但對於分攤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費,已經提供了非常實質的幫助。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最高$40,000)
這個由房協執行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資助計劃,可以說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長者維修資助計劃,很多老友記可能都聽過。雖然最高資助額是$40,000,但它的申請門檻和用途有其獨特之處。
計劃重點及審批要求
這個計劃最關鍵的一點,是它的審批程序非常嚴謹。如果你打算維修自己單位內部,例如窗戶或廁所,你必須在遞交申請之後,等待職員上門視察和發出「原則上批准書」,才可以開始動工。如果「偷步」開工,相關的工程費用將不獲資助。假如是為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攤分費用申請津貼,申請就必須在工程完工證明書發出之前提交。
核心申請資格及津貼用途限制
申請這個計劃的核心資格有幾個。第一,申請人必須年滿60歲,而且是自住業主。第二,申請人的經濟狀況需要符合要求,例如正在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或者符合計劃設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
津貼的用途相當廣泛,既可以用於單位內部的維修,也可以用來支付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分攤費用。此外,它還有一個很實用的功能,就是可以用來償還申請人尚欠政府或相關機構的樓宇維修貸款。所以,即使你之前因為維修而借了錢,這個津貼也能幫你減輕還款壓力。
真實個案分享:他們如何成功獲取資助?
理論說了那麼多,不如看看真實的例子。了解其他業主如何成功申請大廈維修長者資助,可以為您提供更多實質的參考。這些個案的主角都曾經面對棘手的樓宇維修問題,但他們都透過不同的長者維修資助計劃,找到了解決方案。
個案一:陳伯伯善用$80,000津貼,一次過解決石屎剝落及漏水鋁窗問題
陳伯伯今年七十多歲,獨自居住在一個樓齡超過四十年的舊樓單位。幾年前,他發現家中的天花板開始有石屎剝落,睡房的鋁窗在下雨天還會嚴重漏水。這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加是個安全隱患。
陳伯伯的退休金有限,要一次過拿出幾萬元進行維修,實在非常有壓力。後來,他在地區長者中心了解到「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發現自己符合申請資格。在社工的協助下,他準備好所有文件,包括身份證明、入息證明以及找合資格承辦商索取的報價單。
整個申請過程比他想像中順利,市建局批出了接近八萬元的資助額。陳伯伯利用這筆津貼,一次過聘請師傅處理了天花板石屎剝落的問題,也更換了全屋的漏水鋁窗。現在,他終於可以安穩地居住,不用再為家居安全感到煩惱。陳伯伯的例子說明,只要符合資格,這個計劃確實能為長者提供非常實質的幫助。
個案二:李太與鄰居合力,透過「樓宇更新大行動2.0」完成大廈外牆翻新
李太居住的大廈同樣面對樓宇老化的問題,更收到了屋宇署的強制驗樓通知。大廈外牆的紙皮石剝落嚴重,對途人構成危險,必須進行大型翻新工程。整個工程費用攤分到每戶,金額高達十多萬元,對很多家庭,特別是像李太這樣的退休長者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幸好,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非常積極。他們了解到「樓宇更新大行動2.0」這個專為大型樓宇公用地方維修而設的資助計劃,於是召開業主大會,決定集體申請。
由於李太年滿六十歲而且是自住業主,她符合計劃下的長者自住業主資格,可以獲得最高五萬元的「大維修 長者津貼」。其他非長者的自住業主,也可以申請最高四萬元的資助。在法團的統籌和鄰居們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成功獲得資助,大大減輕了每戶的財政壓力。最終,大廈外牆翻新工程順利完成,整棟樓宇煥然一新。李太的個案告訴我們,面對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與鄰居和法團合作,選對合適的集體資助計劃是關鍵。
一站式申請流程及工具包
了解各項大廈維修長者資助計劃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實際的準備工作。要成功申請,一份齊備的文件和清晰的流程規劃不可或缺。我們為您整理了一個清晰的工具包,涵蓋了由準備文件、尋找合資格承建商到查詢途徑的每一個環節,助您順利完成申請。
申請文件清單 (附下載連結)
準備齊全的文件是申請成功的關鍵。在遞交申請前,建議先對照以下清單,確保沒有遺漏。相關的官方申請表格及文件範本,均可在官方網站下載。
身份及關係證明文件
- 申請人、聯名業主及其配偶的香港身份證副本
- 如已婚,須提供結婚證明書副本
- 如已離婚或配偶已故,須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副本
物業及工程證明文件
- 顯示業權份數的最新土地註冊處查冊紀錄
- 最近期的差餉或地租繳費通知書副本
- 由合資格承建商發出的詳細工程報價單副本
- 承建商的有效商業登記證副本
- 如涉及大廈公用地方維修,須提供法團發出的繳款通知書及收據
經濟狀況及銀行戶口證明
- 如正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須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副本
- 如不屬上述兩類人士,則須提供所有家庭成員的入息及資產證明文件
- 用作收取津貼的申請人個人銀行戶口證明副本 (例如銀行月結單或存摺首頁)
如何尋找合資格承建商及索取有效報價?
選擇合資格的承建商,並取得一份詳盡的報價單,是整個申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聘用不合資格的公司,可能導致津貼申請不獲批准。以下是兩個可靠的途徑。
方法一:查閱屋宇署註冊承建商名冊
屋宇署備存了一份註冊承建商名冊,並在網站上公開讓市民查閱。透過這個名冊,您可以確認承建商是否持有進行相關工程的牌照及資格。這一步可以確保您聘用的公司是合法註冊,具備相關的工程知識,避免因聘用不合規格的公司而引致的風險。
方法二:善用市建局「招標妥」一站式服務
假如您希望招標過程更加透明和規範,可以考慮使用市區重建局的「招標妥」服務。這項服務為業主提供一站式支援,包括提供獨立的工程費用估算、設立電子招標平台,並安排獨立專業人士處理開標。這項服務有助避免圍標問題,讓業主能在公平的市場價格下,選擇最合適的承建商。
實用聯絡資料及查詢途徑
如果在申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資助計劃的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可以直接聯絡以下機構。
市區重建局 (主辦機構)
- 電話:3188 1188
- 地址:香港皇后大道中183號中遠大廈26樓
香港房屋協會 (執行機構)
- 電話:2839 7166
- 地址:香港大坑浣紗街23號龍濤苑地下
官方網站及申請表格
所有最新的計劃詳情、申請須知及表格下載,建議直接瀏覽「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的官方網站,確保資訊準確無誤。
長者維修資助常見問題 (FAQ)
如果物業是聯名的,可以申請嗎?
可以。如果物業由多於一位業主共同擁有,合資格的長者業主仍然可以申請相關的大廈維修長者資助。津貼的計算方式通常會視乎個別計劃的規定。一般情況下,津貼額會按照申請人在物業所佔的業權份數比例計算。舉例來說,如果申請人與配偶共同持有物業,並且兩人都符合資格,他們便可以一同申請,以獲取最高資助額。如果聯名業主中只有一位長者符合資格,他亦可以獨立申請,獲取按其業權比例計算的津貼。
津貼可以用來償還舊有的政府維修貸款嗎?
絕對可以。這是不少長者維修資助計劃的一大特點。如果申請人之前因為樓宇維修,已經向市區重建局、香港房屋協會或屋宇署等機構申請了維修貸款,所獲批的津貼可以用來直接償還這些尚未還清的貸款餘額。這個安排能夠實質地減輕業主的財務壓力,讓資助的用途更靈活,既可用於未來的工程,也能解決過往的維修債務。
「有需要人士」計劃與舊的「長者維修」計劃有何主要分別?
「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可以視為舊有「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優化和擴展版本,主要分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資助金額大幅提升,每戶的最高資助額由以往的$40,000增加至$80,000。
第二,受惠對象範圍更廣,除了年滿60歲的長者業主,新計劃亦涵蓋了正在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或傷殘津貼的合資格業主。
第三,申請門檻有所調整,例如針對長者申請人的資產審查限額亦有所放寬,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士符合資格。
總括而言,新計劃提供了更全面及更大力度的支援。
整個申請流程大約需時多久?
申請審批時間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實際所需時間會因應不同因素而異。這些因素包括所申請的計劃種類、維修工程的複雜程度、遞交的文件是否齊全,以及當時的申請宗數多寡等。一般而言,整個流程由遞交申請表開始,到職員上門視察、發出「原則上批准書」、簽署協議,再到工程完成後核實和發放津貼,通常需要數個月的時間。因此,建議您預留充裕時間,儘早展開申請程序。
如果不符合上述計劃資格,還有其他維修資助的選擇嗎?
即使不完全符合本文重點介紹的幾個大維修長者津貼計劃,市面上仍有其他不同類型的樓宇維修支援可供選擇。例如:
「樓宇更新大行動2.0」:主要針對需要遵從強制驗樓或驗窗通知的樓宇,為業主提供工程費用的資助。
「樓宇安全貸款計劃」:如果您的財政狀況不符合申請津貼的資格,但仍需要資金進行維修,可以考慮申請這個免息或低息的貸款計劃。
此外,市建局的「招標妥」服務雖然不是直接的財務資助,但能提供專業技術支援,協助業主立案法團以公平、透明的方式進行工程招標,避免圍標及工程價格過高的問題,間接為業主節省開支。建議您根據自身樓宇的具體情況,詳細了解這些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