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驗窗收費】不想被劏?一文看懂4大流程、5大費用因素及防黑店終極指南

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面對繁複程序及五花八門的報價,最怕被開天價維修費,甚至誤墮驗窗黑店陷阱。不想任人宰割,就要做足功課。本文為你整合強制驗窗的終極懶人包,由屋宇署的4大流程、影響收費的5大關鍵因素,到鋁窗維修的市價參考,再到如何辨認合資格人士(QP)及避開收費陷阱,所有關鍵資訊一文睇清,助你輕鬆應對,精明選擇,確保窗戶安全之餘,荷包亦都安全。

收到強制驗窗通知?一文看清屋宇署驗窗流程、時間及責任

當你收到屋宇署的信件,第一時間可能會對強制驗窗收費和繁複的程序感到困惑。這份指南會像朋友一樣,為你清晰拆解整個強制驗窗計劃的來龍去脈,由計劃目的、揀選準則,到具體的四大步驟及法律責任,讓你一步步掌握所有重點,輕鬆處理驗窗事宜。

強制驗窗計劃是什麼?為何會收到驗窗通知?

計劃目的:提升樓宇安全,預防窗戶墜落

強制驗窗計劃的核心目的非常直接,就是為了保障公眾安全。香港樓宇密集,日久失修的窗戶一旦墜落,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屋宇署透過這項計劃,規定業主有責任定期檢驗及維修窗戶,從源頭預防意外發生,確保你我安居。

目標樓宇揀選準則:樓齡、狀況及風險評估

你可能會問,為何偏偏是自己的大廈收到通知?屋宇署並非隨機抽樣,而是根據一套準則來揀選目標樓宇。首先,樓齡達到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會被納入考慮。然後,屋宇署會進行風險評估,參考樓宇的維修記錄、窗戶的整體狀況,甚至過往的相關舉報,優先向潛在風險較高的樓宇發出法定通知。

強制驗窗4大步驟:由收信到完成的清晰指南

步驟一:接收法定通知及理解期限

整個流程由你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法定通知」正式開始。這份文件很重要,上面會列明檢驗的期限。一般而言,個別單位的業主有6個月時間去完成整個程序,而涉及大廈公用地方的窗戶,期限則為9個月。

步驟二:委任合資格人士(QP)及註冊承建商

收到通知後,你的首要任務是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Qualified Person,簡稱QP)進行檢驗。QP是屋宇署認可的專業人士。假如檢驗後發現窗戶需要維修,你就必須另外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在QP的監督下進行修葺工程。

步驟三:進行訂明檢驗及所需修葺

QP會親自上門,根據法例要求詳細檢查你單位內所有窗戶的結構安全,包括玻璃、窗框、窗鉸及螺絲等部件。若發現有任何不合規或構成危險的地方,QP會提出修葺方案,並由註冊承建商負責維修。

步驟四:QP提交證明書及等候屋宇署抽查

當所有檢驗及所需的修葺工程完成後,QP會負責處理所有文書工作,並向屋宇署提交證明書,代表你已遵從該法定通知。之後,屋宇署會對已完成的個案進行隨機抽樣實地審查,確保整個檢驗及維修質素符合標準。

業主與租客的法律責任劃分

業主的核心責任:委任、安排及支付費用

作為業主,法律責任相當明確。你需要主動委任QP、安排檢驗及維修,並且支付整個過程中的所有費用,包括QP的檢驗監督費和承建商的維修費。這是業主應盡的樓宇管理責任。

租客的法律義務:轉交通知及配合檢驗

如果你是租客,雖然不需要承擔費用,但同樣有法律義務。收到任何關於樓宇的法定通知,包括驗窗令,必須第一時間轉交給業主。同時,你需要配合業主或其代表安排的QP及承建商進入單位,以便他們順利進行檢驗和維修工作。

驗窗標準與維修範圍:鋁窗哪些項目必須整修?

想清楚了解強制驗窗收費是否合理,第一步就是要知道合資格人士(QP)究竟會檢查什麼,還有哪些部分是法例規定必須維修的。掌握了驗窗的標準,你自然就能判斷報價單上的項目是否必要,避免不必要的花費。

合資格人士(QP)的四大核心檢驗準則

合資格人士進行檢驗時,並不是隨意看看,而是依據屋宇署的安全指引,聚焦於四個影響結構安全的關鍵部分。

玻璃嵌板:有否破爛或破裂

這是最直觀的一環。檢驗人員會仔細檢查每一塊窗戶玻璃,確保沒有任何裂縫、崩角或者破爛的情況。即使是微小的裂痕,也可能在壓力下擴大,構成危險。

窗框及窗扇:有否變形、不穩固或開關困難

窗框與窗扇是窗戶的骨架。如果開關窗戶時感到特別費力,或者窗扇在關上後依然搖晃不穩,甚至肉眼可見窗框已經彎曲變形,這些都是結構不穩固的信號,必須處理。

窗鉸:有否變形、缺漏或嚴重銹蝕

窗鉸是連接窗扇和窗框的關鍵關節,也是最常見的出事點。檢驗會集中檢查窗鉸的金屬臂有否因長期受力而變形,零件有否缺漏,或者出現嚴重的銹蝕,因為這些情況都會直接削弱其承托力。

鉚釘及螺絲:有否鬆脫、缺漏、氧化或銹蝕

固定窗鉸及其他組件的鉚釘和螺絲,就如同骨骼之間的韌帶。即使只是一兩顆鬆脫、缺失或生銹,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整個窗戶結構失效。

【圖解】常見窗戶安全問題:學懂自己初步檢查

在等待合資格人士上門前,你可以自己先做個簡單的初步檢查,對窗戶的狀況有個基本概念。這有助你與師傅溝通時,更能掌握重點。

圖解對比:正常窗鉸 vs 嚴重銹蝕變形窗鉸

你可以想像一下,健康的窗鉸表面應該是平滑的,金屬色澤均一。如果你的窗鉸看起來像圖片中那樣,表面滿佈啡紅色的鐵銹,甚至金屬臂已經明顯彎曲,這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警號,代表窗鉸的結構強度已經嚴重受損。

高清特寫:辨認代表氧化的「灰白色粉狀物質」

請特別留意固定窗鉸的鉚釘位置。如果你發現鉚釘周圍有一些像塵埃一樣的灰白色粉狀物,千萬不要以為只是骯髒。這其實是鋁質鉚釘氧化的跡象,這種化學反應會使金屬變脆,大大降低其結構強度,是墮窗意外的隱形元兇。

關鍵區分:強制維修 vs. 非強制建議項目

收到報價單時,你會發現有些是必須做的,有些則是建議項目。懂得分辨兩者,能讓你更有效地管理維修預算。

強制修葺:影響窗戶結構安全的欠妥之處

簡單來說,任何符合上述四大檢驗準則中「不合格」情況的項目,都屬於強制修葺的範圍。例如破裂的玻璃、變形的窗框、生銹的窗鉸或鬆脫的鉚釘。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公眾安全,必須依法例要求進行維修或更換。

非強制修葺:不影響安全但影響功能的項目

有些問題雖然不影響結構安全,但會影響日常使用,例如老化的窗戶防水膠邊導致滲水,或者窗戶手掣損壞令開關不順。這些項目不屬於強制驗窗計劃規定必須處理的部分,師傅可能會建議一併更換,但決定權在你手上,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預算來選擇是否進行維修。

特別注意:玻璃幕牆不屬於「強制驗窗計劃」範圍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許多現代樓宇外牆的大面積玻璃幕牆也需要強制驗窗。事實上,玻璃幕牆的結構和普通窗戶不同,它被歸類為樓宇的「外牆」,因此是受「強制驗樓計劃」規管,而非「強制驗窗計劃」。兩者遵循的是不同的法規和檢驗程序。

強制驗窗收費全面分析:驗窗價錢及鋁窗維修費用預算

談到強制驗窗收費,相信是每位業主最關心的部分。要清晰預算總開支,首先要理解費用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合資格人士(QP)的「檢驗及監督費」,二是註冊承建商的「鋁窗維修材料及人工費」。以下會為你逐一拆解,讓你對市場價格有個概念。

如何初步估算驗窗及維修總費用?

影響最終價錢的5大關鍵因素

最終的總費用並非一個固定數目,它會受到幾個關鍵因素影響,了解這些因素有助你評估報價的合理性。

  1. 窗戶的數量與尺寸:這是最直接的成本因素。單位內的窗戶愈多,尺寸愈大,檢驗和維修的工時與材料成本自然愈高。
  2. 窗戶的損壞程度:如果窗戶保養良好,可能只需純檢驗費用。相反,如果窗鉸嚴重銹蝕、多處拉釘鬆脫,需要更換的零件多,維修費用便會相應增加。
  3. 服務提供者的資歷與規模:經驗豐富的合資格人士或信譽良好的公司,收費可能稍高,但檢驗質素和監督可靠性通常更有保障。
  4. 維修物料的質素:例如,選用較厚實或具特定功能(如304不銹鋼)的窗鉸、螺絲等配件,價錢會比普通物料貴,但耐用性也較佳。
  5. 服務包含的範圍:報價是否包含保養期、是否購買了足夠的第三者責任保險等,這些都會影響最終收費。

屋宇署驗窗價錢參考:純檢驗及監督費用

這部分費用是支付給合資格人士(QP)的專業服務費,並不包括實際的維修材料和人工開支。收費模式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純檢驗服務費用(每扇窗)

如果QP上門檢驗後,確認你家中所有窗戶均符合安全標準,無需進行任何修葺。他們只需為你向屋宇署呈交證明文件,服務便告完成。這類純檢驗服務的市場參考價錢,大約由每扇窗港幣$180至$800不等,視乎公司而定。

檢驗及監督修葺服務費用(每扇窗)

若檢驗後發現窗戶有需要修葺的地方,QP除了檢驗外,還需負責監督整個維修過程,確保工程符合標準,然後再呈交文件。這項包含監督服務的費用,市場參考價錢大約由每扇窗港幣$200至$900不等。

市場常見鋁窗維修項目價錢參考2025

這部分是實際維修的費用,也是總開支中最浮動的一環。以下是一些常見維修項目的市場參考價,讓你心中有數。

更換窗鉸/窗鉸維修

窗鉸是支撐窗扇開關的關鍵,若出現變形或嚴重銹蝕,必須更換。更換一對普通尺寸(約200-400毫米)的不銹鋼窗鉸,連工包料價錢約為每扇窗$170至$350。

更換不銹鋼拉釘或螺絲

拉釘或螺絲是將窗鉸固定在窗框上的零件,若出現氧化(呈灰白色粉末)或銹蝕,便有斷裂風險。全窗更換所有拉釘及螺絲,價錢約為每扇窗$100至$250。

更換手抽及七字鎖等配件

手抽及鎖具負責將窗戶鎖緊,確保安全。更換一個普通的上下掣或七字鎖,價錢約為每扇窗$70至$180。

更換窗扇膠條(窗玉膠邊)

窗扇玻璃四邊的膠條主要作用是防水和固定玻璃。雖然老化不直接影響結構安全,非強制維修項目,但很多時會建議一併更換。價錢約為每扇窗$100至$250。

更換窗框防水膠邊

這是指窗框與牆身之間的防水膠邊,作用是防止雨水從外圍滲入。更換的價錢約為每扇窗$100至$280,視乎長度及施工複雜度。

如何選擇合資格驗窗公司及師傅?避開驗窗黑店全攻略

談到強制驗窗收費,選擇一間可靠又合資格的驗窗公司是整個流程中最關鍵的一步。這不只關乎價錢是否公道,更直接影響家居安全和工程質素。坊間選擇眾多,質素難免參差不齊。所以,學懂如何辨識專業人士和拆解報價單,是保障自己的第一道防線。接下來,我們會一步步教你如何精明選擇,讓你安心完成整個驗窗過程。

誰是「合資格人士」(QP)?一覽四大認可類別

首先,我們要認識一個關鍵角色:「合資格人士」(Qualified Person,簡稱QP)。根據屋宇署的規定,只有QP才有資格進行強制驗窗計劃下的訂明檢驗和監督修葺工程。這並不是任何鋁窗師傅都能擔任的。QP必須具備特定的專業資格,並在屋宇署的相關名冊上註冊。他們主要分為以下四大類別。

認可人士及註冊結構工程師

這類專業人士通常是建築師、工程師或測量師。他們具備非常高的專業資格,能夠處理各類複雜的樓宇結構問題。雖然他們絕對有資格進行驗窗,但一般住宅單位的業主較少直接委任他們處理,因為他們多數專注於更大型的建築項目。

註冊檢驗人員

他們是專門為執行強制驗樓及驗窗計劃而註冊的專業人士。他們熟悉相關法規和檢驗標準,是執行這項工作的核心人員之一。

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

這類承建商是已在屋宇署註冊,有資格進行各類建築工程的公司。他們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經驗,能夠同時處理檢驗和修葺工作。

特定級別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

這是業主最常接觸的類別。他們是專門處理「小型工程」的承建商,其註冊級別、類型及項目必須涵蓋窗戶工程。他們通常專注於家居維修,對住宅單位的窗戶問題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核實QP身份:如何查閱及辨認「驗窗卡」

清楚QP的類別後,下一步就是核實上門人員的身份。所有QP在執行職務時,都必須攜帶由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你絕對有權要求對方出示這張卡,這是保障自己的重要步驟。查閱「驗窗卡」可以即時確認其專業資格,避免誤聘無牌人士。

「驗窗卡」上的必看資訊

一張真實的「驗窗卡」載有清晰的個人資料,查閱時應留意以下幾個重點:
* QP的姓名及近照。
* 卡的簽發日期及屆滿日期。
* 所屬的QP類別。
* 如QP是代表承建商,卡上會列明承建商的名稱和註冊號碼。

辨認真偽「驗窗卡」的防偽特徵

為防假冒,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設有防偽特徵。你可以留意卡上是否有一個銀色的鐳射全息圖標籤(Hologram),上面印有屋宇署的標誌。這是辨別真偽的一個簡單有效方法。

比較驗窗公司報價:拆解常見收費陷阱

找到合資格人士後,就進入比較報價的階段。建議最少尋找三間公司報價,並仔細比較。千萬不要只看總價,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裏。以下是幾個常見的收費陷阱,需要特別留意。

要求列明詳細修葺範圍和價格細項

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應該鉅細無遺地列出所有收費項目。不要接受一個含糊的「全包價」。你應要求對方列明:
* 純檢驗及呈交文件的費用。
* 預計需要更換的部件,例如窗鉸、拉釘、螺絲等,並逐項標明單價和數量。
* 更換防水膠邊或玻璃膠的收費(如需要)。
這樣才能清楚知道每一分錢用在哪裏,避免日後出現爭拗。

查詢是否包含保養期及保險

專業的公司會對其工程提供合理的保養期。你應該主動查詢更換的配件和工程本身包含多久的保養。同時,也要確認該公司是否已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這份保險可以在工程期間發生意外時提供保障,對你和師傅雙方都十分重要。

提防將服務費包裝成「政府行政費」等雜項

一個常見的誤導手法,是承辦商在報價單上加入「政府行政費」、「屋宇署文件費」等名目。必須清楚一點,屋宇署在整個強制驗窗計劃中,並不會向業主收取任何費用。這些所謂的「行政費」,實質上是承辦商的服務費,把它們包裝成政府收費,有機會是誤導消費者的手段。

免費資源下載:選擇承辦商前必問檢查清單 (Checklist)

為了讓你更輕鬆地與驗窗公司溝通,我們特別準備了一份「選擇承辦商前必問檢查清單」。這份清單整合了所有關鍵問題,從核實身份、查詢報價細節到保養條款都包含在內。在聯絡承辦商前下載備用,逐項查問,自然能選出最合適的服務供應商,保障自己的權益。

不遵從強制驗窗通知的後果與罰則

大家討論強制驗窗收費時,焦點往往在於價錢是否合理,但其實忽略通知的後果可能引致更沉重的經濟負擔。這不只是口頭警告,而是有實際法律效力的規定,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的罰則,了解清楚才能保障自己。

業主不遵從通知的法律後果

如果業主收到屋宇署的法定通知後,在沒有合理辯解的情況下,未有在限期內委任合資格人士檢驗窗戶,這就構成刑事罪行。屋宇署會先發出勸喻信,如果業主仍然沒有跟進,署方就會展開檢控程序。

最高罰款$25,000及監禁3個月

根據《建築物條例》,任何人無合理辯解而不遵從法定通知,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及監禁3個月。這項罰則清晰顯示了政府對樓宇安全的重視程度。

持續違規每日另罰款$2,000

除了上述的罰款和監禁,法庭還可以針對罪行持續的每一天,額外判處每日港幣$2,000的罰款。這代表拖延處理的時間越長,罰款金額就會不斷累積,後果相當嚴重。

屋宇署的最終執法權力:代辦工程並追討費用附加費

假如業主經過檢控程序後,依然沒有遵從通知,屋宇署並不會就此罷休。署方擁有最終的執法權力,可以直接介入,委派政府承辦商代為處理。

代為進行檢驗及修葺

屋宇署會授權其委聘的承辦商,進入相關單位進行所需的檢驗和修葺工程,以消除安全風險。這整個過程,業主將無法選擇承辦商或控制工程細節。

向業主追討費用,並加收最高20%的附加費

工程完成後,屋宇署會向業主追討所有相關的檢驗費、修葺費以及監督費。更重要的是,署方還會加收一筆最高達到費用總額20%的附加費,作為行政及監督開支。這筆費用往往比業主自行處理的開支高出許多。

其他相關人士的罰則

強制驗窗的責任不只落在單一業主身上,其他相關人士如果未有履行其法律義務,同樣會面臨罰則。

法團未遵從通知:定額罰款$1,500

如果法定通知是針對樓宇的公用部分,而業主立案法團未有遵從,屋宇署可向法團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罰款港幣$1,500。

任何人(包括租客)阻礙檢驗的罰則

假如任何人,包括業主、租客或大廈管理人員,無合理解釋地阻止或拒絕合資格人士進入單位進行檢驗或修葺,同樣屬於違法。根據法例,最高可被罰款港幣$10,000及監禁6個月,所以租客亦有法律責任配合業主的安排。

強制驗窗懶人包:常見問題 (FAQ)

在處理強制驗窗的過程中,許多業主都會遇到各種疑問,從檢驗週期到實際操作的細節,以至大家最關心的強制驗窗收費問題。這裡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用最直接的方式為你解答,讓你對整個流程有更清晰的掌握。

Q1:完成一次強制驗窗後,多久會再收到通知?

根據屋宇署的安排,強制驗窗計劃是以一個大約五年的週期運作。當你的樓宇完成了一次訂明檢驗及所需的修葺工程後,合資格人士(QP)會向屋宇署呈交證明書。程序完成後,你的樓宇在未來五年內,將不會再被揀選納入強制驗窗計劃。這讓業主有足夠時間為下一次的檢驗及可能產生的費用作好預算。

Q2:我可以先找QP驗窗,再自行找另一間鋁窗公司維修嗎?

這是完全可以的。強制驗窗計劃的規定,是將「檢驗監督」與「施工維修」的角色分開。你可以先委任一位合資格人士(QP)進行檢驗,然後拿著他的檢驗報告,再自行尋找另一家合資格的註冊承建商進行維修報價及施工。整個維修過程,必須由一位QP監督。這位監督的QP,可以是你最初委任的那位,也可以是另一位。分開委任的好處,是讓你在維修費用上有更多選擇和比較空間。

Q3:租客在強制驗窗過程中有何具體責任?

租客在強制驗窗過程中擔當著重要的協作角色。首先,如果法定通知是直接寄到出租單位,租客有法律責任立即將該通知轉交給業主。其次,租客必須配合業主安排的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在合理時間進入單位內進行窗戶檢驗及維修工程。阻礙相關人員執行職務可能會引致罰則,所以保持良好溝通與合作是順利完成驗窗的關鍵。

Q4:如果對驗窗公司的收費或維修建議有爭議,應如何處理?

當你對報價或維修項目有疑問時,最有效的方法是尋求更多專業意見作比較。建議最少尋找兩至三間不同的註冊承建商,索取詳細的書面報價單。你可以要求他們清楚列明哪些是基於安全規定必須執行的「強制維修項目」,哪些是改善功能或防水效能的「建議維修項目」。透過比較不同公司的報價細項和建議,你便能更客觀地判斷收費是否合理,以及維修的必要性。

Q5:玻璃幕牆是否屬於強制驗窗範圍?

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答案是不屬於。玻璃幕牆在建築結構上被視為樓宇外牆的一部分。因此,它的檢驗和維修是納入另一個獨立的「強制驗樓計劃」範圍之內,而不是由「強制驗窗計劃」規管。如果你的單位或大廈裝有玻璃幕牆,其安全檢驗將遵循強制驗樓的程序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