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窗通知,或發現自己居住的大廈不幸「上榜」,感到徬徨不知所措?面對緊迫的遵從時限、尋找合資格人士(QP)的挑戰,以及對檢驗維修費用的疑問,整個過程確實令人頭痛。
本【終極指南】為您一站式解決所有難題。我們不僅提供全港最齊全的2025年強制驗窗計劃樓宇名單,更製作了獨家互動地圖,讓您即時定位搜尋。我們將一步步帶您走過由確認通知、委任承辦商、預算開支,以至申請政府資助的5大核心流程,並詳細解釋逾期後果及查詢方法,確保您能清晰、輕鬆地完成整個驗窗程序,避免不必要的罰款和麻煩。
強制驗窗計劃名單:即用地圖及列表搜尋你的大廈
想知道你的大廈是否被納入最新的強制驗窗計劃名單2025?為了方便大家快速查閱,我們特別準備了互動地圖及完整樓宇列表兩種工具,讓你輕鬆找出大廈是否榜上有名,並掌握重要的法定通知日期。
獨家互動地圖:一眼看盡全港強制驗窗區域
我們明白,一份長長的強制驗窗計劃名單有時會令人眼花撩亂。所以,我們製作了這個獨家的互動地圖,將全港所有被納入計劃的樓宇標示出來。你能夠直觀地看到哪些區域是重點範圍,然後輕易找到自己物業的位置。
如何使用地圖快速定位及篩選
使用地圖非常簡單。首先,你可以像平時用地圖應用程式一樣,隨意拖曳及縮放,找到你熟悉的地區。然後,你會看到地圖上標示了不同顏色的圖釘,每個圖釘都代表一幢需要強制驗窗的樓宇。點擊圖釘後,就會顯示該樓宇的詳細資料,包括名稱和法定通知日期。另外,地圖亦設有篩選功能,你可以按地區或年份篩選,讓搜尋結果更加精準。
強制驗窗計劃完整樓宇列表 (持續更新)
如果你偏好使用傳統的列表方式搜尋,或者想一次過查看某個地區的所有樓宇,這個持續更新的強制驗窗計劃完整樓宇列表就最適合你。我們將屋宇署的官方資料整理成清晰易讀的表格,方便你快速查閱。
如何使用搜尋列表:按地區、法定通知日期快速篩選
列表上方設有搜尋欄,你可以直接輸入大廈或屋苑的名稱進行搜尋。此外,每一欄的標題,例如「地區」或「法定通知日期」,都附有排序功能。你只需點擊一下,便可以按地區(例如集中看港島區)或按日期順序重新排列整個列表,讓你更快找到所需資訊。
完整名單表格 (包含屋苑名稱、地區、通知日期)
屋苑/大廈名稱 | 地區 | 法定通知發出日期 |
---|---|---|
寶林邨 | 西貢 | 2023年9月20日 |
長安邨 | 葵青 | 2023年9月20日 |
太和邨 | 大埔 | 2023年9月20日 |
李鄭屋邨 | 深水埗 | 2025年6月28日 |
兆康苑 (1、2期) | 屯門 | 2025年6月28日 |
廣源邨 | 沙田 | 2025年2月28日 |
天盛苑 | 天水圍 | 2025年2月28日 |
順利邨 | 觀塘 | 2025年6月30日 |
竹園南邨 | 黃大仙 | 2025年6月30日 |
瀝源邨 | 沙田 | 2025年6月30日 |
揾到自己大廈?業主必讀5大跟進步驟
假如在最新的強制驗窗計劃名單2025中發現自己大廈的名字,這代表你需要採取行動了。整個過程有清晰的程序,只要跟隨以下五個步驟,就能順利完成驗窗規定,確保家居安全。
第一步:確認官方通知及遵從時限
收到屋宇署的法定通知是整個程序的起點。這份文件極為重要,清楚列明了你需要遵從的所有要求和期限。
如何索取法定通知副本
一般情況下,大廈管理處或業主立案法團會張貼法定通知,並派發給各業主。如果你沒有收到或遺失了,可以先向管理處查詢。假如無法從管理處取得,業主本人亦可帶同身份證明文件及住址證明,前往屋宇署的辦事處申請通知的核證副本。
解讀通知書關鍵日期及計算遵從期限
通知書上有一個關鍵的「送達日期」,這是計算遵從期限的起點。一般來說,業主有6個月的時間完成整個檢驗及維修流程。例如,若通知書的送達日期是1月1日,那麼你最遲需要在6月30日前,由你委任的合資格人士向屋宇署呈交合格證明。了解這個強制驗窗計劃年期規定,有助你妥善規劃時間。
第二步:尋找合資格人士 (QP) 及註冊承建商 (RC)
整個檢驗及維修過程,必須由政府認可的專業人士及承辦商負責,以確保工程質素符合法例標準。
誰是「合資格人士 (QP)」與「註冊承建商 (RC)」?
「合資格人士 (Qualified Person, QP)」是負責進行窗戶訂明檢驗,並監督所需維修工程的專業人士。他們通常是根據《建築物條例》註冊的建築師、工程師、測量師或註冊檢驗人員。
「註冊承建商 (Registered Contractor, RC)」則是負責進行實際維修工程的公司。法例規定,所有強制驗窗計劃下的維修,都必須由註冊承建商進行。
官方QP及RC名冊搜尋指南
屋宇署網站設有官方的「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名冊,供公眾查閱。你可以透過網站的搜尋功能,尋找在你所在地區服務的專業人士或公司。這是確保你委任的人員具備法定資格最可靠的方法。
委任QP與RC的注意事項
在委任前,建議尋找最少三間公司報價作比較。簽訂合約時,必須清楚列明服務範圍、費用細項、工程項目、使用物料的規格及完工日期等。同時,應分清楚檢驗費用與維修費用,前者由QP收取,後者則由RC收取。
第三步:了解檢驗流程及維修標準
從委任專業人士到呈交文件,整個過程有既定的時間線及角色分工,業主需要清楚了解。
由委任、檢驗、監督到呈交文件的完整時間線
- 委任QP:業主首先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QP)。
- 進行檢驗:QP會親自或安排其受僱並在其指示下的人員進行窗戶檢驗。
- 提交報告:檢驗後,QP會告知業主檢驗結果。如果窗戶安全無虞,QP會直接向屋宇署呈交證明文件。
- 安排維修:如果發現需要維修,QP會提供維修方案建議。
- 委任RC:業主根據QP的建議,委任註冊承建商(RC)進行維修。
- 監督工程:維修工程必須在QP的監督下進行。
- 呈交文件:工程完成後,QP會向屋宇署呈交證明書,代表你已遵從法定通知。
業主/法團在過程中的角色與責任
作為業主,你的主要角色是委任方及決策者。你需要負責委任合適的QP及RC,並支付相關費用。同時,你需要配合檢驗人員進入單位,並根據QP的專業報告,決定是否需要以及如何進行維修。若是大廈公用部分的窗戶,則由業主立案法團統籌處理。
第四步:預估檢驗費用、維修開支及所需時間
費用與時間是每位業主最關心的部分。提前了解市場行情,有助你作出更準確的預算。
市場檢驗及維修費用參考範圍
檢驗費用一般按單位或窗戶數量計算,市場參考價由數百元至千多元不等,視乎單位大小及窗戶數量。維修費用則視乎實際損壞情況,更換窗鉸、螺絲或防水膠邊等小修項目,費用相對較低。若涉及更換整隻窗戶,費用則會顯著增加。
預估時間:由委任到完工普遍需時
如果窗戶狀況良好,只需檢驗無需維修,整個流程最快可在數星期內完成。若需要維修,由尋找承建商、訂購物料到完成工程,普遍需要一至兩個月。如果涉及搭棚等大型工程,時間則可能更長。
影響費用及時間的常見因素
- 窗戶數量與狀況:窗戶愈多,損壞愈嚴重,費用和時間自然愈高。
- 工程複雜度:是否需要搭建棚架是主要因素,搭棚會大幅增加成本和時間。
- 物料選擇:不同品牌和規格的窗戶配件,價格可以有很大差異。
- 市場供求:當有大量樓宇同時被納入強制驗窗計劃名單時,市場對QP及RC的需求增加,費用可能相應上調。
第五步:尋找強制驗窗資助及財政支援
為了協助有需要的業主,政府及市區重建局設有多項樓宇復修資助計劃,你可以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政府及市建局主要資助計劃詳情
其中一項主要的強制驗窗資助計劃是市建局的「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此計劃為合資格的自住業主,就強制驗樓及驗窗所涉及的檢驗及維修費用提供津貼。另外,屋宇署亦有為業主提供技術支援,例如提供「註冊檢驗人員」及「註冊承建商」名冊等。
申請資助的基本資格及注意事項
申請資格通常與業主的年齡、入息及資產水平,以及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掛鈎。一般而言,長者及低收入的自住業主較大機會符合資格。每項資助計劃的申請詳情及條款都不同,建議直接瀏覽相關機構的官方網站,或致電熱線查詢最新的資訊及申請辦法。
逾期未遵從通知的後果及處理方法
如果你的大廈不幸地出現在最新的強制驗窗計劃名單2025上,而你又錯過了處理期限,後續的影響可能比想像中更廣泛。這不僅僅是一張罰單的問題,更可能牽涉到法律責任和物業價值。讓我們一步步了解清楚,假如真的逾期了,有甚麼後果和補救方法。
罰款與監禁等法律責任
首先要明白,由屋宇署發出的法定通知是一份具法律效力的文件。置之不理的話,業主或業主立案法團即屬違法。根據《建築物條例》,任何人在沒有合理辯解下,未有遵從強制驗窗的法定通知,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罰款港幣$25,000及監禁三個月。
此外,法庭更可發出命令,要求業主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檢驗及維修。假如業主仍然沒有遵從該命令,可被進一步判處罰款,以每日港幣$2,000計算。這意味著拖延的時間越長,罰款金額就會不斷累積,所以及時處理才是上策。
申請延期的條件與方法
當然,有時候確實會遇到一些無法控制的困難,導致未能在指定期限內完成驗窗。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主動向屋宇署申請延期。
一般而言,合理的延期理由包括:
* 業主立案法團正處於籌組階段,未能及時作出決議。
* 委任合資格人士(QP)或註冊承建商(RC)時遇到困難。
* 所需的維修工程範圍龐大或技術複雜,需要更多時間。
申請延期必須以書面形式提出,並在法定通知的遵從期限屆滿前提交給屋宇署。信中需要清晰列明樓宇地址、法定通知編號、未能如期完成的詳細原因,以及預計完成檢驗及維修工程的新時間表。屋宇署會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審批申請,所以理由必須充分且真實。
對樓宇買賣的潛在影響
逾期未遵從驗窗通知,最直接的影響之一,就是為你的物業交易帶來阻礙。屋宇署會將未遵從的法定通知註冊於土地註冊處的業權記錄上,俗稱「釘契」。
這份「釘契」記錄是公開資訊,任何準買家在進行查冊時都會看到。這會向市場釋出一個負面信號,顯示該物業存在尚未履行的法律責任。潛在買家可能會因此卻步,或者要求賣方在交易完成前先處理好驗窗事宜。更重要的是,銀行在審批按揭申請時,亦會考慮到「釘契」問題,有機會影響按揭的批核結果或貸款條件,最終可能導致交易告吹。因此,為確保物業買賣順暢,妥善處理驗窗事宜至關重要。
如何自行核實官方紀錄及查詢?
當你在強制驗窗計劃名單2025上找到自己的大廈後,下一步就是親自核實官方的最新紀錄,確認檢驗工作的呈交狀況。這一步非常重要,無論你是業主還是準買家,掌握最準確的資訊都能讓你作出明智決定。以下介紹幾種官方途徑,讓你輕鬆查核。
使用屋宇署網上系統核實呈交狀況
最直接快捷的方法,就是使用屋宇署的官方網上搜尋工具。這個系統讓公眾可以隨時查閱樓宇就「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的法定通知遵從狀況,資料公開透明。
「強制驗樓及強制驗窗計劃」呈交狀況搜尋工具指南
這個工具的操作相當簡單。進入屋宇署網站的搜尋頁面後,你會見到兩種搜尋方式:
第一種是「按地址搜尋」。如果你不清楚法定通知的編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你只需要按系統提示,從下拉式選單中依次選擇樓宇所在的地區、屋苑、大廈名稱、樓層及單位,系統便會顯示相關紀錄。對於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更可直接選擇「公用部分」,查詢整座大廈的整體遵從進度。
第二種是「按通知編號搜尋」。如果你手上持有屋宇署發出的法定通知書,這是最精準的方法。只需直接輸入通知書上的編號,就能即時找到對應的紀錄,避免因地址名稱相似而產生混淆。
如何解讀搜尋結果:「已獲遵從」、「未獲遵從」
搜尋結果通常會顯示以下幾種狀態,理解它們的意思十分關鍵:
「已獲遵從」:這代表業主或法團已按規定,委任合資格人士完成所有檢驗及所需的修葺工程,並已向屋宇署呈交了獲接納的證明文件。這表示該法定通知的要求已經圓滿達成。
「未獲遵從」:這表示相關的法定程序尚未完成。情況可能是業主仍在物色合資格人士、檢驗或維修工程正在進行中,又或者文件尚未呈交或未獲屋宇署接納。這個狀態意味著法律責任仍未解除,需要繼續跟進。了解大廈的遵從狀況,對於掌握下一個強制驗窗計劃年期或週期十分重要。若然需要進行維修,業主也可留意是否有合適的強制驗窗計劃資助可以申請。
官方查詢熱線及聯絡方式
假如網上系統未能提供所需資料,或者你對計劃的細節有更深入的疑問,直接聯絡官方機構也是一個好方法。
屋宇署查詢熱線 (1823)
政府設有24小時運作的綜合查詢熱線1823。你可以致電此號碼,查詢有關強制驗窗計劃的一般資訊、程序細節或個別個案的進度。接線生會記錄你的問題,並轉交屋宇署的專責職員跟進及回覆。
獨立審查組聯絡方式
如果你的樓宇屬於居者有其屋計劃、租者置其屋計劃等資助房屋項目,相關的監管工作通常由房屋局常任秘書長辦公室轄下的獨立審查組負責。如有查詢,應直接聯絡該組別,以獲取最準確的資訊。他們的聯絡方式可以在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官方網站上找到。
關於強制驗窗計劃名單的常見問題 (FAQ)
大家瀏覽強制驗窗計劃名單2025的時候,心中總會浮現不少疑問。我們整理了一些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為你一一解答,讓你對整個計劃有更清晰的理解。
政府是如何揀選目標樓宇納入名單的?
屋宇署並非隨機揀選樓宇,而是採用一套有系統的機制。首先,樓齡是基本門檻,樓齡達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才會被納入考慮。每年,屋宇署會按風險為本的原則,分批次揀選不同地區的樓宇。揀選過程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例如樓宇的狀況、過往的維修記錄、相關的公眾舉報,以及樓宇的地理分佈,確保資源能用得其所。同時,政府亦已成立「揀選目標樓宇諮詢委員會」,由專業人士及地區代表組成,為揀選強制驗窗計劃名單的樓宇提供專業意見,力求過程公平公正。
我的大廈不在名單上,是否代表窗戶絕對安全?
大廈未被列入最新的強制驗窗計劃名單,僅代表你暫時未需要遵從法定的檢驗程序。這並不直接等同於所有窗戶都百分百安全。強制驗窗計劃是分階段推行的,你的大廈在未來仍有機會被納入名單。更重要的是,根據法例,業主本身就有責任時刻確保其物業(包括窗戶)處於安全狀態。因此,即使未收到法定通知,我們也建議你定期檢查窗戶,特別是在颱風或暴雨季節過後。主動保養,總比收到通知後才匆忙處理來得穩妥。
我是租客,強制驗窗的責任誰屬?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根據《建築物條例》,遵從強制驗窗通知的法律責任,是屬於單位的業主,而不是租客。如果你是租客並收到相關通知,你應第一時間將文件轉交給業主或其委託的物業管理公司處理。不過,作為單位的使用者,租客亦有責任配合業主安排的檢驗及維修工作,例如在約定時間讓合資格人士及承建商進入單位檢查窗戶。業主在履行責任的同時,亦可多加留意政府或相關機構提供的強制驗窗計劃資助,或有助減輕財政上的負擔。
強制驗窗與強制驗樓有何分別?
強制驗窗計劃(MWIS)與強制驗樓計劃(MBIS)是兩套獨立但相關的法定計劃,主要有以下幾個分別:
1. 檢驗對象及樓齡:強制驗窗針對樓齡達10年或以上的樓宇,檢驗範圍只包括窗戶。強制驗樓則針對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樓宇,檢驗範圍包括樓宇的公用部分、外牆、伸出物及招牌。
2. 檢驗周期:強制驗窗的檢驗周期為每5年一次。強制驗樓的周期則為每10年一次。
3. 委任的專業人士:驗窗需委任「合資格人士」(QP),而驗樓則需委任「註冊檢驗人員」(RI)。
一幢樓宇有可能同時收到兩種通知,業主需要按個別通知的要求分別處理。
完成一次強制驗窗後,隔多久會再收到通知?
強制驗窗計劃的法定檢驗周期,即強制驗窗計劃年期,定為每5年一次。當你完成了一次檢驗和所需的修葺工程,並呈交了所需文件獲屋宇署確認後,該法定通知便視為已遵從。下一次的法定通知,一般會在大約5年後再次發出。這個強制驗窗計劃5年一周期的設定,是為了確保窗戶能得到定期的專業檢查,維持在安全的狀態。
如果對QP或RC的服務不滿,可以向哪裡投訴?
假如你對委任的合資格人士(QP)或註冊承建商(RC)的服務、操守或工程質素感到不滿,可以循正式途徑提出投訴。
* 針對合資格人士 (QP):你可以向其所屬的專業團體或註冊機構投訴,例如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或相關的註冊管理局。
* 針對註冊承建商 (RC):你可以直接向屋宇署投訴。屋宇署作為承建商的註冊機構,有權對其進行紀律處分。
* 針對合約或費用糾紛:這類問題屬於民事性質,若無法協商解決,你可能需要尋求法律意見,或透過小額錢債審裁處等途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