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戶漏水、隔音差,甚至收到強制驗窗令,是否代表必須要更換窗框?更換窗框是家居裝修的大工程,涉及價錢、工法、流程等多個複雜環節,稍一不慎隨時墮入裝修陷阱。本文為你整合【2025年最新窗框更換全攻略】,由判斷更換時機、比較「乾式」與「濕式」兩大工法,到詳細拆解鋁窗、玻璃、搭棚等各項費用,再到由度尺到完工的標準流程,助你一文看懂所有關鍵細節,精明揀選最適合的方案,安心完成換窗工程。
為何需要更換窗戶?窗戶老化的常見警號
窗框更換是許多家居裝修中重要的一環,但它不只是為了美觀。家中的窗戶就像是守護我們的第一道防線,日夜抵禦風雨,隔絕噪音。不過,它們也有使用壽命,當窗戶開始老化,其保護功能就會下降,甚至可能構成安全隱患。及早發現這些警號,才能在問題惡化前作出最合適的決定。
辨識家中窗戶的「退役」信號
想知道家裡的窗戶是否需要「退役」,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觀察。這些信號由最危險的結構問題,到影響日常便利的功能故障,再到關乎舒適度的效能衰退,都是提醒你考慮更換窗框的重要指標。
結構性損壞:最危險的警號
結構問題直接關係到家居安全,一旦發現,應該優先處理。最明顯的警號包括窗框變形,導致窗扇與窗框之間出現明顯縫隙,甚至無法完全關上。另一個極度危險的信號是固定窗框的拉釘或螺絲出現嚴重生鏽,這代表窗戶與牆壁的連接點已經弱化,在強風或颱風下,有墜落的風險。此外,如果窗邊持續出現滲水或漏水,除了造成牆身發霉,也可能代表窗框與牆體之間的防水層已經失效,需要徹底處理。
功能性故障:影響日常生活
當窗戶的日常操作變得不再順暢,就是功能開始故障的證明。例如,開關窗戶時感覺非常費力、卡住,或者聽到刺耳的摩擦聲,這通常是窗鉸、滑輪等活動組件磨損或變形的結果。同樣地,窗戶的手掣鬆脫、轉動不順,或是鎖具無法妥善鎖上,不僅使用不便,更會直接影響家居的防盜安全。這些看似小毛病的問題,其實正正反映出窗戶的五金配件已經老化。
效能衰退與外觀問題
有些老化的跡象雖然不構成即時危險,卻會影響居住的舒適度。最常見的就是隔音和隔熱效果變差。如果你覺得街外的車聲比以前更吵耳,或者夏天開冷氣時室內總是很難涼快,很可能是因為舊窗的密封性下降,導致能量和聲音輕易穿透。外觀上,窗框的漆面剝落、起泡,或者金屬表面出現無法清除的銹漬,除了不美觀,也可能是物料本身已經開始氧化的跡象,這時候更換窗就能一併提升家居的整體觀感。
收到強制驗窗通知:維修還是徹底更換?
當收到屋宇署發出的強制驗窗通知時,許多業主都會面臨一個抉擇:到底只是局部維修通過檢驗,還是趁此機會進行一次徹底的更換窗框?
這個決定通常取決於窗戶的整體狀況和樓齡。如果窗戶本身還比較新,問題只是出於單一零件,例如某個窗鉸鬆了或手掣失靈,那麼針對性的零件更換會是比較符合經濟效益的選擇。不過,如果窗戶已經使用了十年以上,而且出現了多個老化問題,例如窗框變形、多處關節不順暢,那麼進行徹底的更換窗戶可能是一個更明智的長遠投資。因為舊窗的各個部件都已屆使用壽命,即使這次修理好一個地方,很快其他地方又可能出現新問題,倒不如一次過解決,換來未來十多年的安心,同時也能提升窗戶的隔音、防水及節能表現。在考慮換窗框價錢時,長遠的耐用性與安全性也是重要的衡量標準。
更換窗戶兩大工法:乾式 vs 濕式點樣揀?
決定要進行窗框更換時,第一個重要的抉擇就是施工方法。這一步直接影響整個更換窗工程的流程、時間、以及最終的換窗框價錢。市場上主流的工法主要分為「乾式」和「濕式」兩種,它們各有優劣。了解兩者的分別,才能為你的家居選出最合適的方案。
乾式施工法 (包框工法 / 套窗)
乾式施工法,行內也稱為「包框工法」或「套窗」,是一種相對快捷和干擾較少的安裝方式。它的核心概念是保留原有的舊窗外框,然後將一個尺寸略小的新窗框,直接套在舊框的內側並加以固定。
施工步驟
- 評估與清拆:師傅會先評估舊窗框的結構是否穩固,確認適用此方法。然後,會拆除舊的窗扇、玻璃和相關五金配件,只留下最外層的窗框。
- 安裝新窗框:將度身訂造的新窗框精準地套入舊窗框之內,並使用螺絲等方式將新舊窗框牢固地結合在一起。
- 填縫密封:在新舊窗框之間的縫隙,會注入專用的填縫物料,例如發泡膠或玻璃膠,確保完全密封,防止漏風和雨水滲入。
優點與缺點
- 優點:施工時間短,通常一天內便可完成。過程不會動到牆身結構,所以產生的噪音和沙塵極少,對正在居住的家庭影響最低。因為工序較簡單,費用也相對經濟。
- 缺點:由於是新框包舊框,窗框整體會變得較厚,視覺上可能會略微減少玻璃面積和採光。另外,此方法無法解決因舊窗框與牆體之間出現裂縫而引致的滲水問題。在隔音和氣密性方面,效果通常不及濕式施工法。
適用情況
乾式施工法特別適合家居正有人居住,不想因裝修工程而造成太大滋擾的情況。如果舊有的窗框結構依然良好,沒有變形或嚴重鏽蝕,而且牆身本身沒有滲水或壁癌等問題,選擇乾式工法會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濕式施工法 (泥水窗)
濕式施工法,又稱「泥水窗」,是一種比較徹底的更換窗框方法。它需要將整個舊窗,包括外框,完完整整地從牆洞中拆除,然後重新安裝新窗,並涉及泥水工序。
施工步驟
- 徹底拆除:施工團隊會使用工具,將舊有的整個鋁窗,連同窗框周邊的水泥結構一併敲掉,清出一個完整的窗洞。
- 安裝新窗:將新的窗框安裝在窗洞內,用水平尺精確校準,確保窗框垂直和水平,然後加以固定。
- 水泥嵌縫:在窗框與牆身之間的縫隙,用英泥沙漿進行填補,這個步驟稱為「嵌縫」,是防水的關鍵。
- 飾面與防水:待水泥乾透後,師傅會為牆身進行批盪修飾,令其平滑。如有需要,更會在外牆施加額外的防水層,最後才安裝玻璃和窗扇。
優點與缺點
- 優點:由於是徹底重造,可以一併解決舊有因窗框與牆體老化而引起的滲水或壁癌問題。新窗與牆壁完美結合,防水、隔音和氣密性都能達到最佳效果。外觀上亦較乾式工法更為美觀、統一。
- 缺點:工序繁複,施工期較長。拆除過程會產生大量噪音、震動和沙塵,對家居環境影響較大。因為涉及泥水工序,工程費用也相對較高。
適用情況
濕式施工法最適合正在進行全屋大裝修的單位,因為可以與其他泥水工程一併處理。如果你的舊窗已經出現滲水問題,或者窗戶周邊的牆身有明顯的裂縫和剝落,選擇濕式工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勞永逸。
決策指南: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施工方法
看過兩種方法的介紹後,到底應該怎樣選擇?你可以從以下幾個實際層面去考慮:
- 家居現況:單位是否有人居住?如果不想影響日常生活,乾式施工法的低滋擾特性會更適合。如果是吉屋或正進行全屋翻新,濕式施工法則可以徹底解決潛在問題。
- 預算考量:乾式工法工序較少,價錢較相宜。濕式工法涉及泥水工程,成本較高。你的預算是決定選擇哪種更換窗方法的重要因素。
- 根本問題:檢查一下窗戶周邊的牆身。是否存在漏水、滲水或者牆漆剝落的情況?如果有,只有濕式施工法才能根治問題。如果牆體狀況良好,乾式工法已經足夠。
- 效果追求:如果你追求最佳的隔音、防水性能和最美觀的效果,濕式施工法無疑是首選。
總結來說,這兩種方法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是否適合你的具體情況。清楚了解自身需要和單位的實際狀況,就能作出最明智的決定。
換窗價錢全攻略 (2025更新):物料、玻璃、人工透明報價
談及窗框更換,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通常就是換窗框價錢到底是多少。這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以概括,因為最終的報價,是由物料、玻璃、施工方法到人工等好幾個部分組合而成。下面就讓我們逐一拆解,讓你對更換窗戶的各項費用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影響換窗價錢的核心因素
要準確預算更換窗的費用,首先需要了解影響報價的三大核心:施工方法、窗戶本身的規格,以及玻璃與附加工程的選擇。這幾個因素環環相扣,共同決定了最終的支出。
施工方法
正如之前提到的,濕式施工法(泥水窗)因為涉及清拆、泥水修補等工序,工期較長,所以人工成本會比只做「套窗」的乾式施工法高。這個選擇對總價錢有直接影響。
窗戶面積與物料
這是最直接的成本計算方式。窗戶的總面積乘以所選物料的每平方呎單價,就是物料的基本費用。面積愈大,物料成本自然愈高。而不同的窗框物料,其單價亦有顯著差異。
玻璃規格與附加工程
玻璃的選擇,由基本的單層玻璃到隔音隔熱的中空玻璃,價錢可以相差很遠。此外,工程中可能需要的搭棚、安裝蚊網或窗花等項目,通常會作為附加費用獨立計算。
窗框物料選擇與價錢分析
窗框是整個窗戶的骨架,物料的選擇不僅影響外觀和耐用度,更是決定價錢的主要部分。市面上主流的選擇有以下幾種。
鋁合金 (40料 vs 50料)
鋁合金是目前香港最普及的選擇,性價比高。行內常說的「40料」或「50料」,指的是鋁材的厚度系列規格。40料相對基本,價錢較經濟,每平方呎約由$180起。而50料則更厚實,結構更穩固,是現時住宅的主流標準,承托力和耐用性更佳,價錢亦稍高,大約由每平方呎$200起。
不銹鋼
不銹鋼的優點是極高的耐用度和抗銹蝕能力,特別適合潮濕或近海的環境。它的質感堅固,但價錢比鋁合金貴上一截,而且款式選擇相對較少,屬於較高階的選擇。
實木
實木窗框能為家居帶來溫潤的自然質感,裝飾效果一流。但它的造價是三者之中最高的,並且需要定期的上油保養來應對香港潮濕的天氣,避免變形或發霉,打理上需要花費更多心思。
玻璃類型對價錢影響
除了窗框,玻璃佔了窗戶最大面積,它的類型直接影響隔音、隔熱、安全及私隱度,當然也影響價錢。
單層玻璃 (普通 vs 鋼化)
單層玻璃是最基本的配置。普通玻璃價錢最實惠,但強度較低。鋼化玻璃經過特殊熱處理,強度比普通玻璃高幾倍,而且破碎時會變成無銳角的小顆粒,安全性大增,所以價錢會更高,特別推薦用於落地玻璃或較大的窗戶。
中空玻璃 (隔音隔熱之選)
中空玻璃由兩層玻璃組成,中間夾著密封的空氣層,是提升隔音和隔熱效能的最佳選擇。它能有效阻擋街外噪音和調節室內溫度,冬暖夏涼。雖然價錢比單層玻璃貴不少,例如常見的規格每平方呎約$200起,但對提升生活品質有顯著幫助。
其他功能性玻璃
市面上還有其他選擇,例如提供私隱度的磨砂玻璃、能減少眩光的有色玻璃,或是帶有裝飾效果的花紋玻璃。這些功能性玻璃的價錢會根據其工藝和透光度而有所不同。
人工及附加費用細項
物料以外,人工和一些必要的附加工程是構成總報價的另一重要部分。清楚了解這些細項,有助避免預算失準。
基本安裝與清拆費用
報價單上的人工費,主要包括師傅安裝新窗的費用。而清拆舊窗並將其運走,通常會列為一個獨立的收費項目,費用可由千多元起,視乎窗戶大小和數量。
搭棚、蚊網及窗花費用
如果更換窗戶涉及外牆工作,基於安全條例,搭棚是必須的,這是一筆獨立且不菲的費用,一般由$1,500起。至於蚊網和窗花,則屬於按個人需要加裝的項目,通常會按每扇或每隻窗獨立報價,例如安裝一扇蚊網約由$550起,而窗花則約由$300起。
專業換窗流程:由免費度尺到安心完工
一項順利的窗框更換工程,除了優質的物料和手工,清晰透明的流程同樣重要。一個專業的團隊會有一套標準化的服務流程,讓你由始至終都清楚了解每個階段的進度。以下就為你拆解由諮詢到完工的四大關鍵步驟,讓你對整個更換窗戶的過程有個全面的概念。
第一步:免費上門諮詢與精準度尺
一切都由專業的溝通開始。當你提出更換窗框的需求後,可靠的公司會安排師傅免費上門。這一步不只是簡單量度尺寸,師傅會仔細檢查現有窗戶的狀況、牆體結構,並且聆聽你的具體需求,例如你希望加強隔音、改善滲水,或是配合家居設計風格。
然後,師傅會使用專業工具進行精準度尺。準確的數據是訂造完美貼合窗戶的基礎,可以避免日後出現縫隙過大導致漏風漏水的問題。在這個階段,師傅會根據你的要求和現場環境,提供初步的方案建議和一個比較實在的換窗框價錢預算。
第二步:訂造物料與工程排期
在你確認方案和報價後,工程便進入第二階段。公司會根據第一步量度的精確尺寸,向廠房訂造你所選擇的窗框物料和玻璃。因為每一扇窗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訂造需時,這也是確保安裝品質的必要過程。
在等待物料的同時,公司會與你協商一個雙方都方便的施工日期。一個有經驗的團隊會考慮到天氣、大廈管理處的規定(例如是否需要申請搭棚)等因素,為你安排一個最合適的工程排期,確保整個更換窗的過程順暢無阻。
第三步:專業施工與細節處理
到了施工當日,專業的安裝團隊會準時到達。他們首先會做好現場的保護措施,例如在傢俬和地板鋪上保護膜,盡量減少塵埃及對家居環境的影響。
接著,師傅會小心翼翼地拆除舊窗,然後安裝全新的窗框。安裝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細節,例如必須確保窗框的水平和垂直都完全準確,並且穩固地固定在牆身上。完成安裝後,最重要的步驟是在窗框與牆身之間的接縫處, meticulously 注入高品質的防水玻璃膠。這個步驟做得好不好,直接決定了窗戶未來的防水性能。
第四步:完工驗收與防漏保固
安裝完成不代表工作的結束。師傅會清理好現場,然後邀請你一同進行完工驗收。你需要親手操作一下新窗,檢查開關是否順暢、鎖具是否正常運作,同時觀察窗邊的玻璃膠收口是否平滑美觀。
最重要的是,一間負責任的公司會提供正式的保固證明,特別是針對防漏水的保固。這份保固是你安心的保障,證明公司對自己的物料和施工質素有信心。有了這最後一步,整個窗框更換工程才算真正圓滿完成。
更換窗戶常見問題 (FAQ)
在決定進行窗框更換前,你心中可能浮現不少疑問。這裡集合了一些最常見的問題,希望透過清晰的解答,讓你對整個過程有更全面的了解,助你作出最合適的決定。
整個換窗過程需時多久?
一般而言,整個更換窗戶的流程,由師傅上門度尺開始,到完成安裝,大約需要兩至三個星期。這個時間主要用於訂造全新的窗框與玻璃。因為每一扇窗戶都需要根據現場尺寸精確訂製,確保安裝時能夠完美嵌合。
實際的安裝工序本身是相當迅速的。在物料運送到單位後,專業的師傅團隊通常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拆除舊窗與安裝新窗的工序,盡量減低對你日常生活的影響。
換窗搭棚是否必須申請?
是的,如果更換窗戶的工程需要搭建棚架,業主是有責任預先向大廈管理處提交申請。因為搭棚屬於大廈外牆的工程,必須遵守大廈公契及相關安全規定。
建議在與工程公司確定施工方案後,立即向管理處查詢申請程序與所需文件。待取得正式批准後,才可安排師傅展開工程,這樣可以確保整個過程合法合規,避免不必要的延誤或罰款。
報價是否包含清走舊窗費用?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視乎不同工程公司的報價習慣。有些公司的報價會將清拆及清運費用包含在總價內,有些則會列為附加項目。
為了清晰了解換窗框價錢,在索取報價時,務必請對方提供一份詳細的項目清單。清單上應清楚列明所有費用,包括窗框物料、玻璃規格、人工安裝費、搭棚費,以及「清拆舊窗及運走廢料」的費用。仔細核對每一項,就能避免日後出現預算外的開支。
窗戶漏水,更換窗框能解決嗎?
更換窗框確實有機會解決漏水問題,但前提是必須準確判斷漏水的根源。窗戶漏水主要有兩個可能性。第一,水源來自窗戶本身,例如窗框與玻璃之間的防水膠邊老化失效,或者窗框變形產生縫隙。如果是這種情況,採用「濕式工法」徹底更換整個窗框,並重新做好防水層,通常能有效解決問題。
第二個可能性是,水源來自大廈外牆的結構裂縫,雨水先滲入牆身再流到窗邊。若屬於這種情況,單純更換窗戶是治標不治本的。你需要尋求專業的防水工程公司,先處理好外牆的滲漏問題,才能根治漏水。因此,施工前由經驗豐富的師傅進行現場勘察,準確診斷漏水成因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如何提防坊間的維修陷阱?
要保障自己,最重要是保持謹慎,並選擇信譽良好的工程公司。你可以留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求清晰的報價單。一份專業的報價單會詳細列明窗框物料的品牌與規格(例如鋁材是「40料」還是「50料」)、玻璃類型、所有五金配件,以及各項工程收費。避免選擇那些只提供一個籠統總價的公司。
第二,警惕不必要的工程建議。如果師傅建議進行一些聽起來很複雜但又解釋不清的附加工程,並聲稱能「徹底解決所有問題」,你需要多加考證。可以多找幾家公司報價比較,聽取不同意見。
第三,確認合約與保固期。施工前應簽訂正式合約,清楚訂明工程範圍、完工日期及付款方式。同時,查詢工程完成後是否提供保固期(俗稱「保養期」),這代表了公司對其工藝的信心與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