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窗戶損壞是不少租戶的煩惱,維修責任誰屬、費用如何計算,往往令人困惑。本文為您整理2025年最新的公屋窗戶維修全攻略,從常見損壞類型、房署與租戶的責任劃分,到詳細的報修流程及收費標準,一一清晰剖析。此外,本文亦會深入探討備受關注的走廊封窗政策,以及解答能否自行換窗、是否需參與強制驗窗等常見問題,助您輕鬆應對所有窗戶事宜。
公屋窗戶維修指南:責任歸屬、費用與報修流程
家中的公屋窗戶如果出現問題,例如關不緊或出現裂痕,大家首先想知道的,一定是維修的責任和費用問題。了解清楚整個流程,可以讓你更有效率地解決公屋窗的煩惱。以下會為你詳細拆解常見的損壞類型、房署與租戶的責任劃分,以及清晰的報修步驟。
常見窗戶損壞類型
公屋窗口尺寸和設計雖然標準,但經過長年累月的使用,總會出現一些狀況。了解損壞的類型,是判斷維修責任的第一步。
玻璃破裂或窗鉸鬆脫
最直接的損壞就是窗戶玻璃出現裂痕甚至整塊破裂。另外,經常開關窗戶也會導致窗鉸(窗鉸)螺絲鬆脫或金屬疲勞,令窗戶開關不順暢,甚至有下墜的風險,這是需要優先處理的安全問題。
窗框變形導致漏風入水
窗框因老化或溫差影響,有機會出現輕微變形或膠邊硬化,導致窗戶無法完全緊閉。在打風落雨的日子,便容易出現漏風或滲水的情況,影響居住舒適度。
窗戶手掣或鎖具失靈
窗戶的手掣和鎖具是活動部件,使用頻率高,損耗自然較快。常見問題包括手掣扭動困難、無法鎖上,或者鎖具卡住無法打開,這直接影響家居保安和日常使用。
維修責任界定:房署 vs. 租戶
弄清楚誰應負責維修,是處理公屋窗戶問題的關鍵。房署的原則主要基於損壞是「正常損耗」還是「非正常損耗」。
房署負責的「正常損耗」範圍
「正常損耗」指的是在日常合理使用下,因時間推移而造成的自然老化或損耗。例如窗鉸因長期開關而變得不順暢、窗框的防水膠邊老化剝落等。這些情況下,維修責任一般歸於房署,租戶無需支付費用。
租戶負責的「非正常損耗」及改動
「非正常損耗」則是指因使用不當、疏忽、意外或蓄意行為造成的損壞。例如,物件意外撞擊導致玻璃破裂、強行開關導致手掣損壞等。此外,如果租戶曾自行改裝窗戶,例如更換了非標準的窗鎖或加裝窗花,之後這些改動部分出現問題,維修責任亦需由租戶自行承擔。
特別注意:玻璃損壞的責任劃分
在房署的維修條款中,玻璃損壞是一個需要特別留意的項目。即使在某些情況下玻璃看似自然破裂(例如因溫差變化),房署通常都會將其界定為租戶責任。因此,大部分情況下,更換破裂的窗戶玻璃都需要由租戶自費處理。
房署維修收費參考 (2025年更新)
如果損壞屬於租戶責任,你可以選擇房署提供的「自費修葺服務」。這項服務收費標準化,免卻自行尋找師傅的煩惱。
各項窗戶維修項目收費表
房署會定期檢討各項維修收費。根據截至2025年初的參考資料,一些常見的公屋窗戶維修項目收費大約如下:
* 供給及安裝窗或門玻璃:每平方呎計算,但設有最低收費
* 更換窗門抽手/鉸:約 $440
* 點焊窗花/防盜鐵柵:約 $300
* 更換鍍鋅鐵百葉窗框(連玻璃):約 $660
(註:以上價格僅供參考,實際收費請以屋邨辦事處最新報價為準。)
收費備註:最低收費與非標準裝置
選擇房署的維修服務時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部分項目設有「最低收費」,例如更換玻璃,即使只需更換一小塊,費用仍可能按最低標準計算。第二,此收費只適用於維修標準的公屋裝置,如果你已自行改裝非標準的窗戶配件,房署未必能提供維修服務。
公屋窗戶報修四步曲
當你發現家中的公屋窗戶需要維修時,可以跟隨以下四個步驟處理。
第一步:評估損壞與責任
首先,仔細檢查窗戶的損壞情況,並根據前文提及的「正常損耗」與「非正常損耗」原則,初步評估責任誰屬。你可以拍照記錄損壞部分,方便之後向辦事處職員說明。
第二步:聯絡屋邨辦事處
無論你初步判斷責任誰屬,最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時間聯絡你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或管理處,報告損壞情況。職員會安排技術人員上門檢查,並作出專業的責任界定。
第三步:比較房署與私人承辦商
如果經房署評估後,確認維修責任在於租戶,你將有兩個選擇。你可以選擇使用房署的「自費修葺服務」,好處是明碼實價,質素有保證。你也可以自行尋找市面上的私人維修公司或師傅報價,比較不同公屋窗尺寸的維修價格和服務。
第四步:確認工程與費用
在決定採用哪一方的服務後,務必在工程開始前,與對方確認清楚詳細的維修項目、範圍以及最終費用,避免日後出現爭議。完成維修後,記得檢查清楚窗戶是否已回復正常運作。
公屋走廊封窗政策:原因、影響與應對方法
最近你可能聽聞房署將會為一些舊式公屋窗進行圍封工程,特別是面向走廊的氣窗。這項政策引起了不少討論,所以我們想和你仔細聊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還有大家最關心的通風問題可以怎樣解決。
為何要封窗?提升舊式公屋消防安全
這一切都和消防安全有直接關係。
政策法例基礎
這項工程的法律基礎來自《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這條法例要求提升舊式樓宇的消防安全水平,讓它們達到現今的標準。因為許多舊式公屋的設計已不符合最新的防火要求,所以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善工程。
舊式百葉窗的消防隱患
問題的核心在於那些面向公共走廊的舊式百葉窗。這些公屋窗戶的設計無法有效阻擋濃煙和火焰。如果某個單位不幸發生火警,火和煙就很容易經由百葉窗擴散到走廊。走廊是大家逃生的重要通道,所以一旦被煙火堵塞,後果會非常嚴重。
工程目標:保障走火通道安全
因此,這次工程的主要目標非常明確。它就是要用防火物料圍封這些百葉窗,在單位和走廊之間建立一道有效的防火屏障。這樣可以確保走火通道的安全,在緊急關頭保障所有住戶的生命。
哪些單位受影響?樓宇類型及識別方法
那麼,是不是所有公屋單位都會受影響呢?答案並不是。
以1987年3月為界線
這次工程主要針對在一九八七年三月一日或之前落成的公屋樓宇。如果你的大廈是在這個日期之後才建成,就不會受到影響。這是一個很清晰的時間分界線。
主要受影響的舊式公屋樓型
受影響的主要是舊式的長型大廈和雙塔式大廈。這些樓宇的設計普遍都有面向走廊的氣窗。全港有數十條屋邨,超過十萬個單位屬於這個範圍,所以影響的規模相當大。
工程細節與住戶須知
了解自己是否受影響後,接下來就是工程的具體安排了。
工程費用由誰承擔?
所有工程費用將會由房屋署全數承擔。住戶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施工流程與對住戶的影響
工程設計上會盡量減少對住戶的滋擾。師傅會在單位外的走廊進行施工,直接用防火板圍封氣窗,所以他們不需要進入你的單位。整個過程你甚至無須留在家中,對日常生活影響很小。
已自行改裝氣窗的處理方法
如果你之前已經自己用木板或其他物料封了氣窗,也不用特意處理。你不需要把它們還原。工程人員會在現有的基礎上直接安裝防火板。
封窗後如何改善室內通風?
這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封了走廊的氣窗,家裡會不會很侷促?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通風。
善用對流窗及露台
大部分受影響單位的設計,除了走廊氣窗,本身都設有面向戶外的窗戶或露台。你可以打開這些主要的公屋窗戶,配合廚房或廁所的窗,製造空氣對流。即使公屋窗口尺寸不大,只要形成對流,通風效果就很不錯。
安裝抽氣扇或風扇的可行性
另一個有效方法是借助工具。在室內添置風扇,例如對流扇,可以帶動空氣流動。你也可以考慮在廚房或浴室安裝抽氣扇。它能有效抽走室內的悶熱空氣,並引入室外的新鮮空氣。
開鐵閘通風的保安須知
很多人習慣打開木門,只鎖上鐵閘來通風。這個方法當然可行,但一定要注意家居安全。外出或睡覺時,務必鎖好木門。即使只是短暫開門通風,也要確保鐵閘已經穩妥鎖上,並且不要將貴重財物放置在靠近門口的位置。
公屋窗戶常見問題 (FAQ)
公屋窗戶可以自行更換嗎?
改裝前的申請及審批程序
大家可能會好奇,家中的公屋窗如果想換個款式,是否可以自己動手。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必須遵循既定程序。任何改動單位固定裝置的工程,包括更換公屋窗戶,都需要先向房屋署(房署)提交書面申請,並且獲得批准後才可以進行。申請時,你可能需要提供計劃更換的窗戶款式和基本資料,例如公屋窗口尺寸等,確保設計符合安全標準和不會影響樓宇的整體結構與外觀。這個申請步驟十分重要,因為它可以保障改裝工程的合規性與安全性。
自行改裝對日後維修責任的影響
在決定自行改裝前,一個重要的考慮是日後維修責任的轉移。一旦你更換了房署原有的標準窗戶,該窗戶的保養和維修責任就會完全轉移到你的身上。這代表日後無論是窗鉸損壞、手掣失靈還是玻璃破裂,所有維修工程和費用都需要由你自行承擔。房署提供的標準裝置正常損耗維修服務,將不再適用於這些自行改裝的公屋窗戶。所以,在享受新款式帶來的滿足感之前,也要衡量一下自己是否準備好承擔這份長遠的維修責任。
公屋住戶需要參與「強制驗窗計劃」嗎?
計劃主要對象與公屋的分別
你可能聽過「強制驗窗計劃」,但公屋住戶一般不需要直接參與。這個計劃是根據《建築物條例》,主要針對樓齡達到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業主。由於公共屋邨的業主是房署,所以樓宇的結構與窗戶安全,是由房署作為業主去負責,與私人樓宇的責任歸屬模式不同。簡單來說,驗窗的責任在於房署,而不是個別租戶。
房署負責的定期安全檢查
房署有一套自己的樓宇安全檢驗機制,去確保轄下樓宇包括公屋窗戶的結構安全。這套機制包括定期的巡查和大型的維修計劃,例如「全方位維修計劃」。在這些計劃下,房署會派員檢查單位內外的設施,如果發現窗戶因自然損耗而出現問題,便會安排承辦商進行維修。因此,即使公屋住戶不用參與強制驗窗計劃,房署已經有既定程序去保障大家的居住安全。
對維修收費或工程不滿,可以如何投訴?
透過屋邨辦事處申訴
如果你對房署安排的維修工程,例如工程質素或收費項目有任何不滿,最直接的第一步就是聯絡所屬的屋邨辦事處。你可以清晰地向職員說明問題所在,並且提供相關的資料,例如工程單號或日期。屋邨辦事處作為最前線的管理單位,可以直接跟進承辦商的表現,處理你的申訴。
尋求區議員等外界協助
假如透過屋邨辦事處未能解決問題,你也可以尋求外界的協助。向你所屬選區的區議員求助是一個常見而且有效的方法。區議員可以擔當你與房署之間的溝通橋樑,協助你將個案向更高層級反映,爭取合理的處理方案。除此以外,一些社區組織或關注基層住屋權益的團體,也可能提供相關的意見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