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窗報價全攻略】專家拆解15個報價單魔鬼細節 | 香港鋁窗價格、防伏、慳錢終極指南

更換鋁窗是家居裝修的一大工程,但面對裝修公司或鋁窗師傅提供的報價單,您是否感到猶如閱讀天書,無從入手?幾份格式各異、術語繁多的報價單,項目五花八門,擔心魔鬼細節暗藏其中,一不留神便會墮入超支陷阱?

這份終極指南正是為您而設。本文將由專家為您逐一拆解鋁窗報價單的四大核心費用結構,從鋁材的「50料」、玻璃的「5+6A+5」規格,到搭棚、防水等施工細項,徹底解構每個數字背後的含意。更重要的是,我們會揭示15個最常見的報價單陷阱與隱藏收費,教您如何識別不良營商手法,確保合約條款清晰保障,讓您在簽約前做足功課。無論您是首次換窗的業主,還是希望深入了解市場行情,本攻略都能助您成為精明的消費者,以最合理的價錢,選購最合適、最耐用的鋁窗,真正做到慳錢又安心。

如何看懂鋁窗報價單?四大核心費用解構

想準確掌握鋁窗報價,其實一點也不難。當你收到一份鋁窗報價單,雖然上面可能列出很多項目,但基本上都可以歸納為四大核心費用。只要了解這四個部分的構成,你就能清楚知道每一分錢花在哪裡,並且能更有效地比較不同公司的鋁窗價格,在香港市場上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步驟一:使用互動計算機,初步估算換窗預算

在深入研究報價單的細節之前,一個聰明的做法是先利用網上的互動計算機,為你的換窗工程做一個初步的預算評估。你只需要輸入窗戶的大約尺寸、選擇基本的鋁材和玻璃類型,計算機就能即時提供一個參考價格範圍。這個數字雖然不是最終報價,但它能給你一個實在的概念,幫助你判斷之後收到的正式報價單是否在合理範圍內。

費用一:窗戶主體 (鋁材框架) — 報價單的核心成本

窗戶的主體,就是我們看到的鋁材框架,它就像建築的骨架,支撐著整隻窗戶,決定了窗戶的穩固性和耐用度。因此,鋁材框架是報價單中最核心的成本項目。

鋁材厚度規格:「40料」與「50料」對價格的影響

在報價單上,你可能會看到「40料」或「50料」這些術語。「料」其實就是指鋁材的厚度,單位是毫米(mm)。「40料」代表鋁材截面厚度約為40mm,「50料」就是50mm。一般來說,40料是市場上的基本標準,價格較為經濟。而50料因為更厚實,結構更穩固,抗風壓能力更強,所以價格會高一些。如果你的住宅位於高樓層或比較當風的位置,選用50料會是更穩妥的選擇。

窗戶等級分野:從基本鋁窗、氣密窗到隔音窗的價格階梯

除了厚度,窗戶的性能等級也直接影響價格。這就像買車一樣,有基本型號和高性能型號。
基本鋁窗:提供最基本的擋風遮雨功能,價格最低。
氣密窗:在窗框結構和膠邊設計上有所改良,能有效減少漏風和滲水,隔音效果也比基本窗好,是目前市場的主流選擇。
隔音窗:是氣密窗的升級版,採用更複雜的結構設計和更厚的玻璃組合,專門用來應對嚴重的噪音問題,價格自然也是最高的。

費用二:玻璃選項 — 佔面積八成,左右價格的關鍵

玻璃佔了整個窗戶超過八成的面積,所以它的選擇,對最終的鋁窗價格影響極大。玻璃的功能不再只是採光,它還關係到隔音、隔熱和家居安全。

玻璃類型選擇:單層、膠合、中空及Low-E玻璃的價錢與功能

  • 單層玻璃:最基本的選擇,價格最低,但隔音和隔熱效果有限。
  • 膠合玻璃:由兩層玻璃夾著一層膠膜(PVB)組成。即使玻璃破裂,碎片也會被膠膜黏住,不會四散,安全性高,同時有基礎的隔音效果。
  • 中空玻璃:由兩層玻璃組成,中間有一個充滿空氣或惰性氣體的空間層。這個空氣層能有效阻隔熱量和聲音的傳導,隔熱和隔音效果都很好。
  • Low-E玻璃:在玻璃表面鍍上一層低輻射膜,能反射室外的熱能,同時防止室內冷氣流失,是隔熱效能最高的選擇,價格也相應較高。

玻璃規格解讀:從「5+6A+5」了解報價單細節

看懂報價單上的玻璃規格很重要。你可能會看到像「5+6A+5」這樣的數字組合,它的意思是:由一片5mm厚的玻璃,加上一個6mm的空氣層(A代表Air),再加一片5mm厚的玻璃組成。這就清楚標明了你選用的是中空玻璃及其具體規格。如果是膠合玻璃,可能會寫成「5+0.76PVB+5」,代表兩片5mm玻璃中間夾了0.76mm厚的膠膜。

費用三:現場施工 (人工與棚架) — 報價單的必要開支

一份完整的鋁窗報價,除了物料費用,還必須包含現場施工的開支。這部分費用確保了窗戶能夠被安全、妥善地安裝。

安裝人工及防水處理費

這筆費用涵蓋了師傅們的專業技術和勞力,包括精準的安裝、調校,以及最重要的防水處理工序。師傅會在窗框與牆身接合處仔細地填上防水物料,這是防止日後滲水的關鍵步驟。

搭棚費用:獨立計算的高空工作安全成本

只要更換的窗戶涉及外牆,搭棚就是保障工人安全的必要措施。搭棚費用通常是一個獨立計算的項目,它的價格會根據棚架的大小和搭建的難度而定。這是一筆不能節省的安全開支。

舊窗清拆及廢料清運費

更換新窗,自然要先拆除舊窗。這個過程涉及清拆、搬運以及將建築廢料合法地棄置。大部分公司會將這項服務費用清楚列出,確保工程現場在完工後乾淨整潔。

費用四:雜項及額外服務 — 容易被忽略的隱藏成本

最後,還有一些容易在初步報價時被忽略,但卻可能影響總開支的雜項費用。主動查詢這些項目,可以避免日後出現預算外的支出。

強制驗窗計劃的相關文件與測試報告費

如果你的大廈需要遵守強制驗窗計劃,完工後承辦商需要代為提交相關文件(如M.W.C.S.表格)到屋宇署。這項行政服務,以及可能需要的水密性測試報告,部分公司會列為額外收費項目。

售後保養年期與條款

保養是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不同的公司提供長短不一的保養期,例如防水保養一年或五年。一般來說,提供更長保養期的公司,其報價可能會稍高,因為這也反映了他們對自家產品和工藝的信心。

偏遠地區或特殊時段附加費

如果你居住的地區比較偏遠,例如離島或東涌等,運輸成本較高,承辦商可能會收取附加費。同樣,如果你要求在假日或非辦公時間施工,也可能需要支付額外的人工費用。

鋁窗物料深度指南:鋁材與玻璃如何影響最終報價

一份專業的鋁窗報價,其價格核心離不開兩大元素:鋁材框架與玻璃。這兩項物料不僅決定了窗戶的耐用度、外觀和功能,更加直接主宰了整份鋁窗報價單的最終金額。想真正看懂香港的鋁窗價格,就要從認識這些物料開始,了解它們的規格與特性,自然懂得如何為家居作出最合適的選擇。

圖解鋁材與玻璃:秒懂結構差異與功能影響

要理解物料如何影響價錢,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窗戶的橫切面。鋁材框架並非實心一塊,而是由不同厚度和內部間隔構成的結構,這些間隔設計影響著窗戶的支撐力和隔音能力。至於玻璃,由最基本的單層,到中間夾有膠膜的膠合玻璃,再到兩層玻璃中間有空氣層的中空玻璃,每種結構都對應著隔音、隔熱及安全性的巨大差異。簡單來說,結構愈複雜、功能愈強,成本自然愈高。

鋁材選擇:型號、顏色與價格的關係

選擇鋁材時,除了眼見的顏色,其背後的型號規格才是影響價格與性能的關鍵。從基本的合金系列到特殊的表面處理,每一個選擇都會在報價單上有所體現。

鋁合金系列解碼:50、55、70系列代表什麼?

在報價單上常見的「50料」或「70料」,這些數字其實是鋁材型號的簡稱,直接代表了鋁窗框架的截面闊度,單位為毫米(mm)。

  • 50系列 (50mm): 這是香港市場最普及的標準規格,闊度約50毫米,適用於大部分住宅樓宇,性價比高,能夠滿足基本的抗風壓和防水要求。
  • 55系列、70系列及以上: 數字愈大,代表鋁材愈闊厚,結構強度更高。更闊的框架可以容納更厚的玻璃組合,例如三層玻璃或更厚的中空層,因此在隔音、隔熱及抗風能力上表現更卓越。這類系列通常應用於臨近大馬路、高樓層當風位置或對生活品質有極高要求的單位。

選擇哪個系列,直接影響窗戶的穩固度和功能上限,當然,材料成本亦會按數字遞增。

顏色成本分析:為何古銅、黑色比銀色鋁窗貴?

鋁窗的顏色並非簡單油漆,而是透過不同的表面處理技術達成,工序的複雜程度決定了成本。

  • 銀色 (陽極處理): 這是鋁材最基本、最常見的處理方式,透過電解過程在鋁材表面形成一層氧化保護膜,工序相對簡單,成本最低。
  • 古銅、黑色、白色 (粉末噴塗): 這些顏色需要經過靜電噴塗工序,將顏色粉末均勻附在鋁材上,再經高溫烘烤固化。此工序比陽極處理更複雜,使用的塗料成本也較高,因此價格會比銀色貴約兩成或以上。

不銹鋼窗框:極致耐用性與價格評估

不銹鋼是鋁合金以外的另一種選擇,它提供了超卓的耐用性和防鏽蝕能力,特別適合潮濕或近海的環境。其堅固的物理特性和現代感強烈的外觀,是追求極致耐用度的選擇。不過,不銹鋼的原材料成本及加工難度遠高於鋁合金,因此其價格亦會高出一大截,屬於預算非常充裕時才會考慮的頂級選項。

玻璃選擇:如何在隔音、隔熱與預算中取捨?

玻璃佔據窗戶超過八成的面積,是決定隔音、隔熱性能的關鍵角色,也是影響鋁窗報價的重要部分。如何在眾多選擇中找到最適合自己家居需要和預算的組合,是一門學問。

各式玻璃價格範圍參考 (按厚度及組合)

以下是香港市場上常見玻璃類型的大約價格範圍,有助你初步規劃預算:

  • 單層強化玻璃 (5mm-8mm): 提供基本的安全和擋風雨功能,價格最具經濟效益,每平方呎約港幣$70起。
  • 雙層膠合玻璃 (5+5mm): 兩塊玻璃之間夾著一層PVB膠膜,能有效阻擋聲音傳播,而且玻璃碎裂時會黏附在膠膜上不易飛散,兼具隔音與安全功能,是應對交通噪音的基本盤,每平方呎約港幣$120起。
  • 中空玻璃 (5+6A+5mm): 兩層玻璃中間密封著乾燥空氣層(A代表Air),空氣層能有效阻礙熱力傳導,隔熱性能極佳,能節省冷氣開支,每平方呎約港幣$200起。
  • 節能Low-E中空玻璃: 在中空玻璃的基礎上,其中一面鍍上低輻射(Low-E)金屬膜,能反射陽光中的紅外線熱能,隔熱效果更上一層樓,是高效節能之選,價格亦是最高,每平方呎約港幣$280起。

案例分析:西斜單位 vs 臨街單位的最佳玻璃組合建議

將理論應用於實際場景,更能體會不同玻璃組合的價值。

  • 案例一:西斜單位
  • 面對問題: 夏日午後陽光猛烈,室內溫度急升,傢俬地板長期暴曬亦容易褪色老化。
  • 最佳建議: 節能Low-E中空玻璃。Low-E塗層能將大部分太陽熱能反射出室外,而中空層則進一步阻隔熱力傳入,雙管齊下,能顯著降低室內溫度,長遠節省的電費相當可觀。

  • 案例二:臨街低層單位

  • 面對問題: 樓下車水馬龍,巴士、貨車經過時的低頻噪音及途人說話聲浪,嚴重影響生活安寧。
  • 最佳建議: 雙層膠合玻璃。中間的PVB膠膜對於抑制中低頻噪音的震動傳播有奇效。若想效果更好,可考慮採用不同厚度的玻璃組合(例如8mm+5mm),因為不對稱的厚度能更有效地削弱不同頻率的噪音。

拆解鋁窗報價單陷阱:識別魔鬼細節與隱藏收費

收到鋁窗報價,看見總數就簽名作實?這一步要特別小心。一份專業的鋁窗報價單,價值遠不止於一個數字,它更是保障你整個工程的藍圖。很多時,一份含糊不清的報價單,正是日後爭拗和超支的開端。想掌握香港鋁窗價格的實際構成,就要學會像專家一樣,從細節中找出魔鬼,看穿那些可能讓你大失預算的隱藏收費。

實戰教學:從真實報價單範本找出魔鬼細節

想像一下,你收到一份報價單,上面只簡單寫著:「項目:更換全屋鋁窗,材料連工包搭棚,總數:$58,000」。你看似得到了一個清晰的總價,但這其實是一個典型的陷阱。這份報價單完全沒有提及鋁材用什麼厚度、玻璃是哪種類型、五金配件是什麼品牌,甚至連防水工程的細節也沒有。當工程開始後,承辦商可以隨時說:「你這個價錢只包最基本的40料鋁材,要升級用更穩固的50料就要加錢。」或者「標準報價不包括特定品牌的窗鉸,要用德國貨就要另外收費。」這樣一來,你的預算就會完全失控。

報價單必備項目:確保關鍵細節白紙黑字列明

一份可靠的鋁窗報價單,必須鉅細無遺,將所有關鍵物料的規格清楚列出。這不單是為了清晰,更是為了保障雙方的權益。拿到報價單時,記得逐項核對以下幾個核心項目,確保所有承諾都白紙黑字記錄在案。

鋁材厚度規格 (如:指定50料)

鋁窗的穩固性,很大程度取決於鋁材的厚度,行內俗稱「料」。常見的有「40料」(約40mm厚)和「50料」(約50mm厚)。一般報價可能預設使用成本較低的「40料」,但如果你的單位在高樓層或者比較當風,選用更厚實的「50料」會安全穩固得多。你必須主動提出要求,並且在報價單上清楚看到註明,例如「全屋採用50系列鋁合金窗框,顏色為XXX」,避免日後口同鼻拗。

玻璃類型與厚度 (如:5+5mm雙層膠合玻璃)

玻璃佔了窗戶超過八成的面積,它的選擇直接影響隔音、隔熱及安全效能。如果你家臨近馬路,需要更好的隔音效果,就應該指明使用「膠合玻璃」,例如「5+5mm雙層膠合玻璃」。這個規格代表兩塊5mm厚的玻璃中間夾著一層PVB隔音膜。報價單上絕不能只寫「隔音玻璃」,必須列明準確的厚度與結構,因為不同規格的玻璃,價格可以相差很遠。

五金配件品牌與等級 (窗鉸、把手、多點鎖)

窗鉸、把手、鎖具等五金配件,是每天都會用到的部分,它們的質素決定了窗戶的耐用度和操作順暢度。市面上的品牌五花八門,由歐洲名牌到內地製品,價錢和質素差異極大。一份專業的報價單,應清楚列明所有五金配件的品牌,例如「採用德國Siegenia窗鉸及多點鎖」、「採用意大利Giesse把手」。如果只籠統寫上「優質五金配件」,這絕對是一個警號。

防水膠邊物料與更換範圍

窗戶能否有效防水,窗邊的防水膠邊是關鍵。這種膠邊會因日曬雨淋而老化變硬,失去彈性。報價單上應註明將會使用的膠邊物料,例如耐用度較高的三元乙丙(EPDM)膠條。同時,也要清晰列明更換範圍,是只更換窗扇(活動部分)的膠邊,還是連同窗框(固定部分)的膠邊也一併更換,兩者的工序和成本都有分別。

容易遺漏的附加項目:主動查詢以避免後加收費

除了物料本身,還有一些服務項目是標準報價單未必會包含的。主動查詢這些項目,才能避免工程中途出現意料之外的「後加收費」。

防水測試 (試水):為何標準報價單不包括?如何要求及收費?

很多人以為換窗後一定會做防水測試,但事實上,「試水」並非標準工序。因為正規的試水需要搭棚期間,由室外用壓力水槍進行,這會增加額外工時和成本。如果你想確保窗戶的防水性能萬無一失,就必須在報價階段主動要求加入試水項目。承辦商會為此收取額外費用,並應在報價單上清晰列為獨立項目。

代貼玻璃功能膜 (隔熱、防爆) 的收費

想為玻璃增加隔熱、防紫外線或安全防爆功能?黏貼功能膜是一個好方法。雖然可以自行處理,但由師傅施工能確保效果平整美觀,沒有氣泡。這是一項增值服務,涉及材料費和人工費,如果你有此需要,記得在報價時一併提出,讓承辦商將相關費用計算在內。

附加組件安裝:蚊網、窗花、貓網的收費模式

蚊網、窗花或為寵物安全而設的貓網,都是鋁窗工程常見的附加組件。這些項目的收費通常是獨立計算的,不會包含在基本的換窗費用中。收費模式可能按每隻窗、每平方呎或組件的款式而定。你應該要求承辦商提供這些附加組件的詳細報價,讓你對總工程開支有更全面的預算。

施工方法與工藝:為何安裝細節會影響價格與耐用度?

收到鋁窗報價時,大部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鋁材和玻璃的用料上。其實,安裝師傅的施工方法和手工藝,才是決定窗戶未來十年、二十年會否滲水和穩固耐用的關鍵。行內常說「三分料,七分工」,意思就是即使選用頂級物料,假如安裝過程馬虎,最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施工細節直接影響整體的鋁窗價格,因為不同的工序牽涉到不同的人工成本和時間,這些都會在鋁窗報價單中反映出來。

施工方法選擇:乾式 vs 濕式施工的利弊與價錢

更換鋁窗主要有兩種安裝方法,分別是「濕式施工」和「乾式施工」。這兩種方法的工序、工期、費用和最終效果都有很大分別,選擇哪一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舊窗的現況和你的預算。

濕式施工:根治滲水,但工期長、費用高

濕式施工是一個徹底的做法。師傅會將舊的窗框連同外圍的水泥石屎一併拆除,完全清空窗洞。然後,安裝上新的窗框,再由泥水師傅重新用英泥沙漿填補窗框與牆身之間的空隙,做好防水層,最後才批灰和油漆。這個方法的好處是能夠根治由舊窗框老化或結構問題引起的滲水,防水效果和穩固程度都是最好的。不過,它的工序繁複,會產生大量沙塵,而且工期較長,因為需要等待水泥乾透,費用亦因涉及泥水工程而相對較高。

乾式施工:快捷平價,但治標不治本

乾式施工,有時也稱為「包框」,是一種較快捷的施工方式。師傅不會拆除原有的舊窗框,而是直接將一個尺寸稍小的新窗框,套在舊窗框的內側,然後用螺絲固定,最後在兩者之間的縫隙注入玻璃膠作密封。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施工快速,通常一天內便能完成,而且過程中幾乎沒有沙塵,對室內環境影響較小,費用也比較便宜。它的缺點是治標不治本,假如舊窗框本身已經有滲水問題,這個方法無法解決源頭,雨水仍可能從舊框外滲入。同時,因為是框中框,窗戶的玻璃面積會比原來稍微縮小。

如何根據舊窗狀況決定最合適的施工方案

決定採用哪種方法,最直接的判斷標準是檢查舊窗的狀況。假如你現有的窗框周邊牆身已經出現水漬、油漆剝落、甚至滲漏的情況,那就必須選擇「濕式施工」,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假如你的舊窗框非常穩固,從未有過滲水記錄,牆身結構亦完好,而且你的預算或時間有限,那麼「乾式施工」會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在做決定前,最好請專業師傅上門評估,分析舊窗的實際情況,再提供最合適的建議。

專業工藝的價值:體現在報價單上的細節

即使同樣採用濕式施工,不同師傅團隊的手工藝質素,也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效果。專業的工藝價值,往往體現在一些你看似微不足道,卻直接影響耐用度的細節上。一份專業的鋁窗報價單,除了列出主體費用,有時也會在備註中列明所用輔料的品牌或施工的標準。

玻璃膠(Silicone)品質與用量對防水效果及價格的影響

玻璃膠是鋁窗防水的最後一道防線。市面上的玻璃膠價格差異可以很大,由數十元到過百元一支都有。專業的團隊會選用具備防霉、耐候性強的優質中性玻璃膠,例如美國道康寧(Dow Corning)等知名品牌,雖然成本較高,但可以確保膠邊在日曬雨淋下不易變黃、脆化或發霉,防水效果能維持很多年。相反,一些較平的報價可能只會採用普通玻璃膠,一兩年後便可能出現問題。此外,用量亦是關鍵,負責任的師傅會確保唧膠飽滿,完全填滿縫隙,而非只在表面劃一條幼線。

精修收口工藝:「唧膠」與「包盪」的差異

「收口」是指安裝窗戶後,處理窗框與牆身接縫的最後工序,直接影響美觀和耐用度。「唧膠」是最基本的收口方式,師傅會直接在窗框與牆邊的縫隙注入玻璃膠,工序簡單快捷。而「包盪」則是一門更講究的泥水手藝,泥水師傅會用英泥沙漿將窗框邊緣與牆身之間的縫隙完美修補,形成一個平滑無縫的斜面或直角,待乾透後再上油漆,外觀上更為一體、美觀。通常完成「包盪」後,還會在最外層唧上一層薄薄的玻璃膠作雙重防水。一般而言,「包盪」的費用會比純「唧膠」高,因為它需要泥水師傅的專業技術和額外工時。

安裝步驟的嚴謹性:從清拆到驗收的關鍵點

一個專業的鋁窗安裝流程,對每一步都有嚴格要求。從清拆舊窗時要盡量減少對牆體的破壞;到安裝新窗時,必須使用平水尺確保窗框絕對水平垂直,並用足夠數量的拉爆螺絲穩固地安裝在結構牆上;再到最後的防水處理,每個步驟都環環相扣。在完工驗收時,你可以親手檢查窗戶開關是否順暢,鎖具是否能輕易鎖上,以及所有膠邊是否平滑無缺口。至於正式的防水測試(試水),通常不包含在標準報價內,假如有需要,應在報價階段便向承辦商提出,這會涉及額外費用。

簽訂合約前必讀:核實承辦商資格與法律保障

收到幾份詳盡的鋁窗報價,比較完物料和手工,是否就代表可以安心簽約?其實這只是第一步。一份專業的報價單背後,承辦商的資格與相關的法律保障,才是確保工程順利完成,讓你高枕無憂的關鍵。在確認合約前,花少少時間做好以下幾項查核,絕對是保障自己的明智之舉。

確認承辦商合規性

選擇鋁窗公司,除了師傅的手工,其法律上的合規性同樣重要。這直接關係到工程是否合法,以及完工後能否得到應有的法律保障。

檢查是否為「屋宇署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

在香港,更換鋁窗屬於「小型工程」,必須由屋宇署註冊的「小型工程承建商」進行。這是一項法定要求。你可以直接詢問承辦商其註冊編號,然後到屋宇署的網站查冊核實。只有合資格的承辦商,才有權力就相關工程向屋宇署呈報文件。

要求查閱師傅的「建造業工人註 registrada證」

除了公司要合規,負責安裝的師傅也需要具備專業資格。你可以禮貌地要求承辦商出示即將為你施工的師傅所持有的「建造業工人註冊證」,確認他們具備相關的鋁窗工種技能。這就像檢查醫生的執照一樣,是確保工程質素的基本一步。

完工後是否代辦屋宇署申報及簽發安全證明

專業的承辦商,服務應該包含完工後的文書工作。你必須在簽約前確認,對方是否會代為辦理所有向屋宇署申報的程序,並在工程完成後簽發法定的完工證明(例如表格MWCS02)。這份文件對日後的樓宇買賣或應對強制驗窗計劃都非常重要。

核實第三者責任保險

鋁窗工程,特別是需要搭棚的項目,潛在風險不容忽視。一份有效的第三者責任保險,就是工程期間最重要的安全網。

為何搭棚必須購買第三者保險?

搭棚屬於高空工作,即使師傅再小心,也可能發生意外,例如工具或物料意外墮下,導致樓下途人受傷或財物損毀。第三者責任保險的作用,就是在這些不幸事件發生時,為可能引致的巨額索償提供保障。

確認保額是否符合大廈管理處的最低要求

不同屋苑的管理處,對工程保險的最低保額有不同要求,常見的範圍由港幣一千萬至三千萬不等。你應先向大廈管理處查詢清楚,然後核對承辦商購買的保險,確保保額符合或高於管理處的規定,否則管理處有權阻止工程開始。

如何確保報價單已包含相關保險費用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鋁窗報價單上尋找清楚列明的保險項目。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應該會寫明「第三者責任保險」及其費用。如果報價單上沒有提及,你必須主動詢問費用是否已包含在內,並且要求對方白紙黑字註明,避免日後產生爭拗。

了解大廈管理處規定

你的窗戶,同時也是大廈外牆的一部分。更換鋁窗並非完全是個人決定,必須遵守大廈管理處的統一規定。

索取「更換窗戶工程指引」的重要性

在你尋找承辦商報價之前,第一件應該做的事,就是到管理處索取一份「更換窗戶工程指引」。這份文件是所有工程的依歸,將它交給承辦商,對方才能提供準確和符合規定的報價。

窗戶顏色、開啟方式、分隔樣式的限制

工程指引通常會詳細列明各種限制。例如,鋁材顏色可能被指定為某種特定的灰色或銀色;窗戶只可採用推拉式,而不能用外推式;甚至連窗戶玻璃的分隔樣式(俗稱「幾多格」)都有嚴格規定。提早了解清楚這些限制,可以避免因違反大廈公契而需要重做的風險。

香港鋁窗工程常見問題 (FAQ)

收到鋁窗報價後,相信你心中還有不少疑問。這裡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讓我們為你逐一拆解。

Q1: 報價單上的「一才」如何計算?

很多朋友看到鋁窗報價單上的「才」都感到困惑,其實它只是裝修工程常用的一個面積單位。計算方法很簡單,一才等於一平方呎(1呎 x 1呎)。

如果想快速計算,可以使用厘米(cm)作單位:

  • 長度 (cm) x 高度 (cm) ÷ 900 = 總才數

例如,一隻闊120cm、高150cm的窗戶,它的面積就是 (120 x 150) ÷ 900 = 20才。報價單上的窗戶主體費用,通常就是用總才數乘以每才的單價計算出來的。

Q2: 標準報價單是否預設包含防水測試(試水)?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答案是:通常不包含。大部分標準的鋁窗報價單,都不會預設包含安裝後的防水測試(俗稱「試水」)。

因為正式的試水程序需要在拆除棚架前,由師傅在室外用合規格的水壓進行測試,這會產生額外的人工和時間成本。如果你希望確保窗戶的防水性能,必須在報價階段主動向承辦商提出,並要求將這個項目和相關費用清晰地列明在報價單上,避免日後產生爭議。

Q3: 小工程(如只更換一隻窗)會有額外收費嗎?

是的,絕大部分情況都會有。即使工程規模很小,例如只更換一隻窗,承辦商依然需要安排師傅團隊上門,當中涉及運輸、物料搬運、保險等固定成本。

為了平衡這些基本開支,很多公司都會設立一個「最低消費」或「基本工程費」。所以,即使按才數計算的費用不高,總收費也可能會因為這個基本費用而提高。在查詢香港鋁窗價格時,如果你的工程規模較小,最好一開始就問清楚是否有最低收費。

Q4: 從確認報價單到完工,整個換窗流程需時多久?

換窗不是一個可以即日完成的工程,整個流程涉及多個步驟,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詳細度尺: 確認報價單後,師傅會再次上門進行精確的尺寸量度。(約需1-3個工作天安排)
  2. 訂購物料與生產: 這是最耗時的階段。鋁材和玻璃都需要根據尺寸訂造,需時約2至4星期,特殊物料可能更久。
  3. 工程排期: 物料準備好後,承辦商會與你、大廈管理處及搭棚公司協調施工日期。(約需1星期)
  4. 現場施工: 搭棚、拆除舊窗、安裝新窗、做防水及收口等工序,一般住宅單位約需2至4天完成。

總括而言,由確認報價單到工程全部完成,預算大約4至6個星期是比較合理的。實際時間會受天氣、屋苑管理處的審批程序及工程旺季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