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鋁窗墮下慘劇:鋁窗窗鉸終極指南,專家詳解4大選購步驟與安裝陷阱

香港高樓林立,您家中的鋁窗,可能因一對毫不起眼的「窗鉸」老化,而成為威脅途人安全的「計時炸彈」。鋁窗墮街意外屢見不鮮,背後往往源於窗鉸的鏽蝕、變形或不合規格的安裝。一旦發生不幸,業主除了要面對沉重的法律責任與賠償,更可能抱憾終生。要杜絕家居安全隱患,關鍵在於學懂如何選擇及正確安裝這對關鍵五金。本文將化身您的「鋁窗窗鉸終極指南」,由專家深入淺出,為您拆解4大選購步驟——從辨識304不銹鋼材質、解讀國際標準,到精準測量規格——並揭露常見的安裝陷阱,確保您能為家居選擇最安全、合規耐用的窗鉸,徹底預防墮窗慘劇發生。

為何鋁窗窗鉸是您家中的「計時炸彈」?

每日開關的鋁窗窗鉸,是家居安全中一個最容易被忽略的隱患。它不像漏水或牆身剝落那樣顯眼,但是日積月累承受風吹雨打和重力,一旦老化或鏽蝕,後果可能不堪設想。鋁窗墮下事故往往就是由這些不起眼的零件失效引發,所以將老化的窗鉸視為家中的「計時炸彈」,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鋁窗窗鉸老化的三大警號

要拆解這個「炸彈」,首先要學會辨識它的警號。您可以透過眼看、耳聽、手觸,這三個簡單直接的方法,及早發現鋁窗窗鉸是否已經響起警號。

【視覺警號】如何辨識生鏽、變形及「灰白色粉末」

最直接的警號是窗鉸表面出現鏽跡,特別是接合位和螺絲周邊,這代表保護層已經失效,金屬正被侵蝕。其次是檢查窗鉸的連桿有沒有變形或彎曲,您可以將窗戶開到最大,從側面觀察窗鉸的線條是否依然平直。還有一個關鍵指標,就是留意窗鉸或拉釘周圍有沒有一些「灰白色粉末」,這其實是鋁合金氧化後的產物,代表金屬結構已經開始變得脆弱。

【聽覺警號】開關窗戶時的「咯咯」或「吱吱」異響

健康的窗鉸在開關時應該是順滑而寧靜的。如果您在開關窗戶時,聽到持續的「吱吱」金屬摩擦聲,或者在某個角度會發出「咯咯」的卡頓聲,這通常是內部零件磨損、變形或缺乏潤滑的訊號。這些異響代表窗鉸的組件不再順暢地協同運作,受力可能已經不均勻。

【觸覺警號】窗戶開關不順、卡頓或需要額外用力

正常情況下,開關窗戶應該不費吹灰之力。當您發現需要比平時花更多力氣去推開或關上窗戶,甚至在過程中感覺到明顯的卡頓或阻力,這很可能是窗鉸變形或移位,導致窗扇與窗框摩擦。您可以嘗試慢慢開合窗戶,感受整個過程的順暢度,任何不尋常的緊澀感都是一個值得留意的警號。

鋁窗墮街的法律責任:業主不可不知的嚴重後果

忽略鋁窗窗鉸老化的警號,不僅是安全問題,更可能引發嚴重的法律後果。在香港,業主對其單位的窗戶負有保養責任。一旦發生鋁窗墮下意外,所要面對的後果遠超想像。

香港法例下的刑事與民事責任解析

刑事責任方面,根據香港法例第228章《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第4B條,如果有人容許窗戶等物體從高處墮下,導致公眾地方的任何人受到危害或損傷,即屬犯罪,最高可處罰款港幣10,000元及監禁六個月。民事責任方面,如果墮下的鋁窗造成他人傷亡或財物損失,受害人及其家屬有權循民事途徑向涉事業主索償,賠償金額可能非常巨大。

真實案例分析:因窗鉸失修導致的意外與判決

過去香港曾發生多宗令人心痛的鋁窗墮下意外,許多案件的根源都指向窗鉸失修。例如,在一些審結的個案中,法庭調查發現,涉事單位的鋁窗窗鉸因長期欠缺保養,鉚釘嚴重鏽蝕,最終在強風下無法承受窗扇的重量而斷裂,釀成慘劇。法庭在判決時,往往會強調業主有不可推卸的「謹慎責任」(duty of care)去確保其物業狀況安全。即使業主聲稱不知道窗鉸有問題,也可能因疏忽檢查而被追究責任,最終需要承擔刑事懲罰及支付巨額民事賠償。

揀料攻略:如何選擇符合強制驗窗標準的鋁窗窗鉸

挑選合適的鋁窗窗鉸,是保障家居安全與符合強制驗窗標準的第一道防線,絕不能掉以輕心。這不單是選一個金屬配件那麼簡單,而是關乎材質、認證、尺寸以至安裝的每一個細節。以下將會一步步拆解,教你如何像專家一樣,為家中的鋁窗選擇最穩妥可靠的窗鉸,從根源預防鋁窗墮下意外。

第一步:辨識關鍵材質——為何304不銹鋼是唯一標準?

#304不銹鋼的成分與優勢:對抗香港潮濕氣候的關鍵

一切由材質講起。在香港,氣候潮濕且空氣帶有鹽分,金屬製品極易生鏽。普通的鐵或等級較低的不銹鋼,在這種環境下很快就會被侵蝕,繼而影響鋁窗窗鉸的結構強度。304不銹鋼之所以成為業界公認的唯一標準,是因為它含有足夠的鉻和鎳金屬成分,能在表面形成一層穩定、致密的鈍化膜,就像為窗鉸穿上一件無形的保護衣,有效抵抗鏽蝕,確保窗鉸在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打下,依然保持堅固耐用。選擇304不銹鋼,就是選擇了長遠的安全保障。

如何分辨真假304不銹鋼窗鉸:磁鐵測試與專業辨識法

市面上的窗鉸品質參差,學會分辨真假304不銹鋼非常重要。一個簡單的方法是使用磁鐵測試。一般來說,真正的304不銹鋼磁性非常微弱,磁鐵基本上吸附不住。如果磁鐵能輕易地牢牢吸住窗鉸,那它很可能是由鐵或其他等級較低、防鏽能力差的材質製成。此外,專業的辨識方法還包括檢查窗鉸上是否有「SUS304」的鋼印標記,以及觀察其表面處理是否平滑有光澤,沒有麻點或粗糙感。這些都是優質304不銹鋼窗鉸的特徵。

第二步:解讀權威認證與測試標準

房屋署《作業手則》對窗鉸的基本要求

除了材質,符合官方標準是另一項硬性指標。香港房屋署的《作業手則》是公共房屋維修工程的重要參考,對窗鉸有明確的基本要求。當中列明窗鉸必須採用304不銹鋼材質,並且對其厚度及安裝所用的緊固件(螺絲或拉釘)有嚴格規定。選購時,可以直接向供應商查詢產品是否符合房屋署的相關標準,這是判斷產品質量是否合規的直接方法。

何謂「五萬次開合無損測試」?它如何保證窗鉸的耐用性

「五萬次開合無損測試」是國際間評估窗鉸耐用度的重要標準。測試模擬日常使用情景,以機械重複開關窗戶五萬次,然後檢查窗鉸的結構有否出現變形、鬆脫或損壞。通過這項測試,代表窗鉸的設計與結構足以應付長期的物理磨損。若以每日平均開關窗戶四次計算,五萬次測試相當於可以使用超過三十年。這組數字為窗鉸的耐用性提供了最客觀的證明。

了解ISO與JIS國際標準對窗鉸的意義

在選購時,你可能會見到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或JIS(日本產業規格)等認證。這些國際標準代表產品的生產流程和品質控制都達到世界級水平。例如,符合JIS G4304標準的304不銹鋼,證明其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能都經過嚴格檢測。雖然這些認證並非強制,但它們是產品質量的重要加分項,代表製造商對產品有更高的品質追求。

第三步:精準測量與選擇窗鉸規格

窗鉸尺寸(吋):如何根據窗扇闊度選擇8、10、12、14吋或更大

窗鉸的長度與窗扇的闊度直接相關。簡單來說,窗扇越闊,就需要越長的窗鉸來提供足夠的支撐力臂,確保開關順暢及穩固。一般家居常見的窗戶,可根據窗扇闊度選擇8吋、10吋或12吋的窗鉸。如果窗扇特別寬闊或沉重,則可能需要14吋或更大的規格。不合適的長度會導致窗鉸受力不均,加速損耗。

窗鉸厚度(mm):2.0mm、2.5mm、3.0mm的承重分別與選擇

窗鉸的厚度決定了其承重能力。市面上常見的厚度有2.0mm、2.5mm及3.0mm。2.0mm厚度適用於一般尺寸及重量的家用窗戶。2.5mm則能提供更佳的承托力,適合稍大或較重的窗扇。至於3.0mm的窗鉸,通常應用於大型、重型或需要抵禦強風的窗戶,其結構強度最高。選擇時應根據窗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切勿為節省成本而選用厚度不足的窗鉸。

底槽類型(mm):如何判斷窗框適用18、20還是22mm底槽

底槽是指安裝窗鉸的窗框凹槽闊度,這是更換窗鉸時必須準確匹配的關鍵尺寸。香港樓宇的窗框底槽主要分為18mm、20mm及22mm三種。一般而言,樓齡較高的舊式樓宇多採用18mm底槽;近二十年落成的樓宇則普遍使用20mm底槽;而新式樓宇或大型窗戶則可能採用22mm的重型底槽。更換前最好先準確量度舊有窗鉸的底座闊度,以確保新窗鉸能完美安裝。

曲面與平面窗鉸的應用區別

窗鉸的底座分為平面和曲面兩種,這是為了配合不同形狀的鋁窗窗框。大部分窗框的安裝面是平的,應選用平面窗鉸。但部分舊式或特殊設計的窗框型材帶有弧度,這時就需要使用曲面窗鉸,才能確保窗鉸底座與窗框完全貼合,使每一口螺絲都能均勻受力,避免因接觸不良而產生安全隱患。

第四步:緊固件的選擇——螺絲與拉釘的規格要求

必須使用不銹鋼拉釘(最少4.8mm)或螺絲(最少5mm)

窗鉸的穩固性,一半取決於窗鉸本身,另一半則取決於將它固定在窗框上的緊固件。所有用於固定窗鉸的拉釘或螺絲,都必須使用與窗鉸相同等級的不銹鋼材質,以防止不同金屬接觸產生的「雙金屬效應」加速鏽蝕。規格方面,安全標準要求拉釘直徑最少為4.8mm,螺絲直徑則最少為5mm,確保有足夠的剪力強度。

每隻窗鉸最少需要三口螺絲或拉釘才符合安全標準

數量同樣重要。根據安全指引,安裝窗鉸時,連接窗扇與窗框的每一臂(即上下兩條臂),都最少需要用三口合規格的螺絲或拉釘來固定。足夠的數量能將窗戶的重量和開關時的拉力平均分佈到每個固定點上,提供穩固的結構支撐。如果發現家中的窗鉸每邊只有一至兩口螺絲,便意味著存在安全風險,應盡快安排專業師傅進行加固或更換。

認識不同窗鉸類型:從舊樓專用到重型工程

選擇合適的鋁窗窗鉸,第一步就是要了解窗框的構造。市面上的鋁窗窗鉸主要依據窗框底部的凹槽,即「底槽」的闊度來分類。這個尺寸決定了窗鉸能否穩固安裝。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有18mm、20mm和22mm三種規格,它們分別對應不同年代的樓宇和窗戶設計,選對了才能確保安全,避免鋁窗墮下的風險。

輕型窗鉸 (18mm底槽):舊式樓宇維修首選

產品規格與適用場景

如果你住的樓宇樓齡超過二十年,很大機會就是採用這種18mm底槽的窗框。輕型窗鉸就是專為這類舊式鋁窗維修而設。它的設計尺寸,包括高度、闊度和螺絲孔距,都盡量與當年的舊款窗鉸匹配。這樣一來,更換時師傅可以直接拆舊換新,無需在窗框上重新鑽孔,大大簡化了安裝工序,同時也保持了窗框結構的完整性。

標準型窗鉸 (20mm底槽):適用於大多數現代樓宇

2.0mm與2.5mm厚度選項比較

20mm底槽是現時最普及的規格,廣泛應用於近十多年落成的樓宇。標準型窗鉸提供了兩種常見的厚度選擇:2.0mm和2.5mm。選擇哪一種,主要取決於窗戶的大小和重量。對於一般尺寸的睡房窗戶,2.0mm厚度已足夠應付日常使用。如果窗戶尺寸偏大,或者安裝在風勢較強的位置,選擇更厚實的2.5mm窗鉸就能提供更強的支撐力,讓窗戶更穩固耐用。

重型窗鉸 (22mm底槽):新樓宇及大型窗戶之選

3.0mm厚度與托板設計如何增強承托力

對於新建樓宇、玻璃幕牆,或者需要安裝特大、特重窗戶的工程,22mm底槽的重型窗鉸就是不二之選。這種窗鉸的厚度通常達到3.0mm,物料更厚,承重能力自然更強。更關鍵的是,許多重型窗鉸會額外配備「托板」設計。托板是一塊額外的金屬片,安裝時能增加窗鉸與窗框的接觸面積,將窗戶的重量更均勻地分佈在窗框上,有效分散壓力,防止因重量過於集中而導致窗框變形或螺絲鬆脫。

特殊功能窗鉸

限位窗撐與伸縮限位窗撐

除了基本的開關功能,有些窗鉸(通常稱為窗撐)還具備安全限位功能。限位窗撐可以限制窗戶的最大開啟角度,這對於有小朋友的家庭尤其重要,可以防止他們意外爬出窗外。同時,它也能避免窗戶因強風吹襲而過度張開,撞到外牆或鄰居的窗戶。伸縮限位窗撐則提供更大的彈性,平時可以限制開啟角度,需要時(例如清潔窗戶外側)又可以解鎖,讓窗戶完全打開。

平行窗撐的應用

平行窗撐是一種較新穎的設計,它開啟時會將整個窗扇平行地向外推開,而不是以一個角落為軸心旋轉。這種開啟方式有幾個好處,首先是通風效果極佳,空氣可以從窗戶的四邊流入室內。其次,即使在下微雨的日子,也可以稍微推開窗戶通風,雨水不易潑入。這種設計常見於新型的住宅項目或商業建築,外觀簡潔美觀。

鋁窗窗鉸安裝指南:從DIY到聘請師傅的注意事項

談及鋁窗窗鉸的安裝,這件事可大可小。不論你打算親自動手,體驗一下DIY的樂趣,還是決定聘請專業師傅處理,當中都有不少細節和竅門值得留意。掌握了這些關鍵點,不但可以確保安裝穩固,更能有效預防日後因安裝不當而引致的鋁窗墮下風險。

DIY更換窗鉸完整步驟與安全須知

親自動手更換窗鉸,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只要準備充足,步驟清晰,其實是絕對可以應付的。整個過程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第一,尤其是在拆除和安裝窗扇的環節,最好有家人或朋友在旁協助。

DIY更換窗鉸準備工具清單

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開始之前,請確保你已準備好以下工具,這樣就能讓整個更換過程事半功倍:

  • 全新鋁窗窗鉸:必須是符合規格的304不銹鋼窗鉸。
  • 不銹鋼螺絲或拉釘:材質要與新窗鉸一致,尺寸需符合安全要求。
  • 電鑽:用作鑽走舊的拉釘或鑽開新的螺絲孔。
  • 拉釘槍:假如你選用拉釘固定。
  • 螺絲批:假如你選用螺絲固定。
  • 鉗子:用於移除舊拉釘的殘餘部分。
  • 軟尺或拉尺:作精準測量之用。
  • 含瀝青成分的油料或密封劑: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用作預防「雙金屬效應」。
  • 安全繩:在施工前用來臨時固定窗扇,增加一道安全保障。
  • 手套及護目鏡:保護自己,免受金屬碎屑傷害。

安全拆除舊窗鉸的技巧

拆除舊窗鉸是整個過程中風險最高的步驟,因為窗扇會暫時失去支撐。請務必跟從以下技巧,一步一步謹慎操作:

  1. 穩固窗扇為首要:在進行任何拆除工序前,必須先用安全繩將窗扇牢固地繫於窗框或室內穩固的結構上。最好有另一人從旁扶穩窗扇,這是防止鋁窗墮下意外的關鍵一步。
  2. 先下後上,逐一擊破:先處理下方的窗鉸。用電鑽小心鑽走固定舊窗鉸的拉釘或扭鬆螺絲。鑽的時候要垂直,避免損壞窗框的孔位。
  3. 移除下方舊鉸:完全移除下方的固定件後,輕輕將舊窗鉸移出。此時窗扇的重量會完全由上方的窗鉸和扶持者承擔。
  4. 處理上方窗鉸:確認窗扇已被完全承托後,才用同樣方法拆除上方的窗鉸。
  5. 清理現場:移除舊窗鉸後,用鉗子清理孔位殘留的拉釘碎屑,確保安裝表面平整乾淨。

安裝新窗鉸的對位與固定要點

安裝新窗鉸的精髓在於「對位」和「固定」,這兩個環節直接影響窗戶日後開關的順暢度和安全性。

  1. 精準對位:將新的鋁窗窗鉸放到預定位置。理想情況下,新窗鉸的孔位應與窗框上的舊孔位完全對齊。假如無法對齊,就需要重新量度並鑽開新的孔位,確保位置準確。
  2. 塗上保護劑:在鎖上螺絲或打入拉釘前,記得在孔口塗上一層含瀝青成分的油料或密封劑。
  3. 穩固固定:將窗鉸對準孔位後,用新的不銹鋼螺絲或拉釘將其固定。請確保每隻窗鉸最少由三口螺絲或拉釘固定,而且必須完全鎖緊,不能有任何鬆動。
  4. 最後檢查:安裝完成後,輕輕開關窗戶數次,測試是否順暢無阻,有沒有異常聲音,並檢查窗扇與窗框之間是否對稱平衡。

聘請專業師傅的關鍵:如何驗收及避免常見陷阱

假如你選擇聘請專業師傅,雖然省時省力,但驗收時也不能掉以輕心。懂得如何檢查關鍵細節,才能確保師傅的工藝符合安全標準,避免一些常見的安裝陷阱。

提防「雙金屬效應」:安裝前後必須塗上含瀝青成分的油料或密封劑

這是一個非常專業但經常被忽略的細節。所謂「雙金屬效應」,是指當兩種不同的金屬(例如鋁窗框和不銹鋼螺絲)在濕氣的環境下直接接觸,會產生微弱的電化學反應,加速鋁材的氧化和腐蝕,形成灰白色的粉末,長遠會削弱固定點的結構強度。

驗收貼士:你可以直接詢問師傅在安裝螺絲或拉釘前,有沒有在孔口塗上俗稱「黑油」的瀝青油料或密封劑。一個負責任的師傅,在完成固定後,還會在螺絲或拉釘頭的表面再塗上一層作雙重保護。

檢查螺絲或拉釘數量及材質是否合規

固定件是整套鋁窗窗鉸的靈魂,其材質和數量直接決定了窗戶的穩固程度。

驗收貼士
* 檢查數量:仔細點算,確保每隻窗鉸(即窗扇一邊和窗框一邊)都由最少三口螺絲或拉釘固定。如果少於這個數量,承托力會大打折扣,必須要求師傅補上。
* 確認材質:向師傅確認所用的是否為不銹鋼螺絲或拉釘。雖然肉眼不易分辨,但你可以要求查看產品包裝,或在報價單上列明此項要求。使用不銹鋼固定件,是防止生鏽、確保長久安全的根本。
* 留意尺寸:合規格的拉釘直徑最少要有4.8mm,螺絲則最少要有5mm。你可以憑觀察判斷其是否過於纖細,或者直接向師傅查詢所用物料的規格。

找不到合適窗鉸?一站式網上配對服務為您解難

市面上的鋁窗窗鉸型號花多眼亂,特別是舊樓宇的窗戶,要找到尺寸完全吻合的替代品確實不容易。錯誤的選擇不單影響窗戶開關,更加是預防鋁窗墮下慘劇的一大隱憂。我們的網上配對服務,就是為了解決這個煩惱而設,讓您安坐家中,輕鬆找到最精準合規的窗鉸。

我們的窗鉸配對服務流程

步驟一:網上提交窗戶照片與基本資料

您只需要用手機拍下現有窗鉸和整個窗戶的照片,然後透過我們的平台提交。同時,您需要提供一些基本資料,例如樓宇的大約樓齡和窗戶的尺寸,整個過程簡單直接,幾分鐘就能完成。

步驟二:專家遙距診斷,推薦最精準的窗鉸型號

收到您的資料後,我們的專家團隊會進行遙距分析。他們會憑藉豐富的經驗,從照片中判斷窗鉸的底槽類型、尺寸和厚度等關鍵規格。然後,他們會從我們龐大的產品庫中,為您推薦最精準匹配的鋁窗窗鉸型號。

步驟三:獲得「保證合規」的窗鉸產品,可選專業師傅上門安裝

完成配對後,您會收到我們推薦的窗鉸產品報價。所有產品都保證符合屋宇署的強制驗窗標準。您可以選擇只購買產品自行安裝,也可以選擇我們的專業師傅上門更換服務,一步到位解決問題。

為何選擇我們的配對服務?

專為20年以上舊樓提供特殊尺寸窗鉸解決方案

香港很多樓齡超過二十年的舊樓,其鋁窗窗鉸的尺寸和設計都可能已經停產,在市面上難以尋覓。我們的服務特別強於處理這類個案,憑藉廣泛的供應商網絡和訂製能力,我們能為這些特殊尺寸的窗戶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

「連工包料」服務價格透明,免除後顧之憂

我們提供清晰的「連工包料」報價,價格一口價,絕無隱藏收費。從產品費用到師傅安裝的人工,所有項目都會清晰列明。這樣您就能在事前清楚了解所有開支,作出最合預算的決定,免除了對工程超支的擔憂。

鋁窗窗鉸更換常見問題 (FAQ)

更換一對鋁窗窗鉸的費用(連工包料)大概是多少?

更換鋁窗窗鉸的費用,是許多朋友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這個費用並沒有一個固定公價,因為它會受到幾個因素影響。首先,窗戶的尺寸與重量,直接決定了所需窗鉸的規格,例如長度(吋)與厚度(mm)。其次,是安裝的複雜程度,例如窗戶是否位於難以觸及的位置。最後,不同師傅或公司的收費標準亦有不同。

綜合市場情況,更換一對基本規格的304不銹鋼鋁窗窗鉸,連工包料的費用大約由港幣$800至$1,500不等。如果窗戶特別大或重,需要用上重型窗鉸,費用自然會相應提高。最穩妥的做法,是尋找兩至三間信譽良好的註冊承建商上門報價,詳細列明工程項目與收費,這樣就能得到一個清晰的比較。

如果窗戶被冷氣機或物件阻擋,可以豁免強制驗窗嗎?

答案是絕對不可以。根據屋宇署的指引,即使窗戶被冷氣機、大型傢俬或固定裝置阻擋而無法開啟,業主也不能因此豁免強制驗窗的責任。事實上,正因為這些窗戶長期被忽略,無法作日常檢查,其組件(如鋁窗窗鉸及螺絲)可能已經嚴重老化或鏽蝕,反而對公眾構成更高的鋁窗墮下風險。因此,業主有責任安排移開阻礙物,讓合資格人士能夠進行全面及妥善的檢驗,確保窗戶結構安全。

如何尋找及核實「合資格人士」的身份?

要確保驗窗工程合規,必須聘請政府認可的「合資格人士」。你可以透過以下幾個官方途徑尋找及核實他們的身分:

首先,你可以瀏覽屋宇署的網站,查閱「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檢驗人員」及「註冊承建商」的名冊。此外,屋宇署亦推出了名為「窗安無事」的流動應用程式,方便市民搜尋及委任合資格人士。

當你聯絡了服務提供者後,在他們上門進行檢驗當日,務必進行身分核實。你可以要求對方出示由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或其他相關的註冊證明文件,並確認進行檢驗的人員,就是文件上顯示的同一人,確保檢驗工作是由本人親自執行。

如果對「合資格人士」的維修服務不滿,應如何投訴?

假如你對合資格人士提供的維修服務或其專業操守有疑問,可以循序漸進處理。第一步是直接與該名人士或其公司溝通,清晰地表達你的不滿,尋求解決方案。

如果溝通無效,你有權終止委任,並另行聘請另一位合資格人士接手處理。假如你懷疑對方涉及違規、疏忽或專業失當的行為,你可以向屋宇署作出舉報。最直接的方法是致電政府一站式熱線「1823」,相關部門在收到投訴後會作出跟進及調查。清楚了解自己的權益及申訴渠道,是保障整個維修過程順利完成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