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強制驗窗令,卻擔心遇上鋁窗維修黑店,被劏到「一頸血」?面對五花八門的報價、危言聳聽的推銷,消費者往往有苦難言,墮入「免費驗窗」的糖衣陷阱或「後加數」的無底深潭。不想再提心吊膽,白白浪費金錢?本天書將為你徹底拆解鋁窗維修黑店的7大常見陷阱,並提供一套由事前防範、中期監督,到事後追討的完整自保攻略,助你由被動的待宰羔羊,搖身一變成為精明消費者,從此告別中伏的慘痛經歷。
拆解鋁窗維修黑店:7大常見宰客手法
要避開鋁窗維修黑店,首先要學會辨識它們的慣用伎倆。這些公司的手法層出不窮,但根本的策略都是利用業主與師傅之間的資訊落差來牟取暴利。我們為你拆解7種最常見的宰客手法,讓你一眼看穿陷阱,保障自己的權益。
手法一:「免費驗窗」作餌,引誘簽訂天價維修單
手法剖析:「免費」只是開端,旨在套取資料後再進行高壓式銷售。
「免費上門檢查」聽起來很吸引,對吧?這正是許多不良公司的第一步。他們利用「免費」作為誘餌,目的是取得你的地址和聯絡方式,然後安排師傅上門。師傅一旦進入單位,就會開始進行高壓式銷售,誇大問題的嚴重性,務求令你在壓力下即時簽訂昂貴的維修合約。
防伏對策:問清「免費」細節,索取書面報價防後患,切勿即場決定。
面對「免費」服務時,必須保持警惕。你可以主動詢問清楚,「免費」的範圍包括甚麼?會否有其他隱藏收費,例如檢查報告費用?完成檢查後,堅持要求對方提供一份詳細的書面報價單,然後表示需要時間與家人考慮。一份正規的報價單,可以讓你尋找第二意見作比較,也能防止對方日後任意加價。
手法二:危言聳聽,誇大問題製造不必要維修
手法剖析:將輕微氧化形容為即時危險,強推更換全屋窗鉸或拉釘。
這是最常見的手法之一。師傅會指著窗鉸或拉釘上一些微不足道的氧化斑點,然後用非常嚴重的語氣告訴你,窗戶有即時墜落的危險,後果不堪設想。他們的目的,是製造恐慌心理,讓你覺得問題刻不容緩,從而同意更換全屋所有窗戶的配件,即使當中大部分配件根本運作正常。
防伏對策:學習分辨正常損耗與嚴重鏽蝕,自行拍照存證作比較。
你需要掌握基本的判斷能力。金屬配件經年使用後有輕微氧化,屬於正常損耗。真正構成危險的狀況,是拉釘因嚴重氧化而出現白色粉末狀物質,或者窗鉸已經明顯變形、無法順暢開合。建議你在師傅檢查時,用手機將所有被指為有問題的地方清晰拍攝下來,然後將相片傳給另一間信譽良好的公司尋求專業意見。
手法三:報價單含糊不清,暗藏「後加數」陷阱
手法剖析:報價只列「總面積」或「全屋」,施工時以「呎吋不符」為由追加費用。
不良公司的報價單通常非常籠統,可能只會寫上一句「全屋鋁窗維修工程」或「維修總面積XX平方呎」,然後列出一個總價。當工程進行到一半時,他們便會以「某隻窗戶尺寸較大,不包括在套餐內」或者「實際面積超出預算」等藉口,要求你支付數千元的額外費用,讓你進退兩難。
防伏對策:要求報價單列明每隻窗的維修項目、配件規格及窗戶總數。
一份專業的報價單,必須清晰詳盡。你應要求對方在單上逐一列明需要維修的窗戶數量,以及每隻窗戶的具體維修項目,例如是更換窗鉸、拉釘,還是重做防水膠邊。此外,更換配件的材質(例如304不銹鋼)、品牌和數量都應白紙黑字寫清楚,這樣才能杜絕任何「後加數」的可能。
手法四:利用長者資訊落差,進行恫嚇式銷售
手法剖析:訛稱「不即時維修即屬違法」、「屋宇署會罰款」,利用恐懼心理促銷。
部分黑店會特別針對獨自在家的長者,利用他們可能對強制驗窗計劃一知半解的弱點,進行恐嚇。他們會謊稱「屋宇署的信件規定必須立即維修,否則會被檢控甚至罰款」,營造出事態非常緊急的假象,令長者因害怕而倉促簽下維修合約。
防伏對策:提醒家中長者,收到強制驗窗令應先與家人商量,切勿倉促簽約。
防範此類騙案,家人的溝通至關重要。你應預先提醒家中長者,如果收到任何聲稱來自政府部門或管理處的驗窗通知,或者有維修公司上門推銷,第一時間要做的事是聯絡家人,而不是自行處理。家人可以協助核實文件的真偽和了解法例要求,確保長者不會在資訊不足和受驚嚇的情況下作出錯誤決定。
手法五:混淆「驗窗」與「維修」概念,濫收費用
手法剖析:將低成本的「驗窗」工作,與高昂的「維修師傅日薪」混為一談。
「驗窗」和「維修」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驗窗」是由屋宇署認可的「合資格人士」(QP)進行的專業安全評估,過程一般只需半小時左右,成本相對較低。而「維修」則是由技術工人落手操作,人工成本按日薪計算,費用高昂。黑店會故意混淆兩者,用維修師傅一日千多元的工資,來合理化其高昂的驗窗收費,其實並不合理。
防伏對策:分清「合資格人士」驗窗與「技術工人」維修,兩者收費標準完全不同。
在查詢服務時,你要清楚表明你需要的是「驗窗服務」還是「維修服務」。緊記,「合資格人士」的驗窗工作與技術工人的維修工作,其收費模式和標準是截然不同的。驗窗有其市場參考價,而維修工程則應根據實際項目獨立報價。
手法六:製造虛假口碑,利用網上好評作偽裝
手法剖析:在自家平台發布大量正面評價,但在第三方平台卻劣評如潮。
在網絡時代,許多不良公司都懂得包裝自己。他們會在自己的官方網站或者社交媒體專頁上,發布大量看似真實的五星好評和客戶感謝信。但是,如果你嘗試在Google、網上討論區等不受他們控制的第三方平台搜尋該公司名稱,就可能會發現大量內容詳盡的負面評價和投訴個案。
防伏對策:交叉比對不同平台的評價(例如Google評論),尋找真實用戶體驗。
做資料搜集時,切勿只看由商戶自己提供的資訊。你必須主動在不同的平台進行交叉比對。在Google搜尋公司名稱,查看Google地圖上的用戶評論。同時,也可以到一些本地的家居或親子討論區,搜尋相關的討論。那些詳述具體服務經歷的留言,無論是好是壞,都比簡單的「服務很好」更具參考價值。
手法七:以「團購優惠」作招徠,犧牲服務質素
手法剖析:用低價吸引大量訂單,但使用劣質配件或由經驗不足的技工施工。
「全屋苑團購優惠,更換窗鉸每對只需XX元!」這種遠低於市價的報價非常誘人。但是,羊毛出自羊身上。為了在極低的價格下仍然有利可圖,這些公司很可能會採用不合規格的劣質金屬配件,或者聘用經驗不足的學徒級技工進行施工。最終結果,可能是手藝差劣,窗戶問題在短時間內再次出現,甚至構成安全隱患。
防伏對策:警惕遠低於市價的報價,了解其單日收入與人力成本是否合理。
面對極低報價時,應該理性思考其商業模式是否可行。一個合理的工程報價,需要平衡師傅的人工、材料成本以及公司的營運開支和利潤。如果一個報價低得不合常理,服務質素就幾乎無可避免地會打上折扣。你可以簡單估算一下,對方以這個「優惠價」完成你單位的工程後,其收入是否足以支付一位專業師傅的合理日薪。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應該提高警覺。
鋁窗維修防騙清單:4步保障自身權益
想避開鋁窗維修黑店,最有效的方法是主動出擊,掌握查證和監督的主導權。與其被動地聽從對方安排,不如學習以下四個簡單步驟,由核實牌照到簽訂合約,為自己建立一道堅實的防線。掌握這些知識,自然能分辨出谁是專業,谁是存心欺騙。
第一步:核實公司及師傅牌照 (合資格人士QP/註冊承建商RC)
專業資格是所有服務的基石,絕不能單憑對方片面之詞就輕信。維修鋁窗涉及樓宇安全,因此從業員必須具備法定資格。
透過屋宇署網站查證「合資格人士」(QP) 及「註冊承建商」(RC) 身份。
在你委託任何公司之前,第一件事就是到屋宇署的官方網站,利用其網上名冊,輸入公司或個人的名稱,查證他們是否名列「合資格人士」或「註冊承建商」的名單之上。這個步驟簡單直接,而且最具權威性。
核實上門人員的「驗窗卡」是否載有其姓名、近照及有效日期。
當有人員上門時,請對方出示由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你需要仔細核對卡上的資料,包括是否印有其全名、清晰的近期照片,以及最重要的有效日期。一張齊備資料而且有效的驗窗卡,是證明其專業身份的基本文件。
第二步:參考屋宇署價目,破解「海鮮價」報價單
許多糾紛源於價格爭議,不良公司常以含糊不清的「海鮮價」報價單來隱藏不合理收費。主動了解市場參考價,是破解這類陷阱的關鍵。
掌握更換窗鉸、拉釘、螺絲及鎖具的市場參考價。
屋宇署的網站其實有提供一份關於強制驗窗常見維修項目的市場價格參考資料。在收到報價單後,可以將更換窗鉸、拉釘、螺絲及各種鎖具的單價,與這份官方參考價作比對。
了解遞交屋宇署文件的基本行政費用。
除了維修費用,部分公司會就代為處理及遞交屋宇署所需文件而收取行政費。這項費用同樣可以參考屋宇署提供的價格範圍,以判斷收費是否合理。
以官方參考價與公司報價作比較,識破不合理收費。
將報價單上的每一項費用,都與官方參考價作比較。如果發現有任何項目的收費遠高於市場水平,你就有充分理據向對方提出質詢,甚至拒絕該報價,避免支付不必要的昂貴費用。
第三步:監督物料及施工,確保符合安全標準
即使價錢合理,如果物料或施工質素不達標,最終還是得不償失。學會幾個關鍵的監督要點,確保維修工程符合安全標準。
窗鉸及拉釘規格:物料(不銹鋼)、厚度(窗鉸不少於2.5mm)及直徑。
你需要留意更換的配件規格。所有窗鉸及拉釘都必須使用不銹鋼物料,以防銹蝕。窗鉸的鋼材厚度不應少於2.5毫米,而拉釘的直徑亦有特定標準,確保有足夠的承托力。
施工檢查要點:確保有足夠錨固點及做好絕緣處理,預防「雙金屬效應」。
在安裝過程中,要確保窗鉸有足夠的螺絲或拉釘(錨固點)將其穩固在窗框上。此外,為預防鋁製窗框與不銹鋼螺絲接觸產生化學作用而加速侵蝕(即「雙金屬效應」),專業的師傅會在接觸點做好絕緣處理。
驗收標準:收口工藝(玻璃膠)需平滑無縫。
工程完成後,檢查窗框邊緣的收口工藝。用作防水的玻璃膠應該要平滑、無氣泡、無斷口,並且完全填滿縫隙。一個細緻的收口,是專業施工的體現,也直接影響防水效果。
第四步:簽署詳盡維修合約,列明保養條款
一份清晰的合約,是保障雙方權益的最後屏障。切勿在沒有書面合約的情況下展開任何工程。
合約必要項目:列明更換配件的品牌、規格、數量及保養期(建議最少三年)。
一份正規的維修合約,必須詳細列明所有更換配件的品牌、具體規格、數量及單價。同時,必須訂明清晰的保養期,一般建議最少要有三年,以確保日後若有問題能獲得跟進。
漏水維修特別條款:訂明保養範圍、跟進時限及完工後的「試水測試」。
如果維修項目涉及處理漏水問題,合約中更應加入特別條款。內容需訂明防水保養的具體範圍、承諾跟進維修的時限,以及訂明在工程完成後會進行「試水測試」,即場驗證防水效果,確保問題已徹底解決。
已中伏?鋁窗維修黑店糾紛處理及追討5部曲
不幸遇上鋁窗維修黑店,確實令人既氣憤又無助。不過,當你發現自己可能已墮入铝窗维修黑店的陷阱時,最重要是保持鎮定,切勿自亂陣腳。只要跟隨以下五個步驟,有系統地處理糾紛,就有機會為自己討回公道及追討損失。
第一步:保持冷靜,立即停止支付任何尾數
在爭議解決前,切勿支付餘下款項,以保留談判籌碼及減少損失。
當工程出現嚴重問題或收費爭議時,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立即停止支付任何未付的款項。這筆尾數是你手上最重要的談判籌碼。一旦全數支付,要追討就會變得非常被動。守住這筆款項,能促使對方更認真地處理你的投訴,同時亦能將你的潛在損失減至最低。
第二步:系統化搜集證據 (對話、單據、相片)
保存所有即時通訊、電郵對話及錄音紀錄。
清晰的證據是成功追討的基礎。你需要將所有與該公司的溝通紀錄完整地保存下來,包括WhatsApp、Signal、電郵等文字對話。如果曾有重要的電話溝通,最好將通話錄音,或在通話後立即以文字訊息覆述對話重點,並請對方確認,以作紀錄。
妥善保管報價單、合約及所有付款單據。
所有書面文件都極為重要。不論是最初的報價單、正式簽署的合約,還是每一筆的付款紀錄,例如銀行轉帳證明或收據,都必須妥善保管。這些文件能證明雙方的服務協議內容及你的實際支出。
拍攝所有施工差劣之處的清晰照片及影片作為佐證。
針對工程不合標準的地方,你需要用照片及影片詳細記錄。拍攝時應確保光線充足,從不同角度清晰地展示問題所在,例如窗框變形、漏水位置、配件裝配不當等。如果可以,最好在照片中加入日期標示,增強證據的可信性。
第三步:向消費者委員會正式投訴
準備所有證據,清晰陳述事件經過及爭議重點。
整理好所有證據後,你可以向消費者委員會提出正式投訴。在填寫投訴表格時,應有條理地陳述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清楚列明你的訴求,例如要求對方完成執漏、退回部分款項或作出賠償。
透過消委會的調解機制向商戶施壓。
消委會雖然沒有執法權力,但它是一個具公信力的官方調解平台。當商戶收到消委會的轉介信件後,很多時都會因為不想留下不良紀錄而願意作出讓步或和解。這一步通常是解決爭議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途徑。
第四步: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損失
了解申請條件(索償金額上限為75,000港元)。
如果透過消委會調解無效,而你的索償金額在75,000港元或以下,便可以考慮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這裡的程序相對簡單,不強制需要聘請律師,旨在讓市民能以較低廉的成本處理金錢糾紛。
學習填寫申索書,簡潔有力地陳述索償理據。
提出申索時,你需要填寫一份「申索書」。內容應基於你所搜集的證據,簡潔而有力地列出你的申索理據及要求的金額。審裁處的網站有提供詳細的指引及表格範本,讓市民更容易掌握整個流程。
第五步:向屋宇署投訴承建商專業失當
如事件涉及「合資格人士」或「註冊承建商」的專業操守問題,可向屋宇署報告。
如果你的個案不單是手工或收費問題,而是涉及更嚴重的專業失當,例如對方冒認「合資格人士」(QP)或「註冊承建商」(RC),或其工程嚴重違反安全標準,你可以向屋宇署作出投訴。屋宇署會就其註冊名單內的人員或承建商的紀律問題進行調查,這能對違規的公司構成相當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