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驗窗全攻略】收到驗窗令?一文看懂6大程序、費用及防騙要點

收到屋宇署寄來的「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感到不知所措?面對繁複的程序、浮動的市價,以及層出不窮的裝修陷阱,更擔心誤墮騙局。無需擔心!本文為你整合了「強制驗窗全攻略」,一文詳解由收信到完成修葺的六大法定程序、驗窗費用參考,並教你如何挑選可靠的承辦商,避開常見騙局,助你清晰理解每個步驟,順利履行法律責任,保障家居安全。

為何要強制驗窗?剖析計劃的法律責任與目的

講到要檢查鋁窗,很多人第一時間可能會覺得有點麻煩,但這其實是《建築物條例》下的一項重要法定責任,目的只有一個:保障公眾安全。香港樓宇密集,窗戶一旦日久失修,墮下街頭的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政府推行強制驗窗計劃,正是希望透過有系統的檢查窗戶,主動排除潛在的家居安全風險。

「強制驗窗計劃」的法律基礎與核心目標

這個計劃的正式名稱是「強制驗窗計劃」,它的法律依據源自《建築物條例》(第123章)以及《建築物(檢驗及修葺)規例》。計劃的核心目標非常清晰,就是主動找出並修葺有潛在危險的窗戶,從源頭預防因窗戶墮下而引致的意外,保障樓宇住戶和途人的安全。

哪些樓宇需要強制驗窗?

那麼,哪些樓宇會收到屋宇署的通知呢?簡單來說,所有樓齡達到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都需要進行強制檢查窗戶。不過,計劃有一個重要的豁免情況:如果你的住用樓宇樓高不超過3層,就無須納入此計劃範圍。至於非住用樓宇,例如商業大廈或工業大廈,只要樓齡達標,不論層數高低,都需要遵守規定。

計劃中的三大關鍵角色與職責

要順利完成整個驗窗流程,你需要了解當中的三個關鍵角色,他們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首先是你自己——業主。你是整個計劃的責任主體,負責委任專業人士、支付檢查鋁窗費用,並確保所有程序按時完成。

第二位是「合資格人士」(QP)。你必須委任他們來進行訂明檢驗。QP是專業人士,例如認可人士或註冊結構工程師,他們負責檢查窗的狀況,判斷是否安全,以及監督之後的修葺工程。

最後是「註冊承建商」。如果QP的檢查窗結果顯示需要維修,你就需要另外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在QP的監督下,負責實際的修葺工作。

收到驗窗令?六步曲輕鬆完成法定流程

收到屋宇署的驗窗令,要開始準備檢查鋁窗,這件事聽起來可能有點複雜。其實,整個法定流程可以清晰地拆解成六個步驟,只要按部就班,就能順利完成。讓我們一步步了解整個過程,從接收通知到完成所有要求。

第一步:接收及核實法定通知

當你收到強制驗窗計劃的法定通知書時,首要任務是確認通知的真偽。你可以直接前往屋宇署的官方網站,查閱最新的「強制驗窗計劃目標樓宇名單」,核對你的大廈是否在名單之上,這樣就能避免墮入詐騙陷阱。假如你是租客,收到信件後有責任立即轉交給業主處理,並配合後續的檢查窗戶安排。

第二步:委任合資格人士 (QP)

確認通知後,下一步就是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Qualified Person,簡稱QP)為你進行檢驗。合資格人士是受法例認可的專業人員,例如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或註冊檢驗人員等。你可以在屋宇署網站的「合資格人士名冊」中尋找並聯絡他們。建議可以聯絡數間公司,比較一下整體的檢查鋁窗費用和服務內容,再作決定。

第三步:QP上門進行專業訂明檢驗

合資格人士會預約時間上門,為你的單位進行全面的檢查窗戶程序。在檢驗當日,記得請對方出示由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上面應有其姓名、近照及有效日期,以核實其身份。他們會仔細檢查窗戶的各個部分,包括玻璃嵌板、窗框、窗扇、窗鉸以及用於固定的鉚釘和螺絲,確保一切符合安全標準。

第四步:了解檢驗結果與後續行動

檢驗完成後,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所有窗戶均符合安全標準,合資格人士會直接向屋宇署呈交證明文件,你的驗窗責任便告完成。第二種情況是發現有需要修葺的地方,合資格人士會向你詳細解釋窗戶的問題所在,並提供一份檢驗報告,說明需要進行的修葺工程範圍。

第五步:委任註冊承建商進行訂明修葺

如果檢驗結果顯示需要修葺,你就需要另外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來進行工程。註冊承建商必須是屋宇署名冊上的公司,你同樣可以在官方網站上找到他們的名單。整個修葺過程會在合資格人士的監督下進行,以確保工程質量及物料均符合法定要求。

第六步:提交文件完成法定要求

所有訂明的修葺工程完成後,合資格人士會再次檢查,確認窗戶已回復安全狀態。接著,他會負責向屋宇署呈交所有必需的證明文件,例如完工報告。文件獲屋宇署接納後,你便正式履行了該周期的法定驗窗要求。建議你向合資格人士索取一份已呈交文件的副本,以作個人紀錄。

驗窗四大核心標準:驗窗師傅檢查甚麼?

當合資格人士上門為你檢查鋁窗時,他們並非隨意看看,而是依據一套嚴謹的標準來評估窗戶的結構安全。整個檢查窗戶的過程,都圍繞著四大核心。了解這些標準,不僅讓你清楚知道檢查鋁窗費用到底用在哪裏,更能讓你與師傅溝通時更有信心。這些標準專注於結構安全,所以像防水膠邊老化引致的滲水問題,雖然同樣惱人,但並不屬於強制驗窗的法定修葺範圍。

標準一:玻璃嵌板是否安全

首先,師傅會仔細檢查每一塊玻璃。這一步的重點是找出任何潛在的破裂風險。任何肉眼可見的裂紋,無論大小,都會被視為不合格。因為一道微小的裂縫,在颱風或強風的壓力下,都可能迅速擴大,導致整塊玻璃碎裂,構成極大危險。所以,確保玻璃嵌板完好無缺,是檢查窗的第一道防線。

標準二:窗扇與窗框是否穩固

接著,師傅會檢查窗戶的整體框架結構,包括可活動的窗扇與固定的窗框。他會留意窗框或窗扇有沒有變形或彎曲,因為這會影響窗戶的密合度與穩定性。同時,他會檢查窗扇開關是否順暢,如果出現卡頓或過度鬆動的情況,都可能代表結構出現問題。一個穩固的框架,是確保窗扇不會在惡劣天氣下被吹脫的基礎。

標準三:窗鉸的效能與損耗

窗鉸是支撐整個窗扇重量的關鍵零件,自然是檢查的重中之重。師傅會細心觀察窗鉸有沒有明顯的銹蝕、變形,或者連接位有沒有鬆脫跡象。因為長期開關的磨損及風吹雨打的侵蝕,會令窗鉸的承托力下降。一旦窗鉸失效,窗扇便會失去支撐,極有可能飛脫墮街,後果不堪設想。

標準四:鉚釘及螺絲的固定能力

最後,師傅會逐一檢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是固定整個窗戶結構的鉚釘(俗稱拉釘)和螺絲。他會檢查這些金屬固定件是否有鬆脫、缺漏,或者出現嚴重的銹蝕。如果鉚釘周邊出現灰白色的粉末,或者螺絲滿是鐵銹,這代表金屬已經氧化,固定能力大打折扣。確保每一顆鉚釘和螺絲都牢固穩妥,是保障窗戶安全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避開驗窗陷阱:費用參考及選擇承辦商攻略

要順利完成整個檢查鋁窗的法定程序,除了了解流程,更要懂得避開坊間常見的陷阱。選擇一個可靠的承辦商和清楚了解檢查鋁窗費用,是保障自己權益的關鍵。以下將會分享一些實用攻略,助你在這個過程中作出明智決定。

提防三大常見驗窗陷阱

第一,要留心「免費檢查窗戶」的宣傳手法。部分公司以免費作招徠,但在完成基本檢查窗戶後,可能會以各種名目收取高昂的行政費或文件費。他們也可能誇大窗戶問題的嚴重性,誘導你進行非必要的昂貴維修。記住,強制驗窗的核心是結構安全,例如窗鉸和鉚釘,至於防水膠邊等雖然影響滲水,但並不屬於強制修葺的範圍。

第二,是提防報價含糊不清。一份專業的報價單,應該清晰列明所有收費項目,例如更換窗鉸、鉚釘或螺絲的具體數量、物料規格和單價。如果只收到一個籠統的總價,便難以判斷收費是否合理,日後也容易產生爭拗。

第三,要分清楚「註冊承建商」與「合資格人士」的角色。即使一間公司是屋宇署的註冊承建商,也不代表派來檢查窗的師傅就是法例要求的「合資格人士」(QP)。只有合資格人士才能進行訂明檢驗和簽署呈交政府的文件。因此,必須核實上門人員的個人資格。

驗窗及修葺費用市場參考

檢查鋁窗費用主要分為兩部分:合資格人士的檢驗監督費和註冊承建商的修葺工程費。市場上的收費沒有固定標準,但可以參考屋宇署發布的市場價格資料,讓自己心中有個預算。

一般而言,如果窗戶狀況良好,只需由合資格人士檢查並提交文件,費用大約由數百元至千多元不等。如果需要修葺,合資格人士的收費會因為涉及監督工作而提高。至於修葺費用,則視乎需要更換的配件種類和數量而定,例如更換一對不銹鋼窗鉸的費用約為百多至數百元,更換全窗的鉚釘和螺絲亦是相近的價位。建議最少尋找兩至三家公司報價作比較,以了解市場的合理水平。

如何選擇可靠的專業人士及承辦商

要找到可靠的專業人士,第一步是做好資料搜集。你可以到屋宇署的官方網站,查閱「合資格人士」和「註冊承建商」的名冊,確保你選擇的公司和人員均已註冊,這是最基本的保障。

當檢驗人員上門時,你可以要求他出示由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這張卡上有他的姓名、照片及有效日期,是核實其身份最直接的方法。

在決定聘用前,務必簽訂清晰的書面合約。合約內容應詳細列出所有工程項目、使用物料的規格、各項收費明細,以及工程的預計完成時間。所有口頭承諾都應該寫進合約之中。

最後,完成所有檢驗及修葺工序後,記得向合資格人士索取已呈交屋宇署的表格副本,並妥善保存所有單據和合約,這既是完成法定要求的證明,也是在出現問題時追討的依據。

強制驗窗計劃常見問題 (FAQ)

大家在準備檢查鋁窗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疑問。我們整理了一些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為你提供清晰的解答,讓你更順利地完成整個檢查窗戶的流程。

玻璃幕牆是否屬於強制驗窗計劃範圍?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疑問,特別是對於住在新型樓宇的朋友。答案是:不屬於。強制驗窗計劃主要針對的是傳統窗戶的結構安全。至於大面積的玻璃幕牆(Curtain Wall),它屬於「強制驗樓計劃」的規管範圍,檢驗標準和程序都有所不同。所以,如果你收到的是驗窗通知,只需專注於單位內的一般窗戶就可以了。

若不遵守法定通知會有何法律後果?

這點需要特別留意,因為不遵守法定通知的後果相當嚴重。這並非只是罰款了事,而是刑事罪行。根據《建築物條例》,任何業主如果沒有合理辯解而不遵從通知,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和監禁3個月。如果罪行持續,每日更可加罰2,000元。屋宇署亦有權委派承建商代為進行檢驗和修葺,然後再向業主追討所有相關費用,以及不超過百分之二十的附加費。

作為租客,在驗窗過程中有何責任?

如果你是租客,收到法定通知後,法律責任主要有兩項。第一,你需要盡快將通知書轉交給業主,因為最終的法律責任在於業主。第二,你需要配合業主委派的合資格人士及承建商,讓他們進入單位進行檢查窗戶和必要的維修工程。保持良好的溝通,是確保過程順暢的關鍵。

大廈公用地方的窗戶由誰負責?

大廈公用地方,例如樓梯、走廊或會所的窗戶,其檢驗和維修責任由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承擔。法團需要委任合資格人士進行檢查,而相關的檢查鋁窗費用會由管理費或維修基金支付。如果大廈沒有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則責任將由全體業主共同分擔。

如何投訴合資格人士或承辦商的服務?

如果在檢查窗的過程中,你對合資格人士或承辦商的專業操守、服務質素或收費有疑問,可以先嘗試直接與對方溝通解決。如果問題未能解決,你可以向屋宇署提出書面投訴。屋宇署會就涉及註冊專業人士或承建商的紀律問題進行調查。若是涉及合約或金錢糾紛,你亦可尋求消費者委員會的協助或透過其他法律途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