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舊式公屋,想安裝鋁窗以遮風擋雨、提升生活質素,卻發現過程遠比想像中複雜?面對房屋署與屋宇署的雙重規管、繁瑣的申請步驟,以及「為何鄰居可以裝,我的單位卻不行?」等疑問,往往令人感到無從入手。究竟公屋裝鋁窗須遵守哪些核心法規?「新安裝」與「維修更換」的申請流程有何分別?工程費用預算又是多少?
本文為您提供一站式公屋換窗全攻略,由淺入深,清晰拆解房署的四大規例、申請步驟、價錢預算,並解答「有框冇窗」、「祖父條款」等常見疑難,助您掌握所有關鍵資訊,順利為安樂窩完成合規的鋁窗工程。
公屋換窗須知:房署與屋宇署的雙重法規
為家中的舊式公屋鋁窗進行更換或安裝,看似是簡單的家居改善工程,但實際上牽涉到兩個重要的政府部門:房屋署與屋宇署。這意味著所有舊公屋裝鋁窗的工程,都必須同時符合這兩個機構的規定。了解它們各自的角色和法規,是順利完成工程的第一步。
為何公屋換窗須遵守雙重規管?
要理解這個雙重規管的制度,我們可以從兩個機構的不同職責入手。一個是單位的大業主,另一個是全港的建築安全監管者,兩者的關注點各有側重。
房屋署的業主角色與內部指引
首先,房屋署是所有公共租住房屋單位的業主。就如私人樓宇的租客需要遵守租約條款一樣,公屋住戶進行任何改動,都必須先獲得業主(即房屋署)的同意。房屋署會基於樓宇管理、結構安全及外觀統一等考量,制定一系列內部指引,確保任何工程都不會影響樓宇的整體性和其他住戶。
屋宇署《建築物條例》的法律框架
另一方面,屋宇署是根據香港法例《建築物條例》執法的法定機構,職責是確保全港所有建築物的安全。無論是私人樓宇還是公共房屋,任何涉及樓宇結構或安全的工程,都必須遵守《建築物條例》的規定。所以,舊公屋換窗工程不僅是房署的內部事務,也是一項受法律監管的建築工程。
核心規管一:屋宇署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
屋宇署的法規聽起來可能很複雜,但對於更換鋁窗這類工程,政府設立了一套簡化程序,就是「小型工程監管制度」。
公屋鋁窗工程如何歸類為「小型工程」
根據「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大部分窗戶的安裝、更換或維修工程,都被界定為「小型工程」。這個制度的目的,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簡化法定程序。雖然程序簡化了,但工程仍然必須由屋宇署註冊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負責,並且要按照法例要求進行申報。
關乎「訂明格式」及「照明與通風」的法定要求
這個制度中有兩項關鍵的法定要求。第一,所有工程都必須按照「訂明格式」向屋宇署呈報。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任何窗戶改動都不能削弱單位的「天然照明及通風」水平。如果設計方案未能滿足法例對採光和空氣流通的最低標準,即使聘請了合資格承建商,申請也很大機會被拒絕。
核心規管二:房屋署對公屋鋁窗的特定指引
除了要遵守屋宇署的法律框架,住戶還必須遵循房屋署作為業主所訂立的具體指引。這些指引通常更為細緻,關乎窗戶的設計和安裝細節。
露台鋁窗安裝標準:「防盜欄柵之內」原則
一項常見的房署指引,是要求露台的鋁窗必須安裝在原有的防盜欄柵或鐵欄的內部。這個做法是為了保持大廈外觀的統一性,同時避免窗戶結構突出樓宇外牆,影響結構安全。
房署標準鋁窗設計:「三趟式」規格參考
為了方便住戶,房屋署通常會提供一些標準設計作參考,例如常見的「三趟式」鋁質趟窗。這種設計在通風、清潔和安全性方面取得了較好的平衡。住戶可以此為藍本與承建商溝通,但最終方案仍需視乎單位的實際情況而定。
為何不同類型公屋(如Y型、和諧式)的規定各異?
住戶可能會發現,鄰居單位的規定與自己的不一樣。這是因為香港的公屋設計經歷了多個時代的演變,例如Y型、長型、和諧式等,它們的建築結構、露台尺寸和窗戶位置都大不相同。因此,房屋署會針對不同類型的公屋樓宇,制定相應的鋁窗安裝指引,以確保工程能配合其獨特的建築設計。
為何我的公屋不能裝窗?解構政策、安全及歷史因素
處理舊式公屋鋁窗的問題時,最令人困惑的莫過於:「為何鄰居單位有窗,我的單位卻不能安裝?」這個疑問的答案,其實牽涉到消防安全、法律條款,甚至是幾十年前的建築設計理念。現在就讓我們一步步拆解這些看似複雜的因素。
安全優先:消防條例如何影響公屋鋁窗安裝?
在所有關於舊公屋換窗的考慮中,消防安全永遠是首要原則。很多時候,能否安裝鋁窗的決定性因素,並非房屋署的意願,而是嚴格的消防條例。
面向走廊的氣窗:部分公屋被要求封閉的原因
你可能會留意到,近年有些舊式公屋單位面向走廊的氣窗被要求封閉。這項措施並非隨意而為,而是基於一個極為重要的安全考量:防止火災時濃煙迅速蔓延至公共走廊。走廊是唯一的逃生通道,保持其暢通無阻是保障所有住戶安全的關鍵。
防火效能:「半小時抗火能力」的重要性
消防條例的核心要求,在於建築物料的防火效能。現行標準要求面向走廊的牆壁及窗戶等結構,必須具備至少「半小時抗火能力」。這代表在火警發生後的首三十分鐘內,該結構能夠有效抵擋火焰和高溫,並且阻止致命濃煙穿透。舊式的普通玻璃氣窗或鋁窗完全達不到這個標準,一旦遇熱便會迅速破裂,失去所有保護作用。
在通風與防火安全之間的權衡
封閉氣窗或限制安裝新窗,無疑會影響單位的自然通風,這也是許多住戶最關切的問題。然而,在個人居住的舒適度與整座大廈的公共安全之間,法規必須作出權衡。火災的風險是集體的,任何一個單位的消防缺口,都可能危及所有鄰居的生命安全,因此防火規定往往凌駕於對通風的個別需求之上。
解開「鄰居有窗,我冇得裝」之謎:「祖父條款」的應用
「為何鄰居可以,我不可以?」這個問題的答案,通常就在於一項名為「祖父條款」的法律原則。這並非厚此薄彼,而是一個關乎法例生效時間點的處理方式。
什麼是豁免條款(祖父條款)?
豁免條款,或俗稱的「祖父條款」(Grandfather Clause),是指新制定的法規,不追溯應用於在法規生效前已經合法存在的狀況。就舊公屋裝鋁窗而言,這意味著如果某些單位的鋁窗是在相關消防條例或屋宇署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實施之前已經安裝,它們就可以被視為「既有設施」而獲得保留。
制度實施前後的差異:現存舊鋁窗的合法性解釋
因此,你看到鄰居單位存在的鋁窗,很可能是制度實施前的產物,它們的存在是合法的。住戶可以對這些舊窗進行維修,但不能將其完全拆除再重新安裝一個新款式。然而,對於目前仍然是「有框冇窗」的單位,任何新安裝工程都必須嚴格遵守現行的法規,包括滿足最新的消防及通風標準,而這在舊式公屋的建築結構上往往難以實現。
建築設計的時代背景:「有框冇窗」的歷史成因
要完全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過去,看看舊式公屋的設計初衷。當年「有框冇窗」的設計,並非偷工減料,而是當時社會生活背景下的產物。
「有框冇窗」的設計初衷:從通風、防盜到生活習慣變遷
在冷氣機尚未普及的年代,通風是居住舒適度的關鍵。這種開放式設計,特別是廚房和廁所設於露台的佈局,旨在促進單位內外的空氣對流,保持乾爽。同時,窗框上的鐵枝或欄柵設計,也兼顧了基本的防盜功能。隨著時代變遷,市民對私隱度、隔音和使用冷氣的需求增加,「有框冇窗」的設計便與現代生活習慣產生了矛盾,引發了今日大家對舊公屋換窗的種種討論。
公屋裝鋁窗申請指南:維修與新安裝流程全拆解
想為家中的舊式公屋鋁窗進行工程,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楚整個流程。不論是計劃為舊公屋裝鋁窗,還是進行簡單維修,都需要遵循房屋署的一套既定程序。這套程序並非單純的行政手續,而是確保工程符合安全與法規的重要關卡。整個申請過程可以分為兩大類,清楚了解其中的分別,就能讓你的舊公屋換窗計劃事半功倍。
第一步:判斷工程類型 — 「新安裝」vs「維修更換」
在開始任何行動前,你必須先判斷你的工程屬於「新安裝」還是「維修更換」,因為兩者的申請流程和所需文件截然不同。這個判斷是整個申請過程的基礎,決定了你需要走的路線。
決策圖:一分鐘判斷工程屬於「新安裝」或「維修」
你可以透過以下幾個簡單問題,快速判斷自己的工程類型:
1. 你計劃安裝窗戶的位置,目前是否有窗戶存在?(例如:在原本開放式的露台加裝窗戶)如果沒有,這就屬於「新安裝」。
2. 你是否只更換窗戶的個別零件,例如窗鉸、窗鎖、拉釘或破裂的單塊玻璃?如果是,這就屬於「維修更換」。
3. 你是否打算更換整組窗戶,但新窗的尺寸、物料和開啟方式與原有窗戶完全相同?這通常歸類為「維修更換」,但最好先向屋邨辦事處確認。
「新安裝」與「維修更換」的定義及關鍵區別
「新安裝」指的是在原本沒有窗戶的地方加建窗戶。最常見的例子是在公屋單位的露台防盜欄柵之內,加裝全新的鋁窗。這類工程因為涉及更改樓宇的設計和通風採光,所以監管最為嚴格。
「維修更換」則是指對現有的窗戶進行保養或更換部件,目的在於恢復其原有功能及安全標準。例如更換老化鬆脫的拉釘、損壞的窗鉸,或者更換單一扇破裂的玻璃。
兩者最關鍵的區別在於:「新安裝」必須在事前取得房屋署的「原則上批准書」,而「維修更換」則豁免了這一步。
情況一:「新安裝」鋁窗申請及施工流程
如果你判斷工程屬於「新安裝」,就需要跟足以下四個步驟,缺一不可。
步驟1:向屋邨辦事處提交書面申請
所有新安裝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親身前往你所屬的屋邨辦事處,索取並填寫相關申請表格。這是啟動程序的正式途徑,切勿在未提交申請前展開任何工程。
步驟2:取得關鍵文件「原則上批准書」
提交申請後,房屋署會進行審批。如果你的申請符合規定,辦事處就會發出一份名為「原則上批准書」的文件。這份文件是整個工程的「通行證」,代表署方原則上同意你的安裝計劃。收到這份文件後,你才能夠合法地進行下一步。
步驟3:聘請合資格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
取得批准書後,你必須聘請一位在屋宇署名冊上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來負責施工。這是法律規定,旨在確保工程由具備專業資格和知識的人員進行,保障結構安全。你可以在屋宇署的官方網站查閱承建商名冊。
步驟4:向房屋署「獨立審查組」提交工程申報
工程展開前,你和承建商需要一同填寫指定的表格,連同「原則上批准書」的副本,一併提交給房屋署的「獨立審查組」。這個部門負責從技術層面監督工程符合標準。完成這一步,工程才算正式合法展開。
情況二:「維修更換」鋁窗的簡化程序
如果你的工程只是維修現有窗戶,程序會相對簡單一些,但依然有嚴格的要求。
為何鋁窗維修無需「原則上批准書」?
因為維修工程的目的,是維持窗戶原有的安全狀態,並未改變樓宇的結構或設計。例如更換生鏽的窗鉸,是為了防止窗戶墜落的風險。基於這個前提,房屋署簡化了程序,租戶無需為這類小型保養工作預先申請批准。
維修工程核心要求:仍須聘用註冊承建商及事後申報
雖然豁免了事前申請,但「維修更換」工程的兩個核心要求依然存在:
1. 必須聘用「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即使只是更換一顆拉釘,也必須由合資格的承建商進行。
2. 必須事後申報:工程完成後,承建商依然需要向房屋署的「獨立審查組」提交完工申報,以作記錄。
圖解鋁窗安裝:合規 vs 違規案例
了解流程後,知道怎樣的安裝才算合規同樣重要。
合規安裝示範:安裝於防盜欄柵內的正確做法
對於在露台加裝鋁窗的工程,房屋署有明確指引。合規的做法是將整組鋁窗安裝在露台原有的防盜欄柵之內。窗戶的任何部分都不能超越欄柵的垂直平面向外伸展。最常見的合規設計是「三趟式」鋁窗,既能滿足通風需求,又符合結構安全要求。
常見違規案例:尺寸、物料與安裝位置錯誤
違規安裝的情況五花八門,常見的錯誤包括:
* 位置錯誤:將鋁窗安裝在防盜欄柵之外,形成「外飄窗」,這會改變大廈外觀並帶來結構風險。
* 尺寸錯誤:擅自擴大或改動原有的窗戶洞口尺寸。
* 物料錯誤:使用不符合房署標準規格的鋁材或玻璃。
一旦被發現違規,房屋署有權要求住戶自費將其還原,到時便會得不償失。
公屋換窗價錢及承建商選擇:工程費用預算指南
談到舊式公屋鋁窗的更換工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想必就是費用和如何尋找可靠的師傅。更換鋁窗不單是為了美觀,更直接關乎家居安全和舒適度。這部分會為你詳細拆解整個舊公屋換窗的費用預算,從責任誰屬到具體價錢,並且教你如何一步步選擇合資格的承建商,讓你的工程順利完成。
費用由誰負責?釐清「公屋自費修葺項目」
為何公屋換窗費用須由住戶承擔?
一個很直接的問題是,更換鋁窗的錢應該由誰來付?根據房屋署的指引,更換或新安裝單位內的鋁窗,屬於「公屋自費修葺項目」。簡單來說,房屋署的角色是業主,而住戶是租客。租約訂明了雙方的維修責任,而單位內部的非結構性固定裝置,例如窗戶、廚櫃或地板等,其保養和更換通常都由住戶負責。所以,進行舊公屋裝鋁窗的工程,費用需要由住戶自己承擔。
房署負責的維修範圍與自費項目的分野
要清晰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分辨一下房屋署與住戶的責任範圍。房署主要負責的是樓宇的結構安全及公用設施,例如大廈外牆、走廊、水泵系統、消防設備等。如果這些部分出現問題,房署會安排維修。而單位內部的裝置,特別是租戶入住後自行加裝或想升級的部分,就歸類為自費項目。鋁窗正屬於後者,除非窗戶的損壞是源於樓宇結構問題,否則其維修或更換的開支,都需要住戶自行處理。
公屋鋁窗工程費用預算
影響價錢的因素:鋁材規格、玻璃種類、工程複雜度
舊公屋換窗的價錢並非一個固定數目,它會受到幾個主要因素影響。首先是鋁材規格,市面上常見的鋁材有不同厚度,例如俗稱的「50料」,數字代表鋁材框架的闊度為50毫米,用料越厚實,價錢自然越高。其次是玻璃種類,普通的清玻璃最經濟,你也可以選擇有色的茶色玻璃、磨砂玻璃,或者具備更佳隔音和安全效能的夾層玻璃,不同種類的玻璃價錢差異可以很大。最後,工程的複雜度,例如窗戶的數量、尺寸、是否需要搭建棚架、以及清拆舊窗和處理廢料的費用,都會直接影響最終的報價。
價錢參考:不同類型公屋(如Y型、長型)的工程費用估算
雖然價錢浮動,但我們仍可以提供一個大概的市場參考。以一間標準的公屋單位為例,如果更換全屋2至3隻窗,採用基本規格的鋁材和清玻璃,工程費用普遍由港幣$15,000至$30,000不等。不同樓宇設計的窗戶尺寸和數量也不同,例如Y型公屋的窗戶設計較為統一,而長型公屋或舊式和諧式單位,其窗戶佈局可能更多樣化。最好的方法是邀請幾間承建商上門視察,根據你的實際情況提供具體報價作比較。
如何選擇合資格的註冊承建商?
步驟一:查閱屋宇署註冊承建商名冊
這是最關鍵而且不能省略的一步。根據法例,所有窗戶工程都必須由屋宇署註冊的「小型工程承建商」進行。你可以直接到屋宇署的官方網站,查閱最新的註冊承建商名冊。名冊上有承建商的公司名稱、註冊編號及聯絡方法。聘請持牌的承建商,不單是為了符合房屋署的要求,更是為了保障工程符合安全標準,避免日後出現滲水或窗戶飛脫等嚴重問題。
步驟二:面見及篩選承建商(附問題清單)
找到幾間心儀的註冊承建商後,下一步就是聯絡他們並進行面談。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評估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經驗。你可以準備一些問題去提問,例如:
– 貴公司處理過多少宗公屋鋁窗工程?
– 是否熟悉向房屋署「獨立審查組」提交文件的程序?
– 可否提供過往在同類型公屋(例如Y型)的工程案例作參考?
– 工程包含哪些項目?是否包括清拆、物料、安裝及廢料處理?
透過他們的回答,你可以判斷他們是否真的了解公屋的特定規定。
步驟三:索取詳細報價單,提防隱藏收費
篩選後,邀請兩至三間承建商上門度尺並索取正式的報價單。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應該詳細列明所有項目,包括鋁材的品牌和規格、玻璃的種類和厚度、窗鎖等配件的詳情、搭棚費用(如需要)、清拆及清運費、以及第三者保險等。你要特別留意報價單上有沒有含糊不清的條款,例如「雜項」或「後加費用」,並且問清楚所有細節。簽訂合約前,確保所有口頭承諾都已白紙黑字寫在單據上,這樣才能有效保障自己的權益,避免工程中途出現不必要的爭拗。
公屋裝鋁窗常見問題 (FAQ)
我的公屋「有框冇窗」,可以申請裝鋁窗嗎?
處理舊式公屋鋁窗的問題,尤其是遇到「有框冇窗」的單位,確實是不少租戶的疑問。這種設計在舊式公屋中很常見,但隨著生活習慣改變,加裝窗戶的需求變得十分普遍。原則上,租戶是可以提出申請的,不過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而且結果往往取決於單位的具體設計與房屋署的審批標準。
參考案例:石硤尾邨的政策爭議與解決方案
過去曾有石硤尾邨的長者住戶,其單位的廚房與廁所皆設於「有框冇窗」的露台。為了照顧患病的家人,免受風雨侵襲,他計劃自費裝上鋁窗,但最初遭到屋邨辦事處職員引用《建築物條例》拒絕。職員解釋,在露台加裝窗戶會影響單位的「照明及通風」,因此不符合法例要求。
這引發了一個疑問:為何同邨有其他單位可以安裝?署方當時解釋,那些是「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實施前已安裝的窗戶,在「祖父條款」下可獲豁免保留。事件經傳媒報道後,房署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其後發出通告指「非改動或非全部更換現有露台窗戶」無需申請。這個案例正正反映了政策的複雜性,以及住戶實際需要與建築條例之間的矛盾。
如何就健康或家庭需要與屋邨辦事處有效溝通
假如你因為健康或家庭特殊需要,確實有必要為舊公屋裝鋁窗,有效的溝通是關鍵。你可以準備一份書面陳述,詳細說明你的具體情況,例如家中有長者或長期病患,沒有窗戶會對他們的健康構成直接影響。如果能附上醫生證明等文件,可以增加理據的說服力。溝通時,重點應放在實際的生活困難及安全考量上,而非單純的個人喜好,並禮貌地向辦事處查詢可行的解決方案或替代設計建議。
公屋鋁窗申請被拒絕應如何處理?
當舊公屋換窗的申請被拒絕時,第一步是必須了解背後確實的原因。大部分情況下,官方理由都與法規要求有關,而不是辦事處職員的個人決定。清楚原因後,才能判斷是否有應對的空間。
常見被拒原因:未能滿足「照明及通風」要求
最常見的拒絕理由,就是加裝窗戶後,會導致單位未能滿足《建築物條例》中對「照明及通風」的法定要求。簡單來說,法例規定每個居住空間都需要有足夠的自然光線和空氣流通。如果你的單位是靠露台來為客廳或房間提供採光及通風,一旦將露台完全圍封,就會阻擋了這條重要的通道,令室內的環境不符合標準。這是基於安全和健康的硬性規定,所以署方在審批時會非常嚴格。
後續步驟:修改設計方案後能否重新申請
首次申請被拒絕,不代表完全沒有機會。你可以與你聘請的註冊承建商商討,看看能否修改設計方案以符合規定。例如,將原本的全封閉式設計,改為只安裝部分窗戶,或者採用通風效能更佳的窗戶類型。修改方案後,你可以再次向屋邨辦事處提交申請。重點是新的設計必須能夠證明它解決了之前「照明及通風」不足的問題。
可以自行聘請非註冊師傅進行工程嗎?
絕對不可以。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根據法例,所有關於窗戶的安裝、更換或維修,都屬於「小型工程」,必須由屋宇署註冊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進行。自行聘請非註冊師傅進行工程,不但違反了房屋署的租約,更觸犯了《建築物條例》。
違規施工的潛在風險:法律責任、安全隱患及保險問題
違規施工的後果可以非常嚴重。首先是法律責任,租戶與施工者都可能被檢控。其次是巨大的安全隱患,未經註冊的師傅可能對工程標準及物料規格認知不足,安裝的鋁窗一旦鬆脫或掉落,後果不堪設想。最後是保險問題,如果因違規安裝的窗戶引致意外,例如脫落擊傷途人或造成財物損失,任何家居保險都極有可能不會提供保障,所有賠償責任將由租戶個人承擔。因此,為了保障自己和公眾安全,必須聘用合資格的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