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窗收費怕被呃?屋宇署強制驗窗終極指南:業主必讀6大步驟、揀公司防騙錦囊及報價全攻略

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窗通知,第一時間是否擔心驗窗收費過高,甚至怕墮入不良承辦商的報價陷阱?面對複雜的法例要求和坊間參差不齊的服務商,業主往往感到徬徨無助。為此,我們為您準備了這份終極指南,旨在化繁為簡,讓您一次過掌握整個強制驗窗計劃的核心。本文將會由淺入深,詳細拆解由屋宇署發出通知後的6大處理步驟、全面分析驗窗費用的構成與市價,並提供實用的防騙錦囊,助您輕鬆揀選合資格又可靠的驗窗公司。無論是想了解法律責任、獲取清晰報價,還是避免不必要的罰款,這份全攻略都能為您提供最清晰的指引。

了解屋宇署強制驗窗計劃:業主責任與官方指引

談到驗窗收費屋宇署的規定,很多業主朋友可能都會感到有點複雜。其實,只要清楚了解整個「強制驗窗計劃」的來龍去脈,就會發現處理起來並非想像中困難。這篇文章會像朋友間交流一樣,為你一步步拆解驗窗 屋宇署的官方指引,讓你輕鬆掌握自己的責任。

何謂「強制驗窗計劃」?

簡單來說,「強制驗窗計劃」是政府為了保障公眾安全而設立的一項法規。當樓宇的業主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法定通知後,就需要聘請專業人士為物業的窗戶進行安全檢驗,並且在有需要時安排修葺工程。

計劃目的與法律基礎

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是預防窗戶因為日久失修而鬆脫墜落,對街道上的途人構成危險。所有相關規定都建基於香港法例《建築物條例》(第123章),所以這不僅是一個建議,而是每位相關業主都必須履行的法律責任。

哪些樓宇須參與計劃?

那麼,哪些樓宇會收到通知呢?屋宇署每年都會揀選目標樓宇,通常是樓齡達到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因此,如果你的物業已有一定樓齡,便有機會需要參與這個計劃。

可獲豁免的情況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如果你的物業是樓高不超過3層的住宅樓宇,例如一些村屋或獨立屋,一般都可以獲得豁免,不需要參與強制驗窗。

業主須知的核心法律責任

了解了計劃的基本概念後,接下來就談談最重要的部分:作為業主,你需要知道的核心法律責任。

收到法定通知後的首要步驟

當你收到屋宇署寄來的法定驗窗通知時,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委任一位「合資格人士」(Qualified Person,簡稱QP)為你的窗戶進行訂明檢驗。這位QP必須是屋宇署認可的專業人士,你可以在屋宇署的網站上查閱合資格的驗窗公司 屋宇署名單,從中選擇服務商。

公用地方與私人單位的責任劃分

這是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責任的劃分其實相當清晰。你自己單位內的窗戶,是由你個人負責檢驗及維修。至於大廈的公用地方,例如走廊、樓梯間或大堂的窗戶,則是由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或全體業主共同負責。這時候,法團就需要委任QP處理公用地方的驗窗事宜,相關費用也會由管理費基金或由大家集資分攤。

驗窗收費全解析:由屋宇署參考價到最終報價

談及驗窗收費屋宇署的相關指引,許多業主朋友都會感到有些複雜。實際上,最終的報價並非單一數字,而是由檢驗、維修等多個部分組成。想掌握預算,就要先了解整個費用的結構,從屋宇署驗窗參考價開始,一步步看清最終報價單上的每個項目。

驗窗費用構成:QP檢驗費與RC維修費

要清晰掌握驗窗開支,可將其拆解為兩個核心部分:由「合資格人士」收取的檢驗監督費,以及由「註冊承建商」收取的實際維修費。這兩個角色職責分明,收費性質也各有不同。

合資格人士 (QP) 的檢驗服務收費

這部分費用是支付給合資格人士 (QP) 的專業服務。它主要涵蓋了上門為窗戶進行訂明檢驗、判斷窗戶是否安全,以及向屋宇署呈交所需文件的行政工作。如果窗戶需要修葺,此費用通常還會包括監督維修工程的責任。市場上,純檢驗連呈報文件的收費,每單位約由數百元至千多元不等,視乎服務範圍而定。

註冊承建商 (RC) 的修葺工程收費

當合資格人士判斷窗戶有損壞,需要進行「訂明修葺」時,便會產生這筆費用。這部分是支付給註冊承建商 (RC) 進行具體施工的開支,例如更換已銹蝕的窗鉸、拉釘或破損的玻璃。收費模式通常按每扇窗或每個更換的部件計算,報價單上會詳細列出各項維修物料及人工的費用。

影響最終驗窗報價的關鍵因素

即使是同一座大廈,每戶收到的最終報價都可能有所不同。這是因為有幾個關鍵因素會直接影響價錢,了解這些因素有助你評估報價的合理性。

窗戶數量、尺寸及損壞狀況

這是最直接的成本因素。單位內的窗戶數量愈多,需要檢驗及維修的基數就愈大。窗戶的尺寸同樣關鍵,特大或異形的窗戶,其配件和維修工序都可能更複雜,成本自然較高。此外,窗戶的損壞程度是決定維修費用的主因,輕微的螺絲更換與嚴重的窗鉸變形,兩者的工程費用可以相差很遠。

承辦商資歷與經營成本

不同的驗窗公司或承辦商,其收費標準亦有差異。一間具備多年經驗、信譽良好且已購買足額保險的公司,其報價可能會略高於規模較小的團隊。公司的經營成本,例如租金、員工薪酬及採購的物料質素,都會反映在最終收費上。

工程複雜程度與地點

如果窗戶位置難以觸及,例如需要搭建臨時工作台,或涉及高空工作的特殊安全措施,工程的複雜性及風險便會增加,從而推高費用。同時,物業的地理位置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偏遠地區或交通不便的地點,部分公司可能會收取額外的交通附加費。

互動式網上估價計算機:即時獲取初步預算

為了讓你對潛在開支有個初步概念,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簡單易用的網上估價工具。你只需要輸入幾個基本資料,就能即時獲取一個初步的費用估算,作為你尋找驗窗公司時的參考。

如何使用我們的估價工具

使用方法非常直接。你只需按照頁面提示,輸入你單位內窗戶的大約數量、選擇窗戶類型,系統就會根據市場上的平均數據,為你計算出一個大概的檢驗及基本維修費用範圍。整個過程只需數分鐘,方便快捷。

免責聲明及估價說明

請注意,此網上估價工具提供的金額僅為初步參考預算,並非最終的正式報價。準確的費用必須由合資格人士親身上門詳細檢驗後,根據窗戶的實際狀況才能確定。此估算已力求貼近市場價格,但並未包含任何特殊或複雜的維修項目。

屋宇署強制驗窗流程:由收到通知到完成的全方位指南

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窗通知,許多業主首先想到的就是流程會否很繁複,以及驗窗收費屋宇署的標準是怎樣。其實,整個驗窗流程有清晰的法定步驟,只要跟著指引一步步完成,便能順利履行法律責任。大家可以將這個過程看成一個為窗戶進行的專業「身體檢查」,確保家居安全。以下我們將會拆解整個流程,讓你一目了然。

強制驗窗六大核心步驟

由收到通知書到完成驗窗,整個過程主要圍繞六個核心步驟。只要清楚了解每一步的目的,就能輕鬆應對。

步驟一:委任合資格人士 (QP)

業主收到通知後,首要任務是委任一位屋宇署認可的「合資格人士」(Qualified Person, QP)進行檢驗。QP是具備專業資格的建築專業人士或承建商,他們是執行整個驗窗計劃的關鍵角色。

步驟二:進行訂明檢驗

QP會親自上門,為單位內所有窗戶進行訂明檢驗。檢驗範圍包括玻璃、窗框、窗鉸、鉚釘及螺絲等所有關乎安全的構件,確保它們的狀態穩固安全。

步驟三:判斷是否需要修葺

檢驗完成後,QP會作出專業判斷。如果所有窗戶都處於安全狀態,QP會直接向屋宇署呈交證明文件,流程便告一段落。如果發現有窗戶需要維修,就會進入下一步。

步驟四:委任註冊承建商 (RC) 進行修葺

若窗戶需要維修,業主便須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Registered Contractor, RC)來進行訂明修葺工程。值得注意的是,負責檢驗的QP與負責施工的RC是兩個獨立的角色,確保工程質素受到專業監督。

步驟五:在QP監督下完成訂明修葺

所有修葺工程,都必須在QP的監督下進行。QP的角色是確保RC所用的物料和施工方法都符合屋宇署的安全標準,這一步是保障工程質素的關鍵。

步驟六: 呈交證明文件予屋宇署

當所有修葺工程在QP監督下完成後,QP會負責向屋宇署呈交最終的證明文件,確認你的單位已完成整個強制驗窗的法定要求。

我們的服務承諾:「48小時快速呈報保證」

我們理解業主希望盡快完成整個流程,了卻一樁心事。因此,我們特別推出「48小時快速呈報保證」,提升處理效率。

效率承諾詳情

在你的窗戶確認檢驗合格,或所需修葺工程完成後的48小時內(以工作天計算),我們保證會將所有必需文件整理妥當,並呈報予屋宇署。

保證在指定工作天內完成文件呈報

這項承諾旨在減少你的等待時間,讓你更快收到屋宇署的確認,確保整個驗窗 屋宇署的法定程序能迅速及穩妥地完成,讓你安心。

如何選擇合資格驗窗公司?避開收費陷阱實用清單

在處理驗窗收費屋宇署的強制規定時,選擇一間專業可靠的驗窗公司是保障家居安全與個人權益的首要任務。市面上的服務商質素參差,要避免墮入收費陷阱,業主必須學會辨識專業資格和掌握核實步驟。這份實用清單,將會由淺入深,協助你作出明智的選擇。

辨識兩大關鍵角色:合資格人士 (QP) 與註冊承建商 (RC)

在強制驗窗計劃中,有兩個獨立而重要的角色,清楚理解他們的分工,是保障工程質素的第一步。簡單來說,整個流程就像看醫生和配藥,一個負責診斷,另一個負責執行。

「合資格人士」(QP) 的職責與資格

「合資格人士」(Qualified Person, QP) 扮演著「醫生」的角色。他們是屋宇署認可的專業人士,例如建築師或工程師。QP的主要職責是進行訂明檢驗,準確判斷窗戶是否存在安全風險,並判斷是否需要進行修葺。如果需要維修,QP還需要負責監督整個修葺工程,確保工程符合法例標準,最後再向屋宇署呈交證明文件。

「註冊承建商」(RC) 的職責與資格

「註冊承建商」(Registered Contractor, RC) 則扮演「承辦工程人員」的角色。他們是持有屋宇署發出相關牌照的承建商,負責執行具體的維修工程,例如更換窗鉸、鉚釘或鎖具等。所有修葺工作,都必須在QP的監督下進行,確保施工質量和使用物料都合乎安全規定。

區分QP與RC的重要性:保障工程質素

將檢驗監督 (QP) 與施工 (RC) 的角色分開,是屋宇署制度設計的核心。這種權責分離的安排,能有效避免利益衝突。QP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專業人士,確保所有建議的維修項目都是基於安全需要,而非為了增加工程利潤。這個機制為業主提供了極佳的保障,確保工程質素符合法定要求。

選擇服務商的核實步驟與防騙錦囊

掌握了基本概念後,你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驟,為你的單位選擇合適的服務商。

第一步:在屋宇署網站核對QP及RC名單

任何聲稱提供驗窗服務的公司,其委派的QP及RC都必須名列於屋宇署的官方名冊上。在聘用任何服務商之前,務必到屋宇署的網站,輸入該名人士或公司的名稱進行查冊核實。同時,QP上門檢查時,應主動要求其出示由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以核實其身份。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障。

第二步:索取詳細報價,釐清強制與非強制維修項目

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是判斷驗窗公司是否專業的關鍵。報價單上應詳細列明每一項維修項目的收費,例如更換窗鉸、鉚釘的數量和單價。更重要的是,你需要釐清哪些是屋宇署規定必須執行的「強制性安全維修項目」,哪些是服務商建議的「非強制性改善項目」(例如更換防水膠邊)。專業的公司會清楚說明兩者分別,讓業主自行決定。

第三步:警惕不合理的低價或「全包」報價陷阱

面對極度便宜的檢驗費,或是含糊不清的「全包價」,業主需要格外警惕。部分不良服務商可能以低價作招徠,然後在維修階段巧立名目,收取高昂的附加費。所謂的「全包價」亦可能未包含所有潛在的維修項目。比較不同驗窗公司屋宇署的報價時,應著眼於其透明度和完整性,而非僅僅比較屋宇署驗窗參考價的表面數字。

真實案例庫:參考實際工程的最終費用

為了讓你對實際費用有更具體的概念,這裡提供兩個常見案例作參考。

案例一:公屋單位窗戶維修

一個典型的公屋單位,約有4至5隻鋁窗。經QP檢查後,發現其中2隻窗的鉚釘出現氧化,需要更換;另外1隻窗的窗鉸有輕微變形,影響開關。
* QP檢驗及呈交文件費用:約 $300 – $500
* 更換鉚釘 (2隻窗):約 $200 – $400
* 更換窗鉸 (1隻窗):約 $170 – $350
* 最終費用估算:約 $670 – $1,250

案例二:私人屋苑綜合檢驗與修葺

一個私人屋苑中型單位,約有7至8隻大小不一的鋁窗。QP檢查後,發現情況較為複雜,有4隻窗的窗鉸及鉚釘均需更換,其中一隻窗的七字鎖亦已損壞。
* QP檢驗、監督及呈交文件費用:約 $800 – $1,500
* 更換窗鉸及鉚釘 (4隻窗):約 $1,400 – $2,200
* 更換七字鎖 (1隻窗):約 $70 – $150
* 最終費用估算:約 $2,270 – $3,850

不遵從驗窗通知的後果:罰則與法律責任詳解

很多業主在處理強制驗窗事宜時,非常關心驗窗收費屋宇署的標準,但其實了解不遵從法定通知的後果同樣重要。屋宇署設有一套清晰的執法程序,確保計劃有效執行。所以,收到通知後置之不理,絕對不是明智的做法,隨之而來的法律責任和財務負擔,遠比想像中嚴重。

未遵從通知的直接罰則

如果業主未能在指定期限內遵從驗窗通知,屋宇署會採取直接的法律行動,整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

定額罰款通知書

屋宇署首先會向業主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這是一筆定額的罰款,目前金額為港幣1,500元。這可以視為第一階段的執法行動,旨在提醒業主履行其法律責任。

檢控與更高罰款

繳付定額罰款並不代表責任的終結。如果業主仍然沒有遵從通知,屋宇署便會展開檢控程序。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罰款港幣25,000元和監禁三個月。而且,只要違規情況持續,每日更可另處罰款港幣2,000元,罰款金額會不斷累積。

屋宇署的代辦工程及追討權力

除了罰款與檢控,屋宇署還有更直接的權力,就是代業主完成工程,然後追討所有費用。

委派承建商代辦工程

如果業主持續不履行責任,屋宇署有權委派政府承建商,在沒有業主同意的情況下,進入樓宇進行所需的檢驗和修葺工程。這項行動是為了保障公眾安全,業主不能拒絕。

向業主追討工程費用及附加費

工程完成後,屋宇署會向業主追討所有相關的工程費用,包括檢驗費、修葺費和行政開支。最重要的是,屋宇署還可以加收不超過工程費用20%的附加費作為監督費用。這筆開支往往比業主自行處理驗窗 屋宇署相關事宜的費用高出很多。

阻礙檢驗的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不單止針對不遵從通知的業主,也包括任何阻礙檢驗工作的人士。

針對業主或住戶的罰則

不論是業主還是住戶,如果沒有合理辯解而阻止或拒絕合資格人士進入處所進行檢驗或監督修葺,都屬於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10,000元及監禁六個月。所以,配合檢驗工作是所有住戶的法律義務。

強制驗窗計劃常見問題 (FAQ)

關於驗窗收費屋宇署的規定,業主們總有不少疑問,加上整個驗窗 屋宇署的流程似乎相當複雜。這裡我們整理了一些最常見的問題,希望用最直接的方式為你解答。

玻璃幕牆是否屬於強制驗窗計劃範圍?

不屬於。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誤解。玻璃幕牆被視為樓宇外牆結構的一部分,所以它的檢驗是納入「強制驗樓計劃」的範疇,而不是「強制驗窗計劃」。強制驗窗計劃主要針對的是一般可開啟的窗戶、玻璃百葉窗以及附屬於窗戶的玻璃嵌板。

如何尋找屋宇署認可的驗窗公司名單?

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直接查閱屋宇署的官方網站。屋宇署備存了「合資格人士」(QP)和「註冊承建商」(RC)的最新名單。當你尋找驗窗公司 屋宇署的認可服務商時,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其QP或RC的註冊編號,然後到屋宇署網站核對資料,確保你委託的公司是合法及合資格的。這是保障自己權益最重要的一步。

如何得知我的樓宇是否已被揀選進行強制驗窗?

通常有兩個主要途徑。第一,最直接的就是你會收到由屋宇署寄出的法定通知書,信件會清楚列明檢驗要求及期限。第二,你也可以主動到屋宇署的網站查詢。網站會定期公布被揀選的「目標樓宇」名單,你只需輸入樓宇名稱或地址,就可以查到相關記錄。

屋宇署的驗窗參考價是否具約束力?

屋宇署驗窗參考價並不具備任何法律約束力。它的作用是提供一個市場價格指標,讓業主對基本的服務收費有一個概念,避免遇到開天殺價的情況。實際的最終報價會因為很多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窗戶的數量、尺寸、損壞程度、維修的複雜性,還有驗窗公司的經營成本等。所以,將參考價當作一個預算工具是合適的,但不應視為固定收費。

若對驗窗公司報價有疑問,可以向誰求助?

如果你對收到的報價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第一步應該是直接向該驗窗公司查詢,要求他們提供一份詳盡的費用明細,清楚列明每一項檢驗和維修的收費。如果解釋後仍然覺得不合理,最好的做法是再找一至兩間合資格的公司提供報價作比較,貨比三家。若果懷疑涉及不良營商手法,可以向消費者委員會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