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窗報價攻略:驗窗幾錢?解構5大價錢因素、完整流程及防騙懶人包

收到屋宇署發出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業主們最關心的莫過於「驗窗要幾錢?」以及繁複的流程。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驗窗公司及報價,不知從何入手,又擔心收費不合理、墮入維修陷阱?本文為你準備了最全面的「驗窗報價攻略」,由市場收費、影響價錢的5大因素,到完整的強制驗窗流程,再到教你如何精明揀選承辦商、避開報價單陷阱,一次過解答你所有疑問,讓你輕鬆完成驗窗,安枕無憂。

驗窗價錢全面睇:市場收費、影響因素及預算方法

談到強制驗窗,相信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驗窗報價,想知道驗窗幾錢才算合理。市面上的驗窗價錢五花八門,從基本的檢驗費到各項維修費,確實容易令人感到混亂。其實,整個驗窗的費用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合資格人士(QP)的檢驗監督費,二是實際的窗戶維修費。接下來,我們會為你詳細拆解市場上的參考收費,分析影響最終價格的關鍵因素,並提供實用的預算方法,讓你對驗窗價錢有更清晰的掌握。

強制驗窗市場參考收費分析

為了讓大家對市場行情有個概念,我們整理了業界的普遍收費水平。這些數據是綜合市場上多家承辦商的報價而來,可以作為一個相當可靠的參考基礎。

合資格人士(QP)檢驗服務收費

合資格人士(QP)的收費,主要是為其專業的檢驗、監督以及代辦文件服務付費。收費模式通常分為兩種情況:

  • 檢驗後無需修葺: 如果QP上門檢查後,確認你家中的窗戶全部符合安全標準,無需進行任何維修,那麼QP只會收取檢驗及呈報文件的服務費。這筆費用普遍介乎港幣$200至$800之間。
  • 檢驗後需要修葺: 如果窗戶需要維修,QP除了進行檢驗,還需要監督整個維修過程,確保工程符合規格。這個情況下的檢驗及監督服務費,市場參考價約為港幣$200至$1,000不等。費用會因應工程的複雜程度而有所調整。

常見鋁窗維修項目收費參考(每扇窗計)

維修費用是整個驗窗開支的另一主要部分。當QP指出窗戶有安全隱患時,便需要由註冊承辦商進行維修。以下是幾個最常見的維修項目及其市場參考價錢,通常以每扇窗為單位計算:

  • 更換不銹鋼窗鉸(200-400毫米): 約$170 – $350
  • 更換上下連動鎖: 約$70 – $190
  • 更換七字鎖: 約$70 – $150
  • 更換不銹鋼螺絲及拉釘: 約$100 – $220
  • 更換窗扇防水膠邊: 約$80 – $250

需要留意,防水膠邊雖然會影響滲水問題,但它不屬於直接影響結構安全的強制維修範圍,業主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更換。

影響最終驗窗費用的5大關鍵因素

看過參考價錢後,你可能會好奇為何價格範圍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每一份驗窗報價都是度身訂造的,最終費用會受到以下五個關鍵因素影響。

窗戶的數量、尺寸與類型

這是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屋內的窗戶數量越多,需要檢驗和維修的基數就越大,總費用自然會相應增加。同時,窗戶的尺寸和類型也會影響價錢。例如,特大尺寸的窗戶或結構較複雜的窗戶(如圓窗、多邊形窗),其維修難度和物料成本都會較高。

窗戶的損壞及失修程度

窗戶的現況是決定維修費用的核心。如果窗戶保養得宜,可能只需更換幾顆氧化的拉釘。相反,如果窗戶已嚴重失修,例如窗鉸變形、多個鎖具損壞、窗框變形等,需要更換的零件多,維修工序繁複,費用便會大幅上升。

維修物料的質素與規格(如:304不銹鋼)

物料的選擇對窗戶的安全性和耐用度至關重要,同時也直接影響價錢。根據屋宇署規定,所有用於窗戶的關鍵配件,例如螺絲、拉釘和窗鉸,都必須使用不銹鋼材質。當中,304不銹鋼是業界公認的標準,具備優良的防銹蝕能力。選用合規格的高品質物料,雖然成本稍高,但能確保窗戶安全,長遠來看更具效益。

承辦商的公司規模與資歷

不同規模和資歷的承辦商,其收費標準也會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規模較大、信譽良好、擁有資深合資格人士團隊的公司,因為其營運成本、服務質素及提供的保養期較有保證,收費可能會稍高。而小規模的公司或獨立師傅,收費可能較具彈性,但在選擇時應更仔細核實其專業資格和過往的工程記錄。

工程的複雜性及高空工作風險

工程的實際操作難度,是另一個影響報價的因素。例如,窗戶的位置是否難以觸及,是否需要搭建臨時工作台,或者單位樓層極高,這些都會增加施工的難度和風險。高空工作需要更嚴格的安全措施和額外的保險覆蓋,這些成本都會反映在最終的報價之中。

如何準確估算驗窗預算?

了解影響價錢的因素後,你就可以著手為自己的單位估算預算。以下提供兩個實用方法,助你更精準地掌握開支。

使用網上驗窗價錢計算機初步估算

現時,一些驗窗服務平台或大型承辦商的網站,會提供網上驗窗價錢計算機。你只需輸入單位的大約面積、窗戶數量等基本資料,系統便會提供一個初步的估算費用。這個方法非常方便快捷,可以讓你對潛在開支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但緊記這只是一個初步參考,實際費用仍需以上門報價為準。

索取至少三份詳細報價單作比較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準確的預算方法。建議你尋找至少三家信譽良好的註冊承辦商,安排他們上門檢查並提供詳細的報價單。收到報價單後,不要只比較總金額。你應該仔細審視每一項收費,包括檢驗費、各項維修物料的單價、數量、品牌規格(例如是否列明使用304不銹鋼),以及工程的保養期等。一份清晰詳盡的報價單,不僅助你作出明智選擇,更是專業承辦商的標誌。

掌握強制驗窗完整流程:由收信到完工的專業指引

想清楚了解強制驗窗的完整流程,有助你更準確地評估整個驗窗報價。由收到屋宇署信件到工程正式完工,每一步都環環相扣,直接影響最終的驗窗價錢。以下就為你由頭到尾,一步步拆解整個專業流程。

第一步:接收法定通知與委任合資格人士(QP)

如何理解屋宇署法定通知書的內容與期限

當你收到屋宇署寄來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書」,這代表你的樓宇已被納入計劃。你需要仔細閱讀信件內容,最重要的是留意信中列明的期限。一般而言,私人單位業主有6個月時間去委任合資格人士並完成檢驗。如果是涉及大廈公用地方的窗戶,例如樓梯間或走廊,業主立案法團則有9個月時間處理。在期限內完成是你的法律責任,所以第一時間了解清楚時限非常重要。

尋找及委任合資格人士(QP)的途徑

收到通知後,下一步就是尋找並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Qualified Person, 簡稱QP)進行檢驗。QP是指屋宇署認可的專業人士,例如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或指定類別的註冊承建商。尋找QP最可靠的途徑,是直接瀏覽屋宇署的官方網站,上面有完整的名冊可供查閱。委任前,你可以要求對方出示由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上面有相片及註冊編號,方便你核實其專業資格。

第二步:合資格人士(QP)上門進行訂明檢驗

屋宇署四大核心檢驗準則詳解

QP上門時,會根據屋宇署的指引進行「訂明檢驗」。檢驗並非天馬行空,而是有四大核心準則需要遵守。第一是檢查玻璃嵌板,確保沒有破爛或裂紋。第二是檢查窗框及窗扇,看看有沒有變形、鬆脫不穩,或者開關是否順暢。第三是檢查窗鉸,留意有否變形、缺少零件或嚴重銹蝕。第四是檢查鉚釘及螺絲,確定沒有鬆脫、缺漏,或者出現代表金屬腐蝕的灰白色粉末。這些準則都與結構安全息息相關。

檢驗後無需修葺的流程

如果QP檢驗後,判斷你單位內所有窗戶都符合安全標準,狀況良好,這就是最簡單的情況。QP會在14天內填妥並向屋宇署呈交指明表格(MWI 2a),證明窗戶安全。之後屋宇署會發信確認你已遵辦通知,整個流程便告一段落。一般來說,同一樓宇最快要5年後才會再收到下一次的強制驗窗通知。

檢驗後需要修葺的跟進程序

如果QP在檢驗過程中發現有窗戶構件不符合安全標準,就需要進行修葺。QP會向你詳細解釋哪些地方有問題,並指出需要維修的項目。這個時候,你就需要進入下一步,委任註冊承建商進行維修工程。這也是許多人關心驗窗幾錢的關鍵階段,因為維修項目會直接影響最終費用。

第三步:監督修葺工程與文件呈報

委任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進行維修

當確定需要維修後,你必須委任一名「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或合資格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來進行修葺工程。你可以委任負責檢驗的QP推薦的承建商,也可以自行尋找。整個維修過程必須在QP的監督下進行,確保工程符合法例及安全標準。QP的角色就是確保承建商所用的物料和施工方法都正確無誤。

完工後由QP呈交證明書至屋宇署

所有指定的修葺工程完成後,QP會再次檢查,確認窗戶已回復安全狀態。接著,他會填妥相關的完工證明書,並呈交給屋宇署。屋宇署收到文件並完成批核後,會再發信通知你已正式遵從該法定通知。收到這封確認信,才代表整個強制驗窗的責任和流程真正圓滿結束。

精明選擇承辦商及解讀報價單:避開陷阱全攻略

收到驗窗報價後,下一步就是學會如何解讀,這直接影響最終的驗窗價錢。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是保障自己權益的第一道防線,所以選擇一間可靠的承辦商,並且看懂報價單的每個細節,是整個驗窗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何核實承辦商及合資格人士資格

查核「驗窗卡」及屋宇署註冊編號(MWC)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核實上門人員的身份。所有合資格人士(QP)都應持有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上面有他們的姓名、近照及註冊編號。你可以要求對方出示,然後到屋宇署的網站,輸入其姓名或註冊編號(例如小型工程承建商的MWC編號),查核他們的資格是否有效。這是一個簡單又可靠的步驟,確保你委託的是政府認可的專業人士。

參考公司過往工程記錄及客戶評價

除了官方認證,承辦商的口碑也很重要。你可以上網搜尋公司的名稱,看看過往客戶的評價。一些討論區或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往往能反映出公司的服務質素和手藝。你也可以直接詢問承辦商,可否提供過往的工程相片或案例作參考,一間有信心的公司通常都很樂意分享。

識別驗窗報價單的常見陷阱

警惕「免費驗窗」或「全包價」的隱藏收費

市面上有些公司會以「免費驗窗」作招徠,聽起來很吸引,但這類服務通常有附帶條件。例如,即使窗戶無需維修,他們也可能收取數百元的「文件行政費」。至於「全包價」,你需要問清楚「全包」的範圍。有些報價可能只包括最基本的維修,如果需要更換特定尺寸的窗鉸或使用更高規格的物料,就可能要額外收費。

提防承辦商推銷非必要的維修項目

部分承辦商可能會將一些非法例強制規定的「建議維修」項目,包裝成必須執行的工程。例如,更換防水膠邊或重唧玻璃膠,雖然能改善滲水問題,但它們本身不直接影響結構安全,所以並非法例下的強制維修範圍。你需要清晰分辨,避免為非必要的項目付費。

避免項目說明含糊不清的報價單

一份專業的驗窗報價單,絕不會使用「全屋窗戶維修一批」這類含糊的字眼。所有維修項目都應該逐一清晰列出。如果報價單的項目說明籠統,你將無法得知維修的具體內容和收費標準,這在出現爭議時會對你相當不利。收到這類報價單時,應要求承辦商提供詳細版本。

解讀報價單:分辨強制與非強制維修項目

法例下的「必須修葺」項目(影響結構安全)

根據屋宇署的指引,強制驗窗計劃的核心是確保窗戶結構安全。所以,報價單上若列出以下項目,通常都屬於必須維修的範圍:
* 更換變形、嚴重銹蝕或缺漏的窗鉸。
* 更換鬆脫、缺漏或已氧化(呈現灰白色粉末)的鉚釘或螺絲。
* 修復變形或不穩固的窗框、窗扇。
* 更換已破裂或破爛的玻璃。

業主可自行決定的「建議維修」項目(影響功能外觀)

除了上述影響安全的項目,承辦商可能還會建議一些改善功能的維修,例如:
* 更換老化的防水膠邊(窗玉)。
* 重新注入防水玻璃膠。
* 更換開關不順的窗戶手掣(七字鎖、上下掣)。
這些項目業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預算,自行決定是否進行,它們並非強制規定。

一份清晰的報價單應包含的項目(物料、單價、保養期)

最後,一份專業可靠的報價單,應該像一張詳盡的清單,清楚列明以下資訊:
* 項目名稱: 逐項列出所有維修工程,例如「更換304不銹鋼窗鉸」。
* 單位與數量: 標明是以「隻」、「扇」還是「套」為單位,並寫明數量。
* 物料規格: 註明所用物料的材質和尺寸,例如窗鉸的吋數。
* 單價與總價: 列出每個項目的單價,以及該項目的總費用。
* 保養期: 清晰列明工程完成後的保養期限及範圍。

強制驗窗常見問題 (FAQ)

如果不理會強制驗窗通知會有什麼後果?

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這不僅是一項樓宇安全建議,而是一項具有法律效力的要求。如果業主未能在指定期限內遵從通知,將會引發一系列的法律及財務後果。

罰款與法律責任

根據現行《建築物條例》,任何人士無合理辯解而沒有遵從法定通知,即屬違法。屋宇署首先可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如果業主持續不遵辦,屋宇署可提出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罰款港幣25,000元及監禁三個月。如果罪行持續,更可就罪行持續的每一天,另處罰款港幣2,000元。這些罰則清晰顯示了政府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屋宇署的介入行動及追討費用

除了檢控,屋宇署還有權採取更直接的行動。如果業主屢勸不理,屋宇署可以主動委任其承辦商及合資格人士,代為進行所需的檢驗及修葺工程。工程完成後,屋宇署會向業主追討所有相關費用,包括檢驗費、修葺費及監督費,並且會加收不多於百分之二十的附加費作為監督費用。這意味著業主最終需要支付的費用,可能遠高於自行處理的市場價格。

整個強制驗窗流程(由檢驗到完工)大約需時多久?

整個流程所需的時間,主要取決於窗戶的實際狀況。一般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窗戶狀況良好,無需進行任何修葺。在這種情況下,流程會比較快捷。合資格人士完成檢驗後,會在14天內向屋宇署呈交證明書,待屋宇署發出確認信後,整個法律程序便告完成。
第二種情況是窗戶需要修葺。時間就會相應延長,因為當中涉及尋找註冊承建商、報價、預約施工及等待工程完成等步驟。整個過程由數星期至數月不等,視乎維修工程的複雜程度及承辦商的檔期。業主必須確保在法定通知的限期內(一般為6個月)完成所有程序。

公用地方(如樓梯、走廊)的窗戶由誰負責檢驗及維修?

大廈公用地方的窗戶,例如樓梯、走廊、大堂等位置,其檢驗及維修責任歸於該樓宇的全體業主。通常,這項工作會由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統籌處理。相關的驗窗價錢及維修費用,會由大廈管理費基金支付,或根據大廈公契的規定由全體業主共同分攤。如果業主無理拒絕分擔相關費用,同樣會面臨法律責任。

如果對檢驗結果或維修費用有爭議,可以怎樣處理?

當對驗窗報價或檢驗結果有疑問時,業主可以循幾個途徑處理。首先,關於維修費用的爭議,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貨比三家。業主應向至少三間不同的註冊承建商索取詳細的驗窗報價單,仔細比較每個維修項目的收費標準與所用物料的規格,從而對驗窗幾錢有一個合理的市場概念。
如果爭議點在於檢驗結果,例如不認同某個項目需要強制維修,業主應先與所委任的合資格人士坦誠溝通,要求對方清晰解釋將某個窗戶構件界定為「必須修葺」的理據和標準。如果溝通後仍無法達成共識,業主有權另行聘請另一位獨立的合資格人士提供第二意見,但這會產生額外的檢驗費用。若問題持續,可向消費者委員會等機構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