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窗懶人包2025】收到強制驗窗通知?一文睇清4大驗窗標準、流程、費用及報價陷阱

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對繁複的程序和潛在開支感到不知所措?別擔心,這份2025年最新的驗窗懶人包,將為你一站式拆解整個強制驗窗流程。本文會由淺入深,詳細講解四大驗窗標準、聘請合資格人士(QP)的步驟、市場收費參考,並教你如何識破常見的報價陷阱,助你輕鬆履行法律責任,保障家居安全之餘,也能精明地控制預算。

甚麼是強制驗窗?核心目的及法律責任

收到強制驗窗通知,大家第一時間想了解的,必定是整個驗窗準則和驗窗標準。其實,這項計劃並非要為難業主,而是一項關乎公眾安全的重要措施。簡單來說,它是一項具法律效力的預防性計劃,確保樓宇窗戶得到適時檢驗和維修,避免因日久失修而構成的潛在危險。接下來,讓我們一步步拆解這個計劃的核心概念。

強制驗窗計劃的目的與法律基礎

強制驗窗計劃的核心目的,是為了「防患未然」。香港樓宇密集,窗戶一旦因老化或損壞而墜下,後果可以非常嚴重。因此,政府透過《建築物條例》(第123章)及其附屬規例,推行這項計劃,規定業主有責任定期為其物業的窗戶安排訂明檢驗及修葺。這不只是一項行政建議,而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責任,旨在從源頭保障行人及住戶的安全。

哪些樓宇需要強制驗窗?

並非所有樓宇都需要即時參與計劃。屋宇署會根據風險評估,每年揀選目標樓宇發出法定通知。一般而言,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的私人樓宇(非由政府或房委會管理的樓宇)會被納入計劃範圍:

  1. 樓齡達10年或以上。
  2. 樓高超過3層。

換句話說,樓高不超過三層的住宅樓宇(例如村屋或某些低密度住宅)則可獲得豁免。當局會考慮樓宇的狀況、維修記錄及過往的舉報等因素,分批向目標樓宇的業主發出通知。

收到法定驗窗通知後須知

當你收到由屋宇署寄出的法定通知信件時,這代表你的驗窗旅程正式開始。這是一份法律文件,絕對不能置之不理。作為業主,你有法律責任在指定期限內,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Qualified Person, 簡稱QP)為單位內的所有窗戶進行檢驗,並監督任何有需要的修葺工程。

假如你是租客,收到信件後應立即轉交給業主或物業管理公司處理,並配合日後的檢驗工作。整個驗窗流程,從尋找合資格人士到完成修葺,都有清晰的指引和步驟,只要跟著這個驗窗懶人包的說明,就能順利完成。

強制驗窗四大準則:教你自行初步檢查

要順利完成整個驗窗流程,最重要是清楚了解整個驗窗標準。其實官方的驗窗準則相當明確,只要掌握了幾個核心重點,你也可以為家中的窗戶進行一次初步檢查。這不但有助你了解窗戶的實際狀況,在與驗窗公司溝通時,自然更能掌握主導權,避免不必要的維修項目。這份驗窗懶人包會為你逐一拆解四大檢驗準則,讓你一看就懂。

檢驗標準:以樓宇建造時的設計為依歸

在開始檢查前,必須先理解一個重要概念。強制驗窗的檢驗標準,並不是用現今最新的建築規格,而是以樓宇最初建造時,或後來經過批准的改動工程所依循的設計標準為基礎。換句話說,合資格人士在填寫驗窗表時,是根據窗戶「原有設計」的安全標準來判斷其是否穩妥。

準則一:玻璃嵌板

這是最直觀的檢查項目。仔細觀察每一塊窗戶的玻璃,看看有沒有明顯的裂痕或已經破裂的地方。即使只是微小的裂縫,也可能在強風或溫差變化下擴大,構成安全風險,所以這是檢驗時的首要關注點。

準則二:窗框及窗扇

窗框和可活動的窗扇是窗戶的整體骨架。檢查的重點是它們的結構是否穩固。你可以嘗試開關窗戶,感受過程是否順暢。如果出現難以開啟或關閉、感覺卡頓,或者看到窗框、窗扇有明顯變形、彎曲或鬆脫的跡象,這都意味著結構可能出現了問題,需要專業人士作進一步評估。

準則三:窗鉸

窗鉸是連接窗扇和窗框的關鍵組件,承受著整扇窗的重量。檢查時要特別留意窗鉸的金屬臂有否變形、鬆脫,或者出現嚴重的生銹。生銹會侵蝕金屬,使其變得脆弱,而變形或鬆脫的窗鉸則無法有效固定窗扇,是導致窗戶飛脫的常見原因之一。

準則四:鉚釘及螺絲

固定窗鉸的鉚釘和螺絲雖然細小,卻是確保窗戶安全的最後防線。檢查時要仔細觀察這些金屬固定件,看看它們是否已經變鬆、移位甚至脫落。另外,必須留意金屬表面有沒有腐蝕的跡象,例如出現灰白色的粉狀物質,這是鋁合金氧化的現象。如果見到鐵銹,則代表金屬強度正在下降,這些都是必須修葺的警號。

驗窗流程四部曲:委任合資格人士(QP)到呈報完工

收到強制驗窗通知後,整個流程的核心,就是圍繞著委任合資格人士(QP)與遵守法定的驗窗標準來進行。這個過程可以簡單分為四個主要步驟,由尋找並委任專業人士開始,到他們進行訂明檢驗,再根據情況進行所需的修葺,最後向屋宇署呈報完工,環環相扣。清晰了解每一步,能讓你更順暢地履行法律責任。

如何尋找及核實合資格人士 (QP)?

要啟動驗窗程序,第一步就是尋找一位合資格人士(Qualified Person,簡稱QP)。你可以直接到屋宇署的網站,查閱最新的合資格人士及註冊承建商的名冊,從中選擇並聯絡他們索取報價。

在核實身份方面,有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當檢驗人員上門時,你可以要求他出示由屋宇署發出的「驗窗卡」。這張卡上會有他的姓名、近照及有效日期,能即時確認其專業資格。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即使你聘用的是一間註冊承建商公司,上門進行檢驗的人員,也必須是名冊上的合資格人士本人,而不是普通員工,這樣才能確保整個驗窗過程符合法例要求。

訂明檢驗及修葺流程概覽

當你選定並委任合資格人士後,整個訂明檢驗及修葺的流程便正式展開。你的QP會先向屋宇署呈報獲委任的通知,這一步是正式紀錄的開始。

之後,QP會親自上門,根據法定的驗窗準則,為你的窗戶進行詳細檢查,並填寫驗窗表。檢驗後會出現兩種情況。如果檢驗結果顯示所有窗戶狀況良好,符合安全標準,QP就會直接向屋宇署呈交完成檢驗的證明書,整個程序便告完成。

如果檢驗發現有窗戶不符合安全要求,就需要進行修葺。此時,你須另行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進行維修工程,而整個修葺過程必須在你委任的QP監督下進行。所有修葺工程在QP的監督下完成後,QP會向屋宇署呈交完工證明,整個強制驗窗的法定要求才算正式完成。

驗窗費用與報價陷阱:如何精明預算及避免不必要維修

驗窗要幾錢?市場收費參考

談及驗窗,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自然是費用。驗窗的總開支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檢驗費」,二是可能需要的「維修費」。即使窗戶狀況良好,無需任何修葺,合資格人士(QP)仍會收取一筆基本的檢驗及呈報文件費用。

市面上的收費並沒有統一標準,但我們可以參考一些普遍的價格範圍,為自己建立一個預算概念。

  • 基本檢驗及呈報費: 如果窗戶無需維修,費用一般由數百元至千多元不等,視乎單位內的窗戶數量和大小。
  • 維修工程費: 這是最容易出現價格差異的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見維修項目的市場參考價:
  • 更換窗鉸(一對):約$200 – $400
  • 更換上下連動鎖或七字鎖(一個):約$80 – $200
  • 更換螺絲及鉚釘(每扇窗):約$100 – $200

需要留意坊間一些「免費驗窗」的宣傳。這些服務通常只免除初步檢查的費用,一旦需要呈交任何文件到屋宇署,即使窗戶無需維修,仍會產生行政費或文件費。因此,在委託前,必須問清楚收費細節,避免因誤會而產生不必要的開支。

區分強制性修葺 vs 增值維修

要避免支付不必要的維修費用,最重要是清晰理解強制驗窗標準的真正要求。合資格人士進行檢驗時,只會集中檢查影響窗戶結構安全的部分。根據官方的驗窗準則,必須修葺的項目主要有以下幾類:

  • 強制性修葺項目(安全相關):
  • 玻璃嵌板: 玻璃出現破裂或裂痕。
  • 窗框及窗扇: 窗框或窗扇出現變形、鬆脫,導致開關困難或結構不穩。
  • 窗鉸: 窗鉸嚴重生銹、變形或鬆脫。
  • 鉚釘及螺絲: 出現鬆脫、缺少,或有明顯的腐蝕跡象(例如灰白色粉末或鐵銹)。

  • 增值維修項目(非安全相關):
    最常見的例子是「防水膠邊」。窗戶的防水膠邊老化,主要會引致滲水問題,但它並不直接影響窗戶的結構安全。因此,更換防水膠邊並不屬於強制驗窗計劃下的法定要求。如果承辦商建議更換,業主可視乎自家窗戶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例如是否已有滲水問題)自行決定,但這並不會影響驗窗結果是否「合格」。

消費者保障貼士

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在整個驗窗過程中,有幾個關鍵步驟可以跟從,讓您成為一個精明的消費者。

  • 索取詳細報價單: 在同意任何工程前,務必向承辦商索取一份詳盡的書面報價單。一份清晰的驗窗表或報價單,應列明每一個維修項目、所需配件的種類、數量和單價,避免出現含糊不清的收費項目。

  • 核實人員身份: 上門進行檢驗的人員,必須是已在屋宇署註冊的合資格人士(QP)。您可以要求對方出示其「驗窗卡」,以核實其身份及資格。

  • 避免口頭協議: 所有服務範圍、工程項目及費用,都應該白紙黑字清楚列明在合約或單據上。切勿輕信任何口頭承諾,以免日後發生爭議時口同鼻拗。

  • 索取文件副本: 完成所有檢驗及修葺後,合資格人士需要向屋宇署呈交指明表格。您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已呈交表格的副本,作為工程已經妥善完成的證明。

  • 妥善保存紀錄: 所有相關文件,包括報價單、合約、單據及呈交的表格副本,都應妥善保存。萬一將來出現問題,這些文件將是您追討權益的重要依據。

強制驗窗常見問題 (FAQ)

關於強制驗窗,大家心中可能有不少疑問,以下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幫助你一次過釐清概念。

「強制驗窗計劃」與「強制驗樓計劃」有何分別?

不少人會混淆這兩個計劃,其實它們的目標和涵蓋範圍有很大分別。簡單來說,強制驗窗的驗窗標準是專門針對窗戶安全而設的,而強制驗樓則是一個更全面的樓宇結構安全檢查。

兩者主要有以下不同:

  • 針對樓齡不同: 強制驗窗計劃針對樓齡達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而強制驗樓計劃則針對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樓宇。
  • 檢驗範圍不同: 強制驗窗的範圍很集中,只包括樓宇內所有窗戶。而強制驗樓的範圍就廣泛得多,涵蓋樓宇的公用部分、外牆、結構構件、防火構件及排水系統等。

我是租客,收到驗窗通知應該怎樣做?

如果你是租客,收到驗窗通知後,法定責任是在業主身上,而非租客。不過,作為租客,你也有重要的角色。

你的首要任務是立即將通知轉交給業主、業主代理人或物業管理公司處理。之後,你需要配合業主安排的合資格人士,讓他們進入單位進行檢驗,以及監督任何可能需要的修葺工程。這份合作對確保家居安全十分重要。

完成一次驗窗後,檢驗證明有效期是多久?

當合資格人士完成檢驗,並且向屋宇署呈交了訂明的驗窗表確認窗戶安全後,這次的檢驗結果有效期為5年。

這代表屋宇署在往後的5年內,不會再就同一批窗戶向業主發出新的法定通知,讓業主可以安心。

玻璃幕牆需要強制驗窗嗎?

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答案是不需要的。強制驗窗計劃的驗窗準則,明確將玻璃幕牆系統排除在外。

原因是玻璃幕牆被視為樓宇外牆的一部分,所以它的檢驗和維修責任,是納入「強制驗樓計劃」的範疇之中,而非強制驗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