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窗40料 vs 50料點揀好?專家教你3步評估、比較性能價錢,避開工程3大陷阱

更換鋁窗時,師傅一句「你屋企用40料定50料?」,足以令不少戶主感到困惑。鋁窗「料數」不僅是行內術語,更直接影響窗戶的抗風能力、穩固程度及價錢,是保障家居安全的關鍵一環。揀40料看似經濟實惠,但住在高層或當風位置又是否足夠?升級50料雖然更穩陣,但額外開支又是否物有所值?

本文將為你徹底剖析40料與50料的分別,從規格、性能、價錢三方面進行全面比較。我們更會提供專家建議的「3步評估法」,教你根據自家樓層、座向及窗戶尺寸,作出最精明的選擇,並提醒你必須避開揀料及工程中的3大陷阱,確保你所費得所,裝到一隻真正安全耐用的好窗。

鋁窗「料數」是什麼?解構25、40、50料術語

「料」的真正定義:釐清鋁窗框架截面厚度

行內術語解釋:「料」即是毫米 (mm)

當你與裝修師傅或鋁窗公司溝通時,一定會聽到「40料」或「50料」這些術語。其實這不是甚麼複雜的密碼,而是直接關係到窗戶穩固性的關鍵指標。所謂的鋁窗40料,指的就是鋁窗框架的截面厚度。這個「料」字,是行內直接對應毫米 (mm) 的簡稱,所以40料即代表窗框厚度為40毫米,50料就是50毫米,概念非常直接。了解這個定義,是你選擇合適鋁窗的第一步。

破除常見誤解:「料」並非指玻璃厚度

一個需要釐清的常見誤解,就是將「料數」與玻璃的厚度混淆。鋁窗的「料數」專指鋁合金框架本身的厚度,與安裝在框架內的玻璃厚度是完全無關的兩回事。玻璃的規格(例如是6mm普通玻璃,還是隔音中空玻璃)是另一項獨立的配置選擇,會影響隔音和隔熱效果,但框架的「料數」則主要決定了整個窗戶的結構強度和抗風能力。

香港主流鋁窗規格演變:從25料到50料

舊式標準25料:為何已逐漸被市場淘汰?

在數十年前的舊式樓宇中,或許還能找到25料鋁窗的蹤影。不過,隨着建築安全標準的不斷提升,25料的窗框截面相對單薄,其結構強度已難以滿足現今對抗風壓能力和水密性的嚴格要求。因此,在比較25料與40料時,你會發現前者因安全及耐用性不足,已基本上被市場自然淘汰,在新安裝工程中極為罕見。

鋁窗40料:現今市場的基本配置

現在,鋁窗40料可以說是香港住宅市場的基本配置。對於大部分市區內的中低層樓宇,40料鋁窗在結構強度、防水性能和耐用度方面,都能夠達到屋宇署的安全標準,提供足夠的保護。一般鋁窗公司提供的標準報價,如果沒有特別註明,通常就是指採用40料規格。

50料或以上:高規格樓宇的進階選擇

如果你的居住環境比較特殊,那麼從40料升級至50料便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對於居住在高層單位、沿海地區、當風位置,或者計劃安裝特大尺寸窗戶的家庭,50料或以上的規格能提供更卓越的結構支撐。更厚的框架意味著更強的抗風壓能力,能有效減低窗戶在惡劣天氣下變形或滲水的風險,是一種更穩健的長遠投資。

規格、性能、價錢:鋁窗40料 vs 50料全方位大比拼

講到揀鋁窗,最多人問的就是鋁窗40料和50料之間的分別。這兩個數字不單純是厚度的差異,它直接關乎到你家居的安全性、舒適度和長遠開支。現在我們就來一次過,將不同規格的鋁窗物料拆解清楚,讓你一眼看懂應該如何選擇。

各款鋁窗物料規格及適用場景

選擇鋁窗物料,就像為家居選擇合適的「骨架」。不同的居住環境,對窗戶「骨架」的堅固程度有截然不同的要求。選對了,就能安然應對風雨。選錯了,後續問題可能不少。

25料vs40料:為何40料已成安全基本門檻?

以前的舊式樓宇可能會見到25料鋁窗,但現在已經很少師傅會推薦使用。比較25料 40料,你會發現25料的鋁材截面非常薄,結構強度不足以應付香港現時的颱風威力。所以,40料鋁窗已經成為現今裝修工程中,保障家居安全的基本門檻。它的強度和耐用度,都遠比25料優勝。

40料鋁窗:一般住宅樓宇的標準選項

40料鋁窗是目前市場上最普遍的選擇,也是大部分鋁窗公司標準報價單上的預設項目。對於居住在市區、樓層不高(例如20樓以下)而且不是正對風口的單位,40料的結構強度和抗風能力已經足夠應付日常天氣狀況,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標準選擇。

45料鋁窗:較高樓層或輕微當風的平衡之選

如果你的單位樓層稍高,或者窗戶座向會有些微食風的情況,45料鋁窗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平衡選項。它的厚度和結構強度比40料稍為提升,提供了更強的穩定性。這小小的升級,能夠在強風天氣下,給予你多一分保障,同時價錢升幅也相對溫和。

50料鋁窗:高層、近海或強風區域的穩健首選

對於居住在高層(例如30樓以上)、近海地區(例如南區、西貢、東涌),或者單位座向正正食風的住戶,50料鋁窗就是最穩健的選擇。它的鋁材更厚實,結構更堅固,能夠承受極大的風壓,有效防止窗戶在颱風下變形或出現滲水問題。選擇50料,就是為家居的極端天氣防護能力,買一份長遠的保險。

性能與價格量化對比:看清40料與50料的分別

單純講厚度可能有點抽象,我們直接將40料和50料的各項性能和價格做個量化比較,讓你更具體地感受兩者的分別。

抗風壓能力指數比較

抗風壓能力,是衡量窗戶在強風下能否保持穩固的關鍵指標。
* 40料鋁窗: 標準(足以應付大部分市區環境)
* 50料鋁窗: 高(能抵禦高層或沿海地區的強烈風壓,穩定性顯著提升)

預期隔音效果(配合不同玻璃)

鋁窗框架的厚度也影響隔音。更厚實的框架代表結構更穩定,氣密性更高,而且能夠支撐更厚、更重的隔音玻璃(例如中空玻璃或夾膠玻璃)。
* 40料鋁窗: 配合標準玻璃,隔音效果一般。框架的承重力限制了可升級的玻璃選項。
* 50料鋁窗: 由於框架堅固,能輕鬆配搭高性能的隔音玻璃,整體隔音效果可以大幅提升,有效阻隔交通等戶外噪音。

預計使用壽命與耐用度

鋁窗的壽命,很大程度取決於其抵抗變形的能力。
* 40料鋁窗: 在標準環境下,預計可正常使用10-15年。
* 50料鋁窗: 因為物料更厚實,抗金屬疲勞和變形的能力更強,在同樣環境下,預計使用壽命可達15-20年或以上,耐用度更高。

相對價格指數:以40料為基準的成本升幅

為了讓你對預算有概念,我們以最常見的40料鋁窗價格作為基準。
* 40料鋁窗: 100% (基準價格)
* 50料鋁窗: 約 120% – 140% (視乎品牌和設計,成本一般會高出兩至四成)

成本效益分析:升級50料鋁窗是否物有所值?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到底應不應該多花一點錢升級到50料。我們可以從短期和長遠兩個層面去分析。

短期成本:比較40料與50料的直接價差

從短期來看,選擇50料鋁窗,意味著你的初期裝修開支會增加。以一個三房單位為例,全屋窗戶的價差可能達到數千至過萬元。這筆費用,是你在做裝修預算時需要考慮的直接成本。

長遠效益:預防滲水或變形而產生的未來維修開支

從長遠來看,這筆額外投資很可能是物有所值的。如果你的單位環境確實需要更高規格的窗戶,但勉強選用了40料,幾年後,當窗戶因颱風而輕微變形,導致關不緊或出現滲水,屆時的維修費、更換防水膠邊的費用,甚至因滲水導致牆身起泡發霉的修補費,加起來可能遠超當初的價差。一次穩妥的投資,可以避免日後更多意想不到的開支和煩惱。

如何為家居選擇?揀40料定50料的3大評估步驟

了解不同鋁窗料數的分別後,要在家居裝修中決定選用40料還是50料,其實有一套清晰的評估方法。這並非單純的價錢考量,而是關乎長遠的安全與舒適。以下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你一步步分析,作出最適合自己家居的決定。

第一步:評估你的居住環境

每個家居的環境條件都獨一無二,這些因素直接影響鋁窗需要承受的外力,是決定料數的關鍵第一步。

樓層高低:低、中、高層對鋁窗料數的要求

樓層越高,風速越大,對窗戶的風壓要求自然更高。一般來說,15樓以下的低層單位,風力相對溫和,標準的40料鋁窗已能提供足夠的結構支撐。15至30樓的中層單位,風勢開始增強,選擇40料或升級至45料會是較穩妥的做法。假如你住在30樓以上的高層,強風的影響會非常顯著,為了安全起見,強烈建議選用50料或以上的鋁窗,確保窗框有足夠強度抵禦強風。

座向與地理位置:是否面向大海或屬於「食風」位

除了樓層,單位的座向和地理位置同樣重要。如果你的單位面向大海、開揚的公園,或者位處風口,也就是俗稱的「食風」位,即使是中低層單位,窗戶需要承受的風壓也可能比市區內的高層單位更大。在這些情況下,鋁材的厚度和強度就是關鍵。直接受風的單位,建議至少採用50料鋁窗,以應對颱風季節的嚴峻考驗。

窗戶尺寸與設計:大型窗戶對框架強度的要求

現代家居設計偏好大型窗戶或落地玻璃趟門,以增加採光和空間感。窗戶的尺寸越大,玻璃的重量就越重,對鋁窗框架的承重和抗變形能力要求也越高。如果計劃安裝闊度或高度超過常規尺寸的大型窗戶,使用較厚實的50料框架,才能提供穩固的支撐,防止窗框因玻璃重量而下墜或變形,影響開關順暢度和密封性。

第二步:參考香港真實屋苑案例

紙上談兵不如實際參考,了解不同類型屋苑的普遍做法,能讓你更有概念。

案例一(沿海屋苑):為何建議最少使用50料鋁窗?

以將軍澳南、杏花邨或南區的屋苑為例,這些地區正面對海風吹襲。打風時的風力極為強勁,雨水也帶有鹽分,對窗戶的穩固性和耐腐蝕性是極大挑戰。因此,這些屋苑的管理處指引通常會建議,甚至規定業主必須使用50料或以上的鋁窗,配合優質的五金配件和防水工藝,確保家居安全。

案例二(市區高樓):40料鋁窗是否足夠應付?

在市區內,例如旺角、灣仔等樓宇密集的地方,雖然樓層高,但周邊的建築物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屏障,減弱風力。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標準的40料鋁窗,對於大部分中高層單位而言是足夠應付的。當然,如果單位處於單邊,或者對隔音有更高要求,升級至45料或50料也是一個能提升生活品質的選擇。

案例三(村屋或低密度住宅):40料鋁窗的應用與考量

對於新界的村屋或低密度住宅,樓層普遍不高,風壓相對較小。在這種環境下,比較25料和40料,現時40料已是市場的基本安全標準。40料鋁窗的強度足以應付日常天氣,性價比亦高。不過,如果村屋位處山邊或非常空曠的位置,並且窗戶尺寸較大,為求安心,選擇更厚實的料數也是合理的。

第三步:在報價前向師傅清晰表達要求

經過評估和參考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工程開始前與師傅有清晰的溝通,並將所有要求白紙黑字記錄下來。

如何清晰溝通:「我要安裝50料鋁窗」

在你向鋁窗公司或裝修師傅查詢報價時,不要只說「我想換鋁窗」。你應該根據自己的評估,清晰地提出具體要求。例如,你可以直接說明:「我的單位在高層而且向海,我需要安裝50料的鋁窗,請以此為基礎報價。」這樣能避免師傅按「行規」用標準的40料報價,節省來回溝通的時間,也確保報價的準確性。

確保報價單與合約上明確註明所選用的鋁窗料數

口頭承諾並不足夠。收到報價單和簽訂合約時,必須仔細核對。文件上需要清楚列明所選用的鋁窗物料厚度,例如「全屋採用50料鋁合金窗框」、「鋁材厚度為50mm」,同時最好能註明鋁材品牌和型號。清晰的文字記錄是對你最大的保障,能避免日後出現貨不對辦的爭議。

單睇「料數」並不足夠:影響鋁窗性能的4大關鍵

揀啱40料鋁窗固然是個好開始,但如果你以為單靠比較40料與50料的厚度,就能決定窗戶的整體表現,那就可能忽略了更重要的細節。一隻真正安全耐用的窗戶,其實是一個精密系統,它的性能是由幾個關鍵部分共同決定的。下面就同你逐一拆解,睇清楚除了「料數」,還有哪四大關鍵會影響你屋企隻窗的表現。

關鍵一:鋁材等級 (選用6063-T5為佳)

首先是鋁材本身的質素。即使同樣是40料規格,所用的鋁合金等級都可以有好大分別。在香港,行業內公認的優質標準是「6063-T5」鋁合金。6063代表這種合金擁有良好的擠壓性和耐腐蝕性,非常適合做窗框。而T5則是指它經過特定的熱處理工序,確保了窗框有足夠的硬度和強度。所以,揀選時不妨問清楚,確保你選用的是這種達到國際標準的鋁材,這是品質的第一道保證。

關鍵二:玻璃選擇 (厚度與隔音中空玻璃)

接著,是佔了窗戶最大面積的玻璃。窗框再厚,如果玻璃不濟事,效果都會大打折扣。最基本是玻璃的厚度要足夠,這直接關係到安全和抗風壓能力。如果你對隔音有更高要求,或者屋企面向繁忙的馬路,可以考慮升級至「隔音中空玻璃」。它的原理是在兩層玻璃之間,夾著一個空氣層,能有效阻隔聲音和熱能傳導。雖然成本會高一些,但換來的寧靜舒適絕對值得。

關鍵三:五金配件 (不銹鋼窗撐與多點鎖)

第三,千萬不要小看那些不起眼的五金配件。它們就像窗戶的關節,決定了開關是否順暢,以及長遠的安全性。其中,「不銹鋼窗撐」是必須的,因為在香港潮濕的天氣下,普通金屬好易生鏽,繼而影響結構安全。另外,可以留意是否採用「多點鎖」設計。相比傳統的單點鎖,多點鎖能在窗扇上中下多個位置同時上鎖,令窗戶閉合時更緊密,大大提升防風、防水和防盜性能。

關鍵四:防水工藝 (排水設計與密封處理)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環,就是防水工藝。這關乎師傅的經驗和手工。一隻好的鋁窗,必須具備完善的「排水設計」,即是在窗框預留去水孔,確保雨水能順利排出街外,不會積聚在窗槽。同時,所有鋁材的接駁位、窗框與牆身的接口,都必須用上優質的防水密封膠妥善處理。設計與施工兩者結合,才能真正做到滴水不漏,讓你安枕無憂。

睇清報價單:避開鋁窗揀料及工程3大陷阱

揀選鋁窗物料時,一份清晰的報價單就是你最重要的保障。很多人以為重點只在總價,但魔鬼往往在細節中,特別是關於鋁窗40料或50料的規格。我們一起看看三個最常見的陷阱,學懂如何避開它們,就能確保工程順利,物有所值。

陷阱一:忽略大廈公契對鋁窗物料的規定

工程前首要步驟:索取並細閱管理處指引

在開始研究鋁窗款式和物料之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聯絡你所住大廈的管理處。你需要向他們索取一份關於更換窗戶的正式指引文件。這一步非常關鍵,因為很多大廈的公契或業主立案法團都有明文規定,忽視了就可能引致後續的麻煩。

統一外觀要求:窗戶款式、顏色甚至物料規格

管理處的指引通常是為了維持整座大廈外觀的統一性和安全標準。指引內容可以非常具體,例如會規定窗戶的開啟方式、鋁材顏色、玻璃類型,甚至可能直接指明需要採用的鋁窗物料規格。所以,先取得這份文件,再將具體要求交給工程公司,是確保工程合規的基本動作。

陷阱二:報價單含糊不清,未標明「40料」或「50料」

要求白紙黑字註明鋁材厚度、型號及品牌

一份專業的報價單,絕不應該只簡單寫上「全屋更換鋁窗」。你必須要求工程公司在報價單和合約上,白紙黑字清楚列明所選用的鋁窗物料細節。這包括鋁材是40料還是50料、具體的厚度、型號系列,甚至採用的品牌。一份清晰的規格列表,是你驗收時的重要依據。

提防口頭承諾,一切以合約為準

工程進行時,任何口頭上的承諾都可能變得不可靠。例如師傅口頭答應會使用某一品牌的優質鋁材,但合約上沒有註明,最後成品有出入時,你就很難追究。所以,將所有溝通好的細節,特別是物料規格,都明確寫進合約之中,是對雙方最好的保障。

陷阱三:被動接受「標準40料」,未按家居需要評估升級

主動查詢並比較40料與50料的適用性與價錢

很多工程公司提供的標準報價,預設的可能就是市場上最基本的鋁窗40料規格。這個規格對於一般低層單位或非當風位置可能足夠。你應該主動向師傅查詢,根據你家居的實際情況,例如樓層高低、是否近海或面向強風,比較一下40料與50料的適用性與價錢分別。

了解從40料升級至50料的潛在額外成本

主動查詢升級選項,可以讓你獲得更全面的預算。你可以請師傅提供兩個方案的報價,一個是使用標準40料,另一個是升級至50料。這樣你就能清楚看到兩者的價錢差距,並評估為了更佳的穩固度和耐用性而付出額外成本,是否符合你的預算和長遠需要。

關於鋁窗40料與50料的常見問題 (FAQ)

標準報價的鋁窗40料夠用嗎?何時應考慮升級50料?

一般工程公司提供的標準報價,通常都包含安裝鋁窗40料的選項,因為這是現時市場上最基本的規格。至於40料是否足夠使用,答案取決於你的居住環境。對於樓層不高、並非直接當風的市區單位,一扇合規格的40料鋁窗已能滿足基本的安全與擋風擋雨需求。

不過,當遇到以下幾種情況時,就應該認真考慮從40料升級至50料。第一,如果單位處於30樓以上的高層。第二,單位地理位置非常「食風」,例如面向大海、位處山頂或座落在單邊開揚位置。第三,窗戶的尺寸特別巨大。在這些情況下,採用更厚實的50料框架,能提供更強的抗風壓能力,有效預防窗戶在颱風下變形或出現滲水問題,是對家居長遠安全的一種投資。

管理處指定了鋁窗供應商,我還能自選40料或50料規格嗎?

這個情況在很多大型屋苑都很常見。管理處指定供應商,主要是確保承辦商具備合資格的牌照、足夠的第三者保險,並且熟悉該屋苑的施工守則。這通常並不代表你完全沒有選擇權。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即使供應商是指定的,你仍然可以跟他們商討鋁窗的具體規格,包括選擇使用40料或50料。關鍵在於,你必須先向管理處索取最新的鋁窗工程指引,仔細閱讀當中對窗戶款式、顏色、玻璃類型,以及最重要的物料厚度是否有硬性規定。只要你的選擇沒有違反大廈公契的規定,指定的供應商一般都能按你的要求提供不同規格的報價。

一扇合規格的40料鋁窗預計使用壽命有多長?

一扇品質良好、安裝妥當的40料鋁窗,其使用壽命普遍可以達到15至20年。不過,這個數字只是一個參考,實際的耐用度會受到幾個關鍵因素影響。

首先是安裝手工。即使鋁材再好,如果防水密封處理不佳,或安裝不牢固,都會大大縮短窗戶的壽命。其次是五金配件的品質,例如窗撐、窗鎖等。如果採用的是非不銹鋼或劣質配件,它們可能比鋁材框架本身更早出現銹蝕或損壞。最後是日常保養與環境因素,定期清潔窗框軌道內的沙塵,以及窗戶是否長期受到猛烈日曬雨淋,都會影響其耐用程度。

除了比較25料、40料、50料,還有甚麼影響鋁窗穩固性?

比較25料、40料與50料的厚度固然重要,因為舊式的25料確實過於單薄,由25料升級到40料已是安全的基本門檻。但是,鋁窗的穩固性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單純追求厚度並不足夠。以下幾點同樣關鍵:

一、鋁材等級:確保承辦商採用的是符合國際標準的6063-T5級別鋁合金,這種鋁材在硬度與韌性之間取得良好平衡,是專為建築門窗而設的材料。

二、玻璃規格:玻璃本身是窗戶結構的一部分。採用厚度足夠的強化玻璃,能提升整扇窗的剛性,不易在風壓下晃動。

三、五金配件:穩固的窗撐是支撐窗扇重量、抵抗風力的核心。優質的不銹鋼多點鎖,可以將窗扇緊密地固定在窗框上,大幅增強氣密性與穩固度。

四、安裝工藝:窗框與牆壁之間的固定方式極為重要。使用足夠數量及長度的螺絲,並且做好防水填充,才能確保整個窗戶結構安全穩固。